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趣天成,融情切理

2015-03-18赵燕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丛林

赵燕

童年的记忆是我们的生活河流之源,是最纯净透明、最沁人心脾的水源,也是饱含真情、让人难忘的记忆,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如何利用这取之不竭的丰富素材是要动一番脑筋的,我们只要用心抓住“童年”的特征,以真情实感倾注于文中,自然能够打动人心。

一 真实、天然、趣味

童年的素材俯拾皆是,我们的伙伴与亲人、肆意玩耍的天地、陪伴我们成长的玩具和宠物,我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热情。童年如此值得回味,怎么才能写出童年的特点和趣味呢?

李白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童年之事、童年之趣,应尽可能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无须过多修饰,不要用现在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去纠正或修饰童年,更不要生搬硬套去遵循某些情感公式。

在记忆深处,我们能够搜寻到最简单的快乐、最灿烂的笑容、恣肆畅快的大哭、可笑的认识、笨拙的举动、貌似愚蠢的行为,还有许多自以为是、稀奇古怪、让人哭笑不得的想法……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鄂教版七年级下册)中,一个普通的园子,“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孩子却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看到老师读书入迷的时候,就偷跑去花园里折梅花、寻蝉蜕、喂蚂蚁;课问的时候问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还有《走一步,再走一步》(鄂教版八年级上册)中“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一起长大的玩具》(鄂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看到“猫拉猴”的奇特造型给迷住了,忍不住产生各种遐想。

《滋味》(鄂教版八年级上册),吃了一晚上杨梅,第二天早上醒来却不记得“那杨梅,究竟是什么滋味”。

《只要翻过那座山》(鄂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孩子不停地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就因为祖母说“只要翻过咱们家后面的一座大山,就能看见大海”。

《捅马蜂窝》(鄂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去捅马蜂窝结果被蜇得发高烧,头上肿起一个大包……

这些事在成年人看来不理智,有些可笑,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只要愿意去做的,都是合理的。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天真执着和热情认真,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所做的事情,用尊重、欣赏的眼光来记录和感受我们的童年。

二 真情,深情、感人

如果仅是童年生活单纯的记录,恐怕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文章要打动人心,引起共鸣,一定要有情感,在文章中,事件、人物、语言、行为、心理等都可使其骨架完整、血肉丰满,只有充沛的情感才能让文章拥有灵魂,让人读后忍不住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重新感受童年的快乐天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一个普通的园子里一些常见的动植物,在作者笔下变得生机勃勃,展现出别样的活力,让你从中体会到作者孩提时对大自然的真诚热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孩子特有的天真烂漫。如“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德语,再见的意思,可读作a dei),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那种依依不舍的伤感,表现了对百草园的深厚感情和无限依恋,令人动心。

《捅马蜂窝》中,因为自己一时好奇捅掉了马蜂窝,不仅毁掉马蜂辛苦建成的家园,那只视死如归的马蜂还牺牲了生命,作者顿觉它“真像一个英雄”,钦佩之余伴着深深的罪孽感。再想到那群无家可归的马蜂,“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那种后悔与内疚是发自内心的,直到三年后又迎来筑巢建窝的马蜂,才终于“笑得十分舒心”,孩子那种纯洁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

《滋味》中,无论是明明吃了杨梅却不知道滋味的那种懊恼、难受、失望的感觉,还是经过一段心急火燎的漫长等待,终于看到放烟花时无法言说的新鲜刺激、兴奋快乐的心情,都是那么普通又真实,唯其真实,才让人产生共鸣。

三 经历、感悟、成长

做到了以情感人,最好还要“以理晓人”,如果说缺乏情感的回忆是苍白的,那么没有感悟的童年同样也缺乏生命力,写出的文章意义也不深远。

再美好的童年都是成长过程,我们在学习知识、感悟生活、明白道理中渐渐长大。可以说,对童年生活的感悟应该是童年回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人觉得回味悠长,欲罢不能。

对生活的感悟可以和文中景、物、人、事的叙述水乳交融,如《一起长大的玩具》中对天地自然的好奇与探索:“在摇曳的烛光里,泥泥狗忽然变得神秘莫测,我发现在泥泥狗身上,一定有比吹哨子更有趣的事情。”“猫为什么要拉猴?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沉浸在古老的神话里。”

也可以以象征手法暗示,如《山的那一边》中,我们为克服困难,翻山越岭去看海的少年感动,也明白了人生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坚持不懈努力,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或者通过对生活的描述自然呈现,如《滋味》中,通过“吃杨梅”和“放烟花”的事件对比,让人领悟到:虽是日常的平淡生活,只要自己用心品味,有所期待,经过努力,就能感受到它的多姿多彩。

