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会计目标变革的若干思考

2015-03-18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业务流程使用者变革

刘 涛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及行业资源的融合,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方面的会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会计工作都在朝着适应新型网络经济的方向变革和发展。

1 对我国会计目标变革的思考

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是有相应的目标的。会计活动作为企业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具有自身的目标。会计目标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其主要内容是要将提供会计信息的原因、内容及对象等表述清楚。会计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物质技术环境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会计目标的选择不能脱离现实条件,要从实际的需求出发。由于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会计目标也需要不断发展变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远程通讯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等技术迅速发展,使代表资源所有权的证券在非常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交易成为可能,大量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要求企业提供对他们具有决策有用性的信息。

2 会计假定和会计原则变革的思考

一般而言,会计理论和实践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基础上的。会计假定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基础和出发点,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和实践就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这四项假定基础上的,但是,随着网络公司的出现,会计假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2.1 对会计主体假定变革的思考

会计主体是指接受会计服务的特定组织。这个组织是有形的实体。而网络公司是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的临时结盟体,其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组织是不同的。“实体”对网络公司而言显然没有实质意义。然而,网络公司的存在是客观的。那么,面对这一非实体的主体,如何从会计角度加以理解呢?事实上,可以将会计主体看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到网络公司“虚”的会计主体——计算机网络上各独立法人企业组成的临时联盟体。虽然用虚拟会计主体假定替代了传统会计实体假定,但这一假定的功能仍然是使各经济单位明确其处理各种经济活动的范围和所持的基本立场,从而正确地进行会计资料的整理及利用。

2.2 对持续经营假定和会计分期假定变革的思考

网络公司是临时性组织,显然,持续经营假定和会计分期假定不能适应网络公司会计的要求,有必要以“项目清算”会计假定代替。项目清算会计假定是指在网络化经济环境中会计主体为实现某个或某几个合作项目,通过互联网将大量的资源迅速组织起来,并按客户的具体要求生产产品的一系列流程。当合作的某个或某些项目完成后,会计主体就需要对项目收益进行清算。

3 会计业务流程变革的思考

会计目标是会计业务流程的设计导向,会计业务流程的一切内容都要围绕会计目标这一中心协调发挥作用。基于受托责任的会计目标,主要是为了向企业所有者报告按原始成本计价的资产状况和使用效率,现有会计业务流程基本可以满足其要求。然而在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下,潜在投资者的引入和证券交易市场的广泛存在,使所有者通过改变投资方向的方式参与投资,证券市场可谓瞬息万变,加上企业融资方式的扩展等原因,使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规模急剧上升。大规模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策略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他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在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投资决策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只是较多地考虑了可靠性,而相关性明显不足。

为了在满足可靠性的基础上,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化信息需求,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及时性,迫切需要对目前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在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中,数据被加工成与财务报告项目相一致的综合性、通用性的信息,以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共同需要。然而,信息使用者在使用信息时有自己的偏好,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主次之间可能会相互转化。并且随着计算机数据处理速度的提高和计算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得对源数据进行加工的成本远远小于找回由于累计数据而丢失信息的成本。所以应将源数据进行呈报。经过标准编码的源数据信息,可以满足企业内外部所有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真正实现数据共享。

在有了全国性的网上会计信息数据库后,可与之相连建立一个加工模型库,在模型库中主要设立重分类汇总模型、财务报告模型等,采用事件驱动原理,将模型库与源数据信息库相连接。对于特殊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其自身需要自主设计一些模型。在平时对源数据信息不进行进一步的顺序性加工处理,当决策者需要某项专用信息时,只需驱动相关专用信息代码进行处理。

4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变革的思考

基于网络的会计信息系统使会计信息在企业公共信息平台上成为开放的信息系统,不同职能部门、不同职别的内部使用者将根据授权调阅相关的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也可以被授权进入系统内部直接调阅会计信息。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条件下已失效,如何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将是网络时代新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面临的最为艰难的事情。内部控制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务制度。企业控制环境的好坏是决定企业能否实现有效控制的首要因素。会计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4.1 交易授权

交易授权的目标是确保信息系统处理的所有重大交易都是真实有效的,而且符合管理当局的目标。在工业社会的企业组织管理架构下,交易授权通常可分为三类:一是借助经办人员来实现;二是通过某种程序控制来实现;三是通过对非正常交易的个案控制来实现。由于网络环境对信息处理的高度集成性,因此,几乎所有的交易授权都可被包容到不同的计算机软件模块中,从而减少人工的介入。

4.2 职责分离

由于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由不同的人来履行不相容的职责,所以,会计岗位设置通常具有某些特定含义。网络环境中的职责分离与手工环境是有所不同的。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使企业生产经营联合化、自动化、网络化,同时也使企业的日常管理信息化。因此,我国企业应抓住机遇,努力改善企业通讯基础设施,推广应用先进的网络生产方式,使更多的企业与网络公司在谋求网络合作形式的升级,和国际合作方面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此相适应,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对所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薛云奎.网络时代的财务与会计:管理集成与会计频道[J].会计研究, 1999 (11).

[2]吴旺盛.论网络时代会计目标下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J].会计研究, 2000 (6).

[3]孔庆林,陈威.建立网络会计的新理念[J].上海会计, 2001 (7).

猜你喜欢

业务流程使用者变革
RPA机器人助业务流程智能化
STK业务流程优化的探究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中整合ERP之探索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变革开始了
基于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ERP信息系统构建探析
抓拍神器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