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籁传世,山歌余音绕壮乡

2015-03-18

中国西部 2015年26期
关键词:马山扁担壮族

天籁传世,山歌余音绕壮乡

马山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纯朴、风情独特,具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除了蜚声海内外的壮族三声部民歌,马山还拥有众多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没有多声部民歌的空白。延续上千年历史的壮族会鼓,独具特色,它跟三声部民歌、扁担舞一起被誉为“马山三宝”,堪称我国民族乐器中的瑰宝。

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壮族打扁担分别被列入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山“文化三宝”已成为展示马山文化魅力的金字招牌。

壮族三声部:民歌“活化石”

马山地处广西中部,红水河之滨,大明山南麓,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其中壮族三声部民歌堪称中国民歌一绝,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壮族三声部民歌深藏于大石山之中,古老而神奇,有民歌“活化石”之美誉。史书有云:“壮人迭声合,含情凄婉,皆临居自撰,不能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

20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家范西姆到马山县古零镇采风,发现并首次向世人推介了这一濒临灭绝境地的民族民间音乐瑰宝。当时会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只有区区三五人了,没有这位慧眼识珠的音乐家的到来,壮族三声部民歌恐怕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范西姆从马山县采风回来后,在报刊上发表了给他带来巨大声誉的调查报告,后经美国《华侨周刊》转载,壮族三声部民歌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发现,推翻了西方学者关于“东方少数民族没有多声部民歌”的片面论断。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旋律优美、欢快,如天籁之音。马山民歌曲调优美、丰富多彩。全县民歌可分为东部民歌和西部民歌。东部民歌旋律奔放、粗犷,歌调有蛮欢、三顿欢、卜列欢、呼吁欢、了麻欢、大环欢、加方欢、杨圩欢、白山欢等;西部民歌或平稳流畅,或高亢奋进,主要歌调有雪欢、嘹欢、高调欢、排欢、思恩罗欢等。

秋韵马山 摄影/韦耿龙

当地群众将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叫作“欢哈”。其中,常唱的有蛮欢、卜列欢、加方欢、结欢等,其旋律优美,声部间相互协调,音色柔和,风格统一;其结构完整,一声部和二声部具有独立音调,三声部起到陪衬和声作用。歌词一般是五言四字句和五三五言六句式。严格要求腰脚韵。

壮族三声部民歌发源于马山县东部大石山区的加方乡壮族地区,据学者推断,其最早出现于唐宋时期,盛行于明清时期。目前发现壮族三声部民歌主要分布在马山、上林、忻城等三县交界处的壮族地区。其中,马山县东部的古寨乡、加方乡、里当乡和古零镇东北部是分布的密集地带,至今仍在传唱,其他民间极难听到。

在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主要流传地域,人们无事不歌、以歌代言,无论在家里还是上山打柴、田野劳动、婚嫁娶丧、喜庆日子,都是以民歌来表情达意,生活空间本身就是歌的海洋。歌海育歌手,民歌代代相传,欢哈渐渐成为壮乡儿女生活的必需的精神食粮。在这种传统社会生产生活结构中,壮族三声部民歌主要依靠家庭、个人之间和歌师的个别传授,以及村落群体活动中互相影响、效仿等方式来实现,其最大特点是口传心授。通过口传心授后,或者可以从前辈那里学到民歌的精髓,掌握民歌演唱的特有风韵。

壮族三声部民歌自起源后,即在其周边的壮族地区流传,并且世代演唱,生生不息,至今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这一传承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壮族人民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热爱生活,歌唱生活,并且创造独特的民歌形式表达自身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体现了壮族自身固有的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特质;另一方面,三声部民歌渗透于壮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发展变迁无不带着壮民族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等社会变迁的烙印,体现着壮民族的心理特征、宗教信仰等文化特质,承载着区域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对研究壮族的经济、文化发展历史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壮族三声部民歌以它独特的演唱技巧和风格迥异的民族唱法,展示了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保护和打造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品牌,对推动马山经济发展,提高马山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2000年11月,《南方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听了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后,在该报上赞叹说:广西民歌是全国之冠,马山民歌是广西之冠。2004年5月,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被列为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一批试点项目。2008年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8月,由马山县文化馆几位年轻的歌者蓝海群、蓝日浩、蓝春平、李洁珍、宋艳湖、尤贝贝、唐银霞等组成的壮族三声部民歌组合被国家文化部选中,赴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第四届“中国蒲公英维也纳夏季音乐会”演出,并出访欧洲的法国、匈牙利、奥地利、意大利、瑞士等多个国家,首次登上世界公认的极具象征意义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