还可以在文中明确指出来,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通过这次冒失的爬山经历,主人公获得了一个战胜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步克服,再大的难关也可以闯过来。还有《捅马蜂窝》中,作者告诫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童年”提供给我们的写作内容如此真切丰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就会带着欣赏的眼光回望过去,用真挚的情感和热情,领悟童年带给我们的丰富珍贵的馈赠。

童年事,今日忆 高兴

年年夏夜都是“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而童年那些旧事也一直在夏天的夜幕之中、月光之下,延续着记忆。

盛夏夜,蚊虫尤其多,就算仅仅坐在悬于两树之间的吊床上轻轻摇晃,腿上也难免被叮上几个大包,痒得瞎抓乱挠。可那时的我怎会在意这些?每晚都兴致勃勃地呼唤着几个小伙伴,撒开脚丫一路奔到邻居爷爷家的小院里,龇着牙对爷爷笑一下,算是打了招呼,接着一把抓过几根长竿,一人分一根,虎视眈眈地围在几棵硕大的无花果树四周垂涎三尺,然后一起“围剿”。那个时候哪还顾得上蚊子,在小孩子的心里,当他在做一件他喜欢做的事时,连蚊子的“嗡嗡”声都觉得动听,更谈不上被它们叮的大包了!扯块布兜着无花果,放在石桌上开始“哼哧哼哧”地吃,香甜的果肉透过味蕾向我们传递着美味,倍感幸福的我们开心地大笑起来,那笑声开朗肆意,毫无顾忌。

童年的我多么简单,吃几个很常见的果儿,便开心成那样。

有一段时间,我喜欢兔子,奶奶特意买了一只叫我自己养着。我有耐心,每天给它换水,给它喂青菜、塞胡萝卜条,中午阳光正好时带它出去晒太阳,让它自由奔跑、自由吃草。小孩子本性纯良,即使是只小动物也要当成自己的伙伴,可不幸的是那只兔子被一只大狼狗咬死了。当时我悲从中来,号啕大哭,泪水像自来水管爆开一样。从此,我一看见那只狼狗就恶狠狠地瞪着它,恨不得杀之为兔子报仇。

童年的我多么简单,只是一只小小的兔子离去,便伤心成那样。

今日回忆童年,觉得熟悉又陌生。如今的我在外人眼里是大孩子,很少毫无顾忌地大哭大笑。现在我学会了躲在墙角里小声啜泣,学会了在无人注意处悄悄弯起嘴角,肆意哭笑早已不见了踪影。回首往日,我发现自己一路走一路丢,我将童年的敢笑敢哭、毫不做作的天性抛弃了,换成了坚强和淡定,在压力下不哭不笑,但我可能因此疲惫一生,那值得吗?

愿往事提,今夕忆,明日醒。不再将童年的洒脱率真理解成丢脸和幼稚,也算是回忆童年得到的一点启示吧!

教师点评

回忆童年总免不了带给我们甜蜜的快乐,同时也会让我们对照现实思考,反省。小作者选取了儿时两个生活片段,用简洁的语言重现了儿时“开心时就笑。悲伤时就哭”的简单率真的天性,意识到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一路走一路丢,我将童年里的敢笑敢哭。毫不做作的天性抛弃了”,所以文章结尾时提醒自己“今夕忆,明日醒”。

生活与思考是作文的两大基石,成长中要善于发现,善于反思,作文才能有一定深度和意义,我们也才能更快成长。

(文欣)

童年四季 朱乐

青山下一片丛林,草儿青青,野花绽放,有苍苍古树,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一座古朴的石板桥连接着林荫小道。

我的童年是在丛林中度过的,那时,丛林是我们的天堂。如今我已走过那条林荫小道,跨过那道石板桥,走入了少年。虽然少年是多梦的年华,如诗如歌,但我难以忘记丛林里的四季,忘不了逝去的时光。

春天,同玩伴一起活跃在那一棵棵大树下,树木枝繁叶茂,万物蓬勃竞发。我们躺在柔软的草地上,或找蘑菇或采摘野花,时而扯下一根枝条,编一顶绿色的草帽;时而摘一簇野花,编织精美的手链……丛林留下了我们的阵阵欢笑。

夏天,骄阳炙烤大地,炎热难耐的我们逃进了丛林。枝叶茂密遮天蔽日,在酷暑中营造了一个凉爽世界,我们跃人清净澄澈的溪水中,一起摸鱼,一起打水仗,尽情享受着丛林赐予的阴凉。那淙淙流淌的清凉溪水记住我们的纯真岁月。

