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禽呼肠孤病毒σ B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2015-03-18吴海洋王永强李晓齐郑世军

中国兽医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表位单克隆亲和力

陈 祥,吴海洋,王永强,李晓齐,曹 红,郑世军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海淀 100193)

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1],于1954 年最早从鸡体内分离得到[2],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我国也出现了此病的报道[3]。ARV可以引起关节炎、腱鞘炎、肉鸡发育迟缓综合征(RSS)、呼吸障碍综合征(MAS),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等[4-5],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ARV无囊膜,有双层衣壳,属于双股RNA(dsRNA)病毒[6]。病毒含有10 个双股RNA片段,这些片段至少编码10 个结构蛋白和4 个非结构蛋白[7]。

σB蛋白是由S3 片段编码,包含367 个氨基酸,是病毒粒子外衣壳的重要组成部分[8],该蛋白分别在N末端和C末端存在一个功能上相互独立的基序,即N末端的锌指基序,C末端的核苷酸结合基序[9]。σB蛋白携带有病毒型特异性中和反应的表面抗原,能诱导宿主产生群特异性中和抗体[10]。本研究成功表达了σB重组蛋白并制备出针对它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ARV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质粒、病毒、细胞与实验动物 sp2/0 细胞、DF-1 细胞、DH5α、BL21、质粒pGEX-6P-1、pET-28a、已纯化的His-VP2 和GST-VP2 蛋白由本实验室保存等均由本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免疫生物学实验室)保存;ARVS1133 毒株由中国农业大学人畜共患病研究室苏敬良老师惠赠;6~8 周龄雌性BALB/c 小鼠,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

1.2 仪器及主要试剂 HAT、HT、弗氏完全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和Mouse Monoclonal Antibody Isotyping Reagents,均购自Sigma公司;胎牛血清,购自HyClone公司;DMEM高糖培养基,购自Gibco 公司;PEG4000,购自Merck 公司;HRP 标记山羊抗小鼠IgG,购自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限制性内切酶,购自NEB公司;LATaq酶和DNA快速链接试剂盒,购自TaKaRa 公司;dNTPs,购自CNS公司;96 孔酶标仪,购自Tecan 公司;压力搅拌式浓缩杯,购自默克化工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1.3 抗σB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小鼠免疫程序按文献[11]所述方法进行。细胞融合,阳性杂交瘤的筛选参照Current Protocol in Immunology 的方法[12]。腹水纯化按照正辛酸-饱和硫酸铵沉淀法[13]进行。

1.4 抗σB蛋白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1.4.1 单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 检测 将DF-1细胞接种于24 孔板,4×105细胞/孔,待细胞密度达到70%时,将ARV接种细胞,培养24 h 后,收取相应细胞裂解物进行Western blot 鉴定,一抗为含有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

1.4.2 单克隆抗体亲和力的测定及亚类鉴定 按照间接ELISA方法测定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数据的处理分析按照文献[14]所述方法。用抗体亚类检测试剂盒,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单克隆抗体亚类的鉴定。

1.4.3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将实验室保存的禽呼肠孤病毒(ARV),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禽白血病病毒(ALV),鸡传染性贫血症病毒(CA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感染细胞后收取的细胞裂解物进行电泳,用制备的σB单抗为一抗进行Western Blot 检测。

1.4.4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单抗 按照1.4.1 所述方法进行病毒感染,并设置相应的阴性对照。培养24 h 后,用4%多聚甲醛固定和0.2%Triton X-100 透化处理,用10%山羊血清封闭后加入制备的单抗作为一抗,以TRITC标记的抗鼠IgG抗体为二抗,经反应、洗涤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进行检测。

1.4.5 单克隆抗体抗原识别区的确定 以σB不同截短的重组蛋白为抗原,以制备的单抗为一抗,通过Western blot 分析两株单抗可能识别的抗原表位所在区域。

2 结果

2.1 抗σB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异性鉴定如图1 所示,2 株单抗较纯且均能特异识别ARV感染细胞后产生的σB蛋白。

图1 单抗的纯化和特异性鉴定

2.2 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及亲和力测定 3C3 与4H11 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抗亚类分别为IgG2a 和IgG2b。2 株单抗亲和力解离常数(Kd)分别为5.17×10-10、5.04×10-10(图2),均属于高亲和力抗体(图2)。

如中插彩版图3 所示,获得的单抗能识别ARV天然病毒蛋白σB抗原。

图2 σB单克隆抗体亲和力测定

图4 单抗抗原表位识别区分析(一)

2.3 单克隆抗体抗原识别区的确定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σB蛋白截短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2 株单抗对于截短蛋白的识别情况,2 株单抗的抗原识别位点位于101 aa~167 aa之间(图4)。

