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推进方略
2015-03-18林安云
林安云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图书馆,昆明650034)
当前中国面临的生态形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理性,要求我们加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然而,如何加快建设步伐呢?我们已经提出生态性政府、生态-社会革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等等建设手段,但是还不够具体。这里,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从政治性、政策性的具体建设方略提出一些方案。因为生态文明既需要思想理论方面的开拓,也需要实践方法的指导。
一、中国面临的生态形势
首先从中国的生态危机状况来看,据有关报道[1],更让人触目惊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指出,中国的水环境的COD(化学需氧量)的承载力为740.9万吨,但实际COD排放量达到3028.96万吨,是承载力的4倍。污水排放远超过环境容量的结果是水污染。《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中国10大水系的31%、62个主要湖泊的39%的水达不到饮用要求,2.8亿人饮用水达不到安全标准,198个地级市的地下水有六成较差或极差。水污染又是土壤污染的重要源头,据国土资源部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耕地污染超标率为19.4%,而耕地污染的结果是粮食污染。另据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2014年5月15日的《中国已成为污染大国》的报告称:中国各种污染排放量都居世界首位,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占世界排放量的25%、26%、28%,远远超过了中国环境容量的极限。再看这两年被称为健康杀手的严重的雾霾天气,100多个城市、6亿人口受害,被称为“当今全球最大的环境灾害”,其直接结果是一些外企撤离,一些富人移民,广大民众受灾。而值得警惕的是,这些污染都是通过资源的过量消耗性投入转换而成的:中国目前消耗了世界11%的石油、49%的煤炭,消耗了世界21%的能源。而中国的资源能源也大都趋于紧张。以全国最大的大庆油田为例,过去年稳产5000万吨,2011年后逐年下降,而现在的“采出物90%以上都是水”。与资源趋枯、发展受困相伴随的,是国家不得不拿出巨量资金治霾治污。仅北京一地至2017年的5年治理PM2.5的经费就要达到7600亿元。而据中科院2013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的测算,今后10年的环保投入的需要是十万亿人民币,这当然还远远不能适应治污需要。我们处在污染导致的健康困境、发展困境之中。
其次,从生态足迹(或译为生态占用)分析来看(生态足迹就是根据现有生活水平分析生产每一个人的生活所要消耗的物质资料以及其污染排放所需要占用的土地面积),据权威测算,世界人均生态足迹为1.9公顷(2001年水平)。中国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6公顷,而中国的人均生态容量仅为0.8公顷,人均生态赤字达到0.8公顷。更不容乐观的是,中国人口基数过大,乘以中国的人口总数,中国总的生态足迹占据世界首位。而地球总的生态足迹,仅为114亿公顷,据2001年的测算,全球生态足迹已达137亿公顷,超过地球总的生态承载力的20%。①录一组数字供参考:“根据Wackernag el博士等对52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占用进行了实证计算,其生态占用分析包括了食物、木材、能源等20类主要消费品。按1995年数据计算,就人均而言,全球人均生态占用为2.4hm2,而地球的供给能力人均为2.0hm2,即全球人均生态赤字0.4hm2;从全球范围来说,人类总的生态占用为13420.1万hm2,地球的生态占用供给能力为11207.4万hm2,全球生态赤字高达2212.7万hm2,超出了地球生态承载力的20%。也就是说,无论是人均的还是全球的生态占用都已经超过了地球自然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即在过渡消耗全球的自然资产存量”。参见黄伟等:《生态占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方法》,载《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13年第12期。中国人口的生态占用总量,也远远超过了中国土地的总的生态承载力(生态容量),处在严重生态负载状态(生态赤字),其结果是生态退化在加剧,再不改变就有走向生态崩溃的危险。目前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已使广大民众不能健康生存,国家的生态安全不保,更无从谈健康发展。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理性,是对人民、对祖国、对世界、对未来负责任的。因而,奋起转变生产生存方式,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是全民的、国家的、中国执政党的共识。那么,根据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中国的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道路应当怎样走呢?
