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生态观及其作用
2015-03-18李永胜
李永胜
(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西安710049)
引 言
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部署的战略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明自觉和生态自觉[1]。我们正处于一个工程化时代,工程活动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生产实践活动,对经济、社会、生态产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理念、制度、行为(实践)三个层面共同着力[2]。从理念(观念)层面来说,它要求我们确立生态文明的自觉意识,从生产、生活、消费等各个层面上确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工程活动作为一种经济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生态效应和后果,它深深地嵌入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系统中,对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怎样积极有效地利用工程造福于人类,使其负面后果减到最小,这和确立什么样的工程生态观有很大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工程生态观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确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工程生态观对于促进工程与自然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3]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工程生态观及其产生背景
工程观是人们关于工程活动的根本观点与基本理念。有什么样的工程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方法,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工程认识。工程观是一个具体历史的范畴,不同时代人们会形成不同的工程观,工程观包括工程技术观、工程经济观、工程社会观、工程文化观、工程价值观、工程生态观、工程伦理观等等。工程生态观是工程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代工程活动的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开放性、社会性等特点,工程的生态效应与影响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人们的关注,工程生态观问题更加凸显,成为人们认识、分析和处理工程问题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工程生态观,本质上是人们如何认识、看待并处理工程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问题,它是人们关于工程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根本观点与看法,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与折射。当代工程观的凸显,有其复杂深刻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原因。
首先,当代工程观的凸显,是人们对传统工程观深刻反思与批判扬弃的结果。传统工程观包括古代工程观和近代工程观,古代工程观在对待自然、生态问题上遵从的是片面的自然主义路线,它是在自发、盲目、低水平、完全被迫基础上的敬畏自然、顺从自然、遵从自然进行造物活动;近代自然观在对待自然、生态问题上遵从的是一味改造、变革、征服、掠夺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路线,片面强调“人定胜天”,高扬工具理性,忽视了自然、生态对工程(人类)的限制和反作用。当代工程观在批判了传统工程观在工程与自然、生态问题上的低水平、单向度、片面化、简单化思维的基础上,对传统工程观进行了自觉的批判与扬弃,形成了重视工程与自然、生态相互作用、双向互动关系的多向性、整体化、复杂性思维,形成了新的工程生态观——天人和谐共生共存型工程生态观。当代工程观打破了近代以来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为指导,它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共生理论基础上的。共生理论认为,人与自然存在共生关系,共生的本质是共生单元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以弥补单一单元在功能上的缺陷。在互惠共生关系中,各共生单元之间产生着能量和利益的交换并实现能量增长与共同进化[4]。
依据共生理论与方法,工程活动作为人与自然作用的中介,必须促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实现人与自然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中的“共生利益”与共同发展。
其次,当代工程观的凸显是对粗放式工程活动模式反思批判的结果。近代以来,工程活动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人类工程实践的能力越来越强,对环境、生态的破坏力也越来越大。从生态学的角度讲,人类系统(包括工程活动)与环境系统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构成一个休戚与共的生态共同体系统。工程作为人类造物实践活动是多种因素的集成——自然要素、环境要素、经济要素、管理要素、人文要素、伦理要素和社会要素,其中自然和环境要素非常重要,它是工程活动的支撑条件和物质基础保障[5]。工程活动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现实、具体方式,它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是巨大的、直接的,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工程活动。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那种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排污)、高投入的粗放式工程活动模式,以及贪婪地、疯狂地、无限制地追求经济增长的外延扩张式生产方式是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能源日趋紧张的重要原因。以单纯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为主导思想的近代工程观具有内在的生态风险性,它构成现代社会的重要风险源之一。
现代工程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平衡,其负面效应随着社会发展日益显现。因此,必须重新认识工程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深入反思工程的本质及其与生态的关系,确立正确的工程生态观。
最后,当代工程生态观的凸显,是生态文明的进步要求和价值诉求。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发展的趋势与潮流。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它是对传统文明方式即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扬弃。中共中央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3]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实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本质统一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成果、制度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实现基础是生态劳动,即促进劳动的目的、过程和结果的生态化[6]。
