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评改教学浅谈

2015-03-18计红芳

语文教学之友 2014年3期
关键词:文章评价过程

计红芳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修改”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魏姬·厄克特在《教会学生写作》一书中指出,写作是一个可以重复的过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前后调整和修改。确实,好的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篇文章写出来,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初中生而言更是如此,从简单的字词句,到谋篇布局以及深层次的思想立意,可能都会存在不少问题,不经过修改的文章可能就是一个比较粗糙的毛坯,长期如此,写作能力也就难以得到提升。故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要在作文教学中灌输“文章不惮千遍改”的道理,引导学生在一遍遍修改中提升写作水平。笔者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

一、示范激励,营造修改氛围

对学生而言,宁可重新写一篇文章,也不愿对自己写的作文进行修改,因为那意味着更加深入地思考,对不少同学来说无疑是痛苦的。故而在引导学生修改时,需要营造好的氛围,让学生感觉修改是有价值的。

这次布置的是个半命题作文《我和____》,我发现很多同学没有进行认真地审题,结果大部分都偏题了。比如一位同学对半命题进行了填充,补充为《我和老师》,应该说这是比较常见的题材,但遗憾的是他在文章中却写成了“我的老师”,只写了老师对“我”如何如何,却忘记了“和”是一个表示并列的词汇,至少在文章中应该有一半左右的笔墨来写老师如何对我的内容,才不算走题。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全班大部分同学这次作文可能就会不合格,也得不到应有的写作效果。于是我将作文按下不表,没有进行批改发放,而是以其中一位内容写得很动人却走题的同学的作文作为例文来评讲。

在评讲的过程中,我先是对他的文笔还有文章的内容作了仔细的评讲,并且作了较高的评价,让这位学生非常激动,接着让学生仔细辨析“我和”与“我的”两者之间的区别,最后让这位学生自己来寻找文章中的问题,这位学生一面不好意思地指出自己走题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保证能够将文章修改得更加符合主题。这时我再顺势发下未经批改的作文,在刚才这位同学的带动下,全班同学都发现自己的文章或多或少都需要进行一些修改,走题的自不必说,没有走题的在内容或语言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于是作文修改的氛围在示范评讲中慢慢营造出来,全班同学都愉快地接受了修改的任务。

学生作文一般有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写作、修改六个心理过程。修改过程中主要参与的心理因素是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轻松愉悦的氛围,教师的示范激励,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情动”而“辞发”。

二、点优找缺,明确修改方向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渴望被肯定和认同,即使他们的文笔和思想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只要想着肯定,总是能够找到其中一些独特之处,即使没有,也能发现其进步。因此,在作文批改中,作为教师要善于寻找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并且不吝笔墨将其圈画出来,指出来加以表扬,那么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一定会印象深刻,将其写作优点和长处继续发扬下去,但是对学生优点的评价,不是廉价的赞美,而是实事求是的肯定,让学生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更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同时,在具体批改中,也不能因为学生的写作水平太差,写的内容太烂,而横加批评,或者敷衍了事地加以简单化评价,而应该找出其写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些问题和毛病,明确地指出来,让学生明确这篇文章修改和提高的方向。

评改作文应注重文章在选材、立意、构思等最能反映一篇文章高度的方面的优点、缺点,然后写下批改语。我的批改语基本上是“3+2”模式,即先指出文章中3处优点,然后指出其中2处最明显或者最容易修改的问题,在激励学生的同时,帮助学生找准修改的切入点。如我给一篇文章写了这样的评语:“文章情感表达很细腻,构思比较精巧,特别是其中设置的误会和悬念让文章读起来非常有趣。但是,作为一篇记叙文,是不是在事件叙述的详略上再多一点考虑,在线索设置上再下一点功夫,让读者更清晰地看到你要反映的主题?”这个评语首先是肯定,就文章的情感描写、构思、写作技巧进行了表扬,学生一看肯定很高兴,同时也会琢磨如何在这些方面进一步保持和提高。接着也看到了反面的评价,因为用的是问句,这种商量的语气会让他感觉很自然不生硬,同时也明确了修改的方向。于是,在一种积极而愉快的状态中,他不但将文中的毛病作了一番详细的修改,还就自己写的好的地方也进行了修改,强化了自己的优势。

作文是综合性和创造性很强的活动。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投入,是无法写好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莫把2分当做抽懒马的皮鞭,莫把5分当做糕点。”恰如其分的作文评价,让学生知优明缺,他便有了主动性,有了主动性才有创造性。这样学生就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欣然起跳“采摘”。

三、共促共进,组织互评互改

在学生第二稿修改作文交上来后,让学生互评互改。当然是建立在教师已经批改过一次的基础上,同时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而不是放羊式地让学生随意批改。

在具体教学中,我是这样来引导学生互评互改的。先将学生按照4人一组进行分组,接着将作文打乱下发给学生,确保每人手上的作文本不是本人或本组同学的。评改要求,首先看修改稿是否按照教师评语指点进行改的,效果怎么样;同时就文中的错别字、病句、潦草等情况进行圈点、评价;接着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共同讨论打分,取4人平均值,同时组织好评价语,最后签上评价人的姓名,确保在严肃、公正的环境下进行评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带着乐趣评价、修改别人文章的,在帮别人指错补缺的同时,也欣赏到了对方的亮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客观上也促进了自已写作水平的提高。

当经过其他学生集体讨论、修改、评分的作文再次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时,我发现每位同学看得都非常认真,因为对于老师相对来说比较“高屋建瓴”的评价语而言,学生之间的语言无疑更加“接地气”,也是真正能够站在平等立场对文章进行评判和提出修改意见的,也就会让受到评价的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信服,激励他们在接下来的作文写作中,再接再厉,让自己的好文章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作为语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除了组织学生互评互改,还要全程跟踪督查。所以,在具体评改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作好示范,对字词句及文章内容的修改方法加以点拨;其次要加以督查,参与到学生修改过程中,深入小组和学生探讨,对学生拿不准的问题加以指导;最后要进行简单复审,不能将学生修改后的文章一发了事,要进行浏览并作一定的校正,特别是挑选出修改后水平较好的几篇文章,以及修改水平较高的几位同学加以表扬,并发给其他学生进行参考阅读,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修改的积极性。经过这样的严密流程,学生的互评互改其实既能体现学生的思维个性,也能有效实现教学预期,可谓一举两得。

新课标强调,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写作教学也是如此,学生互评互改,共同促进、互相提升,在合作中成长,在自主中进步,也应该是写作教学的应有之义。

现代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何其芳先生在《谈修改文章》一文中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笔者也认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修改作文很有意义,通过这种互动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因此作文评改教学中要重视作文的多重修改,关注学生习作的互动过程,给学生提供作文修改的方法,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掌握作文技巧,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 魏姬·厄克特《教会学生写作 》,晋学军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 ]陈国安《语文教学心理学简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 于秀英《 浅谈作文修改的意义》,《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5期。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东山

莫厘中学)

猜你喜欢

文章评价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