二、构建一定人—境生态系统的生态责任制和生态接力制
人—境生态系统[2],就是由一定的相对稳定的人们与其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生存系统,这是一种实际的客观存在,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更能典型地体现出来。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坚持这一分析方法和建设方略,可以把在一定地域和环境中的人们所进行的经济活动、生存发展活动与其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作为一种生态整体进行系统考虑,分析其人的生态足迹与其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有其独到之处。今天的生态经济学正是建立在这一客观情况的基础上的。首先,它有利于调动一定地区的人们热爱乡土的感性和责任,不能因为自己的经济追求而破坏乡土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文明教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力量。其次,它有利于对一定人们的生存环境进行生态条件分析和经济发展可能性分析。再次,它有利于调动一定地区的行政首脑分析掌握本地区的人和环境的生态关系,切实掌握人和境的生态情况,更便于从人和环境的生态实际出发。最后,有利于构建一定地区行政首长的生态责任制。
但是,由于我们的行政首长实行的是任期制,往往三、五年一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一般也都会有相应改变,一些连续性的建设工程就有可能中断。而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作为一种投入性、监督性、持续性的长久工程,往往会受到“人走政息”的影响。所以,对于一定的人-境生态系统来说,对于主导其生态发展的已经实现生态转向的政府来说,就需要制定长期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人发生变化,政府组成发生更替,但其生态规划和生态责任制不能因之变化,需要一代代的行政首长接力推行下去,不能中途变卦。所以,应当推行一定人-境生态系统的行政首长生态责任制和生态接力制,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顽强地不间断地进行,避免冷一头、热一头、建设一头、违背一头甚至为了暂时经济利益把生态法律规范也丢弃一边的不良状况发生。
三、制定人—境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社会—生活—精神的五维协同发展战略
二战以后,如何走上和平发展道路,成了世界各国的问题。最初把发展理解为单纯的经济增长,两大阵营在冷战时期的紧张氛围中各施新招追求自己的经济增长,第三世界也在追求民族独立和摆脱贫困,联合国向第三世界推出的两个“发展十年”,也主要是经济发展。经济主义和经济增长成了支配世界实际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则,而生态危机也就在人们高唱经济凯歌时暴发出来。越是经济发展得快的地方,生态问题就越严重,而不论是什么主义。这本身暴露出传统工业模式和单纯的经济增长,与自然界的生态规律是背道而驰的。新中国建立后,我们也只有走这条世界上唯一的经济增长道路。改革开放前已经出现了生态问题,但没有把它看成重大问题。当时世界的主导精神,是“和平、发展、环境”,我们只抓住“和平与发展”两条,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和平是机遇,“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发展也就是GDP的增长,这成了每个五年计划的核心内容。世纪之交,社会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了,这才突破单纯经济观点,提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向。虽然国家开始紧跟世界生态形势制定了许多生态政策法规,但飞奔的经济马车可以将其置之度外,从而造成了当前的生态局面。
在世纪之交,人们提出“生态-经济-社会”的三维发展战略,这应当是认识到单纯经济观点的局限性之后的重要举措。它要求把生态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为此国家还制定过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但经济利益的考虑使这一切在实践上难以推行,因为我们——从领导到广大群众,大都还没有摆脱经济利益的帅位统治,生态理性还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即使中央已经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方向,但经济主义根子依然统治着人的行为,局面仍然难以改变。所以,在当今,我们应当把一定的人-境生态系统的人们——从各级领导到广大群众——的生态-社会革命提上日程,根据本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可续性制定以生态安全为前提的“生态-经济-社会-生活-精神”的五维协同发展战略,在经济上、社会上、生活上和思想上都发生生态性的革命性转变,才能真正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生态-经济-社会-生活-精神”的五维协同发展战略,不是无主体无对象的,它是生存于一定环境中的人们所进行的、以其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复兴为根基的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生态生活建设和生态精神建设。重要的是,只有这种五维协同发展战略,才能实现人民和国家的生态安全。