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的无情理论与多情性格*
2015-03-17张松辉
张松辉,张 景
(湖南大学 岳麓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在中国历史上,庄子首先提出“圣人无情”的理论,目的是为了摆脱情感对自己的折磨,这一事实本身就证明庄子是一位多情之人。虽然庄子提出了“无情”理论,但他始终也没有能够摆脱情感对自己的折磨,《庄子》一书的存在足以证明这一点。庄子一直摇摆于现实生活中的“多情”与理想境界的“无情”之间。
一 理想境界中的无情圣人
“无情”一词出现很早,但最初不是作“没有情感”义使用。如《左传·哀公八年》:“吴为邾故,将伐鲁,问于叔孙辄。叔孙辄对曰:‘鲁有名而无情,伐之必得志。’”关于这个“情”,古今学者一致理解为“实”①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八:“有大国名,无情实。”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情,实也。”郭丹等《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左传》:“情,实。”,“鲁有名而无情”的意思是鲁国有大国之名,却没有大国之实。另如《礼记·大学》:“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朱熹《大学章句》解释说:“情,实也。”“无情者不得尽其辞”的意思是说“圣人能使无实之人不敢尽其虚诞之辞”②《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页。。而作为没有情感义使用的“无情”一词,首出于《庄子》: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③王先谦:《庄子集解》卷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4页。
庄子认为,圣人的模样与世人一样,所以圣人与世人生活在一起;圣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没有世人的“情”,因此他们的思想境界就高于世人。
庄子说的“无情”,不是我们通常说的残酷无情,而是无“好恶”之情。好恶之情是人们身心痛苦、招惹是非的主要原因。佛教把人生痛苦概括为七种: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七苦,无不与“好恶之情”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好恶,那么各种痛苦自然也就没有了。另外,有了好恶之情,就会把自己喜爱的事物占为己有,而把自己厌恶的事物推给别人,这会为自己招惹是非。所以后来的刘勰《新论·去情篇》说:“情者,是非之主。”④刘武:《庄子集解内篇补正·齐物论》转引,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0页。有情则有好恶,有好恶则有是非。如果没有好恶,各种是非就不会落到自己的头上。没有痛苦,没有麻烦,自然就成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圣人了。
于是在庄子的笔下,就出现了一大批无情的圣人,有看破生死的秦失、孟子反、子琴张,有淡薄名利的许由、巢父,更有超然于万物之上的邈姑射山神人。庄子在《齐物论》中总结说: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⑤《庄子集释》卷一下,中华书局1961年版,上册,第96页。
圣人连生死都不放在心上,更何况是区区一些小利小害呢!
因为庄子首倡“圣人无情”理论,所以庄子就被后人视为无情的圣人。苏轼在《濠州七绝·逍遥台》中写道:
常怪刘伶死便埋,岂伊忘死未忘骸。乌鸢夺得与蝼蚁,谁信先生无此怀?⑥《濠州七绝·逍遥台》,《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上册,第64页。
刘伶忘情于生死,却无法忘情于安置自己的遗体;而庄子不仅忘情于生死,也忘情于对个人遗体的安排。对生死都了无好恶,更遑论其他!
