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影视资料促进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2015-03-18赵富霞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外文系江苏淮安223300
赵富霞(江苏淮阴师范学院 外文系,江苏 淮安 223300)
利用影视资料促进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赵富霞
(江苏淮阴师范学院 外文系,江苏 淮安 223300)
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素养不足的问题,很多外语学者和教育家对该现象也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和对策。在具体教学中外语教师可以精选相关影视资料,充分发挥它们的特点和优势,以促进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学习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影视资料;英语学习;人文素养
英语专业学生与其他学科学生相比,一般来说在英语语言能力上占上风,但是也有一些明显的不足,如知识面狭窄、思辨能力差等。不少学生只局限于语言学习(背单词、记语法、练句型等),当需要把语言与思想和观点的表达结合起来时,就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要么说不出来,要么言之无物、内容空洞。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习者自身的原因尤其不可忽视,比如有些学生“功利心”较重,只愿意在与考试有直接关系的内容上下功夫,如词汇和语法的记忆和练习。虽然有些考试项目也考查表达能力,如写作。但很多时候像“八股文”一样规定了结构和表达方式(如专业四八级的写作考试),不利于学生思路的展开。学生在写作课堂上常常主要关注所谓“技巧”和“有用短语和句型”,而并没有意识到要进行阅读和其他可以扩大知识面和视野的学习活动,人文素养不够,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常常不充实。
一、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外语教育主管部门已经预见和认识到,在制定和出版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以下简称《大纲》)时就体现了对英语学习者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的充分重视,在“教学要求”、“教学原则”等处都提到英语专业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较多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见《大纲》:11;19),在文化素养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这也是与以前编订的大纲的不同之处之一。
其实,不少外语界的学者考虑到外语学习的特殊性,从文化学习的角度出发,早就对外语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明确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措施。
已故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外语系的课程设计中就提出了要培养“博雅之士”,也就是外语学习者应该吸收东西方古往今来的优秀文化,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王佐良教授从学生“在阅读英文书刊和同英语国家人士的交往中”由于文化知识的缺乏产生的困难出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系统地讲授和编著了《欧洲文化入门》,并对该课程的具体讲授给了很多切实重要的建议。他深刻认识到“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有助于人的性情、趣味、道德、价值标准的提高,也就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因此,他呼吁“这是当前教育界和全社会亟须加强的最重要工作之一”(王佐良,1992:4)。北京大学的高一虹教授在研究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时借用了古代中国哲学的一对概念“道”(指基本取向、内在的人格状态、整体素养)与“器”(指外在的信息、技巧、行为和结果)来说明外语学习者需要培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两个层面。她认为“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根本上是一种素质教育,而非技能训练;是潜能全面发展意义上的education,不是training”(高一虹,2000:196)。这种观点显然同样适用于宏观的外语教学。因此,必须将外语基本能力与人的综合素质培养这一整体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影视资料的选择
与其它教学资料相比,影视资料由于更形象化而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和吸收相关知识。而且由于其真实的情景,也给学生提供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这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和优点。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影视资料都适合教学,如果用于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认为至少要符合以下标准:首先,含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如有关某个特定时代的历史、文化、人物等;其二,内容健康,不涉及暴力、色情内容;其三,有必要时教师应对材料进行剪辑和编排。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选择和编排教学内容:
(一)现成的根据历史、社会和文化拍成的纪录片,如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的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 l)录制出版的英文系列节目,其中除了解释自然科学现象和知识,还有不少介绍人文历史的专题,比如探索频道陆续播出并结集出版的考古系列(如金字塔、马雅文明等)、国家城市系列(如日本、意大利、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等)、历史名人系列(如彼得大帝、拿破仑和亚历山大大帝等),包括中国在内的历史地理人文系列(力量的王朝、东方巨龙、紫禁城和长江三峡等)。
这些内容是人类历史、地理和文明很重要并具有代表意义的一部分,而这些节目的设计和编排质量一般都较高,并且形式吸引人,对于在这方面了解不多甚至很少的学生来说,通常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在观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强化对内容有所学习、思考和吸收。如果教师再设计恰当的思考和讨论等活动,无疑会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从另一方面说,节目内容本身标准英语的解说词肯定会对语言学习有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二)反映中外文化精粹的优秀电影。电影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之一,它综合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能充分地表现角色、情节和背景等。通过观看和欣赏,学生不仅补充了一些具体知识,还能在审美、趣味、道德和价值观等人文修养的方面得到培养。电影选择的范围非常广泛。较早时候的如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和奖项并已经过时间和观众检验的经典之作《十诫》(1956)和《宾虚》(1959)就反映了基督教文化和圣经的传奇故事;《斯巴达克斯》(1960)在刻画人物形象的同时,也生动有力地呈现了西方文明源头之一古罗马的气势,学生除了对斯巴达克斯起义这一重大世界历史事件有所直观了解,还能对罗马文化有所认识;《埃及艳后》(1963)则很好地再现了罗马和古埃及的文化,两者至今对欧洲和阿拉伯世界都还有深远影响。
近年来好莱坞的史诗性影片也可以“拿来”利用。如《特洛伊》(2004)反映了希腊神话中很重要的一个故事,其中很多典故如“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金苹果”(golden apple),“阿喀琉斯的脚踝” (Achilles’heel),及神话人物“海伦”(Helen)等已进入英语,并具有相应的特定含义。电影生动的人物和情节有助于学生对这些典故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会对他们的阅读和写作及外语学习的其他方面必然有益处。其它的还有反映世界和欧洲历史的《亚历山大大帝》(2004)和《亚瑟王》(2004),对英国历史和苏格兰文化有所描述和反映的《勇敢的心》(1995)。与此类似的人物传记性的影片也可以达到一定效果,如《圣女贞德》(1999)、《莫扎特》(1984)、《甘地》(1982)等等很多影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这些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比如影片的内容、画面和长度,另外要告诫学生电影的故事性和虚构成分,要有意识地进行批判性学习,而不能把影片当作真正的历史。因此,课外阅读相关书籍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论
英语专业学生在人文素养上的不足迫切需要我们在教学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影视资料作为一个手段和方式应该引起重视。教师对有针对性选择的资料应该精心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以达到理想效果。同时必须认识到影视资料只是途径之一,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多种方法方式。这里讨论使用影视资料并不意味着忽略其他方法如阅读等的重要性,教师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达到教育的目的。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S].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李赋宁.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王佐良.欧洲文化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G633.41
A
1007-0125(2015)02-01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