这也就是要求在“生态”与“经济”两环节之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合理物质变换,即实现生态性生产;在“经济”与“社会”两环节之间,实现人与人的合理物质变换,即实现生态性分配;在“社会”与“生活”之间实现人自身的合理物质变换,即实现生态性消费;在“生活”与“精神”两环节之间,实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行为方式的变革,自觉践行生态行为和生态消费,实现生态性的思想观念革命,把生态正义作为人类世界的最高正义,并且通过人自身思想观念的建设为整个生态文明发展奠定精神基础。这些都要通过全社会的生态理性和生态人格的形成才能实现。而合理的生态性的分配则是调节并形成生态生产和生态消费的关键环节。所以,实行生态-经济-社会-生活-精神五维协同发展战略,是马克思生态哲学的核心原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合理物质变换原理在生态危机条件下的必然要求。①马克思把这一原理的实现,寄希望于未来的共产主义,但生态危机的提前到来,迫使我们不能不提前以这一原理指导人类当代的生态实践。
总的来看,生产是从自然物质转化为人们的社会财富的入口,它以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损耗为代价;消费是人们的社会财富转化为人的生存并把废物返回自然界的出口,它以社会物质财富的损耗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为代价。如何让每个人与一切人都既能合理生存与健康发展,又能让社会物质财富的损耗最小化,从而让资源环境的损耗污染也最小化,是五维协同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
四、推动生态经济发展,走向生态政治方向,展开生态思想文化建设
生态—经济—社会—生活—精神的五维协同发展战略,从具体的分类的实践方法上说,也就要求我们要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走向生态政治方向,展开生态性的思想文化建设。
生态危机以来,人们从生态环境的角度重新考虑人的经济活动,把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创立了《生态经济学》,通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已开始走向成熟和实用。传统经济学是西方资本逻辑和经济主义的产物,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它的根本要求。在生态经济学面前,这些不过成了技术性要求,即经济地进行经济活动。生态经济学要求以生态环境的永续安全为前提发展经济,把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的经济发展系统作为同一个系统来对待。由于生态环境在各地都是不相同的,这就不能不进入具体的生态环境中考虑可能和应当的经济发展;又由于生态环境从来不是孤立的,它总是与人的生存结合在一起,而任何经济活动都不能不是人的活动,因而,这也就是要求从“人-境生态系统”综合考虑问题。我们认为,在一定的人-境生态系统中综合考虑其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相应的思想精神文化建设,是生态经济学应当有的理论视野。
生态经济学要求把生态环境与人的经济活动作为同一个东西进行考虑,建立生态性的物质财富文明——生态物质文明,这就避免了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作为“两张皮”并立起来的形而上学理解,避免了在实践中有时强调物质文明、有时强调生态文明从而两边揺摆的片面性危害。这种思想仅仅把生态环境建设视为生态文明,这不过是“浅层生态学”的主张,连西方的“深层生态学”思想都没有达到,因而不可能真正进行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还在于,单纯的生态经济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经济从来都是与政治纠结在一起,要靠政治的保驾护航。所以,根据生态经济学发展生态经济,同时也就是要求进行相应的生态政治文明建设。在当今,生态政治学还很不成熟,在理论上还无所依傍。但是,经济决定政治,我们可以根据生态经济的建设需要,逐步进行与其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建设、思想政治建设,特别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生态(消除两极分化)建设,这样,生态政治也就不难建立起来。事实上,人们提出的生态性政府、政府的生态转向,也就是社会政治向生态方向的发展,是一种生态政治文明建设。同样道理,也不应再有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的两分提法,生态性的制度权力文明,是它的基本发展方向。总之,坚持人-境生态系统的五维协同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经济和生态政治以及生态思想文化的发展,与人们提出的五层次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致的。即“以生态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以生态环境文明建设为根基、以生态物质文明建设为主体、以生态制度文明建设为保障、以生态生活文明建设为归趋”[3]。这是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思想文化建设的实际体现。
五、奖励生态科技,实行生态考核,构建生态准入和生态法律制度体系