根据上述方法进一步表达σB不同截短蛋白,结果表明,3C3 株单抗的抗原识别位点能初步预测在101 aa~120 aa 之间,4H11 株单抗识别位点初步预测在121 aa~140 aa 之间(图5)。

3 讨论

ARV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现已从许多鸟类中发现。包括巨噬细胞在内的多种组织细胞可受到ARV感染,引起宿主免疫功能下降,加剧其他病原的致病性。σB蛋白携带有群特异性中和抗原决定簇,在ARV的感染和致病机理上有重要作用。

ARVσB蛋白与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σB蛋白氨基酸序列有62%的相似性[15],本试验筛选出的2 株单抗均能与天然病毒蛋白σB发生反应,说明获得的单抗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期望在2 株单抗中鉴定出可以同时与禽和番鸭呼肠孤病毒发生发应,或能够区分ARV和MDRV的单抗,为ARV和MDRV的鉴别诊断奠定了基础。在2007 年国内学者制备出了针对ARVσC蛋白[16]的单克隆抗体。在ARV单克隆抗体抗原识别区的确定方面,Chunhong Yin 等[17]将ARVS1133 株σB单抗识别表位确定在21KTPACW26 之间和32WDTVTFH38 之间。虽然国内外已经制备出了多株针对ARV的单抗,但这些抗体的抗原识别区还不十分明确。详细的抗原表位分析对研制疫苗和诊断工具都很重要。本研究初步确定了3C3 和4H11 株单抗的抗原识别区,为研究表位疫苗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中所获得的单抗具有高亲和力的特点,为深入研究ARV的致病机理提供了重要生物学材料。

图5 单抗抗原表位识别区分析(二)

[1]Lin P Y,Liu H J,Chang CD,et al.Avian reovirus S1133-induced DNAdamage signaling and subsequent apoptosis in cultured cells and in chickens[J].Arch Virol,2011,156(11):1917-1929.

[2]Fahey JE,Crawley JF.Studies On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Of Chickens II.Isolation of AVirus[J].Can JComp Med Vet Sci,1954,18(1):13-21.

[3]钟泽篪.禽呼肠孤病毒研究进展[J].广西畜牧兽医,2012,28(4):251-255.

[4]Jones R C.Avian reovirus infections[J].Rev Sci Tec,2000,19(2):614-625.

[5]Jindal N,Patnayak DP,Chander Y,et al.Detection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enteric viruses in breeder turkeys[J].Avian Pathol,2010,39(1):53-61.

[6]李巨银,胡新岗,魏宁.禽呼肠孤病毒病的研究进展[J].甘肃畜牧兽医,2011,41(4):38-40.

[7]Yang Z J,Wang CY,Lee L H,et al.Development of ELISAkits for antibodies against avian reovirus using the sigmaCand sigmaBproteins expressed in the methyltropic yeast Pichia pastoris[J].JVirol Methods,2010,163(2):169-174.

[8]Benavente J,Martinez-Costas J.Avian reovirus:structure and biology[J].Virus Res,2007,123(2):105-119.

[9]郝雪,张云,郭东春,等.禽(鸡)呼肠孤病毒99G 株σB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6):62-64.

[10]Le Gall-Recule G,Cherbonnel M,Arnauld C,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S3 gene of muscovy duck reovirus strain 89026[J].JGen Virol,1999,80(Pt 1):195-203.

[11]罗正,刘若尘,郑世军.单核增生性李氏杆菌溶血素的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J].生物工程学报,2009(11):1652-1657.

[12]Yokoyama WM.Current protocols in Immunology[M].JohnWiley&Sonc Inc,1995:2-5.

[13]杨璞,李琦,刘志国,等.抗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及纯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46):8703-8708.

[14]Eryl J,Liddell AC.Apractical guide to monoclonal antibodies[M].John Wiley &Sons,1991:110-115.

[15]Zhang Y,Guo D,Liu M,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igmaB-encoding genes of muscovy duck reovirus:sigmaC-sigmaB-ELISAfor antibodies against duck reovirus in ducks[J].Vet Microbiol,2007,121(3-4):231-241.

[16]赵松.鸡源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σC蛋白的原核表达和单克隆抗体的研制[D].扬州:扬州大学,2007.

[17]Yin CH,Qin L T,Sun MY,et al.Antigenic analysis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different epitopes of sigmaBprotein of avian reovirus[J].PLoSOne,2013,8(11):e81533.

猜你喜欢

表位单克隆亲和力
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病原体抗原蛋白序列中多肽疫苗候选表位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间日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新型候选抗原Pvs48 T.B 细胞表位的预测与分析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B和C基因型S蛋白特异性CTL表位保守性分析
联合T、B细胞表位设计多肽疫苗的研究进展①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我国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研发流程研究
177Lu标记单克隆抗体Rituximab及其初步生物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