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前蛋白及甲胎蛋白水平与重型肝炎患者预后效果的关系研究

2015-03-17张国虎

医学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甲胎蛋白

张国虎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B)及甲胎蛋白(AFP)水平与重型肝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重型肝炎患者52例作为肝炎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肝炎组按照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各组的PAB及AFP水平。结果 肝炎组的PAB及AF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死亡组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PAB与AFP水平越低,死亡率越高(P<0.05)。结论 PAB与AFP水平可作为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预后判断指标,其水平与死亡率呈负相关性。

关键词:重型肝炎;前白蛋白;甲胎蛋白;临床预后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serum prealbumin(PAB)and methyl fetoprotein(AFP)level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nical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Methods The 52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were collected as hepatitis group and 30 cases of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the same period as the control group.Hepatitis group divided into survival group and death group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prognosis.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of PAB and AFP level.Results The PAB hepatitis group and AFP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survival of death(P<0.05);PAB and AFP level is lower,the higher mortality rate(P<0.05).Conclusion PAB and AFP level can be used as a clinical prognostic indicators in patients with fulminant hepatitis,the level of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mortality.

Key words:Fulminant hepatitis;Prealbumin;AFP;Clinical outcomes

重型肝炎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肝细胞在短期内大量坏死所致肝功能衰竭的一类综合征,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1]。本研究分析了血清前白蛋白(PAB)及甲胎蛋白(AFP)水平与重型肝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52例作为肝炎组,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28~80岁,平均为(45.9±6.3)岁。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0~78岁,平均为(46.8±6.5)岁。两组年龄与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重型肝炎患者均在入院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4ml,对照组在体检当日采血4ml,均不予以抗凝处理。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PAB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AFP含量。其中,酶联免疫检测仪由美国威士达公司提供,试剂盒由广东英科新创公司提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选自日本日立公司,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组与重型肝炎组的PAB及AFP水平,并统计肝炎组中死亡组与存活组的PAB及AFP水平,统计不同PAB及AFP水平重型肝炎患者的死亡率与存活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各组PAB及AFP水平比较 肝炎组的PAB及AF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死亡组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见表1。

2.2不同AFP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转归 随着AFP水平的升高,病死率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以AFP<25ng/ml的死亡率最高,见表2。

2.3不同PAB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转归 随着PAB水平的升高,病死率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以PAB<100mg/ml的死亡率最高,见表3。

3 讨论

AFP是一种胎儿早期经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其在新生儿时期的合成可快速受到抑制,而胚胎组织病变或者肝细胞损害时可出现异常变化。肝细胞癌变以及非癌性肝病是造成成人血清AFP水平异常的主要原因[2]。因此,检测血清AFP水平能够评估混着的肝脏修复能力以及损伤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重型肝炎患者的AF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且死亡组明显低于存活组。认为AFP含量越高,患者的肝脏自我修复能力越好,临床预后越好。

PAB是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其在血清中的半衰期较短,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其能够敏感性、特异性地发生变化,故可作为肝脏功能评价的敏感指标[3]。既往研究表明,PAB水平越高,肝脏修复功能越好,反之越差[4]。本研究结果显示,重型肝炎组的PA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死亡组较存活组显著降低,证实了上述观点。

综上所述,血清AFP及PAB含量与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预后呈负相关性,可作为评价重型肝炎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方美丽.血清前白蛋白及甲胎蛋白水平在预测重型肝炎患者转归中的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8):1509-1510.

[2]杨文秀.血清PAB、AFP与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关系[J].吉林医学,2012,33(24):5188.

[3]李世旺,黄邦健.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在评估重型肝炎患者预后价值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26):53.

[4]龙云升,罗林.甲胎蛋白(AFP)在重型肝炎预后中的预测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0):109-110.编辑/哈涛

猜你喜欢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得肝癌了吗
血清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检验中的临床探讨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与异常凝血酶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甲胎蛋白:您了解多少?
乙肝康复莫忽视甲胎蛋白检测
乙肝患者要定期监测甲胎蛋白
你真的了解甲胎蛋白吗
探讨金标法和免疫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一种快速制备甲胎蛋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