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利尔美术馆藏宋元素髹漆器*
2015-03-18梁献章何振纪
梁献章/文 何振纪/译
弗利尔美术馆藏宋元素髹漆器*
梁献章/文 何振纪/译
以单色髹涂而成的素髹漆器在宋元时代十分流行,并且在戗金、平脱、嵌钿等漆工艺上取得了新的发展。与此同时,宋元时代的素髹漆器还影响至邻国日本,从而开启了日本漆工对素髹漆器造型的仿效。自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在日本及西方公私收藏中的宋元素髹漆器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便在1967至1970年间收藏了五件精美的宋元素髹漆器。从这批素髹漆器为中心展开讨论,可看见十一至十四世纪之时诞生自中国的这一灿烂的素髹漆艺传统。
弗利尔美术馆;素髹;漆器;宋元时期
近年来,一批保存在日本及西方博物馆和藏家收藏当中的宋元漆器得到了公开。[1][2]这批漆器并没有装饰任何花纹,既与东周及汉代的彩绘漆器有别,也与明清时代的雕镂、镶嵌漆器不同。严格地说,除了漆器的口沿和随器型而带有槽边之外,这些漆器完全没有任何装饰。毋庸置疑,这类漆器曾在日本备受珍视,与日本人推崇中国天目瓷(黑釉瓷)及龙泉青瓷的审美趣味有关。1967至1970年,弗利尔美术馆收得了五件这类漆器。在对这组漆器展开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梳理并确认一下这些无纹漆器的时间依据。
关于宋代漆器的考古发掘资料并不鲜见。位于河北的巨鹿曾在公元1108年遭到黄河泛滥被淹没,该遗址被发掘时发现了北宋晚期的漆器遗物。[3]可惜这些发掘并没有得到控制和保护,据说所出土的漆器被贩运到了欧洲。1960年,在伦敦东方陶瓷学会(Oriental Ceramic Society)举办的“宋代艺术”(The Arts of the Sung Dynasty)展览上汇聚了五件漆器展品:一件来自吉美博物馆(Musée Guimet)带有铭文的高足漆碗,一件来自赛努奇博物馆(Musée Cernuschi)的漆盘,来自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的一件残损的漆盏托和一件完整的小漆盘,还有一件来自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的漆盏托。[4]据展览图录的信息显示,来自赛努奇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的漆器出自河北巨鹿。虽然来自吉美博物馆的漆碗并未附有相关信息,但它与赛努奇博物馆的漆碗风格一致,很可能同出于一处,亦与巨鹿有关。
来自吉美博物馆的漆碗上有一段潦草的文字环绕于器表下方。这段铭文的信息还不是十分确定。但从书写风格来看,铭文的设计安排是典型的宋代墓葬出土的漆器风格。约翰·盖尔(John Ayers)曾研究过1960年展览中的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所收藏的那件漆盏托。[5]在器表的内壁有一段以朱漆书写的铭文,“甲戌潭州天庆观东潢小五造记”。潭州,即湖南省长沙,此地曾出土数量众多东周时期楚国的漆器。
虽然未能踏足现场观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掘宋代漆器的情况,但从公开的资料可以知道当中最为重要的发掘是一批来自江苏淮安杨庙镇五座宋墓遗址的漆器。[6][7]这五座宋墓由南京博物院在1959年11月进行发掘,共有75件漆器,修复有72件。墓葬的一号为单室墓,内有两副棺木,应该是一对夫妇的,墓室的梁楣上记有“嘉祐五年”,即公元1060年。在棺木的旁边发现五枚北宋时期的钱币,上铸日期为1060年,但墓室的印模砖石上留有一个钱币上显示为熙宁年(1068-1077)。最为合理的解释便是,1060年是第一次埋葬的日期,而第二次则稍晚,应是在其配偶死亡后进行了二次埋葬。严格说来,这意味着墓葬中的漆器不可能都出自1060年。尽管如此,该墓葬的出土基本也属于1060年以后的二三十年间。