到了后来,庄子的这一理论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世俗文人认为“无情”是圣人的标志之一,《世说新语·伤逝》记载:“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⑦《世说新语校笺》卷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49页。在魏晋时期的文人那里,圣人无情,是一个被大家共同认可的命题,据《隋书·经籍志三》记载,当时还有人著《圣人无情论》六卷以阐述此义。
圣人无情不仅影响了世俗文人,也影响了佛、道二教(或者说他们的观点是不谋而合)。最早传入中国的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中就认为,要想成佛,必须做到“无情”:
佛言:人系于妻子、宝宅之患,甚于牢狱、桎梏、桹档,牢狱有原赦,妻子情欲,虽有虎口之祸,己犹甘心投焉,其罪无赦。⑧《佛说四十二章经》,北京出版社1996年影印本,上册,第6页。
佛祖认为,亲人、财富对于世人来说,比老虎还要可怕,因为人们见了老虎知道逃避,而见了亲人、财富这张吃人的虎口时,人们不仅不躲避,还甘心情愿地把自己的身躯往这张虎口里送,而且永无出头之日,至死不悟。因此,要想成佛,必须首先掐断世俗好恶之情。道教也持相同看法,王重阳是道教全真派的创始人,他的《唐公求修行》写道:
学道修真非草草,时时只把心田扫。悟超全在绝尘情,天若有情天亦老。①《唐公求修行》,《重阳全真集》卷二,《中华道蔵》,华夏出版社年版,第26册,第289页。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简明而清楚地概括了道家道教对“情”的看法。他们认为,人之所以会衰老,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具有喜怒哀乐之情。这些“情”就像锋利的斧头一样,不停地砍伐着人的生命之树,于是秋冬未至,生命之树已是叶枯枝干了。因此,人要想成仙,必须做到“无情”。
二 现实生活中的多情庄子
然而事实上,如果认为首倡无情的庄子做到了无情,达到了无思无虑、无忧无愁的所谓圣人境界,则完全是个误判。终其一生,庄子都是一位多情之人,他没有能够摆脱情的困扰。
后人认定庄子做到无情,其重要证据之一就是妻子去世之后,庄子不仅不哭,反而鼓盆而歌。这同样是一个误会,我们对照《庄子》原文,仔细体会庄子当时的心情: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②《庄子·至乐》,王先谦:《庄子集解》卷五,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0-151页。
关于此事,成玄英评论说:“庄子知生死之不二,达哀乐之为一,是以妻亡不哭,鼓盆而歌,垂脚箕踞,敖然自乐。”③《庄子集释》卷六下,中华书局1961年版,中册,第614页。
许多读者与成玄英一样,只注意到妻死庄子鼓盆而歌的情节,因此得出妻死之后庄子“敖然自乐”的结论,而忽略了其中极为重要的几句话:“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关于这个“概”字,《经典释文》解释说:“司马云:感也。又音骨,哀乱貌。”④《庄子集释》卷六下,中华书局1961年版,中册,第615页。当惠施责备庄子“无情”时,庄子坚决予以否认,而且还着重强调自己怎么会不感慨、痛苦万分呢!可见,妻子的去世,对庄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然而亲人去世,无论生者如何悲伤,亲人都不可能复生,唯一的明智做法,就是安慰生者,让生者少一点徒劳的悲伤,也即今人常说的“节哀顺变”。庄子是哲学家,所以他就用生死循环的理论来减轻妻子去世给他带来的悲哀。鼓盆而歌,不过是悲歌当哭而已。为了更好地说明庄子的这种悲伤无奈的情绪,我们看下面两条记载:
魏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其相室曰:“公之爱子,天下无有。今子死不忧,何也?”东门吴曰:“吾常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与向无子同,臣奚忧焉?”⑤《列子·力命》,《列子集释》卷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14页。
(魏舒)子混,字延广。清惠有才行,为太子舍人。年二十七,先舒卒,朝野咸为舒悲惜。舒每哀恸,退而叹曰:“吾不及庄生远矣,岂以无益自损乎!”于是终服不复哭。⑥《晋书·魏舒列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81页。
东门吴极爱自己的儿子,儿子去世后,他不是不悲痛;但悲痛也无法挽回儿子的生命,那么就只能用“吾常(尝)无子”的话来自我安慰。魏混是晋朝魏舒的独生子,魏舒身为三公,在极为重视后嗣的古代,独子去世对魏舒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在如此悲伤的情况下,魏舒首先想到的就是庄子,他要向庄子学习,不去“无益自损”了。从东门吴和魏舒的言行中,我们不难体会庄子丧妻之后的伤感和无奈。
