APP下载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旅游开发及利用

2015-03-18刘海东成都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旅游业云南

□ 刘海东(成都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体育旅游主要是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项目,在发挥体育所具有的功能的同时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切实的娱乐和锻炼。此外,通过旅游还可以培育我们勇敢、积极和乐观的心理,使我们坦然地面对自然的各种挑战。通过人们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达到回归自然、释放压力、丰富人们文化生活、增长知识等目的。云南以其淳朴的民俗风情,适宜的气候,鲜有的地貌特征,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地理环境等优越条件而逐渐的发展成为一个旅游大省。此外,云南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全省共有26个少数民族,在这么多少数民族聚集下,其逐渐地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进而衍生出许多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蕴藏情况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具有资源丰富、优势突出、可利用性广的特点。云南除了具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外,还具有热带雨林、高山峡谷、雪山草地、三江并流、高原湖泊、历史文化名城等奇丽的自然风光,此外,经过多种族在这片土地的休养生息,他们除了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民族特征和民族文化,其还在长时间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除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民间体育活动。据有关的统计,云南省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将近有300多项,这在中国各省首当居首,是名副其实的民族体育大国。云南的各个旅游区大都位置于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如居住在热带雨林中的傣族、香格里拉的中甸藏族、洱海之滨的大理白族、石林的彝族等等。此外,各民族所形成的民族体育项目源自于各民族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民族传说、娱乐方式或者民风民俗的衍化,通过各种体育项目,我们可以了解各民族社会的生产、生活、宗教、历史、文化、经济、风俗和心理特征。

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

2.1 、地域性

云南地处我国边境,其境内地势、地貌复杂,高原峡谷和高山峻岭层出不穷,这就导致各个少数民族的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独特风格。然而,经过长时间的民族聚集,各个民族的居住环境和居住区域逐渐地形成了自己本族所特有的风格,例如,根据民族居住环境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少数民族分为高寒山少数民族、坝区少数民族和半山区少数民族。此外,经过长时间的定居,在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影响下,不同区域内的少数民族会形成其自身的民族情感、价值观念、文化理念、审美情趣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形式等。例如,生活在山地区域的高寒山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主要表现出勇敢、顽强、豪放、粗犷、刚劲的运动精神,并且大多数的体育运动都具有很大的竞技性、挑战性、危险性和对抗性,如独龙族的剽牛、彝族的摔跤等;生活在坝区的坝区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除了要表现智慧和力量外,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期望,如白族的赛龙船、傣族的放高升等。

2.2 、独特性

云南总共有26个民族,在众多的民族当中,云南省所特有的少数民族就有15个,而独特的民族必然造就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这些特色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例如,阿昌族的蹬窝罗、佤族的剽牛、傣族的放高升、白族的霸王鞭等民族体育活动仅存于云南省。此外,虽然有一些民族传统在其他地区也存在,但是其与其在云南省所表现出的特色而言,则各具千秋。例如,荡秋千这项体育活动在我国很多地区均非常普遍,但是其在云南省就表现形式就可以分为三种,即:荡秋、磨秋和轮秋。这三种形式不仅仅是名字不同,更重要的是其所开展活动的方式,特别是“轮秋”和“磨秋”两种形式,其在我国其他的地区则几乎见不到。

2.3 、和谐性

虽然云南的少数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各不相同,但是这些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却均可以得到和谐的延续。不难发现,在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中,彝族和傣族这两个少数民族的民族特征非常明显。首先,彝族是一个敬畏“火”的民族,在其各种文化和民族传统中无不体现着火的文化。在体育活动中时刻宣扬着强悍、顽强、勇敢、善斗的性格;而傣族是一个崇尚“水”的民族,在其各种文化和传统中处处体现着“水”的精神,其在传统体育中也会呈现出含蓄、柔美、祥和、传情、细腻和修身养性等品质。这两个少数民族具有明显的风格差异,但是却能够在一片土地上和谐相处,这很好地阐释了民族体育的和谐性。

