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中国画艺术的色彩美学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2015-03-18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用色山水画园林景观

(宿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陈 希

传统中国画艺术的色彩美学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宿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从分析传统中国画的色彩美学观念和用色渊源入手,对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类型的古典园林设计进行了用色方面的比较,得出中国画的色彩美学与古典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结论,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新时代下,中国画的用色理念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为发展新中式景观设计提供了思路。

中国画;色彩;美学观;现代景观设计;启示

色彩是现代设计最基本的视觉构成要素之一,在造型和表达方面承担着不可忽视的功用。传统中国画艺术蕴含着丰富的色彩美学知识,设色方法及审美观念都有突出的成就。当前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模仿西方,推崇西方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成为一股强劲风潮,景观色彩的使用也基本照搬西方,此类现象的出现有着多方面原因: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西方接触增多,之前中国社会多年的封闭,造成人们在审美上对于外来事物有一种神秘且新鲜的感受,另一方面我们自身没有充分深入学习传统民族艺术,并将其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如何将中国画的色彩美学观恰当的运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来,充分展现其色彩魅力,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传统中国画的用色手法及历史演变

中国画是一门自成体系,博大精深的艺术,按类别分可以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山水画进一步细化,又可分为水墨山水画和青绿山水画。用色在中国画的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纵观整个中国画的历史,无论是哪一画种,用色都有其独到之处。基于古典中式园林自然山水式景观的特点,本为重点探讨的是山水画的用色特点。

中国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氏族时代的原始彩陶上就刻画着稚拙的装饰纹样,这是中国画最初的表现,战国时期一些建筑物上的简单装饰画已经初步展示出中国画的进步和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画艺术的大发展时期,出现了一批代表性的作品和绘画理论,其中南朝宫廷画师谢赫在他的绘画理论著作中提出“随类赋彩”这一概念,指出绘画色彩要依据事物本身的特点进行设色处理,并且在以后的岁月里,中国的画家将此奉为行业规范性的操作要求,并称为中国画的绘画“六法”之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唐晚期宋代初期。可以说在这之前的历史时间阶段内,中国画主要是以色彩艳丽,精致华丽的青绿山水画为主流。唐晚期王维提出“水墨为上”,并且随着儒道思想的发展,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由绚丽多彩转为素雅秀美,水墨山水画逐渐壮大,与青绿山水画并行发展,并逐渐居上,成为中国画的代表。这种用墨来表现一切,利用墨在不同形态和不同状态下的变化来表现绘画主体,恣情写意变幻无穷,开启了中国画的新篇章,并在之后的时间里,历经了多位有建树的画家的不断创新和向前推进,越发的成熟完善且富有表现力。至此,传统中国画的色彩表现篇章基本完结。

二、传统中国画的色彩意韵精神与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之关联性

我国的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享誉世界,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色彩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考量要素,古典中式园林自然有其突出成就和独具特色之处,同时这与传统中国山水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现了中国文化和审美情趣,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我国古典园林一般意义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皇家园林,一类是私家园林。皇家园林讲求的是凸显大气雍容,华贵气派,因此皇家园林的用色安排上比较华美艳丽,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园林内部的景观建筑的用色上,基本沿用了明清皇家建筑的用色习惯,大红大绿相间,黄色的琉璃,色彩醒目艳丽的各种彩绘图案附着在建筑之上,显得富丽堂皇。由于这类景观建筑的映衬,使得整个园林宛若一幅华美艳丽的青绿山水画。另一类私家园林则更多的体现了水墨山水画的精神和气韵,用色上朴素简约,尽显雅致秀美之风。将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精髓表现和发挥的淋漓尽致,利用墨的“五色”之分,墨的浓淡干湿之分,来替代艳丽的色彩,达到无色胜有色,意境悠远,耐人寻味。此类园林整体色调以黑白灰为主,少量的辅助色,也是以褐色,青灰之类低调朴素的色彩为主,园林内部建筑白色的粉墙,黑色的屋顶,青灰的道路铺装,褐色的廊柱,园林的整体风格淡雅宁静。

在园林中有一类色彩作为园林用色的主体色是不能忽视的,这就是天色、水色和远处的山色。这类色彩在整个园林内部用色比例最大,占园林面积也最大,同时对于整个园林的色调,有一种主体基调的作用。这类色彩给人的整体感受恰恰是淡雅悠远,自然野趣,在此基准调之下的其他园林色彩,比如园林植被的色彩,园林建筑的色彩,园路、场地铺装等其他硬质景观的色彩,就成为了在如此之大的空间中的点缀,成为一种次要色彩,并且都要与主体基调协调融合。因此,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主体基准风格就是素雅的,写意的,这与水墨山水画的意境不谋而合,也可以说古典园林是把水墨山水画的理念由理想变为现实,由抽象变为具象,由二维平面变为三维空间。

三、传统中国画的色彩美学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一)现代景观设计的色彩使用特点

现代景观设计呈多元化多样性发展,已经不同于传统古典园林那样单一追求恬淡宁静的气韵,其往往没有固定模式和单一风格,同时也会借鉴和参考西方园林景观设计的方式和手段,明朗轻快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主旋律,因此现代景观设计在用色方面也没有固定套路,往往较为鲜艳醒目,采取大面积的具有色彩图案的景观墙或栽种色彩对比鲜明的绿色植物成为常见的做法,能够夺人眼球,较为吸引观众。另外在景观建筑和景观小品方面,采用现代材料和表达形式,色彩使用上与所属景观设计整体风格相融合即可,并没有太多的限制和约束。