如何推动生态经济发展、走向生态政治方向呢?除了思想理论方面外,关键是要靠生态性的科学技术手段的实施和一系列法律制度体系的硬性规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第一,生态经济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建立在新兴的生态科技发展的基础上。生态经济能不能发展起来,生态文明能不能实现,关键取决于生态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生态性的以互联网和新能源新材料相结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将有可能改变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在科技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的转向,这是新的重大战略转机。因此,大力推动中国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奖励新生的生态科技的发展,补贴还比较弱小的生态性的生产试验,就成了政府的重大生态政策转向。第二,对生产建设要求进行全面的生态考核,对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干部进行生态理论和生态业绩的考核,也在所必行。第三,对一切新上建设项目进行生态准入制度,对既有项目进行生态核准制度,凡是有害于生态的坚决不准做,这也是政府的重大生态责任。第四,构建完整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这是人们的共同要求,也是人们形成新的生态性的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要求。
总之,只要思想观念的问题解决了,具体的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合理的制度体系建设,各种实用的科学而合理的方法,就会逐步建立起来。
六、确立人天协调的生态思维方式主导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要真正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性生态文明建设,要根据生态原理把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置于首位,要有决心进行一场生态-社会革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化发展,从精神基础上说,也就要求同时发生一场思维方式的革命,构建能够主导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人天协调的生态思维方式。所谓人天协调的生态思维方式,主要就是从人与自然界的以及人与人的、人与社会的生态生存关系进行全面思考的思维方式。人与自然的即人天关系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关系,这从古代最先发达起来的学问是天文学、气象学和植物学等就可以看出。但是,在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就渐渐忘记了人天之间的协调,一意把大自然作为自己掠夺的对象,从而导致了今日的生态危机。不可以想象,以传统的经济主义为根基的经济思维方式,能够正确思考生态文明问题并指导这一建设。
如果说,“在21世纪,人类正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如果说,“我们必须克服现代性哲学的某种错误,实现一次哲学的革命;必须扭转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向,实现一次文明的革命”的话[4],那么在这里,同时也必须发生一场思维方式的革命,即从当前的普遍盛行的经济主义和经济思维方式中跳出,转换为以生态原理为基础的人天协调的生态思维方式,从“思维”这种精神发生根基上支持经济活动的生态文明转变。
那么,要实现这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应当从哪里做起呢?由于这个问题我们已另有文章研究,这里仅仅简单指出:一是从马克思以及其他许多生态思想家那里学习生态理论和思维方式,二是要自觉认识到思维方式的调控结构并自觉地理性地加以改变。要自觉认识到,人的思维方式是由其内在的三维调控结构在规范和调控,这就是产生思考的主体维、主导它的运行方向的观念维和思考认识事物的对象维三维互动结构。只有当这种三维调控结构都被生态原理渗透时,生态思维方式才能完整地形成。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由主体维的生态意念与观念维的生态理性相结合而产生的生态思维理念,它可以主导生态思维方式的形成。
一般来讲,人天协调的生态思维方式,主要在于从人与自然界的生态生存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应有的经济社会活动。但是,这种思考要能实现,前提是要从人与人的社会生态生存关系思考问题,并通过社会生态问题的解决来解决人与自然的生态问题。人天协调的生态思维方式,不是单纯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出发,而是同时要从人与人的相互依存的社会生态关系考虑问题。只有人类内部的生态生存关系建设好了,人天协调的生态关系才有希望形成。不可以想象,在人类内部充斥贫与富的两极对立、你死我活的斗争、党同伐异、争霸天下等状况下,人天协调的生态生存关系能够实现。而这些只有通过较长时期的生态-社会革命和生态思维方式的形成才能解决。
[1]章柯.中国污染到底有多重[N].第一财经日报,2014-05-22.
[2]苗启明.马克思的生态理念及其对人-境生态系统的揭示[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1.
[3]苗启明.生态文明建设三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24.
[4]卢风.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根据[N].光明日报,201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