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区护士如何履行对输液患者的告知义务

2015-03-17王宏王瑜

医学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健康指导沟通

王宏 王瑜

摘要:目的 为了提高护士的法制观念,减少护理纠纷。使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康复保健知识,从而增强了预防保健意识,改变了患者的不健康行为,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运用通俗易懂、耐心细致的告知、讲解、观看、宣传、教育等方法,使社区门诊护理工作由单纯的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系统化保健服务转变,通过与患者不断交流、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使患者满足率提高,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结果 告知最重要的是让患者知情,同意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结论 护理告知能体现出护理工作具有知识性、技术性和服务性;护理告知,维护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可以杜绝或减少护理工作中的事故、差错的发生及潜在的法律问题。因此,做好患者护理告知工作是将护理原则贯穿于医疗的始终,也是满足患者身心需要的具体体现,也是减少目前医护患纠纷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输液患者;告知义务;沟通;健康指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法律意识、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护理纠纷日益增多,为了提高护士的法制观念,减少护理纠纷。使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康复保健知识,从而增强了预防保健意识,改变了患者的不健康行为,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通过运用通俗易懂、耐心细致的告知、讲解、观看、宣传、教育等方法,使社区门诊护理工作由单纯的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系统化保健服务转变,通过与患者不断交流、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使患者满足率提高,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如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医务人员未严格履行告知义务,违背患者的意愿,即侵犯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就会构成民事侵权。在日常的社区护理工作中,社区护士能认真履行对患者的告知义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告知内容

1.1社区护士输液前的告知内容

1.1.1接诊护士在接诊输液患者时,要询问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以便做出恰当安排。

1.1.2请出示您的门诊病历及经药房审核和结算后的第二联处方,进行查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诊断、输入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皮试结果等。

1.1.3社区护士查对门诊病历和输液卡,告知患者所要输入药物名称、每天所用剂量、输液天数等,一起查对,查对无误让其在输液单上签字。

1.1.4告知患者每天来输液的时间以及输液前的准备工作,如提醒患者输液前小便,了解其是否空腹输液,给予正确指导等。

1.1.5告知患者您的门诊病历暂由我们保管,输液完毕后由护士交还给您。

1.1.6告知患者请保持病室整洁,勿吸烟、勿大声喧哗,垃圾入篓。

1.1.7告知患者请保管好您的贵重物品。

1.1.8告知患者和家属输液的注意事项,请患者给予配合。

1.2社区护士输液过程中的告知内容

1.2.1社区护士在静脉输液时要再次进行以上各项查对,询问患者的准备工作是否做好,取得患者的同意和配合,尤其对患儿要告知其在扎针时不要动,以免造成重复穿刺。

1.2.2告知患者所用药物的常见的副反应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要求其在输液过程中如有不良反应发生及时通知护士,从而得到及时处理。

1.2.3告知患者输液部位要制动,否则易导致输液针头脱出、移位、漏液等,注意观察局部情况,如发现局部肿胀、疼痛等要及时告知护士。

1.2.4告知患者换瓶和拔针的最合适时间,避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恐慌。

1.2.5告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不得自行调节输液的速度,勿随意离开观察室,护士会经常巡视若有不适,请及时通知护士。

1.2.6告知患者输液时请保管好输液牌,输液完毕后由护士收回。

1.2.7告知儿童及年老体弱须留陪伴。

1.3护士输液后的告知内容

1.3.1在患者静脉输液完毕拔出针头后,护士要告知正确的按压方法、按压时间及如何保护针眼局部不受污染,同时询问输液过程是否有不适,如有不适详细询问后进行相应的解释和指导。

1.3.2告知患者拔针后,立即用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沿血管纵向按压, 按压5 min,并告诉患者不能揉搓该按压部位,以免皮下出血或瘀血。

1.3.3对于一些输入容易引发型迟发反应药物的患者要告知其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如有特殊问题及时来医院就诊,第2 d来输液时一定和护士讲明,以判断是否可以继续输液治疗。

1.3.4向患者提供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指导。例如:发热患者要卧床休息,多喝水,以促进病毒的排泄;腹泻患者要忌食生冷食物,多吃一些易消化的流食和半流食;四肢外伤患者要注意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等。

1.3.5告知患者第二日输液时请出示输液卡,作为您输液的凭证。

2讨论

2.1护患沟通协调问题 由于门诊输液患者相对病情较轻,一般是治疗完毕就离开,与护士接触时间短,门诊护士有时只忙于做治疗,与患者交流少,缺乏与患者的充分沟通及心理分析。在就诊过程中,有时在别的部门的不满情绪较容易在门诊护士身上发泄。因此,告知最重要的是让患者知情,同意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2在履行告知义务争取家长及陪同人员的理解与支持至关重要:在门诊静脉输液的患儿及年老体弱的患者,至少有一位家属陪护。提前告知得到家属的理解我们开展护理治疗工作更加容易,要耐心给予告知解释指点。

2.3告知病情观察问题 ,患者治疗期间,护士应随时巡视观察患者的各种表现,如是否有病情变化,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个别护士由于责任心较差,工作经验少,不及时巡视,不知病情观察的重要性,容易为患者的医疗安全带来隐患。告知就更必要,能够保护我们更好的开展工作。

2.4护理告知能体现出护理工作具有知识性、技术性和服务性;护理告知,维护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可以杜绝或减少护理工作中的事故、差错的发生及潜在的法律问题。因此,做好患者护理告知工作是将护理原则贯穿于医疗的始终,也是满足患者身心需要的具体体现,也是减少目前医护患纠纷的具体举措。

2.5履行告知义务是尊重患者权利的需要。履行告知义务是对患者权利的尊重,如疏于告知或告知不当,将会构成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侵犯。

2.6履行告知义务是医护人员自我保护的需要。在医疗活动中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患者知情同意权得不到尊重,不能让患者主动参与治疗过程,医患双方共同承担风险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患者不知情,不理解,发生纠纷也就难免。认真地履行告知义务和耐心细致的健康宣教,有效地减少了因护患沟通不当引起的纠纷,保证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编辑/张燕

猜你喜欢

健康指导沟通
高职高专班主任与学生教育沟通问题探讨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浅谈青少年十二指肠溃疡的原因分析和家庭健康指导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