他们演唱的是《生活美如霞》《相爱嫌时短》《鹧鸪岭上叫》等经典曲目。壮族三声部民歌首次以原汁原味的壮族古老民歌风格登上久负盛名的世界音乐殿堂舞台,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在场所有听众,震动了整个音乐界。

龙滩歌会——隔铺对歌

金银花节文艺表演——三声部民歌

龙滩歌会——才子佳人 柔柔软语

壮族三声部特点

代表主旋律的第一声部、第二声部,一般由主唱者演唱,第三声部由两人以上合唱者合唱合声附唱。三声部都能突出和丰富主旋律,声部间互相协调,音调柔和,风格统一,一声部、二声部独立音调,三声部陪衬和声。

特点之一:演唱者全用支声复调和声,具有三度合声风格。

特点之二:时兴“哈”声。“哈”声的风格变换不定,声调时兴每一次都有区别,但都符合主旋律。

特点之三:歌词都有严格的押韵。五言四句歌词符合壮歌的普通押韵规律。五三五言六句歌词的第一句、第二句的末尾词与第三句的第三个词押韵,第四句、第五句的末尾词相互押韵,第四句、第五句的末尾词与第六句的第三个词相互押韵。因此,此类句式结构的歌曲又称为“三顿欢”或“三跳欢”。

广西民间舞蹈一枝花

马山壮族扁担舞被誉为“广西民间舞蹈一枝花”,扁担舞又叫“打虏列”“谷榔”“打榔”(均为壮语译音),是一种群众自娱性民间舞蹈形式。

扁担舞最初是用一块木板,盖在舂米槽上用扁担敲打。因石槽太重,不易搬动,于是慢慢改为用长条凳。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村村寨寨都打扁担,但过了十六,就不打了。有的地方用竹竿代替木杆和扁担,竹竿两头还系上数枚古铜钱,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吉祥如意等,敲击起来声音清脆,悦耳动听。

唐人刘恂的《岭表录异》云:“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成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粮稻,敲磕槽舷,皆有偏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浏亮也。”民国《隆山县志》记载:“打舂堂之习,相传已久,今犹未衰,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为自由娱乐期间,妇女三五成群,作打舂堂之乐,其意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安康,盛世大平。”故有谚云:“正月舂堂声轰轰,今年到处禾忝丰。”但浑木大,近颇难得,舂堂之鲜矣,妇女每用木板,两端垫以长凳,两旁排列妇女二三。手执扁担上下对击,或和以锣鼓,节拍轰冬,高下疾徐,自成声调。这两本书记载了打春堂的演变历史。最初是指木槽、木杵相敲打,被称作“打榔”。再由打榔演变至木板、长凳、扁担,故成为现在的打扁担。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举行表演,场地是在村前的晒谷场上。表演者有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均取双数,多是妇女。出场表演时,舞者手持扁担,相向而立,围着一条长一丈多、宽一尺的木槽或板凳,大家以口喊或呼,于是上下左右相互打击,边打边唱边舞,模拟农事活动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谷、舂米等姿势动作。舞者时而双人对打,时而四人交叉对打,时而多人连打;有站、蹲、弓步、转身打等,轻重、强弱、快慢错落有致,动作优美自然,整个舞蹈优美清新。

打扁担主要反映壮族人民从种到收的主要劳动过程,打时,每人手执一根扁担,模拟劳动动作,上下左右,站立下蹲,转身跳跃等互相敲击,有时还有长竹筒和锣鼓伴敲,有时配合叫喊“咳咳”呼声,场面紧凑,气氛热烈。

马山壮族扁担舞曾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表演获一等奖,进京向中共十二大代表汇报演出,多次在国内外舞台展演,成为世界了解马山的绚丽名片,被列入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会鼓点缀马山多彩生活

