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普卜特的建筑人类学思想解析
2015-03-17翁欣然苏剑鸣
翁欣然,苏剑鸣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合肥 230601)
一、拉普卜特建筑人类学理论概述
1.建筑人类学概念及起源
人类学是19世纪诞生于欧洲的专门研究人类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人类本身以及人类创造的社会和文化。其中,作为主要分支之一的文化人类学着重探讨了人类文化的起源和演进过程,比较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文化特质,了解不同文化与相应社会的关系。文化人类学早期着重研究人类社会的状况。随着各国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已突破了原有的研究范畴,拓展到其他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对其他学科产生了深刻影响,建筑学便是其中之一。建筑人类学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建筑学领域,即不仅研究建筑自身,还要研究建筑的社会文化背景。
拉普卜特的建筑人类学思想在20世纪的60年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对过于理性的现代主义的批判中,建筑人类学站在了这一思潮的前列。拉普卜特吸收了人类学与行为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对不同种族现存的建筑形态和模式进行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探究了现代文明盛行进程中传统建筑形态的得失。
2.拉普卜特主要著作概述
拉普卜特认为,建筑的问题应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因为建筑是在文化的土壤中培养出来的;同时,建筑也表现出所处文化的发展进程,并成为文化有形和具体的表现。另外,建筑的建造和使用离不开人类和人类的活动。因此,应当从人的角度,从文化进化的高度,来审视建筑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建筑人类学注重研究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研究人类的习俗活动、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美学观念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建筑的社会文化背景,并通过意义,来将精神图示、认知的分类等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意义可以看成是环境具有的一项隐形功能,是最终通过物质方式表现出来。因此,拉普卜特的建筑人类学理论并未将建筑的形式作为研究的重点,而是集中在人的意识对于建筑形式的选择与影响上。因此他的理论强调了文化与环境意义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一书中,拉普卜特提出了“行为-环境”和“人-环境”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他认为环境作为客观存在的因素,无法对人及其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无法产生行为(包括人类行为、思想、情感等),只能调试或一致某些行为、认知过程或情绪,而文化才是最终决定人在特定环境中行为的决定因素。文化是在行为改变环境,环境决定行为的作用过程的重要中间机制,包括生活方式、理想、规范、日常行为,以及世代传承的由符号传递的图式体系等,这些要素在环境中对人行为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拉普卜特在书中论述了建成物在建成过程中文化的重要性,强调了设计行为、设计目的应遵照使用者所处的文化范畴进行空间、环境的设计,而不是将作品作为彰显自己特色的符号。
于此相对应,拉普卜特的《宅形与文化》一书以民间风土性建筑为切入点,从人工建成物的最终形态入手分析,阐述了文化对环境、尤其是人工环境的重要影响和决定性作用。拉普卜特从人类学和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大量民居实例的收集,分析了世界各地风土性住宅形态的特征与成因,指出了普遍盛行的宅形的“气候决定论”的漏洞,在充分考虑到了物质环境因素对生活形态和“宅形”的制约作用的基础上,总结出人类是依据其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决定住宅的形态的。
拉普卜特在他的理论体系中一再强调了在“人-环境”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意义(Meaning)的重要性,并指出意义是联系环境与人最重要的机制,而意义的研究则必须在相应的文化脉络中进行。他的观点提醒我们,只有对自身所处的现实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研究,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建成环境的意义。
3.环境行为学研究方法运用的必要性
环境行为学是拉普卜特在研究、论述有关文化(意义)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他认为意义表达主要有符号学、象征、非言语三种方法,他分析了符号学和象征方法在表达意义上的缺陷,进而着重探讨了非言语表达方法,并围绕非言语表达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细致论述。
拉普卜特认为,“环境行为学是关于场景、地点、用户群和社会与行为现象的学科”①引自阿摩斯·拉普卜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5,10-11。,而设计行为是对环境行为研究的运用,因此这类研究不仅应出现在设计的前期,而且应该贯彻设计的全程。从分析“设计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入手开始着眼设计,到假设条件的设计行为,最后直至在后期的设计产品的使用效果与评价中得到使用反馈,才是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由于文化、行为与建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复杂且无法避免,而这种关系对环境的评价良好与否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因此就要求设计师在开始环境质量的客位评析之前先要理解主位,也就是使用者的作用及其所在的社会、文化以及物质性的因素,才能得到对该环境的一个较为中肯的了解与评析。