由于思想指导行动,所以建设生态文明,首先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与观念,尤其是树立生态劳动的理念和观念。适应生态文明的历史潮流与进步要求,切实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必须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思维、视野、方法探索研究并把握工程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正确地、辩证地看待工程在“人—自然—社会”三元互动关系网络中的地位与作用方式,并以生态学为典范努力寻求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工程路径,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工程生态观,促进工程活动的生态化。生态文明观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并不是纯粹工具性的关系,而是相互协调的关系,人类是大自然的成员之一,与自然界其他生物是平等、友好、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而不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者、统治者。因为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也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7]。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人类社会应该实现两大和解,即同自然的和解和人类自身的和解”,并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8]
所以生态文明观认为,人与自然必须保持平衡、协调和统一,社会、经济、生态必须协同发展。就工程本身而言,由于它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劳动的重要方式,所以,今天的工程活动,必须把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充分考虑进来,自觉地把环境生态作为工程活动的内生要素来考虑,应当致力于构建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协调、友好的工程活动,使工程活动的结构与功能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协调。与此相适应,必须确立工程与自然、生态和谐、平衡、共生、统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工程生态观,实现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统一,实现工程目的、过程和结果的生态化。
二、当代工程生态观的内容、要求与特点
当代工程生态观是在反思传统工程观的基础上,自觉回应工程活动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并顺应生态文明的潮流而形成的有关工程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根本观点。它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实现共生共存为最高准则,以不断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最高追求目标,其核心是生态平衡取向的“绿色工程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态和谐的工程生态观,基本特征是,它不再把工程看作是一味改造自然的活动,而是把工程看作是协调人与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生态的和谐保护、造福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的实践活动。当代工程观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有:
第一,以生态学的视角看待工程活动,认为工程活动要遵循生态活动规律,因此工程实践必须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的视角看,人类社会包括工程活动在内无疑是一个广义的生态系统,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人口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所以,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工程活动既要遵循技术活动规律,遵循社会活动规律,还要遵循生态活动规律,按生态规律办事。所以,工程生态观自觉地视生态环境为工程活动的内生要素,强调工程活动不但要受生态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而且还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关爱自然,呵护自然,遵循生态活动规律,在认识和驾驭生态规律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原理、生态法则、生态要求重塑工程活动的方式,实现工程活动的生态化,使工程与环境(生态系统)实现动态协调,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可见,从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看待工程活动,人不仅要有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工程能力,还要充分发挥人类作为自然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具备维护生态系统保持自身健康的能力,维系自然作为万物母体的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为人类社会提供足够的生存发展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而,人类在通过工程建设开发和利用自然时,既要考虑人的目的和愿望的满足,又要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与生态规律,并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不应把“原生态”与“再生态”简单对立起来,而应把生态思维、理念、要素融入工程文明,使生态标准内生于工程文明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秉持“天地人合一”的理念,使人类家园的维护与重建,与自然生态的发展在多元合作关系、协同关系、互补关系、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共存共赢。
第二,以全面、辩证、历史的观点看待工程的生态影响,确立合理利用自然、适度改造自然的工程生态观。
工程作为实际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无疑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造物及改变自然的社会活动,它必然对自然、环境、生态产生直接的、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当代工程活动。事实上,当代工程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对生态系统产生了种种不可忽视的影响,例如,工业工程造成的大气污染,城市建筑工程造成的自然环境景观和人文环境景观破坏,水利大坝工程造成的水环境改变,等等。因此,必须全面地、辩证地、历史地看待这种影响的正负效应,善待自然,正确对待人与自然(通过工程活动)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关系。不要一味地、片面地强调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而应尊重自然,承认自然存在的合理性与内在价值,把工程事物(工程系统)视为自然生态循环与运动的一个有机环节,做到合理地、“适度”地改造自然,尤其是要把握好改造自然的“度”,即以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与自我修复能力为界限,去构建和谋划工程活动。在工程造物用物过程中,要节物为用,物尽其用,高效、循环利用能源资源等,做到取之有度,不可超过自然生态和环境的承载力,努力把工程活动发展控制在生态系统能够承载的范围内,从而使工程真正为人类谋福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高追求目标。
