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2015-03-17

河北中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溶栓入院心肌梗死

魏 霞

(开滦总医院门诊,河北 唐山 063000)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魏 霞

(开滦总医院门诊,河北 唐山 063000)

急救;心肌梗死;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发病于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的一种心肌缺血或心肌坏死性疾病[1]。患者早期发病处于高危状态,发病1 h内致死率最高,可达死亡病例的50%。早期AMI患者能否得到有效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改善其临床预后的关键。2012-12—2013-12,笔者对29例AMI患者给予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并与29例AMI患者自行入院未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58均为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全部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气急、心绞痛、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不适等症状表现,随机分为2组。护理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41~81岁,平均(56.84±8.66)岁;发病至抢救时间6~55 min,平均(27.4±8.9) min。对照组29例,男14例,女15例;年龄40~83岁,平均(57.47±

7.88)岁;发病至抢救时间25~95 min,平均(44.5±7.9) min。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护理组 接受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1.2.1.1 院前急救护理指导 护理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应配带好各种急救药物、抢救设备,在3 min内出车,同时与急救患者家属保持联系,明确其具体位置,大致了解患者病情,并且指导患者家属正确开展自救,如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对于备有氧气的家庭应及时进行吸氧,保证患者情绪稳定,保持卧床休息状态,停止任何活动,同时告诉患者或其家属,医护人员将第一时间到达。

1.2.1.2 现场急救护理 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评估患者病情,询问其病史、发病时间,认真倾听患者主诉症状,同时对其生命体征予以检查,包括脉搏、血压、呼吸及神志等。心电图检查,并采取多功能心电监护。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如果患者呕吐,应及时清理口鼻。及时给予患者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3~6 L/min。遵医嘱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5~10 mg。及时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应用静脉留置针接连三通,遵医嘱适量应用纠正心律失常、利尿及强心等药物[2],并且与医生认真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及浓度等,严密注意患者病情变化,药物使用情况需及时记录在案。迅速进行冠脉造影,以便建立支架。溶栓针对性治疗,对于没有溶栓禁忌证的患者,可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3 g;对于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可静脉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0 mg;对于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可应用阿托品;对于心室颤动的患者,可采取除颤处理。

1.2.1.3 心理护理 AMI患者一般胸痛剧烈,存在濒死感,患者心理情绪紧张、恐惧。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或其家属的安慰工作,尽量消除其恐惧、紧张感[3],使其对治疗、护理有足够的安全感、信任感,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1.2.1.4 转运护理 待患者生命体征、情绪稳定后,及时转运至医院治疗。转运之前应告诉患者家属途中存在的风险,转运过程中严密监护患者病情变化。保证患者监护仪导线、输液管及吸氧管的畅通[4-5]。送至医院后,应向接诊医生及护理人员详细介绍患者发病情况、院前诊断、现场急救情况、治疗措施、用药及此时患者病情等。

1.2.2 对照组 患者发病后,由其家属护送,自行入院接受治疗。入院前,未能接受医护人员的院前抢救、护理干预。入院后,在院内实施抢救治疗,治疗、护理措施与护理组相同,并结合患者病情适当调整。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对2组患者转归情况进行统计。

2 结 果

2.1 2组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护理组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2.2 2组患者转归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转归情况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2可见,护理组入院前、入院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院前急救是对于院外出现的各种急危症,或是各种突发事件导致重伤患者采取的一种治疗措施[6-7],使患者在发病的第一时间接受有效、正规现场救治干预,并迅速转运院内后,进一步接受治疗,院前急救已成为现代医学中一项重要的医疗措施。AMI发病18 min后,心内膜下心肌细胞发生坏死,如果冠状动脉闭塞3 h以上,坏死区将迅速扩大,6 h后将发展成透壁性心肌梗死,因此AMI预后与抢救时间有着紧密联系。患者发病早期接受院前急救治疗、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发病与抢救时间,利于患者预后。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AMI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可显著减少溶栓、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1] 胥丽,贾长海,肖苓蓉,等.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39-1440.

[2] 王爱英,安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院前急救的护理干预[J].医药世界,2009,11(7):374-375.

[3] 任春菊,杨燕清,郑娜冬,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80 例院前急救护理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180-1181.

[4] 梁肖霞,周华玲,彭雪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3):15-16.

[5] 朱家祯,段虹宇,曲国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8):103.

[6] 廖春梅.急性心肌梗死 66 例院前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179.

[7] 杨晓燕.院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299-300.

(本文编辑:习 沙)

10.3969/j.issn.1002-2619.2015.09.046

魏霞(1978—),女,主管护师,学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542.220.5

A

1002-2619(2015)09-1406-02

2014-06-10)

猜你喜欢

溶栓入院心肌梗死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