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原点 落实理念 提高效益

2015-03-18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第二小学朱强忠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语文课程儿童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第二小学 朱强忠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可以说是如火如荼,语文教学方面的改革更是风起云涌。诸多理念的出现,使人耳目一新,但同时,又使人产生诸多困惑,那些“看起来很美”的语文课还是不是语文?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正义,什么是语文的原点……审视2012年《国家教育课程标准》,笔者逐渐明白了方向,看清了实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的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并提出“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言简而意明。为此,我们首先要明了义务教育1-9年级各阶段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恰当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而不以五花八门的“新”,使语文课失去应该有的本真,失去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阵地。

那么,如何坚守语文的原点,贯彻新课程理念,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既“有滋有味”,又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益呢?在这里,笔者想结合自己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学习新课标的感受来谈谈下面三点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语文课必有语文味

语文教学的“正确途径就是牢牢抓住‘语文’二字,充分理解语言和文字的性质、特点和功能,正确把握人们学习语文的过程,把‘语文’作为牛鼻子,用它来统帅整个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那么,如何让教师上出语文味?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教师要给学生以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接触、拥抱、感悟语言文字,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四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即便是教识字,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优美乃至神秘。一句话,紧扣“语文”这根弦,进而弹奏出优美的乐章。

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些意蕴都是学生所学文本自身所具有的,而不是离开文本的“思想教育”!

二、小学语文必有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学习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为此,要在语文课堂上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下得以体现。小学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语文课必有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多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诚)、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的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的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身为语文教师,要想上出不乏个人味的语文课,就要努力“内化”教材,并能有效的链接,达到“博闻强识”。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因为教学是为育人服务的,那种不顾学生实际只为自己精彩的语文课,不是我所说的有个人味的语文课。

第二,凸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这一方面是大家早已认同的。笔者要强调的是,不同的学生群体,更是决定了语文课的“个人味”,教师之间有差异,学生之间更有差异,教师要研究差异,“因人而宜”。作为教学的双边来说,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教师不能只为自己的所谓个性张扬,而屏蔽了学生张扬个性的天空。任何“优势”的发挥,都是根据所教文本的需要,而非硬性拼接,画蛇添足。

总之,为了语文课的个人味,每位教师都要善于研究自己的学生对象,研究教材,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并能恰当的运用。

把语文课上的是语文,把小学语文教的适合儿童特点,方可成就真正的精彩课堂,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语文课程儿童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留守儿童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六一儿童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