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培养在高校创业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性
2015-03-18彭振芳,宋继勋,高玉峰
摘 要:我国高校创业课程的兴起是“缓解就业压力需求”、“教育体制改革需求”以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的要求”等综合力量推动的。结合创业课程目标体系的分析,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校创业课程目标体系中占据着关键位置。对此,高校应该在统一认识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并重视教学过程的改进和创新,提升创业课程的实际效果。
文章编号:2095-2708(2015)03-0100-03
收稿日期:2014-03-12
基金项目: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重点课题"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基础的高校创业课程设置研究"(项目编号z1313-1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高校创业课程兴起的背景
2002年,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完善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的制度,第一次把自主创业作为高校工作的重点。与此同时,确立了黑龙江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序幕也由此正式拉开,并得到持续性地关注,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探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创业课程的兴起是由下列三种“力量”推动的。
(一)表层原因: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从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扩招,2003年首批扩招后毕业生毕业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即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并且这一严峻的就业形势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连年攀升而一直延续甚至在不断恶化。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再创历史新高,达727万 [1](如下图所示)。这使得2014年成为继2013年“最难就业季”之后的“更难就业季”。
对此,政府部门高度关注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同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并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都要求推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并切实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要求“……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对于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就业岗位已经不能容纳大规模高素质人才就业的情况下,通过创业不仅能促进就业,还能带来新的就业岗位,从而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因此,针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保证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成功率和稳定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缓解就业形势的重要途径。
(二)中层原因: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从我国上千年的教育发展史来看,其实不乏对“创新能力”的重视:孔子提出要“因材施教”、“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亡的重要意义。” [2]
而从教育体制的角度来讲,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无法胜任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这已经成为教育理论界的基本共识。具体来讲,抑制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包括:首先,僵化的教育理念。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承和延续,忽视教育客体的个性化需求。在此基础上应试的指标不断趋于僵化和静态化,通过标准化和规范性的试卷来考评学生,进而考评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个性化与创造性”等现代教育理念相去甚远,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性和创造力,形成了趋同的教育结果,把学生培养成“墙上的另一块砖”。其次,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单一。在僵化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本质上来讲,教学手段和方法是为教学理念服务的,教学理念强调知识的传承和延续,教学方法和手段则必然更多地强调“传授-接受”模式,采用“一对多”的信息传播形式-即课堂讲授,也即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创新性思路的可能性被压缩殆尽。
2010年10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一批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的教育改革项目完成备案程序,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通知》中强调要“……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建立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科建设绩效评估方式,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三)深层原因: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以知识运营为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形态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劳动领域的变革表现在,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物质型生产转向非物质性生产;在此基础上,国家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由机器设备、资金财务方面的资源转变为“知识”资源;竞争优势所依托的能力为不断获得、整合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创造价值,知识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人”作为知识的载体、作为学习和创新的主体,其作用也将越发重要,知识经济将需要大量的创新性人才。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信息将会以几何级数增长,使得人们不能按以前的方式去单纯接受知识和信息,而是必须学会对知识进行挑选、加工和创新。
在知识经济的世界发展形势影响下,强化创业教育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应对策略之一。美国已经有1600多所院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课程;英国政府投资7000万英镑在剑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间建立教育研究的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吸收美国的经验,鼓励创业,提高竞争力;德国发出了"独立精神"的倡议,在全国创造有利于高等学校毕业生独立创业的环境,同时让高校成为创业者的摇篮。 [3]创业教育的发展,也通过中小企业的顺利发展带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美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8.8%,创造了全国超过50%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欧盟,中小企业数量更是占到了企业总数的99.82%,创造的产值也是高达55%左右。 [4]这都为我国进一步强化创业教育提供了借鉴。
二、高校创业课程的目标体系分析
2012年8月1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12]4号),作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和规范性意见,“要求”中明确了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等核心内容,并详细规范了“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为高校卓有成效地开展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要求”中明确提出,高校创业教育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从教学理念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创业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基础层面上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中间层次(也可称为现实层次)上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包括创业意识、理论知识、方法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最高层次上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三个层次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过程。而落实到具体教学环节,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可以大致分为普遍性目标和特殊性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创造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是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目标,无论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倾向为何,也不管学生毕业后选择择业、求学、抑或创业,这些具有基础和普遍性质的教育目标对学生均具有重要意义。而学生通过“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而实现创业综合能力的提升,打好创业实践的理论基础,顺利成为合格的新企业的创办者和管理者,则可称为高校创业教育的特殊性目标。特殊性目标是在普遍性目标的基础上,针对那些既具有创业意愿,又具备创业者素质的部分学生群体,通过课程的开设,帮助其顺利实现创业的目标。
三、意见与建议:把创新能力培养置于创业课程目标体系的关键位置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创新是一种认识、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是知、情、意的统一。它涉及人的心理、生理、智力、思想、人格等基本素质,它以这些素质为基础,同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能巩固和丰富这些素质 [5]。从这个意义来说,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而就前文对创业课程兴起的背景以及创业课程目标体系的分析亦可得到相同的结论,即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校创业课程目标体系中占据关键位置,课程开展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创业课程的特殊性目标而忽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将"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优先考虑。具体而言:
首先,统一认识。虽然各高校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如学生培养方案、教学设施和条件、师资情况、学校整体水平等因素差异明显,《创业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也不尽相同,但必须首先保证统一认识,确定“创新能力培养”在《创业基础》课程目标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即无论高校把《创业基础》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还是公共必修课程来开设,也无论高校分配给该课程多少课时量,“创新能力培养”都应当成为课程目标体系中的基础和关键。
其次,差异化处理。即对部分高职院校,或部分偏重操作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可以将“指导和帮扶学生创业”作为《创业基础》课程进一步的目标,甚至可以通过多元化举措(如创业学分等)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创业,通过课程的开设帮助更多学生实现创业梦想。而对其他类型的高校,则不必强求课程在带动学生创业方面的成绩,更不能将“实际学生创业人数”等指标当做衡量课程开展情况的量化指标。
最后,重视教育过程的配合。包括改进和优化传统培养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多平等交流的机会,根据大学生在创新能力上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评估方法;同时,要探索新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或者组合几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培养模式的改变,提高课程实际教学效果。另外,高校也要组织一些创新类的竞赛和活动,寓教于乐,营造有利于《创业基础》课程发展的良好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