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铿的信条

2015-03-18刘诚龙

领导文萃 2015年6期
关键词:信条中央日报贪腐

□刘诚龙

陆铿的信条

□刘诚龙

陆铿是云南保山人,曾任国民党《中央日报》副总编辑兼采访部主任,据说还是中国自有广播以来的第一个电台记者。

陆铿坐过好几次牢,多是缘于新闻。他任《中央日报》副总编辑兼采访部主任期间,曾在其任职的报上,捅了一个天大的娄子,不过还好,没抓去坐牢,只是到牢房门口打了个转身。

1947年夏,蒋介石的连襟孔祥熙与国舅爷宋子文贪污国家外汇3亿多美金的事,在国民党参政会上被提了出来,陆铿当时恰好在会场,捉了一条新闻“大鱼”,只是这新闻稍嫌料不够足,具体细节并未浮出水面。当时国民党财政部长俞鸿钧有所恃,面对参政员的质询,拒绝说出真相,不是说 “这是最高当局的意思”,就是说“这是蒋总裁的指示”,拼命想把这件事压下。

除“料”不足外,更有“新闻纪律”。国民党在内部会议将事情抖出来,并不想向社会公布。在这次参政会上,陆铿纵有心挖掘新闻,也没办法获取素材。陆铿心中义愤,回到报社便布置《中央日报》全体记者,“集中全力拿到这一案件的全部材料,最后终于在青年党人陈启天主持的经济部里将财经两部的调查报告连骗带偷地弄了出来”(陆铿《南京〈中央日报〉的回忆》),然后组织几位编辑记者将材料抄下来,原件送回去。

这篇爆炸性新闻,由陆铿与李荆荪、朱沛人会商了一下,次日便在该报发了出来,连总编辑陶希圣都不很清楚,更不用说经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审查。新闻发表后,中外轰动,其他报纸纷纷转载。

孔、宋暴跳如雷且不说,宋美龄也大怒,让她气不过的是,《中央日报》是国民党的机关报,“自己的报纸打自己的耳光”。气愤之余,宋美龄埋怨蒋介石处事不力,她还将蒋的专机驾驶长衣复恩喊来,要衣驾“美龄号”专机送她回上海去。据陆铿的爆料,孔宋3亿美金的贪腐大案里,“也有宋美龄的一份”,这案件如果不熄火,查到最后,宋美龄也可能会“烧身”,她的反应这么大,不是没来由的。

报纸出版的当天上午,蒋介石便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是小范围的,出席的有侍从室主任陈布雷、财政部部长俞鸿钧、宣传部部长李惟果、《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等。众人先是一起追查这新闻来源,有说是记者的个人冲动,有说是有组织的政治阴谋,有说是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有说是共产党在其中渗透使坏。最后是陈布雷与陶希圣作了准确分析:这事没那么复杂,必是陆铿在胡闹。

事情确实没那么复杂,但这事的性质并非“胡闹”——负责对重大事件的真实报道,这是记者的天职,陆铿履行了这份天职。陆铿站出来,领了案子,揽于己身,于是泰山压顶的压力渐渐从四面八方涌来。蒋介石先是派了宣传部部长与报社老总来查,陆铿一口承认这是自己干的。但新闻的初源来自何方?做这新闻的动机是什么?陆铿先回答了第二个问题:披露孔宋贪腐案,没其他想法,纯粹是为国民党好,国民党敢于向贪腐大佬开刀,这样可助国民党收拾民心;但对第一个问题,陆铿拒不回答,直说无可奉告。为什么?“新闻记者有不泄露消息来源的义务”,陆铿说:“这是一种信条。”

蒋介石挖出了陆铿,不是最终目的,政府内部的爆料之人才是关键,便打发李惟果、陶希圣两人来做思想工作。李是陆铿的主管领导,陶是他的直接领导,无论于公于私,彼此的交情都不错。首次面谈,李、陶二人先施“软招”,苦口婆心地叙旧、套情谊,希望陆铿能交代出幕后之人,一是“体谅总裁苦衷”,二来也让他们交差。可以想象,这是“总裁”亲自布置的任务,李、陶面临的压力该有多大?想起这些,陆铿情感亦倍受煎熬,但仍坚守其“新闻信条”,决不松口。

第二次来陆铿这里,李、陶二人态度大变,李转述蒋介石的话:“总裁说,他不管你记者不记者,信条不信条,他是总裁,你是党员,他以总裁的身份命令你马上讲出来。”没想到陆铿也回敬:“那我马上退出国民党。”陶接过话来,这事不是“退党”便可以了结的,我也向你交蒋总裁的底——要组织军事法庭以叛国罪起诉你。陆铿不怕:你抓我坐牢,是你的权力;我守我的信条,是我的责任。李惟果听了大叹,对陆铿说:我们在官邸商量,究竟将你交给军统,还是交给宪兵。多数人同情你,关照你,建议交给张真夫(宪兵司令张镇),老头子已经接受了这个建议,你就准备一下吧。

后来,陆铿并没去宪兵司令部,而是去了蒋介石的办公室。到达官邸后,蒋总裁也不拐弯,直接审问:“是什么人告诉你的,你说”。陆铿西装笔挺,回答:“能不能给我多说几句?”“我这样做,即《中央日报》揭露中央大员,正表示国民党不同流合污,蒋总裁是大公无私。”末了,陆铿说这事与其他人无关,只是我一人所为,请蒋总裁处理我。陆铿话音刚落,李惟果便马上站了起来,自领责任:“报告总裁,惟果负责宣传部,有负总裁付托之重,请求给惟果处分。”

陆铿、李氏都是汉子。蒋介石听了,最终作罢:“我什么人也不处分,我什么人也不处分。”这通天大娄子到此打了个句号。

事情不了了之,其实并非蒋介石突然良心发现,也不是陆铿与李氏那几句话打动了他,据说是因为此事引起了美国的关注。陆铿后来听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时任盟军中国战区第二任参谋长、美国总统杜鲁门特使魏德迈闻知此事,对蒋介石施加压力,称这是“民主的表现”,若横加处理新闻记者,那比暴露要员贪腐案,会引起更大的政治地震——老蒋一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二不敢冒美国之大不韪。

陆铿坚守其新闻操守,有多难?再难也守住了。操守是谁给守住的呢?最少有三个因素,一是公理操守。有公理在,也就有力量巨大的公众站在陆铿背后。二有世界背景在。民国没制度给陆铿做保障,但在蒋总裁主持的民国,美国背景比自家制度有时更管用。三自然是陆铿个人的操守了,职业操守说来是整个行业都须坚守的,但每个职业都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单说制度决定,不说个人作为,再好的职业伦理,也将被职员给破坏。陆铿这事,若是他定力不够,意志不行,义气不堪,那信条还将存在吗?可最终,陆铿守住了新闻伦理与新闻信条,靠的就是个人人品的力量了。

(摘自《同舟共进》)

猜你喜欢

信条中央日报贪腐
魏晋时期的清廉与贪腐
居家信条
七月记事簿
坦然接受自己的变化
凯里·欧文 KYRIE IRVING刺客信条
《中央日报》对战后南京审判的报道
隐性贪腐不“隐”,仅是违法犯罪性质不“显”
左中右三报抗战时期想象的共同体建构
贪腐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消除对策
《资本论》广告登上《中央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