在杨庙镇宋墓群的第二座墓葬中出土了一块墓碑,碑上刻有杨公佐的墓志铭。杨公佐殁于北宋圣绍元年(1094),曾负责监督浙江和湖北的地方税务。杨庙镇的五座宋墓在建造位置、结构,以及所使用的砖木建筑材料上都有着共同的特征,而且当中的墓室壁画在风格和题材上亦极为相似,说明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另外,从中所发现的漆器都呈现出同一种风格,两座能够明确日期的墓葬与三座没有明确日期的墓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不同。因此,我们将这批漆器归为一类,并厘定为11世纪的产物。
杨庙镇宋墓中发现的72件漆器遗物可以归类为:盘27件、碗15件、盂2件、盒9件、罐5件、盏托2件、梳4件、镜盒1件、架1件、矮凳1件、卷筒2件、笔枕1件、镇纸1件、绣架2件。还有一些腐朽至只剩下木质底座的日常用具,在58件器皿中有52件的底部曾以布帛加工。大部分的漆器通体髹黑漆,仅有为数不多的漆器内外漆色不一,通常是黑漆配黑棕色漆,偶然也有褐红色漆的。漆盘的直径在9至12厘米之间,盘壁多呈六或十瓣形。漆碗的直径在12至18厘米之间,高在5至8.5厘米之间,盘壁一般呈六瓣形。在这72件漆器当中,有19件带有铭文,而且全由朱漆书写。有些铭文只有一个字符,一些则是由地名再加上姓氏,但也有一些完全与汉代的漆器铭文相仿,记录到了日期与产地以及归属等方面的信息。[8]例如:“戊申温州孔三叔上牢”。“上牢”一词是汉时的用法,主要意指“加牢”,放在漆器制作当中,则意指漆器在底胎上经层层髹漆加工十分牢固。有趣的是,其中“丁卯温州开元寺东黄上牢”的铭文与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所收藏的那件宋代漆盏托上的铭文形式一致。
从杨庙镇出土的相关资料可发现当时的三个漆器生产中心:位于浙江的杭州,温州(今永嘉),以及位于江苏的江宁府(今南京)。中国的许多地名会随着时代而发生变化,从这批漆器上能够发现支持它们出自宋代的证据。杭州在公元1129年才更名为临安,温州则是在1265年,而南京在1018至1129年才称为江宁府。
1965年,在湖北武汉附近的十里铺宋墓里发现了一批数量不多却十分精美的漆器。[9]这批漆器共19件,皆保存完好;同时发现的71枚钱币则说明它们出自北宋大观(1107-1110)年间。这19件漆器当中有4件漆碗、2件漆盘、2件漆盏托、2件漆盂、1件漆果盒、4件漆盒、1件漆盆、1件漆瓶、1件漆梳及1件漆尺。从发掘报告可知,这些漆器全由薄木胎所制作,漆则是朱黑色。从表面黑漆层的剥落处可清晰见到朱红色的漆底,应该是在朱漆底上髹上了一层黑漆。在6件具有铭文的漆器里,只有2件记录了地名,而且都是记录为“襄州”。由此可见襄州在唐宋时代必定是个漆艺发达的地方。[10][11]
第三批漆器是从江苏无锡的宋墓中发现的。[12]其中两件漆器铭文里提到了杭州。第四批漆器来自杭州附近的老和山宋墓。[13]在其中一座墓葬里发现3件漆碗,直径在18.5至17.5厘米之间递减,说明它们是同一套漆器。它们的外部带有朱漆书写的铭文:“壬午临安府符家真实上牢。”从墓葬发掘的基础资料可见其日期应为南宋早期。1129年,杭州才更名为临安,铭文中的“壬午”年大概便是1162年。遗憾的是,虽然有着为数不少的宋代漆器发现,却仍然很难在形式上明确各地的漆艺风格。杨庙镇发现的可能是公元1110年以前的漆器,与带有“临安”铭文的可以追溯为1162年的漆碗之间实在没有明显的差别。或许在面对实物资料时可以从实际的色彩、重量等在观感上有不同之处,但就其造型的变化而言,其来源可以从部分带有地方信息的漆器推测得到。