其实,对庄子这种“无情”表象背后的多情,古人早已察觉。《梦溪笔谈》卷九就提出疑问:“然余闻之,庄子妻死,鼓盆而歌。妻死而不辍鼓可也,为其死而鼓之,则不若不鼓之愈也。”⑦《梦溪笔谈》卷九,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页。既然妻死对自己毫无影响,那又何必鼓盆呢?对此,《雪鸿泪史》第六章作了回答:
无可如何,作旷达语以自解,一念方作达观,一念复涉于痴恋,此特无聊可怜之想,自欺欺人之语,实则用情既深,万无觉悟者也。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人以为达矣,不知彼惟未能忘情,故歌以自遣。⑧《雪鸿泪史》第六章。
还是后人聪明,就连身为小说家的徐枕亚也看透了许多思想家所没能看透的庄子心思。
庄子不仅对妻子充满感情,对父母同样如此。庄子首先从哲学的高度论证孝心出自天性:“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①《庄子·人间世》,《庄子集释》卷二中,中华书局1961年版,上册,第155页。孝心发自本性,出于天然,是人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庄子在《天运》中说道:
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此非过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故曰: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②《庄子集释》卷五下,中华书局1961年版,中册,第498页。
庄子认为,用尊敬的态度来行孝容易,用发自内心的爱去行孝就困难;用发自内心的爱去行孝容易,而想做到孝敬了父母而又忘记自己是在孝敬父母就更困难。③何新华,蒋振华.《〈庄子〉寓言文学的哲学范畴及其哲理内函》,《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第26-29页.由此可见,庄子对世俗人的行“孝”水准是不以为然的,他要求人们在孝敬父母时,应该忘记自己是在孝敬父母。换句话说,庄子主张恢复人的天然本性,把孝敬行为变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庄子不仅对亲人充满了感情,对整个社会和人类,庄子同样是充满了爱心。他在《在宥》中写道:
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慄乎庙堂之上。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意,甚矣哉!④《庄子集释》卷四下,中华书局1961年版,中册,第373、377页。
庄子对他所处的社会既有诅咒,又有同情,而诅咒的原因还是出于同情。因为他认为,在这个充满了尔虞我诈的社会里,不仅百姓生活痛苦,就连统治者过的也是战战兢兢的日子。
像这些悲天悯人的文字,在《庄子》书中触目即是。一个如此充满同情心的庄子,为什么没有积极入世、拯救社会呢?对此,他有明确的回答:
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不亦悲乎!……知其不可得也而强之,又一惑也,故莫若释之而不推。⑤《庄子·天地》,卷五上,中华书局1961年版,中册,第447、450页。
庄子不是不想一施援手,但他清楚地意识到,天下没有人会听从自己,于是只能带着满怀哀悯的心情离开政坛。庄子虽然离开政坛,但并没有真正做到袖手旁观,《人间世》、《应帝王》等篇章提出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措施就是明证。
庄子在自己的书中,告诉人们美好社会的情景,指出达到这一美好社会的途径,还教导人们如何获取“至乐”,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这个社会,一刻也没有忘记苦难中的人类。他与许多圣贤一样,知道自己“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⑥司马迁《报任安书》,《汉书·司马迁列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068页。。《庄子》就是一首感情充溢的抒情诗,庄子至死也没有摆脱感情的纠结。
三 无情与有情的纠结
庄子是一位多情善感之人,而理论上却时时标榜“无情”,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对尖锐的矛盾,而实际上,二者之间却有着内在的因果联系。
中国人写诗作词,最忌讳的就是抄袭,然而有一句诗,却被人们毫无顾忌地反复引用,这句诗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⑦本句最早见于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后来王重阳的《唐公求修行》、元好问的《蝶恋花·春到桃源人不到》、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作品反复引用昊昊之天,尚且承受不了感情的折磨,更何况区区之人呢!嵇康《养生论》把“无情”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⑧《养生论》,《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95页。要想养生,必须“无情”。情不仅为人带来痛苦,而且还严重影响人的生命。吕坤《呻吟语》卷一对此讲得十分明白:
