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失宠于上帝的孩子》的聋文化解读

2015-03-18贾振峰李凤英

电影评介 2015年9期
关键词:聋人萨拉聋校

贾振峰 李凤英 唐 宏

1986年上映的《失宠于上帝的孩子》(Children of a Lesser God)是一部美国聋人题材的爱情电影。导演是兰达·海因斯(Randa Haines),编剧海斯颇·安德森(Hesper Anderson)和马克·梅多夫(Mark Medoff)。电影由马克创作的同名舞台剧改编而成。舞台剧上演便引起了轰动,共演出887场,并获得美国话剧和音乐剧的最高奖托尼奖。改编后的电影作品影响巨大。女主角萨拉·诺曼的扮演者聋人影星玛莉·马特林也因该片获得了第59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此外该片还获得了1986年秋季的最受欢迎戏剧改编片大奖。

影片讲述了偏远小镇聋校里的爱情故事。詹姆斯·利兹是一名理想主义的言语治疗师,来到小镇聋校给残疾人孩子做老师。詹姆斯尝试了各种各样新奇的教学方法,引导聋人孩子开口说话,慢慢地这些聋人孩子开始通过读唇进行交流,这让詹姆斯颇受鼓舞。然而他很快被学校里一个年轻的聋人清洁工萨拉所吸引。25岁的萨拉原本就是这所聋校的学生,而且是这里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毕业后却留在学校当了一名清洁工,打扫卫生。萨拉生来聋哑,学习说话对她来说非常困难。她排斥利兹的教学方法,坚持认为自己不需要说话也能通过手语交流。同时,影片特别叙述了其他两个詹姆斯教授的学生莉迪亚和奥林,这两个学生都有残余的听力,有一定的口语能力。10多岁的莉迪亚非常喜欢詹姆斯,妒忌他对萨拉的关心。而奥林则一心要学好口语,这样就不用别人可怜他,他就可以实现自己为聋人权利大声疾呼的目的。

即便影片中萨拉和詹姆斯的师生关系一直冲突不断,然而他们却始终彼此吸引。詹姆斯拜访了萨拉的母亲诺曼太太,希望更多地了解萨拉。诺曼太太讲述了萨拉不幸的童年。一开始,人们认为萨拉比一般的小孩反应迟钝,后来发现她完全失聪后,萨拉5岁就被送到聋校生活。放假期间,萨拉认识了姐姐的朋友,与他们相处的非常好。然而当他们发现她是聋女时,他们就开始欺负她,对她冷嘲热讽。

萨拉开始经常躲避詹姆斯,但最终两人还是走在了一起。奥林和莉迪亚出于不同的目的都试图阻止他们在一起。校长富兰克林先生也经常警告詹姆斯,认为他们的结合不会有好结果。然而萨拉向詹姆斯告白,希望自己能结婚过普通人的生活,她还想到学校去教书。詹姆斯不顾奥林和富兰克林的阻拦和警告,鼓励她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两个人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决定结婚,并拜访了萨拉的母亲。萨拉与詹姆斯在一起后,慢慢地得到了富兰克林和母亲的认同。富兰克林先生还称赞了詹姆斯对萨拉的帮助,让萨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詹姆斯则表示会坚持尝试让萨拉学习开口说话。

与此同时,奥林请萨拉帮助他起诉聋校在招聘员工上对聋人的歧视对待(影片的这一情节映射了1988年华盛顿加劳德特大学的一次示威运动,要求董事会任命金·乔丹为这所世界上唯一的聋人大学的第一任聋人校长),萨拉因此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尽管詹姆斯反对,她愈发感觉到自己要为聋人在听人为主的社会环境中争取权利。结果两个人矛盾爆发,萨拉指责詹姆斯所谓的帮助是在怜悯自己,詹姆斯则指责她利用聋哑残疾来利用人们,通过拒绝说话来博得其他人的关注。萨拉因为伤心、失望对詹姆斯大发雷霆后,离家出走。冷静下来后,詹姆斯逐渐意识到自己努力让萨拉进入听人世界的做法是错误的。莉迪亚试图借机勾引詹姆斯,而奥林的起诉此时得到了学校的少许让步,詹姆斯则一心都想弥补和萨拉的关系。最终,詹姆斯和萨拉都意识到他们各自来自不同的世界,但是他们相互妥协,决定重新开始“相会在一个既不是无声的,也不是有声的地方”。

一、《失宠于上帝的孩子》映射的聋人文化

影片中,导演插入了秋天美丽的落叶、秀丽的渔港和翱翔的海鸥等迷人的景色,使影片的色彩十分鲜明,充满了浪漫气息,表面上让人觉得这不过就是一部简单的爱情片。然而影片却是以轻松的形式表达了深刻主题,通过詹姆斯和萨拉的爱情纠葛反映了聋人社团所面对的种种复杂问题。

