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人力资源和谐管理的探究

2015-03-18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刘 媛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企业人力资源和谐管理的探究

刘 媛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在现代组织中,人力资源是组织生存与持续运营的最为重要的资源,想要比同类组织拥有更具优势的人才,组织领导者必须提出更具有创新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谐管理理念正是为顺应这一要求,为解决不同环境下的一系列管理问题而产生的,它以“和谐理念”为主旨,从和谐管理的角度确定解决管理问题的出发点,提高组织绩效。

和谐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面对市场经济宏观环境下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就要顺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各个层面尤其是人力资源层面进行和谐管理。从大的方面来看,2006年,党的领导人在第六次会议上对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战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和谐的风气;从小的方面看,和谐管理作为一个新的管理模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指标,它是指以和谐理念为指导,运用科学、民主、合理的方式,妥善协调人、社会以及自然间的多种关系,从而使其处于一种和谐共处、共同持续发展局面的管理活动过程。

1 人力资源和谐管理概述

在我国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和谐管理”这一概念最早由席酉民教授提出,席酉民教授通过长期的研究探索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可实际操作性的管理理论。而和谐管理的思想最早在19世纪就有所显现,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是美国近代管理学的奠基者。泰勒的科学管理以不断提高劳动效率为根本目的,提高劳动效率也是雇主与雇佣工人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只要雇户和雇佣工人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他们就会处于一种和谐共存的状态,从而实现小范围的和谐管理。因此,可以说和谐管理与科学管理追求的方向是一致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和谐管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外部组织的有序性,二是内部关系的和谐有序性,内部关系的和谐有序性是和谐管理的核心。其理论基础是:任何两个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各个部分之间都是密切联系的。在这里,有一种对于整个系统而言的和谐机制,这个和谐机制可以使系统逐步趋向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和谐管理就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需求,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以和谐理念为宗旨,通过不断完善管理方法的方式向企业提供缓和问题的策略。和谐管理的本质特征是:人性化,即尊重人的价值实现,强调在所有管理问题中人居于主导地位;柔性化,即重视对员工的内在激励,采用管理的非强制性、说服教育的方式;目标全面化,即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乃至整个企业和谐管理的目标都是全面的,能够囊括企业各个层面的目标需求;决策民主化,即企业在做重大决策时是由领导者、管理者以及员工共同参与、共同参与的,同时,全体员工对决策的实施进行监督和制约。除此之外,还包括完善的监管体系、透明公开化的运行制度、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等。

说到底,和谐管理就是指管理者与下属员工之间和谐相处的和谐关系,即尽一切可能使企业中的人和物对称,因岗定人,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和谐理念不等同于通俗的一团和气,毫无规则,也绝不是在员工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而是处于一个“求同存异”的状态。正是由于这些和谐理论观点所具有的科学性,我认为,人力资源的和谐管理就是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为最大可能的发挥企业中每位管理者乃至员工的作用,提高员工工作热情,而采取的一系列协调人力资源各要素的举措。

人力资源和谐管理是顺应中国国情,吸收中国五千年文化“和”的精髓,同时吸收了西方管理的理论的优势之处,具有一定科学性的一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式,是符合市场经济时代的发展潮流的,是解决组织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人力资源和谐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式,也是一种管理思想。在进行人力资源开拓与创新时,要协调好人力资源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采用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来协调管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优化。和谐管理能够解决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这种冲突,这是采用其他的管理所不及的。

随着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只有和谐管理,企业的终极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和谐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是企业竞争的动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选择和谐管理意味着企业选择了一条社会、企业、员工共同发展的管理之路。

2 和谐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2.1国内理论的发展

中国古代便有大同、和乐的处事思想以及一种无为的治世思想。我国最早提出和谐管理理论的是席酉民教授,他提出和谐管理思想追求的是在系统内形成一种和谐机制,以期实现系统整体效力最大化的目标;2006年,鞠强教授认为和谐管理的实质就是阴阳两极的相持平衡,它决定了社会是否和谐,组织是否和谐、管理是否和谐;2007年,李桂华教授立足于全面价值理论,对和谐理念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李桂华教授认为,企业只有立足于和谐观念的原则,协调处理企业及其股东、员工、客户的关系,对社会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都积极承担了义务,才能确保企业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效益都有很大提高的目标实现。其中,席酉民教授是我国和谐管理理论的奠基者,他的和谐理论是我国人力资源和谐管理研究的基础。