至此,我们从以上提到的宋代漆器可知其时的漆器生产出自杭州(杨庙镇9件、无锡2件、老和山1件),温州(杨庙镇2件),南京(杨庙镇2件),襄州(十里铺2件),以及长沙(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的漆盏托)。值得关注的是,这五个地方均处于中国的地域中心,纬度在28°与32°之间,此正是最适于中国漆树生长的地区。朱启钤曾在1927年版《髹饰录》的弁言中说:“北宋名匠,多在定州,如刻丝、如瓷、如髹,靡不精绝。靖康以后,群工南渡,嘉兴髹工,遂有取代定器之势。”[14][15]这段论述并没有任何更早的出处(很可能是朱氏对《宋会要》中“瓷器库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饶州、定州、青州白瓷器及漆器以给用”记载的误读)。在朱启钤编辑的《漆书》中,朱氏并未再提及定州是漆器生产中心的看法。
从杨庙镇所出土的漆器可以判断杭州在十一世纪的下半叶已经成为漆器的生产中心,温州也一样。从孟元老描写北宋都城繁华景象的《东京梦华录》中,可以发现“温州漆器铺”的记载。[16]襄州漆器之著也被载入到当时的记录之中。收藏于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的漆盏托来自长沙,盖尔由于长沙与巨鹿之间的距离而对此表示怀疑。但产自温州的漆器既然也能被运销于600里以外的开封,因此有理由相信来自长沙的漆器也能被运往与此差不多距离的巨鹿的。从《东京梦华录》的记录中大概可见到其时不同的地方只要有需求,货物便能够长途拨涉被运销而去。
本文标题中的“素”(monochrome)十分关键。以上所提及的漆器皆与其时对素釉瓷的钟情如出一辙。它们同样借用“素”来形容以单一的媒介为装饰的器物。它们之间最为重要的相同点在于器型上的相似性。由于装饰技术的不同,他们在器型上的相似之处便变得十分明显。首先是吉美博物馆收藏的来自巨鹿的漆碗,与台湾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汝窑瓷碗的盘壁在瓣式上几乎一致。汝窑在公元1127年金人灭北宋以前曾是专供皇家御用的官窑。这二者的相似性有力地证明了吉美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漆器出自北宋晚期。而且,赛努奇博物馆收藏的漆盘与卡尔·坎普(CarlKempe)所收藏一件黑瓷盘的造型也类似。这类多瓣式造型可被称之为菊瓣形器。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所藏漆盏托的造型在宋代十分普遍,而且在汝窑等瓷器造型上也十分常见。这类造型也出现在十里铺出土的漆器上。漆碗的底部卷起,构成六瓣形的碗壁,与青白瓷及其它一些瓷器的造型相似。定窑瓷器中有这种瓣式瓷盆出现,大维德基金会(David Foundation)便藏有这类作品。在十里铺发现的漆器更多接近于唐代至宋代过渡的类型。当中的“钵”,“盂”以及“盆”都有着相应的瓷器原型。这些例子表明它们援用了晚唐的瓷器造型。
弗利尔美术馆收藏的其中一件漆盘带有九至十世纪的趣味,并且显现出早期宋代漆器在造型上的变化。这件漆盘呈现五瓣形,并且底部带有相同形状的圈足。(图1)漆盘整体呈黑褐色,盘沿带金属镶边。瓣形圈足反映出这件漆盘与金属器的关系较瓷器更近。这件漆盘的特征流露出晚唐五代瓣形器的感觉,其时梅花形及三叶形非常流行。曾在四川建立前蜀的王建(847-918),在其墓葬中出土了一件与这件漆器外形相同的五瓣形盘。[17]弗利尔美术馆所收藏的这件漆盘的外廓与杨庙镇所发现的六瓣形漆盘并不相同,那大概已是十一世纪时的变体了。
