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大学生精神扶贫的必要性及主要措施

2015-03-18戴会群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精神

刘 利,戴会群,陈 晨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绵阳 621000)

贫困大学生精神扶贫的必要性及主要措施

刘 利,戴会群,陈 晨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绵阳 621000)

近年来,国家、社会、高校等对贫困生物质扶贫力度较大,但对其精神贫困现象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据此,本文主要分析贫困生精神贫困的主要表现、精神扶贫的必要性以及主要措施。

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精神扶贫

贫困大学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1]。目前,由于高校扩招以及学费制度、地区差异等,在校贫困大学生比例较高。据统计,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比例已达到在校生总数的20%~30%。我校贫困生比例在35%左右。

与此同时,从国家到省、市、高校等各级部门对贫困生的关注度很高、资助力度很大。教育部在2006年5月发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的通知》(教人〔2006〕6号)强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关系到高校乃至社会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今,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各高校也基本建立起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有较为成熟的贫困大学生资助制度,完善了在校贫困生资助帮扶体系,在对贫困生经济方面的帮助上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贫困生的主流精神状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发现部分贫困生精神状况不佳,精神贫困现象比较突出,应引起高校重视。

1 精神贫困的含义

精神贫困是相对于物质贫困而言的,是指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以致影响物质生活资料获取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的生存状态,是反映人们追求、信念的价值理性范畴[2]。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一样,伴随着人类生存发展,始终是社会、政府所面临且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2 精神贫困的表现

贫困生精神贫困是指贫困生个体面对学业、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和各种心理困扰,出于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心理承受能力等的不同,而出现心理障碍或精神空虚等现象。主要表现如下。

2.1 理想模糊,价值观不清

在对贫困生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其理想大多定位于眼前能直接带来实际利益的层面上,如找份收入不错的工作。绝大多数贫困生对金钱、人格、幸福等概念的因果关系和轻重关系没有正确认识,对社会道德规范缺乏是非立场,甚至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他们觉得实现理想的关键因素在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当前现实社会中不公平、不公正现象感觉很无奈。甚至部分贫困生觉得自己穷,又没有社会、家庭背景,读完大学也很难找到理想工作,于是整天得过且过、不求上进。

2.2 内心自卑,缺乏自信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3]。贫困生与其他学生一样有着很强的自尊意识,但由于其特殊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部分贫困生又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他们渴望在师生面前树立良好形象,成为被尊重的对象,但因为经济能力有限、生活条件差,不能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表现得更好,很难维护自尊,从而对自己产生怀疑,过于自卑。严重的自卑心理会诱发其他心理问题,是精神贫困最主要的根源。自卑与自尊并存是高校贫困生的显著特点,高校应该高度重视。

2.3 自我封闭,人际交往困难

在自卑和自尊的双重驱使下,部分贫困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觉得这样既不用花销,也不丢面子,将自己孤立起来,导致人际交往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归属感。有关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社会交往的调查发现,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的特困生仅为5.47%,贫困生为22.60%,而非贫困生则高达71.93%;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特困生仅为4.30%,贫困生为4.24%,非贫困生则高达91.46%[4]。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归属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融入集体、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维系个体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个体身心健康水平。”[5]

2.4 过度依赖,缺乏感恩意识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部分贫困生认为得到社会、高校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存有严重的“等、靠、要”的依赖心理,缺乏感恩意识。当获得资助时毫无感激,对于学校的各类补助都急于争取,认为自己应当无代价获得,却从未想到国家、社会、学校为了给予其补助需要做多少工作、花多少心血,也不曾想过是否还有更需要资助的同学,更没想过如何回报,更有甚者拿资助金去高档场所消费、肆意挥霍等。

2.5 道德人格缺失,缺乏诚信

贫困生道德人格是指其应当具备的既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自身全面发展需要,实现知、情、意、信、行有机统一的道德人格[6]。目前高校贫困生道德人格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部分贫困生表现出道德人格缺失,严重缺乏诚信。如部分学生在申请资助时,开具虚假贫困证明,隐瞒真实收入;又如部分贷款学生贷款违约率较高,降低了贫困生享受助学贷款的信誉度。