马山壮族会鼓源远流长,始于宋末元初,盛行于明清两代,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一直是马山人民生活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其最初的功能为驱鬼镇妖、外袭警报、祈求吉祥,后来逐渐演变成壮族民间一种娱乐活动,流传至今。

在漫长的岁月中,会鼓也经历了一番变迁。秦汉时期,壮族地区的乐器已相当完备,计有铜鼓、皮鼓、瑟、竹笛、侗甬钟、羊角纽编钟、越筑、角、箜篌、铜铙等。据《隆山县志》记载,现在的马山牛皮鼓由古时铜战鼓演变而成。当时的鼓还很稀罕,多是金属制作,由于制鼓所用金属贵重且一时匮乏,群众负担不起也难以寻找到金属原料。但是每逢庆典、节日又是缺“鼓”不可,怎么办?后来人们就把坚硬的树木锯钻成空洞,并在两头盖上牛皮,用竹篾或铁丝把两边牛皮拉紧,然后晒干制成了牛皮鼓。这种牛皮鼓以原始、古朴、浑厚、洪亮而久负盛名。古时,每逢新春佳节或有重大庆典活动,在此前后的一个月内,各壮村山寨约定每户需派一壮丁参加敲鼓。鼓声昼夜不息,一是防外寨歹人入侵,作报警之用;二是驱邪镇妖,保佑山寨平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①打扁担

②2010年加方金花扁担队参加上海世博会广西活动周汇演时激情昂扬的队列

③快乐的小鼓手

④马山会鼓

明清时代是马山壮族会鼓最盛行时期,当时马山壮族地区每个自然村屯都有一两面牛皮鼓,大的村屯两三面不定。每逢新春佳节或大型的宗教活动,由村族长领头,选村中强壮青年鼓手去参加擂鼓比赛,鼓声铿锵有力、节奏变化多彩、鼓声不间断、持续得最久的(有时连续一个星期)算是赢方。既然是比赛,那就有规则。在马山壮寨,比赛的输方得送给赢方红包,并且杀猪宰羊宴请一餐,然后燃烧鞭炮欢送出村,此时比赛的赢方“班师”回村。

随着社会发展,会鼓的警报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如今多用于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群众性的庆祝活动和竞赛项目。近年来,马山壮族地区的会鼓表演更是长盛不衰。在竞赛或是表演中,鼓队阵容强大,鼓声有力洪亮、节奏整齐、点数变化多彩者为胜方。会鼓比赛场面群情激昂,人们还和着鼓声手舞足蹈,气氛欢快。而每临庆祝丰收、村寨喜事,人们都会抬出会鼓,那时,整个村寨必定又是一片欢腾的海洋。勤劳朴实的马山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壮族会鼓在马山壮族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马山壮族会鼓选用的木材也很有讲究,都是选用巨大的樟、榕、枫等原木作原材料,挖成空心后做成鼓壳,两头用老牛皮做成鼓面,用坚韧生竹篾两边拉紧而成。而且尽量选用生长年岁长的树木,因为鼓越大,声音越洪亮、浑圆、厚重。此外,表演会鼓时使用的道具主要是鼓、锣、钗等,主角是鼓,锣和钗是会鼓的配角,声音洪亮、清脆,用来点缀鼓点。马山壮族会鼓似乎真有点现代击打乐的模样。

马山现存的会鼓大多都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早在195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已将一面近400年的会鼓作为文物收藏。

马山壮族会鼓看似简单,但要敲得好并不容易。会鼓有很多种打法,有混鼓打(序曲)、狂欢鼓、舞龙鼓、扁担鼓、花灯鼓等,中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插曲鼓。敲打时,多人协作,鼓声振动四面八方。

马山壮族会鼓曾被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南宁站火炬传递仪式表演节目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周的展演,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罗晓庆 设计/张籍匀)

猜你喜欢

马山扁担壮族
苟征戈 马山作品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杨存怀:“土专家”挑起增收“金扁担”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金扁担
苟征戈 罗一 马山作品
乡村振兴的藏马山样本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挑扁担
青海湖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