图1
在弗利尔美术馆所收藏的几件宋元漆器当中,有一件漆盘与弗利尔美术馆收藏的一件定窑瓷盘造型相仿。(图2)盘边壁轻轻卷起,与盘底成角。盘壁内侧有六条棱线,将盘壁分成六截。这个镶有银沿口的六瓣形盘与定窑的盘碗造型类似。这类造型在定窑瓷器中相当的普遍。与弗利尔美术馆收藏的定窑瓷盘相互对照可以发现诸多信息。从印在底部的日期可知定窑的这类瓷器造型是十一至十二世纪的经典款式,瓷胎由牙白色釉所覆盖,并刻有暗花,品质出众。由于这件漆盘的造型与弗利尔美术馆的这类定窑瓷器十分接近,因此也被鉴定为十一至十二世纪时的作品。除了底部之外,整件漆盘呈现暗红色,底部的圈足之内呈黑色。另外底部还带有一个铭记,是该盘流传日本时被加上去的。
图2
弗利尔美术馆所收藏的宋元漆器中体积最大的是一件呈红棕色的漆盘。(图3)这件漆盘相当厚实,底部呈圆形,无弧形凹槽,边壁起伏呈瓣状连接着漆盘口沿,外包铜边。从外表上看,这件漆盘的底部是内嵌的,并没有圈足。由这件漆盘的造型可以联想到那些十三世纪时带有模制花纹的定窑大瓷盘。一件曾被尤摩弗帕勒斯(George Eumorfopoulos)所收藏的定窑瓷盘便是一例。除了与此定窑瓷盘的边壁凹槽有所不同外,二者惊人地相似。以此为基础对比其它一些例子,这件漆盘应是十三世纪的制作。另外,从这件漆盘的重量上可以感觉到包口的铜边较厚。这与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所收藏的一件12世纪的青白瓷托盘的厚边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相似之处。
图3
自十一世纪后的两个世纪里,漆盘的圈足逐渐消失,不带圈足成为了13世纪时漆盘的特征。这一特征能够在弗利尔美术馆所藏的这件大漆盘中得见。(图4)而且漆盘的底部微微凹入。与别的这类漆器相似,它们既轻盈精致又十分坚牢。这件漆器最为吸引人注意的地方便是它的平底与七瓣边壁连着稍微隆起的平边。边壁的卷曲呈S形,内外轮廓往还,使漆盘形成起伏波动的特色。这件漆盘设计优美,呈现出光亮的栗色,其精美程度令人爱不释手。从其外观上看来,仿佛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由此,我们能够发现十一至十二世纪莲花形盘的差异,以及经典的宋代审美与元代的差别。无论是漆盘还是瓷盘,十一至十二世纪的制品在瓣形的设计上既完整又相当简朴雅致,且并非有意向花形倾斜,形如花朵状是十三至十四世纪的器型特征,并且越来越突出其自然化的倾向。
图4
对漆器及其它材质的莲花形设计进行对比,能够作为判断宋元制器时序的依据。在上海市附近的北庙村发现的元代任氏群墓里出土一件四层的漆盖盒,其外轮廓同样也呈多瓣形。[18][19]另外,在安徽省合肥发现的元代银器遗物里也发现一件与此外形相仿的银盒。[20]其中一件银器则被确认为1333年。与之相应,霍巴特(Richard Bryant Hobart)也藏有一件与其外形相当的瓷盘。[21]它们与漆器如此相似,说明它们之间在造型上存在着直接的借鉴关系。由于这一造型在瓷器中并不普遍,因而可以进一步推论是瓷器借鉴了漆器的造型。白瓷中的枢府瓷,色白微青,大约在十三世纪初也受到了其时漆器与瓷器造型的影响。
弗利尔美术馆所藏的第五件宋元漆器是一件漆盒。这件漆盒的盒盖占了盒高的五分之二,并与整个漆盒设计浑然一体。盒身微微隆起,盒盖及盒底分别往上及往下收窄,且顶部平整。漆盒外壁呈九瓣形,以双重锡线围绕顶部轮廓,单条锡线缠绕盒周。盒盖顶部以一粗一细两条锡线环绕着一块圆形的螺钿嵌件,上面雕刻着龙纹并镂以网孔作陪衬。这件漆盒的外部髹以光亮的黑漆,内部及盒底则髹以朱漆。就其风格而论,这件漆盒与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Cleveland Museum of Art)元代展览上的展品接近。