3 贫困大学生精神扶贫的必要性

我国贫困大学生数量庞大,只靠社会、政府、学校资助是不够的,要真正走出贫困,还需要贫困生自身努力。高校应从精神上给予贫困生关爱,引导其树立远大志向,学得更多知识,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精神扶贫意义重大,对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都有积极作用。

3.1 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贫富差距会影响部分贫困生对社会及当前改革开放的态度和看法,并对社会产生不满和愤恨情绪,甚至演化为极端行为,这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和危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那些因贫困而持有极端观点的学生应及时正确引导和教育,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3.2 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

由于经济困难,很多贫困生放弃了参加培训、考证和社会实践等的机会,难以全面发展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甚至有少数贫困生学习不认真,迟到、早退、旷课、考试作弊等,最后无法顺利毕业,甚至无法胜任未来的本职工作,这会对学校声誉产生严重影响。同时,贫困生的精神贫困导致学校对其培养难度加大,其不良精神状态也会影响身边同学,不利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质量难以提高,最终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

3.3 有利于增强贫困生家庭接受高等教育的信心

很多贫困生家庭都将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其能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改变家庭贫穷落后的面貌,提高家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即使在获得资助的情况下,仍有部分贫困生因为精神贫困而影响了学业,在毕业时没有找到理想工作,这和家庭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导致其接受高等教育的信心大打折扣,同时还会影响到身边情况相似的家庭。

3.4 有利于贫困生自身综合素质提高

贫困生常因经济压力过大造成心理创伤和痛苦,可能会出现精神紧张、烦躁焦虑、学习效率差甚至厌学等情况,同时还会出现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如失眠、厌食、身体疲乏等,这些都将对其学习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因为身心疲惫,他们也不愿意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除了专业学习之外的其他能力得不到锻炼,不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4 贫困生精神扶贫的主要措施

贫困生出现精神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笔者就从高校角度谈谈如何对贫困生进行精神扶贫。

4.1 充分发挥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作用

物质扶贫是精神扶贫的前提和保障,精神扶贫又可以增加物质扶贫的效果,二者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帮助贫困生。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责是面向全校学生开展资助管理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全校学生的奖、助、贷、减、免、补等资助工作。应坚持助学育人的工作理念,以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为主要工作内容,以贫困生思想教育为重要抓手,做到教育与资助并举,资助与育人并重,构建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相结合的“双线资助”模式,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才解除后顾之忧。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应充分发挥其作用,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做好贫困生物质、精神资助工作。

4.2 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贫困生资料库是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这样可以有重点地对贫困生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应针对个体不同的心理状况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以便尽早发现其特殊心理问题,及时进行诊断和心理疏导,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扶贫工作。在建立心理档案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学校要详细调查和掌握贫困生各方面情况,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健康状况、品行说明、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等。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为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开展提供依据[7]。

4.3 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是贫困生精神贫困的重要原因。因此,高校应加强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党团教育、励志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教会其辩证地思考问题,合理定位自己;教育其转变观念,正确对待贫困,自强不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自我调适,提升自身幸福感。

4.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对改变贫困生的精神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应大力倡导平等互爱、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文明风尚。充分尊重贫困生人格,鼓励其正视贫穷,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建设美好未来。还要鼓励其他学生关爱贫困同学,帮助其摆脱心理负担,在学习和生活上积极为其提供帮助。同时,学校相关部门还应积极开展符合贫困生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的校园文化活动,免费开放体育馆、活动室等设施,以全面提升贫困生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人格。

[1]张耀灿,陈成文,罗洪铁,等.成才不是梦——高校贫困生的今天与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余德华,黄镇根.欠发达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精神脱贫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3(6):84-87.

[3]周红.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81-182.

[4]何祥林,孙丽芳.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分析[J].求索,2006(11):118.

[5]段振榜.和谐校园建设视野下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EB/OL].http://www.studa.net/xinlixue/090204/10134875.html.

[6]苏柔伊.解决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问题的路径探析[J].理论导刊,2007(5):94-96.

[7]汤志斌,李菁.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5(2):113-114.

G455

A

1671-1246(2015)07-0010-03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