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失地农民的体育需求

2015-03-18项文东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兴义5624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农民体育

□ 项文东(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1 、失地农民的现状

失地农民是指农民的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0.3亩农民,在工业化过程中,尤其是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农民失去土地后,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数据显示我国现在累计的失地农民可能已达4000-5000万,并且每年还在以300万的人数递增,因而失地农民已成为一个很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特点是: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在他们的生活中是重大事件,对其心理状况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影响。表现在对未来生活担心、焦虑加大、生活压力增加、自卑感强烈,在融入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一系列心理不适应表现。由此引发社会矛盾的不断加剧,它不但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还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影响农村的进步与稳定,并且关系到全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不仅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会影响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进程。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努力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

2 、发展失地农民体育的意义

失地农民体育是我国大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文化生活的一种,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基石,因此我们应该从不同层面来认识失地农民的体育生活。

2.1 、发展失地农民体育是我国体育权的行使必然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公共服务得到了各级政府及体育部门的高度重视,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之后的“体育公共设施均等化”也随之开展。当前在我国也认人为本的大背景下,公民平等地享受体育权包括在内的各项政策已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发展失地农民体育是我国体育权人人平等享有体育公共服务的行使必然。

2.2 、发展失地农民体育有利于全民体质的提高,减轻社会负担

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国民体质却在不断下降,特别是农村几十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县城的不断扩建他们以前拥有的土地被政府征用或土地开发商的收购,以前的田园生活戛然而止,本来就已具有一身勤劳美德他们面对眼前的钢筋混泥土而无所适从。渐渐地,麻将、扑克占据了他们的生活,久而久之体力逐渐减退,患病率也在不断的攀升。而体育独有的功能正好能缓解人们的种种不适,因此提高失地农民的体育参与意识,让人们积极参与到体育的锻炼中来以增强体质、缓解精神压力。同时减少了医疗方面的开展,减轻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间接地促进家庭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健康、富有活力的体育群体也会给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带来活力。

2.3 、发展失地农民体育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

农民失地后,以前的自家小院变成了一成不变方形楼房也拉开了大家的距离,村民们的交往大大减少,渐渐变得陌生,即使有一定的交流多是以麻将、扑克的形式,这些有着金钱的活动往往也会带来一定的矛盾,从而导致了邻里间家庭间的不和谐。然而党的十六大首先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目标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体育是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体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可以引导人们融入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将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体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与社会生活以及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4 、发展失地农民体育有利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时空概念的转变使得体育消费成为一种现实,体育运动不再是少数人独占的享受,而是大多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开展各种体育文化活动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社会转型期,观念理性化趋势促使人们增加体育人力资本投资,人们已意识到体育活动获得的健康资本具有低投资高产出的实际价值。体育文化具有现实和长远的价值取向,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它的建立无疑会给群众整体素质的改善注入精神营养,它会冲淡扑克堆、麻将桌,在某种程度上抵制了毒、黄、赌的泛滥。失地农民体育文化的多形式开展,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健身、休闲的欲望,促进了人际交流,培养了现农民的审美观念,对失地农民文明生活方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5 、发展失地农民体育有利于人力资源的第二次开发

失地农民数量在急剧的增加,而失地前他们是生产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土地的流失,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体质却在不断下降,从而也降低了家庭、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资源。通过发展失地农民的体育让人们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仍有继续开发的潜力,在生产领域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充分开发和利用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源,将是我国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繁荣稳定的重要举措。

3 、发展失地农民体育的对策

3.1 、加大对群众体育的宣传

根据有关资料的数据统计,我国文盲和半文盲大部分居住在农村,文化程度的低下导致他们不具备正确的体育观念。因此,要改变农民的健身观念、发展农村体育,首先要进行大量的宣传工作,考虑到农村文化程度的问题在宣传方面要尽可能采用直观易懂的方式,如广播、图片、墙画、现身说教、电视等。让人们通过认识体育、了解体育并参与到体育中来。

3.2 、完善组织机构、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

政府及相关体育部门应重视被边缘化的失地农民的体育需求,领会国家关于体育公共设施人人平等的方针、政策,并将各政策落到实处。完善具有当地特色的管理体系、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了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应加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建立失地农民体育俱乐部、提高人们的参与积极性。

3.3 、因地制宜的选择运动项目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并且每个民族都具有他们独特的喜爱的运动项目,所以我们应根据当地民族需求选择适合的农民体育运动。定期进行体育活动或比赛,以调动失地农民的参与热情。

总之,体育已成为我国人民生活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失地农民体育的广泛开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失地人民健康水平、社会负担和减轻家庭、增进家庭情感 ,而且在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增进社会参与意识以及推体育产业开发、缓解社会问题等方面具有其他社会文化活动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此,失地农民体育的发展既是人类生活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关系到国计民生、安帮定国的大计,意义深远,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1]张晓飞.我国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1.

[2]孙洁,赵东平.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M].湖北体育科技,2010,11.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农民体育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