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浅析

2015-03-18翟云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素质技能评价

翟云虎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督导室,江苏 江阴 214400)

1 评价的原则

发展性原则:多元评价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是发展性原则的核心思想。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与技术、评价的重心、评价的人员组成等都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是动态性的,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是动态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原则:单项评价是对学生某一方面进行的评价,综合评价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进行完整的系统的评价。综合评价不是单项评价结果的相加,而是单项评价的发展,充分把握学生发展的全貌与发展趋势。

平时评价与集中评价相结合原则:学生评价贯穿于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在校内进行,还要包括校外的表现,即含学业在内的各方面的情况,通过平时对学生表现的记录、观察、谈话等,把对学生评价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利于学生不断调整与改进。在期中、期末、学年末、顶岗实习前夕、毕业前夕等时段进行评价,以利于学生了解自己阶段性发展的状况。

导向性与激励性相结合原则:多元评价的目标、内容与标准,必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以激励学生为主,用“放大镜”来发现学生的优点与长处。

差异性原则:多元学生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动机兴趣、爱好特长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潜能。

评价主体多元性原则:多元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学校、教师、学生、企业人士都是评价学生的参与者,而评价的方式采用自评、他评、互评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能力的不断提高。

评价与指导一体化原则:学生评价应以指导作为实现其价值的手段,指导是评价的继续与发展,要把评价的结果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根据学生的主、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使学生能掌握自身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方向。

2 评价的内容

多元化评价学生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内容和标准是实施多元评价的关键。坚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依据,以教育目标为准绳,结合我校的实际,对学生的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个性特长等方面进行合理评价。

2.1 品德素质方面

根据我国教育方针,遵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思想品德要求的政策性规定和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中的有关要求),并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特点以及本地方企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以观念信仰和价值取向为核心,从社会责任、环保意识、民主和法制意识、信念理想、社会公德、品德素养、爱国情操、行为习惯、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立场观点等方面来鉴定学生能否毕业。

2.2 心理素质方面

从学生个性发展水平方面考虑,注重对“自知”“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等心理素质的评价。在评价时,要侧重兴趣、性格和意志以及心理健康方面,包括对课内外知识、各类活动的兴趣和爱好,积极进取、不断追求、乐观向上、主动迎接挑战的态度,关心理解他人、乐于交往、善于沟通的处事能力。

2.3 文化素质方面

评价学生是否达成各教学学科的教学基本要求,主要看学生在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课程中要求获得的技能、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及学习进步幅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针对中职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现象,特别强调:一是突出学习态度的重要性;二是除根据实际所得学分外,还要看重学业成绩的提高幅度,以此来鼓励、督促学困生注重学业,并使全体学生感到学业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2.4 身体素质方面

由体艺部体育老师负责考核学生体能、运动技能达到的水平和对待体育技能学习与训练的态度以及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同时,包括对学生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技术、有关的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绪和意志表现、卫生习惯等的评价。

2.5 艺术、审美素质方面

主要从音乐课、艺术课入手,由体艺部艺术老师、班主任以及学生从艺术才能展示、审美观念、审美感、创造美的能力等维度进行评价,具体包括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基本知识,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审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判别能力)及艺术才能的展示和提高(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2.6 劳动技能素质方面

这既是决定一个中职学生能否立足于社会的关键,也是鉴定学生能否毕业的又一个硬指标,主要包括正确的劳动观念与劳动态度、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自我服务与社会公益、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尤其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达成的观测技能和生产技能,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主要由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和上级技能鉴定部门负责考核,这是鉴定一个学生能否毕业的又一个硬指标。劳动技能素质方面的评价还涉及下厂实习阶段遵守厂方纪律、完成安排的生产任务等表现。

2.7 个性特长方面

以社团活动、创业、创新等方面参与度评价学生,奖励学分,激励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具有成长的竞争力,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优势和强项,让学生得到最佳的可持续发展。

3 评价的方法

多元化评价学生应重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变单纯的学业成绩评价为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考评,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实现多角度和多方位的评价手段。多元评价学生主要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

3.1 个人自我评价

学生个人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反思,促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进步方向、自我建构、自我提高。个人自我评价以《学期期末个人小结》向班主任汇报学期思想、学习、技能等方面的情况,小结自己在某方面的进步之处,在哪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审视在某方面的不足,明确需要努力的方向。

3.2 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是以各所学学科或活动为单位分组进行的评价机制,组内同学对该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热情、学习效果、协作精神等给予的评价。组内同学讨论评定,给出意见,在《学期期末个人小结》上评议并反馈给任课教师或活动负责人。

3.3 任课教师评价

学习成绩评价主要通过各学科任课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视该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学生学习过程和考试考核成绩或等第为依据进行评定,任课教师填写《教师工作手册》(实习指导教师填写《实习教师工作手册》),注重平时过程性积累,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向班主任反馈。体育课教师对学生身体素质达标情况、训练态度等进行评价;艺术类教师对学生审美情趣、才能展示等方面进行评价;技能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热情、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技能考核成绩、证书获取等方面进行评价。

3.4 班主任评价

班主任评价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班主任结合各任课教师反馈意见,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技术能力、管理工作、行为规范、校园生活、创业创新、社团活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填写《学生学籍卡》。

3.5 学校评价

学校评价是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以《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向企业推荐就业。

3.6 企业评价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由实习企业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校外实习手册》向学校反馈实习情况,包括遵守厂纪厂规、出勤、实习态度、操作能力、文明礼仪、同事协作等多个方面,招就处通过《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向企业问卷,获得企业对学生的认可程度信息。

猜你喜欢

素质技能评价
高级技能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画唇技能轻松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