第三,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双重互动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共同发展为宗旨,确立动态、和谐、整体性的工程生态观。人与自然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彼此交融、相互作用的双向互动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看来,人与自然是一种平等、合作、友善、和谐、共生、共存、共同繁荣的关系,和谐的生态环境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具有生态价值。因此,对于工程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正负效应应当辩证地看待。不好的工程活动方式可能影响甚至破坏生态平衡,良好的工程活动方式则可能改善已经失衡的生态环境,并可以对其进行优化、改良和再造。对于已经失衡的生态进行恢复,不仅需要自然的修养生息和人为地采取一些非工程措施,更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工程措施,例如退耕还林工程、城市绿化工程、生态修复工程等等。所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们应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与思维高智商的优势,自觉承担起关爱、呵护、疏导、优化大自然的生态责任,引导、促进和保障自然万物和谐共处,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序发展。工程生态观认为,人们不仅可以合理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能力进行造物,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人类作为自然界主体和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觉能动性和实践创造智慧,以平衡、协调、稳定、共同发展的共生性思维去着力构建更加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亲近自然的工程活动方式(生态化工程模式),使工程有机地融入生态系统中,优化、改善自然生态,维护生态系统保持自身健康的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工程建设—人类发展—环境保护”在协调互补、合作平衡状态中的三级发展。所以,在工程生态观看来,工程不仅要实现经济社会目的,还应通过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遵循和利用生态规律,重视对生态环境的协同、优化和再造,在维护地球的碧水蓝天,实现自然—社会—生态系统平衡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可见,在工程生态观看来,工程在“人—自然—社会”的互动关系网络中,既承担着改变自然、利用自然、改造环境的角色,又承担着平衡、协调和保护环境,以及改善、优化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角色。所以,必须把工程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疏导自然、优化自然、改善自然、美化自然以及保障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平衡的多种复杂关系与功能有机统一起来,辩证地看待工程活动,发挥好其多种作用与功能。
第四,人类通过工程活动既要实现对自然进行适度改造与变革,又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协调。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是一个很难协调又必须加以协调的实践难题。当代工程生态观则是回应和破解这一实践难题的产物,它试图在这种矛盾的对立统一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当代工程生态观在“平衡、协调、和谐、统一、共生”的生态学思维方式中,找到了回应和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案,找到了一种工程创造艺术,确立了符合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工程生态观。工程生态观认为,工程在造物的同时应对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的保护,因地制宜,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审美功能和自然生态规律的要求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和再创造,同时构建新的人工环境(工程系统)时必须顺应自然规律,符合生态规律,倡导资源节约、高效循环利用资源,力求效益最大化、消耗最低化、对环境影响最小化,有助于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协调,能为子孙后代持续利用。因此,必须以生态学思维关注工程系统整个生命周期与人的生活、生存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与共同发展,使工程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在彼此协调的基础上融为一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工程观念和工程活动模式,更加注重协调好工程活动中的科学规律、技术规律、社会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关系,使不同方面的工程要求能够得到综合体现,在更大尺度的生态维度下使相互冲突的工程目标能够得到彼此协调、相互促进。所以,工程活动只能尊重、顺应、合理利用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发展的良性循环,而不能违背自然生态规律,过度的干预、开发、利用和破坏它们。
第五,工程生态观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反映,是生态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当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启示我们,人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放弃传统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自觉接受生态文明理念。工程生态观正是反映生态文明理念的一种根本观点,它要求从生态学视野出发,选择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与生产方式(包括工程活动)和生活方式,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确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生态规律为准则、以产业的高效循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程活动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繁荣。这一观点的价值依据与理论支撑正是生态价值观。在生态价值观看来,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有其自身目的,这个目的便是该系统的价值之所在,人类的价值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生态系统的支撑,人类就不能生存和发展。生态价值观认为,在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之间,人类必须承认并尊重自然的主体地位,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与稳定,因为自然界中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与发展是人类及一切生命系统的共同价值目的[9]。由此可见,工程生态观是生态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生态价值观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工程活动的生态性属性,在工程活动中把握好其生态性价值的实现:工程建造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工程的生态学嵌入),工程运行要实现生态环境的优化,并尽可能缩减生态足迹(指生态需求与生态供给二者构成的供求关系),工程技术选择要有助于生态技术的循环,真正开发出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技术成果,工程产品要做到资源节约、高效循环利用资源、消耗最低化、效益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工程功能的实现要有利于生态再造和环境友好。
三、工程生态观是促进工程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支撑
