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的构建与探索

2015-03-18鞠永琴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3期
关键词:安全事件高校学生预警

□鞠永琴 刘 飞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场所,良好的安全环境不仅能有效保证大学生的人身与财产安全,也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快速的发展期,它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合格人才。然而,近年来,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校园安全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地威胁着大学生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据2007年的一项统计表明,全国每年有3,000 多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2010年,国内的高校连续发生了几起血案,这充分地暴露出高校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因此,研究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的构建对改变高校学生安全管理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学生安全事件的种类与管理现状

(一)当前高校学生安全事件的种类。一般来说,高校大学生的安全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高校学生安全是指凡是能影响大学生学业顺利完成的所有不安全因素;狭义的高校学生安全是指危害大学生人身安全的事件。在本文中,高校学生安全是指广义的高校学生安全。它一般包括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政治安全、身心健康安全、学业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等方面。其中,人身安全是指对大学生的生命所带来的威胁与风险,比如,来自校园外不法分子的人身伤害事件、大学生的自杀事件、校园内的疾病传染与食物中毒事件、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的火灾等;政治安全主要是指大学生的政治立场与思想的过失而对自身所产生的政治影响,比如,大学生因政治信仰不够坚定而误入歧途,走上了反党反社会的道路,也有的大学生偏听邪教,走上自焚的道路等等;身心健康安全主要是大学生因学业压力、社会竞争压力以及就业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心理不健康;学业安全是指大学生不能处理好学业与其他方面的关系而产生的降级、退学等学业事件;财产安全是大学生因防范意识不强或不当而导致的财产损失事件。

(二)当前高校学生安全事件产生的原因。当前高校学生安全事件产生的原因既有来自社会与学校的原因,也有来自学生自身的原因。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的矛盾是比较突出的。比如,贫富两极分化所产生的矛盾、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所产生的矛盾以及不健康的网络内容所产生的影响,这些势必波及到大学的校园。从学校的角度来看,高校因扩招而带来的各种软硬件配套设施缺乏、学生管理体制不适应、学校缺少安全预警机制是造成高校学生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在大学生自身原因方面,当代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之下,因而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大学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情感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当代大学生不仅心理问题多,而且他们在遭遇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十分低,他们一旦遭遇挫折,就会出现自杀、自残、杀人以及离家或离校出走等事件。

(三)当前高校学生安全事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学生安全事件管理是教育者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大学生各类安全事件进行管理。当前,由于高校的学生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政府以及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国内的许多高校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高校学生安全事件的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者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缺少学校安全事件管理预警机制、职责不清等问题。比如,学校所组织的安全知识教育,表面看起来是轰轰烈烈,场面十分壮观,但由于大学生没有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接受安全教育上,而是在上网打游戏,从而使安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的内涵及其构建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的内涵。预警有两层含义,一层是预,另一层是警。其中,预是指预先或事先的意思;警的含义主要包括注意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预警的含义就是事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有效防范的一种行为,从而有效避免或最大限度减少危险所造成的损失。而预警机制是一种包括安全预警机构、预警制度、预警网络以及具体预警控制措施的复杂系统,该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对安全事件的事先预警,从而促使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避免。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就是在分析高校学生各种安全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以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校学生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预警与控制。它一般包括高校学生安全现状评价体系、学生安全预防体系、学生安全控制体系以及学生安全监督体系等方面。

(二)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的构建意义。

1.能为学校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是青年大学生学校与生活的基本场所,其环境的稳定程度不仅涉及到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它更关乎到大学生的人身与财产安全以及身心健康与社会稳定问题的大事。因此,在高校确立学生安全预警机制对保障高校学生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有效防范高校安全事件的发生,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2.促进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职能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以及道德教育,并通过各种途径与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此基础上要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上述三种职能实现的程度决定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其中,学生的安全问题始终与上述三种职能的实现交叉在一起。如果高校不能保障高校学生的安全,就谈不上高校学生工作基本职能的实现问题。由此可见,在高校确立学生安全预警机制能有效促进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三、建立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的举措

(一)建立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的预防体系。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的预防体系就是通过设立安全信息员、全程安全管理、安全隐患排查、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以及大学生安全教育等手段来实现高校学生安全事件的预防。其中,安全信息员是在学生当中,以宿舍为单位设立安全信息员,其基本职责是搜集与发现学生日常生活中各种安全隐患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及时了解与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有效地协助学校有关部门消除安全隐患;全程安全管理是指学校所有的工作人员及学生都要树立安全意识,在学校的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安全隐患排查是指学校的有关部门要定期地对校园内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以防止安全事件的发生。校园内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主要包括校园内各种场地与器材的安全检查、公寓内楼道通道的畅通情况、消防器材的安全检查、食品安全检查、学生校外住宿安全检查等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主要是运用心理健康普测软件定期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于筛选出来的高危个体要积极地主动干预,以确保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来说,学校的有关部门要定期开展大学生安全知识系列讲座、安全知识竞赛、观看安全教育宣传片、消防与逃生演练等活动;此外,各任课老师要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

(二)确立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的控制体系。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的控制体系主要包括组织控制、制度控制以及责任追究等方面来进行。组织控制是指学校要成立学生安全领导小组,其成员主要包括学校的职能机构以及下属各二级分院,把学生的安全当作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制度控制是指建立与完善相关的安全制度来保障学生的安全,它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学生规章制度、学生安全个体档案、学生请假制度、大学生活动审批制度等方面;责任追究制度是指学校的上级部门领导承担下级部门的安全领导与教育工作,形成从上而下安全责任网络。

四、结语

总之,学校的领导层与学生安全管理者要树立学生安全事件早期预警的思想观念,力争做到学生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理,切实保障学生安全与学校稳定。

[1]赵维新,徐树君,陈有为,肖艳,孟颖.普通高校学生安全事件预防预警机制探究[J].成功,2012

[2]章镜,余劲松.后危机时代与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的建构[J].科技信息,2013

猜你喜欢

安全事件高校学生预警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食品安全事件的价格冲击效应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公交车公共安全事件调查
预警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