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优化
2015-03-18从化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张建星
从化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张建星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其自身财务的安全性和工作效能,加强其自身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需要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才能够与日常业务需求相适应,因此只有推行良好的内部控制才能够更好促进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事业单位通常作为基层的管理、服务职能部门,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来支撑,也更需要通过优化内部控制来实现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问题分析
(一)管理理念的缺陷
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在管理理念上有着一定的缺失,不能够明晰内部控制的作用,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仍然习惯于使用传统的作业方法,这就令日益增多和变化的业务无法有一个良好的流程和体系进行管理,十分容易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失误、脱节。这是认识理念跟不上社会发展进步造成的缺失,可能会严重障碍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
(二)管理人才的缺乏
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人员不但需要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审计、法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知识,而目前事业单位中多数财务管理人员仅掌握部分会计知识,且对知识的变化更新十分落后,对其他相关知识甚少学习了解,缺乏主动创新求变的精神,造成了财务管理知识的滞后和单调,对于日趋复杂的财务管理工作难以准确的掌握和处理,致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混乱,跟不上现代财务管理的需求。
(三)管理体系的缺失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控制需要一个严格、完善的控制体系来支撑,但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各种管理控制体系相对独立,关联性差,没有一个能起到统领全局进行指导、协调和实施的控制系统来支撑,从而影响了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由于管理体系零散,内部控制难以对业务全过程实施动态监控,难以对业务做到细致的分析和管控,难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执行中的偏差,也就难以发挥内部控制的制约、监督和纠正功能。控制体系的不完善,内部控制效能就更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人为及其他因素影响,出现控制漏洞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就越高。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优化
(一)管理理念的变更
管理理念是单位业务活动的指导思想,现代管理理念更侧重于以人为本、以知识为本,因此事业单位也要要积极的改进和更新管理理念,建立科学化和效率化的管理体制。受我国管理体制的束缚影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的缺点,而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手段对风险实行分类管理,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单位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事业单位要改进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和认识,将内部控制融入各项业务流程,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通过严密、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实现业务流程的闭环管理,运用现代化的先进管理理念,发挥内部控制服务基本活动的作用。
(二)合理的人才搭建
内部控制的实施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事业单位的人员观念、知识等缺陷,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相关专业知识、管理理念的教育和培训,强调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升现有人员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进有技术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努力打造具有服务意识的专业化管理服务团队,从而为内部控制的全面、高效实施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
(三)框架体系的完善
内部控制是一个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并通过合理分工形成的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是一个规范化、系统化的体系,其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要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首先要有统领全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单位业务实际为出发点,针对重点和薄弱的环节,统筹研究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总体策略;其次要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培育全体人员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和风险控制意识,再次要设计有效的控制活动体系,包括正确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权限控制、验证、绩效评价、信息反馈、纠正偏差等多层次制度体系;最后还要不断对体系运行评估调整,内部控制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时刻关注系统运行情况,及时监控和沟通处理相关信息,引导管理水平向更好、更高的层次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涉及事业单位的方方面面,其本质是为了完善经营管理,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优化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流程,实现提升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保护资产安全性和确保信息正确可靠的目标。只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并注重实施监控,才能使事业单位更具有生命力的竞争力,进而推动事业单位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前行。
[1]魏平.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探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1期
[2]费开胜,朱小军.我国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点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04期
[3]王黎红.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