万物生于性,死于情。故上智去情,君子正情,众人任情,小人肆情。夫知情之能死人也,则当游心于淡泊无味之乡,而于世之所欣戚趋避漠然不以婴其虑,则身苦而心乐,感殊而应一,其所不能逃者,与天下同;其所了然独得者,与天下异。⑨《呻吟语·谈道》,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58页。
吕坤认为“世间物一无可恋,只是既生在此中,不得不相与耳。不宜着情,着情便生无限爱欲,便招无限烦恼”⑩《呻吟语·谈道》,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63页。,万物都是死于情感的折磨,上智之人知道这一点,所以要做到“去情”。
庄子就是这样一位多情的上智之人。我们不难从他对父母、妻子、世人的态度中看到他的大爱之情,不难从“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①《庄子·齐物论》,《庄子集释》卷一下,中华书局1961年版,上册,第105页。中体会到庄子的孤独之情,也不难从“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不亦悲乎”中体会到庄子的悲哀之情。庄子还有两句佚文:“《庄子》曰:‘函牛之鼎沸,蚁不得措一足焉。’”②《后汉书》卷八十《边让列传》李贤注引,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86页。偌大的一个天下,已经容不下自己的渺小之躯,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庄子的绝望与愤怒之情。热爱、孤独、悲哀、绝望和愤怒,都是好恶之情的产物,庄子深陷于情感之中。
为了不“死于情”,为了挽救自我,庄子就要寻找一条生路,于是,他对症下药,提出了圣人无情的理论。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他解释得十分清楚:“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圣人无情这一理论提出的原因和目的十分清楚,问题在于,庄子是否做到了无情。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回答:他没有做到。
庄子用来消除“情”的方法很多,如淡薄名利、看破生死、万物一齐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③《庄子·大宗师》,《庄子集释》卷三上,中华书局1961年版,上册,第284页。也就是忘掉自己的身体生命,清除自己的聪明智慧,进入一种物我两忘、无思无虑的境界。无思无虑,自然也就没有情感;没有情感,自然也就没有痛苦。庄子的“坐忘”实际就是一种精神麻醉修养法。这种方法当然是行之有效的,但要学会这种方法却很难。
在淡薄名利这一点,庄子确实优于世人。但不可忘记的是,任何人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高僧淡泊名利是为了成佛,高道淡泊名利是为了成仙,而庄子淡泊名利则是为了养生。而“生”则是最大的利,没有“生”,一切都无从谈起。庄子并没有看破生死,他写了《养生主》,甚至认为“两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④《庄子·让王》,《庄子集释》卷九下,中华书局1961年版,下册,第970页。,他拒绝楚威王的出仕要求,就是担心自己会成为“郊祭之牺牛”⑤《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中华书局简体字本,第1705页。。庄子舍弃诸多小利,目的就是为了保全“生”这一大利。
庄子也没有做到万物一齐,他推崇圣人,批评世人;他赞美至德之世,反对方今之时。庄子更没有做到“坐忘”,生老病死,美丑善恶,都时刻装在他的心里。《庄子·让王》记载:
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则利轻。”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未能自胜也。”⑥《庄子集释》卷九下,中华书局,1961年版,下册,第979页。
这段文字也可以说是庄子的心理写照。庄子心中可能没有“魏阙”,但他装的东西绝对不会比公子牟少。
当一个人陷入情感不能自拔而备受煎熬的时候,总希望能够找到自救的方法。《诗经·卫风·伯兮》写道: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⑦《诗经正义》卷三,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1980年影印本,上册,第327页。
诗中说的“谖草”即萱草,古人认为食用萱草能够使人忘忧,因此萱草又叫做“忘忧草”。自从丈夫从军东征之后,妻子便陷入了痛苦的思念之中,在盼夫无望的时候,妻子想用萱草解忧。而“圣人无情”的理论,就是庄子的忘忧草。萱草无法去除妻子的愁苦,无情理论也无法去除庄子的多情。