秋风送爽,抬眼望去,丛林五彩缤纷:金黄、土黄、火红、橘红、深绿……色彩斑斓,美不胜收,如一幅宁静淡泊的油画。林荫小道也别有一番情调,看那落叶如翩然的蝴蝶轻巧落下,踏在铺满松软落叶的小路上,寻找一颗颗红透了的野果,采摘一片片火红的枫叶。林间小道上,留下了我们童年快乐的足迹。

冬天来临,害怕严寒的我们无法再去丛林中玩闹,只得穿衣戴帽,缩在家里围着火炉看着锅中飘出的缕缕香气,望着窗外银装素裹的树林,盼望着来年春天快些到来。此时的丛林终于能够休息了,但是树下那个等不到春天的可爱的雪人,还是留下了我们光顾的踪迹。

如今的我,望着这片丛林,感觉心中失去了什么。

曾经的岁月一去不返,丛林和石桥依旧。只不过树木苍老了许多,石桥破旧了几分。我虽然还是我,但不再是那个在树林里疯闹、恣意哭笑的我了。童年已渐行渐远。

窗外茫茫,细雨纷纷。

远离城市的繁忙,隔绝尘世的喧嚣,这里是一派纯洁安宁的景象。偏僻的山村此刻正经历着秋风细雨的洗礼,仿佛尘世的一切都与它无关,阵阵清 脆的鸟鸣,我恍惚中又走进了童话世界。秋雨纷纷, 黄叶飘落,我感受到一份久违的心旷神怡。

看着那些天真无邪的孩童们在雨中追逐嬉戏, 突然发现,童年的天真若是一种色彩的话,那是任何颜色都难以描摹、难以比拟的,让我如此沉醉痴迷。

时光荏苒,昨日还是丛林间嬉戏的无知孩童,今天已经长大了,将来也会慢慢老去。猛然惊觉,远去 的年华追不回,流逝的岁月抓不住。只有抓住时间

的手,与时间赛跑,才能体味人生的真实。

雨,仍旧飘洒;雾,依然弥漫。我的心已不再迷茫。

教师点评

大自然是孩子们永远的天堂。小作者在细雨纷纷的秋日里故地重游,回忆童年,充满了深情缱绻的怀念,那里的树林小溪、一枝一叶,都满含深情;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恍若眼前。最让我们痴迷的是童年的天真无邪,但小作者最终意识到“远去的年华追不回,流逝的岁月抓不住”,所以要“与时间赛跑,才能体味人生的真实”,体现出了成长的力量、思辨的力量。

(文欣)

记忆里的玩具 宋语鑫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只绿色的“小兔子”陪伴着我童年的时光。

这只“小兔子”的右侧有一个可以旋转的扭环,只要你不停地转动它,然后将它放在地上,它就会像一只小麻雀一样小心翼翼地跳动前行,还会不自觉地转弯,同时伴着“咯吱,咯吱”的响声。那样子有些可爱,也有些呆板,很符合现在流行的词汇——“呆萌”。那时我把它当宝贝,将它放在柜子的最高处,生怕有人弄坏它、拿走它。那时我还只能跟小桌子比身高,所以每次都是踩着沙发,踮着小脚尖,将它放上去、拿下来。

一天下午,我又忍不住将它拿下来玩,我每次都拿着它先看半天,左看看,右看看(很傻吧),用两只小手紧紧抓着它灵活地摇来摇去,我总以为能摇出一个它的兄弟来,唉,太天真了!当然我每次都失望地皱起眉头,稍稍有点失落。我坐在地上,用它敲着地板,发出“砰”的声音,很奇妙啊!于是我模仿这个声音,给它伴奏,还忍不住发出稚嫩快乐的笑声。如果这时有人学我的样子敲击它,我会很小气地从他手中夺回来,告诉他这是我的宝贝,只有我才能这么做!

我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做的,于是便想通过它的硬度来判断。我判断的方式与众不同,我拿起“小兔子”先敲敲别的东西,然后再用它轻轻敲自己的小脑袋,咦,没有感觉,于是加大力度重重地砸向自己的脑袋,这下我被彻底砸醒了——好痛啊!小时候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奇葩的行为?然后我会坐在地上愣一会儿,等疼痛感消失了,再继续玩。

我用小手转动那个扭环,但它只走一会儿就停了,我不耐烦地推着它前行,稍不注意它就倒地了。我无奈地将它后肢一抬一放,它在我的帮助下被动“走着”,大人们会像看戏一样看着我自得其乐的样子,而我也会俏皮地冲他们眨眨眼,像兔子一样“呆萌”。大人们有时也会帮我转动扭环,让它在我快活的叫喊声中一蹦一跳,我就冲着大人们傻呵呵地笑。

那时的我总因为一点点有趣的东西就傻傻地笑起来,如此快乐满足,而现在我不会了,这是成长要付出的代价吗?

