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强筋活血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2015-03-17石爱华

河北中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膝眼强筋瘀血

石爱华 王 建

(北京市密云县中医医院针灸科,北京 101500)

针刺联合强筋活血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石爱华 王 建

(北京市密云县中医医院针灸科,北京 101500)

骨关节炎,膝;活血祛瘀剂;中医疗法;针刺疗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eoarthrosis,KOA)一般是由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外伤、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体质量过重、不正确的走路姿势、长时间下蹲、膝关节的受凉受寒也是常见诱因。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主要临床表现有膝部痠痛、膝关节肿胀、膝关节弹响等,如治疗不及时则可导致关节畸形,致残。2012-01—2014-12,我们应用针刺联合强筋活血方治疗KOA 80例,并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8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60例均为我院针灸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男28例,女52例,年龄40~63岁,平均(54.13±8.10)岁;平均体质量(65.12±9.13) kg;病程1~7年,平均(4.20±2.64)年。对照组80例,男30例,女50例;年龄42~64岁,平均(55.06±8.42)岁;平均体质量(64.09±9.53) kg;病程1~8年,平均(5.12±2.36)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KOA的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KOA的诊断标准[2]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的诊断标准[3]。排除风湿性关节炎者;治疗前2周内使用过消炎镇痛药或糖皮质激素者;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脑疾病患者;有药物过敏史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297)75 mg,每日1次口服。

1.3.2 治疗组 予针刺联合强筋活血方治疗。①针刺取穴:内膝眼、外膝眼及鹤顶,均取双侧。取一次性毫针(北京汉医医疗器械中心生产的汉医牌25 mm×40 mm毫针)直刺内膝眼、外膝眼,平刺鹤顶穴(从鹤顶水平内侧10 mm向外方平刺10 mm,针尖达鹤顶穴)。肾虚髓亏证加直刺悬钟(双侧)、太溪(双侧);阳虚寒凝证加斜刺百会、直刺足三里(双侧);瘀血阻滞证加直刺血海(双侧)、曲池(双侧)。得气即止,每日1次。②强筋活血方药物组成:木瓜18 g,川牛膝18 g,石斛30 g,鳖甲15 g,鹿角霜15 g,延胡索30 g,白芍药30 g,乳香6 g,没药6 g,地龙6 g,土鳖虫6 g,威灵仙15 g,甘草15 g。辨证加减:肾虚髓亏证加龟甲15 g、生杜仲10 g、熟地黄20 g、骨碎补15 g、黄芪30 g;阳虚寒凝证加麻黄 6 g、制川乌头10 g、秦艽20 g、独活15 g;瘀血阻滞证加当归20 g、柴胡15 g、川楝子10 g、丹参30 g、川芎15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

1.3.3 疗程 2组均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方法 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并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中相关内容进行量化计分统计,比较2组治疗前后总积分的变化,并统计疗效。

1.5 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症状消失,膝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疼痛基本消失,膝关节屈伸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活动或工作的能力有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改善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2]。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临床控制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 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KOA是以关节软骨退变伴软骨下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继发引起滑膜、关节囊及软组织损伤的炎症反应,临床以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为非甾体消炎镇痛药,临床常用于急慢性关节炎、急慢性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治疗,对KOA也有很好的临床疗效[4]。

中医学认为,KOA属痹证之骨痹范畴,正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外邪侵袭是发病的诱因。我们认为,KOA虽为筋骨间病,但与肝、肾关系密切。华佗《中藏经》曰:“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阐明了骨痹与肾脏受损有关。《内经》云:“肝主筋,肾主骨。”又云:“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因此,人到中年以后,肾虚较为明显,肾不能主骨生髓。肝、肾同居下焦,乙癸同源,肾气虚则肝气亦虚,肝虚则无以养筋以束骨利机关。肝主筋,膝者筋之府,肝气虚则膝痛,且以夜间为著。《类证治裁·痹证》说:“痹久必有瘀血。”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中也有“瘀血致痹”说。故瘀血既是K0A的病理产物,也是其病因,瘀血阻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另外,由于膝关节扭、闪、挫伤致膝关节内外组织损伤,脉络受损,血溢于外,阻塞经络,致气滞血瘀,经络受阻,膝关节及周围组织失养,致使伤部发生疼痛。总之,肝肾精亏,肾督阳虚,不能充养温煦筋骨,使筋挛骨弱而留邪不去,瘀血逐渐形成,必然造成痹证迁延不愈,最后关节变形,活动受限。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止痛是治疗KOA的常见治则[5]。我们所用强筋活血方中木瓜、川牛膝、石斛、鳖甲、鹿角霜强筋壮骨;延胡索、白芍药、乳香、没药、地龙、土鳖虫、威灵仙活血通络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肾虚髓亏证加龟甲、生杜仲、熟地黄、骨碎补、黄芪补肾壮骨填髓;阳虚寒凝证加麻黄、制川乌头、秦艽、独活温阳止痛,祛风寒湿;瘀血阻滞证加当归、柴胡、川楝子、丹参、川芎理气活血化瘀。总之,治疗以肝肾气血亏虚为发病基础,辨证加减施治,提纲挈领,谨慎调理,收效较好。多项研究表明针灸治疗KOA临床疗效确切[6-8]。针刺所取内膝眼、外膝眼及鹤顶均主治膝关节痠痛[9],可使局部组织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炎症的消散和吸收,不但可阻止软骨进一步退化和纤维化,也有利于改善组织营养[10]。同时通过辨证加穴针刺,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联合强筋活血方治疗KOA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可以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延缓膝关节进行性退变,是安全可靠、经济简便、无副作用的“绿色疗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1):28-30.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0.

[4] 闵华,蒙珍.双氯芬酸钠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60例[J].中国药业,2013,22(9):31-32.

[5] 孙书龙,汤晓晨,姜宏,等.“芪藤汤”治疗膝骨关节炎24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2,44(11):45-46.

[6] 徐斯伟.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4):11-12.

[7] 孟繁济.针刺加拔火罐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J].针灸临床杂志,2000,16(3):34-35.

[8] 赵李清,黄燕兴,滕蔚然.针刺结合康复指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估[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1):149-151.

[9] 罗永芬.腧穴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40-241.

[10] 王应军.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1):148.

(本文编辑:石 康)

10.3969/j.issn.1002-2619.2015.09.037

石爱华(1978—),女,主治中医师,硕士。从事针灸科临床工作。

R287;R274.9;R684.305

A

1002-2619(2015)09-1384-03

2014-07-24)

猜你喜欢

膝眼强筋瘀血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空调吹得膝盖疼 按摩穴位可改善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艾灸补阳气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