(一)电影中的美国聋人文化

影片《失宠于上帝的孩子》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美国聋人文化。影片中除了叙述詹姆斯和萨拉的关系,还提到了聋人和听人世界的文化冲突。1960年起,美国人开始关注聋人社团。这一时期聋人国家剧院建立;教育方面,聋人全国工学院使聋人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机会;文化方面,全美戏剧联合会成立,促进了聋人戏剧的创作和演出;法律方面,民权立法开启了对残疾个体的保护;政治运动方面,1988年华盛顿加劳德特大学发生了校长人选示威运动。正如剧中所表明的,聋人社团开始为他们自己要求方方面面的权利。年轻人可能无法意识到完全失聪和听力受损的不同,也不可能了解他们学习唇读和说话所要进行的大量训练和练习的艰辛,更不明白美国手语同各式各样的手势英语的区别。大多数的聋人文化都围绕着寄宿制聋校产生(如电影中的聋校),而这些聋人社团都非常封闭,孤立于主流文化之外。

詹姆斯的工作是教授学生说话,这是听人世界的标准。但是学生们无法听出或感觉正确的发音。影片中一组镜头展示了奥林无法告诉詹姆斯哪个发音是正确的,每次都需要詹姆斯告诉他。而口语恰恰是通往听人世界的门票,而且也只有在听人世界聋人才能实现里面传统意义的成功。因此,奥林希望练好口语,为聋人社团争取权利,事与愿违的是等到他的口语变好,他在聋人社团的位置也开始被边缘化。正因为如此,他不得不请求萨拉帮助,因为只有萨拉“才是正直的聋人”,也只有萨拉帮忙才能让奥林为聋人争取权利的政治目的合情合理。萨拉感到了这项活动的意义,却发现她不得不让别人替她开口说话。然而帮奥林打官司的,来自平等就业委员会的律师对聋人所面临的问题一无所知,对奥林和萨拉也摆出一副恩人自居的姿态。电影的这一情节反映了大部分听人对待聋人的态度。

电影中的一切正如电影的名字一样,讽刺了聋人所承受的来自听人世界的偏见。他们被怜悯,被看作低人一等,只是因为他们生来就失去的听说能力。最后,詹姆斯也意识到了这种偏见,和萨拉两个人开始尝试用平等的眼光对待对方。

(二)电影反映的聋人所处的不公地位

《失宠于上帝的孩子》整个影片的交流活动都以有声语言为主,这一处理显然是不公正的,带有歧视性。影片中詹姆斯认为萨拉应该学习唇读和发声,而萨拉却持相反的想法。她一直都希望使用手语进行交流,而且认为“如果他爱她的话,就应该进入她的无声世界。”影片面对这一核心矛盾,巧妙地站在了“听人”世界这一边。这或许是出于票房的考虑。大部分观众都是“听人”,即便他们希望观看聋人题材的影片,但并不意味这他们有充足的勇气去体验真正的“无声世界”。

影片还使用了一个非常高明的策略,就是所有屏幕上的文字都被说出来。萨拉的所有对话都是用手语表达的,而詹姆斯则会大声的重复萨拉的话,看似是在自言自语,如影片中詹姆斯曾说过:“我喜欢听自己的声音。”实则他悄然间成了一个手语译者,承担了给“听人”受众的翻译工作。

詹姆斯既能听又懂手语,而萨拉听力缺失,只能用手语交流。在众多影视作品中,都有来自两个视角的情境。然而在《失宠于上帝的孩子》中,所有的情境都是从詹姆斯的视角出发,都是有声的,这大大降低了电影两个不同语言世界人物沟通主题的渲染效果。而且从詹姆斯的有声视角出发,影片会造成女主人公给人以不可理喻、固执等印象。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每个情境都是无声的,需要去猜测手语的意思,而是说可以通过几个带字幕翻译的手语场景,让人们可以体会到与聋人相同的体验。

影片本来可以更好。电影作为视觉传播媒介,只要能够让观众身临其境或使观众能够感同身受,应该就能够完美地讲述一个聋人故事。否则,恐怕给聋人拍一部有声电影就同给盲人上演一部无声电影一样,没有任何意义。

结语

《失宠于上帝的孩子》改变了大众文化中聋人的形象。电影通过马特林饰演的角色萨拉这个人物完成了这一观念的转变。马特林的表演给影片注入了她自己对聋人权利的强烈要求。萨拉是一个固执的聋人形象,她并没有因为耳聋而气馁。这是一个新的美国聋人形象。这是继长达25年前的《奇迹的缔造者》以后,又一部关于聋人的电影。《失宠于上帝的孩子》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聋人有着和其他人一样的情感,除了耳聋这个生理差异,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长期以来听人一直对聋人有众多的误解,例如聋人无法阅读、跳舞,甚至哭、笑。而这部电影向人们展示了虽然耳聋让人与人的沟通受到了极大限制,然而聋人一样有喜有悲,有努力,也有梦想。

《失宠于上帝的孩子》客观上让世界更多地了解聋人这个群体,有助于聋人和听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影片除了促进美国聋人文化传播,也促进了美国手语的发展。它向美国大众充分展示了美国手语,使手语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影片表明美国手语和其他自然语言一样,也是一门语言,有自己的特点。手语是影片的一大特点。主人公萨拉和詹姆斯自始至终都是通过手语交流。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部手语讲述的爱情故事。

电影《失宠于上帝的孩子》剧照

猜你喜欢

聋人萨拉聋校
信猫萨拉的小纸条
聋人文化身份认同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刍议
美国聋人文化略观
Vikor methods basic in risk management of petroleum enterprise in Yemen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聋人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提高策略研究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