2.2西方理论的发展

在西方管理学中,最早完整地对管理理论思想进行阐述的是英国的亚当·斯密,他认为,在各中经济活动中,追求利益的行为是相互制约的,因此,每个人必须相互顾及,这是追求和谐管理的萌芽。之后,欧文阐述了工厂生产中人为因素的重要性,强调人为因素。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问世,首次将人定义为“经济人”,站在人与机器相协调的层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管理的思想中心的是人与人社交关系的和谐相处,在这其中也包含了系统整体和谐的内涵。随着企业内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关系的日趋复杂,“社会人”的假设逐渐被提出,行为学家们把注意力转向了人际和谐。梅奥通过霍桑试验证实了“社会人”假设的正确合理性,由于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因此,管理者必须创新改革领导方式,进而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3 和谐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

企业人力资源和谐管理是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两大属性相结合的管理思想。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实现和谐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应着重解决以下几点。

3.1创建和谐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当代企业的精髓,是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规范、假设、价值观。而和谐,是当代模范企业对文化的最高追求,是最终的灵魂体现。其一,在企业内部提倡倡导“真善美”的核心理念。一方面要求企业打造高标准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尽社会之责,提供“真善美”的产品;另一方面,要求企业遵守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通过合理正当的手段实现利益的追求。其二,要协调好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冲突,实践和谐管理的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更能够协调好这两者,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同发展。

除以上两点外,在企业文化的和谐管理工作中,还要注意一些小的细节。首先,创建和谐企业文化,并不简单意味着在企业内自上而下的掀起的一种学习的现象,而是要调动员工的热情,让员工自主积极学习。一是要做到将外部优秀企业的文化与自身的文化和谐处理相融合;二是要与时俱进,将自身企业过去的优秀文化与时代潮流相融合,不断更新现有的文化体系。

3.2建立和谐绩效管理机制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但在企业运转过程中,绩效管理这一模块也暴漏出了许多问题,如绩效管理与企业的总体战略相脱节,更大的错误是将绩效考核当作全部的绩效管理,因此,在实际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中造成了只重视考核而忽视了沟通,仅仅将绩效考核当作一种管理甚至是奖惩员工的手段。创建和谐绩效管理机制试图树立一种动态发展的员工观,既维护了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又不会忽视员工的自身发展,实现企业绩效与员工绩效的和谐。在创建和谐绩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加强完善全过程动态绩效管理。这是一个周期循环的过程,包括计划、实施、评估以及反馈四个方面,只有任何每一个方面都不缺失才算一个完整的全过程动态绩效管理的循环。

3.3设计和谐薪酬体系

解决薪酬管理问题是企业管理的重点,薪酬矛盾是最能轻易对企业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的,其中最显著的如人才的流失。和谐薪酬体系要求企业管理者加强与员工的有效沟通,以员工为中心来设计企业薪酬体系。

3.4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最根本的就是统筹好法制化与人性化的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运营以及社会的进步。和谐劳动关系即在组织中建立一种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首先与创建和谐企业文化相对应。一旦形成了一种和谐的企业核心文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自然而然的就会水到渠成,构建和谐管理的各个方面相辅相成。

4 结 语

本文运用和谐管理的理论,提出针对现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要运用和谐管理理论的“和”与“谐”作为具体实践的指导原则,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企业想要和谐稳定的发展,人力资源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人力资源工作者是当之无愧的组织和谐管理领头人。人力资源和谐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循环模式,贯穿于组织的方方面面,而如今我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诸如缺乏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谐理论的系统认识、企业员工被动怠慢工作,人力资源起不到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作用,绩效薪酬体制体现不出原有的价值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顺应管理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源部门必须进行和谐管理,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和”。其次,突出“绩效管理”,而不是单一的绩效考核,实现管理的“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达到和谐管理,就要摒弃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管理思想与制度、建立现代科学管理制度,包括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和谐管理等方面,特别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和谐管理。中国的企业要敢于进行体制改革深化,并与世界管理接轨,只有这样,中国的管理科学与企业管理才能走上正轨。

主要参考文献

[1]杜东晓.浅论企业管理之和谐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 (32):11-12.

[2]邵强,孙海洋.基于ANP的和谐企业建设[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2(5):469-472 .

[3]韩青.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和谐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9(3):74-78.

[4]韩萍.浅析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绩效管理[J].管理学家,2011(5).

[5]席酉民,唐方成.和谐管理理论的数理表述及主要科学问题[J].管理学报,2005,2(3):268-276.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4.088

F272.92

A

1673-0194(2015)04-0113-02

2015-01-15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