2.4 、实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现代体育项目已经逐步地步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但是这些项目大多数都需要很高的消费,如保龄球、网球、高尔夫等,大部分人还很难长期参与到这种活动中来。云南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多种多样,其对器材、场地和活动的组织没有过高的要求,可以因地、因时、因人开展,这中天然的优势和实用性对于中外的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例如,打陀螺这项活动,这项活动对于场地几乎没有特殊的要求,且对身体具有很大地益处。这样的体育活动在当今全民处于亚健康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使用性高的活动形式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还有很多种,这也是其传统体育的一大特色。

3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

3.1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近些年,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尚处于萌芽状态。云南具有丰富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其各种各样、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和整理,如彝族的“跪跪咒”、“赳马架”等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此外,已经挖掘的体育活动项目大多数都止步于供人欣赏的阶段,还不能让游客亲身体验和参与。近来云南省加大了对于旅游业的宣传力度,并推出了具有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这些产品均以传统的体育项目为前提而改编的,是这些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例如,组织游客在彝族“火把节”的时候观看“阿细跳月”,在傣族“泼水节”的时候观看划龙舟,在白族“三月街”的时候观看赛马等。但是这些都是低层次的观光旅游,不能够深刻地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就现阶段而言,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仅仅是旅游业中的一个从属专业,还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旅游类型,这将极大地降低旅游的质量与品质。

3.2 、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来对云南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进行管理。民族体育的管理工作通常是归属于体育部门的管辖范围下,但是体育部门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为地方争光,获得金牌等方面,而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则很少进行管理,导致在民族体育方向上的投资少,这将使有关的旅游部门无力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进而严重的制约了对云南民族体育的研究和发掘,同时也极大程度的阻碍了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旅游开发及利用。

3.3 、民族体育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少且不稳定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主要集中在节庆期间举行,这将极大的限制了其普及的程度,也进一步导致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员数量的缩减。据有关部门的详细统计,云南省有超过百万的人数从事旅游方面的专业人员,但是其中从事民族体育传统旅游方面的人员则寥寥无几。此外,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没有形成稳定的民族体育表演团体,队伍基本都是临时搭建的,这就决定了人员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再加上云南省现阶段还没有专门培养民族体育旅游人员的专门基地,这导致所有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表演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表演效果欠佳,进而严重地制约了云南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4 、开发与利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策略

4.1 、定位发展方向,使其成为云南旅游业的新增长点

为了确保云南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优势地位,就需要首先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准确的定位,然后不断地对新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使其成为旅游业的新增长点,也可以极大的增进少数民族之间的融洽相处和和谐交流,此外,还可以促进云南经济的发展及边疆范围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稳定。基于此,加快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旅游开发机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意义。目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其思想上的忽视和对现阶段可开发的旅游资源认识不足,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认识不清;其次,对于旅游市场的概念模糊,产业定位不清,致使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旅游所具有的经济优势没有得到切实的发挥,此外,对于现阶段已经开发出的旅游资源也具有极大地破坏和浪费现象。基于此,我们必须及时的解决这一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刻地把握其在云南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统一思想,重视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坚持走市场化、科学化的道路。

4.2 、创新体制,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除了要对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地发掘和利用外,还需要加强对外部条件的管理,尤其是在发展的初期,政府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民族旅游业进行过程中出现管理、保护政策不到位,开发政策模糊,行业分管,投资不利等情况,将会严重的影响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业作为我国一个新兴的产业,还没有一个成型的管理体制对其进行管理,此外,目前,我国市场中的环境复杂,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就需要政府及时创新机制,成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对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引导和开发进行引导和开发。

4.3 、培养人才,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竞争力

经过大量的实践,我们可以知道旅游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建立在其挖掘的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其需要大量既懂旅游,又懂民族体育、民族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目前,云南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培育机构以对有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就现阶段而言,云南十分缺乏这种复合型的人才。此外,由于云南少数民族体育的有关运动员缺乏专业的培养和教育,也致使专业化民族体育运动员的数量过少,这将极大程度的制约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为了缓解现阶段这种人才奇缺的问题,可以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然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奇缺的问题,要考虑在云南省的部分或者全部高校中设立民族体育旅游专业,以培养充足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进而提高民族体育旅游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是一门新兴的产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种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其资源的藏量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只要我们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引导和发展,将会使其成为云南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1]张锦鹏.发展特色经济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2]王倩.火文化对彝族社会生活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1.

[3]李玉臻.民族节庆旅游与民族传统节日转型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D].四川大学,2009.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旅游业云南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