(二)传统中国画的色彩美学观与现代景观设计——以苏州博物馆为例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作品,它是近年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和设计理念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它强调“中而新,苏而新”,立足于本土文化和地域文化,试图探索在时代精神下的新的契合点,既是对中国传统美学在新时代下进行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是对传统造园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和突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和古今结合的生动体现。苏州博物馆的整体用色理念和设计形式,恰恰是传统中国画的色彩美学观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巧妙结合,不失为经典之作。

1.景观建筑

景观建筑是景观设计中最为灵活和最为人工化的设计要素,皆因水体和植被要受到该景观基地背景条件的制约,如气候,土壤条件,水文条件等因素,而建筑则摆脱了这些束缚,能够更多的发挥出设计者和建造者的初始意图。景观建筑通常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主要包括亭、台、楼、阁、轩、榭、舫、馆、厅、廊等等,同时这些建筑也构成了整个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建筑本身也是一道风景。现代景观设计中,景观建筑的形式是多样化的,色彩缤纷,不拘泥于固定模式,造型也更加简约化。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整个景观建筑的设计,运用了现代材料和形式,却能够充分体现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和江南文人园林的风貌,这一点上色彩的选择和使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苏州博物馆仍然采用了传统中国江南园林广泛使用的黑白两色,白色的墙面,黑色的屋顶,简约雅致,传达了中国水墨的气息,但材质确是现代建筑,较多的使用钢结构、玻璃和花岗岩。玻璃具有一种较为轻盈通透的视觉效果,不会破坏整体用色基调,与大环境可以融合协调。屋顶舍弃传统灰色青瓦,代之于中国黑的花岗岩,这种花岗岩日晒而灰,水洗而黑。从远处看,在色彩上和青瓦无多大差异,当花岗岩的质感却给建筑带来了超前的、不同于传统的、带有时代变革性的气息。[1]墙身采用水泥灰浆和花岗石装饰,形成粉墙黛瓦的景观形象。[2]

2.景观植物

景观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因植物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可单独成景,也可以大面积集中栽植,多种植物混搭,充分展现群体美,同时植物也能够较好的调剂景园内部的色彩分布,营造丰富的视觉效果。因此,绿色植被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常用造景手法。传统中国画里面描绘的树木的形态多仿照自然树木或山林,表现树木枝干的天然的躯体美或群植花木的构图错落之美,因此中式古典园林的植被栽种基本如是仿效。苏州博物馆的景观植物设计上较传统做法有一定的变化和突破。大面积的树木群植不多,基本都是一、二株单植,并且经过人工修剪,树木造型简约,绿色的树木配上白色的背景墙面,整体简洁雅致,秀美清新。局部区域栽植了为数不多的竹,很有水墨山水画的意境。园内还种植了部分花卉植物如:桂花、紫藤等,在花期时成为小面积的点缀色,丰富了景园内部的视觉层次。

3.山石水体

叠山理水是传统中式园林非常重要的造园手法,形成整个园林内部的骨架,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和意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二字体现出了传统中式自然山水式园林的精髓所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古人用石和土堆叠出假山,以模仿自然真山为目标,人工建造出艺术化的“仿真山”,试图将自然界的山水搬到自造的园林内部。在堆叠假山的过程中,山水画成为了可供参考的重要资料,山水画中描绘的奇石嶙峋,峰峦丘壑成为一种造山置石形式的模本。苏州博物馆的置石叠山是有其创新性的,没有采用传统的湖石和黄石,而是选用了山东泰安的花岗石,将其切片,以米芾的山水画为蓝本,将大小形态各异的片石、沙砾有序的错落堆置在白色墙体的前面,营造了一幅充满意境的现代创意山水画。白色的墙体和青灰的片石假山,加上灰白的沙砾,还有背景处来自于相邻的拙政园的青翠的树木,色调清淡,但依然是静谧秀雅,颇有水墨画之风韵。博物馆庭院仍设计了大面积的水体,水体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色彩,且富于变化,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所述:“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是指水色在不同季节里呈现出来的固有色调,[3]这种固有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色彩,丰富了庭院的色彩体系,同时水中游玩嬉戏的红色小金鱼,色彩艳丽且为动态跳跃状态,成为了淡雅主色调下的动态点缀,进一步将这种婉约的水墨意境升华。

四、结语

传统中国画的色彩美学观有其独树一帜之处,代表了东方哲学和智慧,对其深入研究和充分挖掘,对于现代景观设计有着启示和借鉴作用。中国式园林景观设计要走出传统模式,与时俱进,发展新中式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就要充分认识到时代发展的背景和特点,立足民族和传统,发展地域特色,将古典赋予新意。将传统中国画的用色哲学与时代特色进一步融合发展,为当今的景观设计开创新的思路,这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

[1]乔迁.具有强烈民族文化的现代建筑——新苏州博物馆[J].广西轻工业,2009,(1):113~114.

[2]张峻.结合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庭院设计谈景观设计中的新乡土倾向[J].华中建筑,2008,26(1):124~128.

[3]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506.

2095-4654(2015)11-0148-03

2015-08-02

宿州学院宿州书画·灵壁石研究中心开放课题资助项目“传统中国画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研究”(2014YKF20)

陈 希

TU-851

猜你喜欢

用色山水画园林景观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浅析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特点
“墨点无多泪点多”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平面设计中用色要素探究
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