童年的记忆点点滴滴,宛如一颗颗流星,那样美好却转瞬即逝。我的“小兔子”,它是其中最亮的一颗星,它陪伴着我走过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纯真无瑕,也最幸福满足的时光。

教师点评

看完文章,我们不禁要问;小作者是在是她的“小兔子”呢,还是在写她自己呢?童年的玩具令人难以忘怀,但童年的我们不也一样憨态可掬、呆萌无敌吗?

小作者细致生动地写出了“我”和玩具在一起时种种不可思议的行为、神态、心理,让人忍俊不禁又心生感慨:小孩子不就是这样吗?多傻啊,多可爱啊!

成长的脚步无法阻挡,成长中,我们回忆,思考。这可能是每个走向青春的孩子都要经历 的无奈与不甘吧!字里行间掩饰不住留恋与伤感,让文章余音袅袅,令人回味。

(文欣)

童年轶事 向辰

那些散落在记忆深处的几缕墨痕、几只纸鹤甚至走调的音符,就像幽远地漂在湖中央的睡莲,看似清晰,却再也够不着了。

曾经安逸简单的日子,现在想来有些模糊。一觉睡到大天亮,洗漱吃饭后趴在桌子上朗读抽象画儿似的拼音,接着双眼朝天双手背后背乘法口诀表;太阳当空照,蹦蹦跳跳地跑到小区院子里看别人养的小兔子,正午12点被奶奶连劝带拉地领回家。

在我瞪着天花板数着绵羊熬过午睡时间后,便一骨碌坐起来要折纸。爷爷将折纸书上的“天书”变成我听得懂的话,一步一步示范,我一步一步学,直到满桌都是碎纸屑和纸团,我终于将金鱼折成了兔子,将大衣左右分家。我用固体胶、透明胶补救,愣是将立体折纸贴成了平面画,还抄起彩笔在上面涂鸦,涂完后自鸣得意地笑起来,煞有介事地和爷爷做的漂亮手工品摆在一起。

爷爷说我就像生来给白纸捣乱的,整天在好端端的白纸上画一些“深奥”的图形,比如三角形的微笑的大太阳、由一条线段两个圆四个三角形组成的虫子、包子形状的手……我自得其乐地画着,不计较大人如何评价,沉浸在自己的“几何世界”里,然后理直气壮地贴在墙上,保存至今。

直到某一天,我觉得“才思”枯竭了,才开始正儿八经地向爷爷请教画画。爷爷芦苇画得好。于是,在爷爷的指导下,石桌上白纸一铺,我直直瞪着那一片空白,十秒钟后深吸一口气,抓起彩笔挥动细瘦的手臂,刷出各种奇怪的横向抛物线,誓与白纸争高低。

我原以为画芦苇很容易,几个弧了事,结果这东西折腾了我半个月。其间,要么芦苇东倒西歪,要么枝条僵硬如铁丝,每天弄得自己脸上、手上都是颜料,像个没卸完妆的小丑。我看着镜子里哭丧着脸的小人儿,一咬牙,横下一条心,我就不信画不好!历经各种奇葩的芦苇造型后,终于,我带着满手的色彩画出了第一张像样的作品——明月高悬、芦苇轻摇。我扬着脑袋笑了。

回想童年轶事,竟是无法触及的单纯自在、灵动天成。没有竞争、没有复杂、没有利益。童年轶事,透着午后的阳光,泛着墨彩的清香,还有散乱恣意的小纸屑,慢慢洒在凉凉的石桌上。

回不去的时光,伴着淡淡的童年,留在悠悠岁月中,也留在心里。而我们不会停下脚步,只将那颗童心在身体里深深安放好,以奔跑的姿态,向我们逝去的童年致敬。

教师点评

在小作者白描式的简洁生动的_描述下,一个笨拙可爱、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形象跃然纸上,特别是涂鸦、做手工,乃至后来画芦苇等趣事,动作、神态描写细致入微又生动形象,值得称道。另外;小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也不容忽视,看似平淡的叙述,却处处让人忍俊不禁。

我们如何处理童年的单纯自在和无法停留地走向未来的脚步呢?小作者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只将那颗童心在身体里深深安放好,以奔跑的姿态,向我们逝去的童年致敬。”

(文欣)

猜你喜欢

丛林
丛林行进
热闹的丛林
丛林,丛林
丛林之歌
加油,丛林保卫队!(下)
加油,丛林保卫队!(上)
丛林大作战
一起去丛林露营吧
Pei Cotz 回到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