庄子一面主张要做到无好恶之情,一面又在大骂当今的统治者是“昏上乱相”⑧《庄子集释》卷七上,中华书局,1961年版,中册,第688页。,同情世俗之人“可不哀邪”⑨《庄子·齐物论》,《庄子集释》卷一下,中华书局1961年版,上册,第56页。,赞美关尹、老聃是“古之博大真人”⑩《庄子集释》卷十下,中华书局1961年版,下册,第1098页。,真人懂得“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因此“其为乐可胜计邪”⑪《庄子·大宗师》,中华书局《庄子集释》1961年版,上册,第244页。,当弟子质询庄子时,“庄子笑曰……”⑫《庄子集释》卷七上,中华书局1961年版,中册,第668页。。可以说,在庄子那里,喜怒哀乐各种情绪都能够找到。所以《渔父》中又提出表达“真情”的问题: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矣。⑬《庄子集释》卷十上,中华书局,1961年版,下册,第1032页。
如果庄子真正做到了“无情”,哪里还会有什么“真悲”、“真怒”、“真亲”呢?这些“真情”的存在,反证庄子没有做到“无情”。
老子曾经说过:“六亲不和,有孝慈。”①《老子》第十八章,中华书局《老子校释》1984年版,第72页。只有当亲人之间缺乏孝慈时,人们才会去提倡孝慈。同样的道理,只有当一个人备受感情折磨时,他才会去提倡“无情”。白居易、陆游受到庄子影响,经常在诗文中大谈生死一齐、甚至死比生好的道理,表现出对死亡的达观态度,而清人赵翼对此却另有看法:“香山与放翁,晚岁澹容与。语语不畏死,正是畏死语。”②《偶书》,《瓯北集》卷四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下册,第1039页。这话可谓是一语中的,经常申述死亡并不可怕的人,也正是畏惧死亡的人。对于庄子的无情理论,我们可以套用赵翼的后两句话:“语语说无情,正是多情语。”而真正无情之人,是不会创建无情理论的,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多情的苦恼。
庄子实际上是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备受感情折磨的现实世界,一个是理想中的无情世界。庄子想竭力跳起来,进入无情的理想世界,然而可惜的是他总是掉下来,落在多情的现实世界。为了更好地体会庄子的这种矛盾情感生活,我们举后世那些效法庄子的人为例,看他们是如何与庄子一样纠结于多情与无情之间的。
自从庄子提出“圣人无情”的主张以后,历代很多文人都在向往这一精神境界,甚至不惜矫揉造作,以“无情”的假像去掩盖自己“有情”的真实。魏晋时期,是老庄玄学盛行时期,文人们多以无情为上。阮籍在当时的玄学界和文学界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我们看阮籍在其母去世时的表现:
(阮籍)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豚,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③《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900页。
母亲去世了,阮籍悲痛欲绝,但表面上却强作无情;然而表面上的无情,却无法掩盖他“吐血数升”的真情。比阮籍晚一些的另一位著名士人谢安也有类似的表现。淝水之战关系着东晋的生死存亡,谢安是当时东晋执政者之一,但他在受命御敌之时,毫无惧色;破敌之时,也毫无喜色。《世说新语·雅量》说:“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敌。’意色举止,不异于常。”④《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校笺》卷中,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09页。大破敌军,拯救了国家,拯救了江南百姓,也拯救了自己,谢安真的不感到高兴吗?我们再看《晋书·谢安列传》的记载:
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⑤《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381页。
谢安高兴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但他表面上却装出一副平静的样子,这就是“矫情”。这其中的原因,一小部分是由于政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他要向人们表示,他正在或已经靠近了那些“无情”的圣人。如果不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这种使自己受尽感情折磨的“矫情”实在是既可悲又可怜。
在有情与无情的问题上,庄子的情感真相是:从本质上看,庄子是一位充满感情的思想家;正是因为庄子的感情丰富,所以才会为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为了排除这些烦恼,于是庄子提出了无情的理论;然而本性难移,提出无情理论的庄子始终没有能够摆脱情感的纠缠。除了我们上述的理由之外,《庄子》一书的存在也是一个明确的证据:如果庄子真的做到了无情,那么充满情感的《庄子》一书就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