[22]至于这件元代漆盒的出现时间还没见到有关考古或文献资料方面的明证。从这件漆盒上,我们可以发现两项新的发展趋势。首先是如今所见出现在器皿上的金属围边工艺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段;其次是在漆器的顶部出现了其它材料的装饰,并与漆黑色的背景相衬托。这与元代的龙泉及浙江其它地方的青瓷制品上出现褐黄的装饰搭配相类似。将这件漆盒底部的造型与前面谈到的那件弗馆所藏元代莲花形漆盘相对照,就会有趣地发现它们的花瓣以同样的方式向底部收拢,但却被制成了不同类型的器皿。对于那件漆盒来说,底部更为深入,其盒壁就变成了像圈足一样,但事实上两者的边壁同样是其底端。这种处理方法十分相像;但它们在外形上看起来不同,大概是因为漆盒具有一个造型更为复杂的盒盖而已。
在元代任氏墓葬中发现的四层漆盒是一件有力的证据,我们以此为基础能够推测出这类漆盒的出现时间,我们另外还可以从一些绘画中发现相关的例子。其中一例便是传为五代周文矩所作的一幅名为《宫女图》(《饮茶图》)的扇面,后被鉴定为宋摹本。在这幅画的右边,有一位侍女手捧一个三层漆盒。左边的侍女则手捧托盘,上盛着茶杯和碟子,由此可以推测这个三层漆盒大概是用来盛载茶点的点心盒。而且,出土的那件元代漆盒有38厘米高,直径有25厘米宽,因此不可能是化妆盒,应该也是点心盒。从画中所见,这个漆盒呈四瓣形,较鲁贝尔(F.Low-Beer)所藏的六瓣形漆盒简约一些。[23]从风格上来看,这类漆盒较元墓出土的那件要早,在时序上则处于与发现自江苏无锡钱祐墓的漆盒之间。[24]钱祐墓出土的这件漆盒较鲁贝尔及《宫女图》中所描绘的漆盒都更为复杂,但像弗馆所藏的莲花形漆盘以及元墓中发现的漆盒那种菱花形的设计还未曾出现。
据此演绎,可以看到明显的菱花形设计出现较晚,甚至是过渡到了元代才有。在塞奇威克(WalterSedgwick)的收藏[25]以及冈田让《宋代无纹漆器》一文中可见到另外两个例子。[26]这款漆盘只是在比例上与弗馆以及霍巴特所藏的元代漆盘和瓷盘有所不同,与十四世纪及十五世纪早期的带花边的花形青花瓷与青瓷的比例则更为接近。
如上所述,中国在十一至十四世纪之间十分明显地形成了一个素髹漆艺传统。但这个传统却极少出现在中国的文献记载之内。[27]仅有像《辍耕录》[28]、《格古要论》[29][30]之类的文本才开始对其时的工艺信息有所记录,但只有《辍耕录》描述了一点关于制漆的工艺,且十分简略。《髹饰录》同样语焉不详。有关素髹传统的问题,自然也可以延伸至十一世纪之前以及明代以后。[31]甘纳尔(Sir Harry Garner)曾极富洞见地谈论过这类漆器,他认为即使在雕漆趣味如日中天的明代,仍然有着大量的素髹漆器被生产出来。由于与鲁贝尔所收藏的一件嘉靖款的漆盘造型一致,甘纳尔甚至断定他所收藏的一件素髹漆器是明代的制品。[32]最后,希望本文所谈到的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问题能够在日渐丰富的相关考古资料与越来越公开的各地文物收藏信息帮助下找到答案。(原文图片经调整)
[1]M.-P.David.Un Laque Chinois d'Epoque Song[J].Revuedu Louvre,XVIII Annee,No 3,1968:157-159.
[2]Museums and Exhibitions[J].Oriental Art,vol.14,no.1,1968:58.
[3]Hin-cheung Lovell.Notes on Chu-lu Hsien[J].Oriental Art,vol.16,no,3,1970:259-261.
[4]The Arts of the Sung Dynasty[J].Transaction of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vol.32,1959-1960:51.