工程活动是思维引导存在变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工程观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工程活动作为人类自觉的实践活动理应承担更多的生态责任。工程与生态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伴随着工程发展而衍生的种种生态问题可以通过工程本身来解决,即可以通过工程制度创新、系统优化与模式改变来解决,而这些首先要通过工程观念的改变与创新来实现。作为当代工程发展重要支撑的工程生态观,是指导、引领和规范、调节、控制工程活动的重要抓手。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它对于实现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思想支撑作用和规范引导作用。
第一,确立正确的工程生态观,有助于实现工程方式的转变。工程活动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以正确的工程生态观为指导,努力探寻人与自然协同进化、工程与生态平衡有序发展的工程活动路径与方式,有助于各工程行业、部门、领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升级,实现工程活动的模式由粗放式到集约化的转变、由外延扩张式发展到注重内涵式发展方式的转变、由“资源—工程—废弃物”的工程活动流程转变为“资源—工程—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工程活动流程,以及工程创新模式由注重技术经济社会创新范式到注重生态性创新(真正实现把工程活动作为自然生态循环中的一个环节看待)的转变,促进工程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改造,实现工程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确立正确的工程生态观,有助于实现工程宗旨、目的、功能的转变与提升。以正确的工程生态观去关照、指导并规范引领工程活动,可使工程活动的宗旨由征服、改变、控制自然转变为服务于人与自然(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相处、共同繁荣,可使工程的目的从单纯满足人类需求转变为实现人与自然协调进化、共同发展,可使工程活动的功能取向由单纯注重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到把工程活动理解为生态循环系统中的生态社会现象,自觉按符合生态环境自我运行规律的法则指导、规划和建设、管理工程活动,从而做到工程的社会经济功能、科技审美功能与自然、生态功能多功能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系统整体功能优化取向,使工程功能与境界得以大大提升。
第三,确立正确的工程生态观,有助于实现工程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促进工程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破解发展问题的生态困境。当前,生态危机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诸多限制。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正确的工程生态观为指导,以工程与自然的协调、融合、平衡、共生、共荣、统一为根本着力点,对原有的工程活动方式和结构功能进行改造、优化、集成和创新,努力探寻更加贴近自然、顺应自然、符合生态规律、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实现环境友好并有助于生态循环的工程模式与工程系统集成,使工程活动既改变环境又保护环境,既关爱呵护自然又疏导优化自然,从而实现工程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使工程活动在维护和谐、共生、平衡有序发展的生态系统秩序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发展问题的生态困境,实现工程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发展。
第四,确立正确的工程生态观,有助于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工程制度、体制与机制。确立正确的工程生态观,必须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真正建立起平等、友善、和谐共生、共同繁荣的关系。这就必须修正传统的不考虑生态环境要求、无视生态成本与影响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要把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纳入经济核算中,把工程发展建立在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和指标下。这就要求我们把环境影响、生态成本、环境效益与生态价值等参数自觉纳入工程规划、设计、运行、评价与管理中,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工程各项制度,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筹规划,总体控制工程开发的规模、强度和速度,保证工程活动合理有度、有序发展,维持在生态和环境可承载的理性范围内。通过优化和创新工程活动方式与运行机制,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安全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使工程活动在呵护生态、优化环境、美化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发展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发挥更好的作用,使工程活动在满足人民生态需求、实现人民生态利益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第五,确立正确的工程生态观,有助于探寻工程创新的方向,找到推动工程演化与发展新的智慧着力点。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方向,为此,必须确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工程生态观,更加重视工程活动的生态效益、生态功能与生态价值。为此,必须紧紧围绕生态和谐、生态系统整体平衡与稳定发展的生态学整体思维进行工程创新。这就意味着现代工程创新与发展的智慧着力点应从原来的借助于大规模、复杂化的物质资本要素系统集成转向更多地借助于自然生态内部微妙的、有机的、自然生成的、复杂的生态秩序、生态关系、生态组合等系统集成创新,把实现生态化作为工程创新的基本向度,即转向生态学创新,这要求我们要更加珍爱自然、倾听自然、亲近自然,善于向自然学习,努力观察和把握自然物的本来状态,发现生态系统的自然秩序、作用方式及其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工程创新。即充分利用生态知识、生态系统的协调共生性秩序、规则与机制进行工程活动构建、系统集成和工程制度创新,使工程活动不仅顺应和服从生态运动的规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不良影响,而且还可以在正确认识和利用生态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通过更加优化和先进的工程活动方式与途径去维护、改善、优化和再造生态环境,实现工程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共存共赢、全面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正是未来工程演化与发展的新的智慧着力点。
[1]孙春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家园[N].人民日报,2013-09-11.
[2]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着力点[N].陕西日报,2013-02-05.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2-11-18.
[4]白云.共生理论与社会科学图书情报服务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2013,(6):14-18.
[5]殷瑞钰,等.工程演化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8.
[6]成常春,徐海汇.中国生态发展道路及其意义[J].新华文摘,2013,(15):26-3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28.
[9]李春燕.论技术创新的生态价值回归[J].晋中学院学报,2011,(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