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教育的难点及对策探索
2015-03-18孙欣南
□孙欣南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与教育的平等性和学校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国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教育一直十分重视。为了帮助这类学生战胜困难,积极面对自己,并克服心理障碍,学校和教师都采取了一定的教育实施措施,其既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对学校的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在对班集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教育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的重难点,需要加强制定相应的策略,从而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并完善学校的教育。
一、班集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教育的难点
班集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教育一直倍受学校关注,但是其在教育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的难点。
(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全面关注。许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自身的经济条件不足,会造成心理上的自卑,从而影响身心发展。虽然现阶段我国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会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以此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但是单纯的物质供给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很有可能导致其中部分学生感觉物质给予是一种施舍和同情,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一定的心理歪曲,形成不良的心理和思想状态。所以,为了使得班集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能够在整体上获得发展,不仅要为其提供物质基础,还要在精神上、心理上对他们进行支持,积极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事实上,这一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阻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教育的进步发展,因此亟需学校和教师加强对这类学生群体教育的重视,并全面关注学生发展。
(二)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教育的具体性和系统性。尽管有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和精神健康,还尝试对所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训练。但是一般情况下,学校进行心理教育都是针对学生群体,并没有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辅导教育,这就使得其中班集体中许多学生无法对其加以重视,并且也不会积极参加心理训练,这对于班集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教育造成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十分不利于经济困难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所以,制定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教育体系,对班集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甚至是所有学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解决经济困难与育人目标的有效结合。目前,我国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不仅是学校,还有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策略,为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提供了帮助。然而,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太过重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给予,反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教育。虽然强化了经济帮助,却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在家庭经济困难群体中不免有一些学生会形成不良的情绪情感,这些情绪很有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形成严重的攀比和不知感恩的心理,所以一定要重视对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
(四)教育管理中的协调性和相互配合。想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进行有效合理的教育管理,就必须要做到准确掌握他们的实际情况,事实上这是十分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尤其是针对班集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学业成绩、思想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变化,教师未能做到及时更新,从而导致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发展动态。对班集体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一定要注重其中的协调性和配合性,加强对学生的深入了解,积极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完善班集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教育的对策
班集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教育有很多的难点,然而,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
(一)建立长期有效的学业帮扶机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到补习班、辅导班中去,所以需要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在课余时间对他们加以辅导。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在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在班集体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班干部,对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让他们之间多加交流,这样既能够解决学生的学习难题,还能够有效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进而使教育得以改善发展。
(二)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定要加强对班集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这类学生中有很多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更容易形成自卑心理,甚至导致许多不良行为的出现,这就需要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所以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势必要注重课程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够很好地控制部分学生出现过激的心理。而学校则应该适当建设科学合理的心理教育课程体系,教师也要积极储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努力加强对自身心理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为班集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提供更为完善的教育服务。
(三)解决经济困难与教书育人同步进行。解决经济困难问题容易,由国家政策,学校制度,但是教书育人则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做到在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育人的最终教学目标。教师要正确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积极战胜生活中的难题,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以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面对生活和学习。并且,教师要组织班集体中其他同学主动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从而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注重加强教育管理的协调性和配合性。在教育管理中,学校和教师承担着同样重要的责任,一是学校要协调分配各部门的分工和职责,并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保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有效进行。实施具有可行性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支持方案,鼓励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从而使其自信心逐渐增强。二是教师是班集体中的引领者,所以教师应该加强与学校管理者的配合,在学校的鼓励政策的基础上,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全面教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集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教育已经受到许多学校的重视,其中有许多的难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克服,这就要求学校制定更多的相应策略,促进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的并不只是物质支持,还有精神支持,在进行经济援助的基础上,更应该在精神和心理上帮助他们,进而促使他们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达到学校教育育人的最终目的,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1]高宏.浅析高校贫困生心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2]韦小青.论高校贫困学生的“教育支持”[J].人才开发,2009
[3]倪可.高校贫困学生群体教育管理及资助保障体系分析[J].商业文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