[5]John Ayers.A Sung Lacquer Cup-stand[J].Bulletin of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vol.1,no.2,1965:36-38.
[6]江苏淮安宋代壁画墓[J].文物,1960:43-51.
[7]罗宗真.淮安宋墓出土的漆器[J].文物,1963:45-53.
[8]Y.Harada,Lo-lang,A Report on the Excavation of Wang Hsu' s Tomb in the Lo-lang Province[M],Tokyo,1930:25.
[9]湖北文化局.武汉十里铺北宋墓出土漆器等文物[J].文物,1966(5):56-62.
[10]唐书[M].1739:40:4a.
[11]宋书[M].1739:85:19a.
[12]朱江.无锡宋墓清理纪要[J].文物参考资料,1956(4):19-20.
[13]蒋缵初.谈杭州老和山宋墓出土的漆器[J].文物参考资料,1957(7):28-31.
[14]黄成,杨明.髹饰录[M],1625.
[15]朱启钤.髹饰录[M],1927.
[16]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2:1a-b.
[17]冯汉骥.前蜀王建墓出土的平脱漆器及银沿胎漆器[J].文物,1961(11):46-48.
[18]宋典.元任仁发墓志发现[J].文物,1959(11):25-26.
[19]江苏省出土文物选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205.
[20]吴兴汉.介绍安徽合肥发现的元代金银器皿[J].文物,1957(2):51-58.
[21]Parke-Bernet sales catalogue,Richard Bryant Hobart collection of Oriental Ceramics for May 23rd[M].1969:104.
[22]Sherman E.Lee,Wai-kam Ho.Chinese Art under the Mongols:The Yuan Dynasty(1279-1368)[M].Cleveland,1968:283-284.
[23]R.Soame Jenyns and William Watson.Chinese Art[m].The Minor Arts:I.New York,1963:147.
[24]无锡博物馆.江苏无锡元墓中出土一批文物[J].文物,1964(12):52-60.
[25]Sotheby Sales Catalogue of Chinese Ceramics and Lacquer for October 15th[M].1968:56.
[26]冈田让.宋代无纹漆器[J].东京国立博物馆研究志,1965(174):5.
[27]Beatrix von Rague.Yuan Lacquerware[J].Oriental Art,vol. 16,1970(2):155-159.
[28]陶宗仪.辍耕录[M].1366/1923,30:8a-9a.
[29]曹昭.格古要论[M].1388.
[30]SirPercivalDavid.ChineseConnoisseurship[M]. London,1971.
[31]河南上蔡县贾庄唐墓清理简报[J].文物,1964(2):63-65.
[32]F.Low-Beer.Chinese Lacquer in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Period[J].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vol.24,1952:15-16.
(责任编辑:李 宁)
Song and Yuan Monochrome Lacquers in the Freer Gallery
Written by Hin-cheung Lovell,Translated by HE Zhenji
The monochrome lacquer art of painting unique color to lacquer ware was popular during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to which were new developed on techniques,including qiangjin(engraving inlaid with gold powder),pingtuo(inlaid with gold and silver leaves),and qiandian(inlaying lacquer with mother-of-pearl).Monochrome lacquer art from Song and Yuan dynasty also exerte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in Japan,when Japanese craftsman began carving floral shapes of the vessels.From 1960s,a number of Chinese monochrome lacquer wares have come to light in Japan and some museums and collectors in the West.The freer Gallery acquired five such pieces of lacquer between the years 1967 and 1970.This essay is discussing them and trying to make clear that a lively tradition of monochrome lacquers existed in China between the eleventh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
Freer Gallery;Monochrome lacquer;lacquer ware;Song Yuan Dynasties
J527
A
2015-06-30
梁献章(Hin-cheung Lovell),女,1969-1974年任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副馆长,主要从事中国艺术研究;何振纪(1981— )男,广东顺德,中国美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工艺文化遗产研究。(杭州310024)
*本文节选自Sung and Yuan Monochrome Lacquers in the Freer Gallery.Ars Orientalis,Vol.9,Freer Gallery of Art Fiftieth Anniversary Volume,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