二、拉普卜特建筑人类学核心观点解析
拉普卜特建筑人类学思想的核心是文化对人与环境的影响,其中包括文化的范畴与作用,文化对宅形的影响,以及环境对文化的表达三个主要核心观点,下文将依次对这三个核心观点进行介绍与解析。
1.广义的文化范畴和作用
文化,在拉普卜特的理论中并不仅仅局限于作为“行为改变环境、环境决定行为”作用过程的重要中间机制,也包括生活方式、理想、规范、日常行为,以及世代传承的由符号传递的图式体系等,甚至改造生态和利用资源的方式也被包含在文化的范畴内。文化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恒定性与特异性,这些特性在不同的背景和场合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具有的影响都极为重要。拉普卜特认为,某些外表上相似的表现可能实为差异,而表面上的差异性则有可能是文化恒定的特殊表现。例如在非洲的土著部落中盖起的圆形房屋,和中国传统祭祀建筑的天坛祈年殿同样都是圆形的平面,但其中所代表的意义却完全不同。非洲土著的圆形房屋是平常普通形态的住宅,但天坛和祈年殿的圆形则是由于作为祭祀建筑,圆形与我国“天圆地方”的信仰相符,代表了天,才设计成圆形的。而同样是祭祀神祇的北京地坛方泽坛,虽然和中国中原地区的传统民居一样同是方形的平面,但其中代表的意思也大相径庭。与此相类的是在西方社会中,同样的一幢带有漂亮铝制古典构件的殖民地风格的独栋别墅,英国人认为其带有廉价公租房的烙印,而美国人则认为它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
由以上两个典型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作为连接客观物质环境与人类主观行为指向的作用机制,在理解环境构成、行为模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群体是一个环境行为与环境设计中的决定性因素,相互之间的差异是造成设计多样化的主要原因,而不同文化,或者是亚文化的差别则是区别这些差异的最佳标准。因此文化无论是在环境设计还是在环境评价中都有着特殊的重要性。由于许多“人-环境”间的作用机制都具有文化性,因此群体所具有的群体特征与独特的文化性,可以使相似、甚至是完全相同的环境对不同的群体产生完全不一样的影响。
2.文化对住宅形式的决定作用
住宅的形式是囊括了住宅的选址、朝向、平面与表面形态、场景、装饰等一系列因素的结合体,是人们对一个住宅最直观的感受。我们对于一个住宅形态的评价多在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技术手段等方面,而忽视了文化与社会选择这一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拉普卜特的研究中,他认为原始型建筑是最早的乡土建筑,表现为极少的建筑类型以及个体差异极小的建筑模式;紧接着就是前工业化的风土型,在这一个发展阶段,产生了较多的建筑类型以及个体形式变化模式;最后就是风雅型或者是现代型建筑,即当代类型的建筑。民间盖房一般是最为典型的风土型建筑。风土型建筑的环境适应力强,与环境共生,并能顾及到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风土型住宅形态各异的演化特征是在物质因素与非物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对环境的适应与选择的结果。拉普卜特采用了“选择限度”①引自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24,12-13。一词用以形容风土宅形选择的范围:即在未超越生存极限的情况下,物质的因素,例如气候、用地、经济技术水平等,仅仅是在可行范围内进一步缩小了宅形的选择范围,而人为选择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风土型住宅虽然有着顺应自然条件与物质条件的一面,也存在着不少“反气候”的例证,这进一步说明了物质因素在宅形决定过程中的修正作用与次要地位。
“反气候”例子中较为典型的是居住于寒冷的火地岛(Tierra del Fuego)的奥那人。尽管他们有能力建造精美的仪式用房,但在建造自己的住屋的时候,却不顾气候的寒冷,只建造一面单薄的挡风墙作为遮蔽所;在东南亚气候宜人不需要过多庇护的地区,当地土著则会建造非常精美的住宅,但一些需要庇护的活动,例如烹饪、死亡,或是分娩,则是在露天的情况下进行。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人为选择作为宅形的决定因素,是受到了非物质因素影响的,其中较为首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宗教与社会文化。拉普卜特在房屋住宅的设计与形式的选择上提出了社会文化决定论。社会文化的众多因素中,在具有代表性的原始型建筑与风土型建筑发展的阶段,宗教在社会组成、运行以及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中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因此,宗教作为原始性与前工业化文化的文化基础,直接导致了建筑的象征性。
宗教除了限定人们行为对建筑单体形式的选择外,它的作用范围多在建筑聚落的布局中,同时也影响着建筑单体的设计与形式。在风土建筑阶段,建筑单体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总体布局,同时村落中的道路、水区走向、宅舍的高度、排布均依据一系列的法则。这类法则体现出的就是宗教性,宗教性所反映出的是人类“理想环境”的图景,通常涵盖了深藏着的象征性。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理论中的风水学,就将整个村落的布局优先于单体宅舍的布局,形成了宗教性高于舒适性的结果。再例如天坛的布局。天坛是中国封建时期皇帝祭天的宗教性场所,是由若干建筑组成的。作为皇帝行宫的斋宫,即使是作短暂居住用,也因信仰的缘故而只能坐西朝东不再面南背北,违背了民间造宅的基本准则;另外,祈年殿、圜丘等也选择了在中国传统民居中极少选择的圆形平面,为的是突出古人所崇尚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因而采用了圆形平面来作为天的象征。
天坛即使是作为拉普卜特理论中“壮丽而设计的传统建筑”,依然反映出了文化(信仰)需求高于物质要求这一“文化决定论”的主要思想。
3.环境对文化的表达
从心理层面透析拉普卜特的理论时,我们可以认为他所提出的“选择限度”是受实际物质要求影响的,而人为决定则是心理上的要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可以得知,人类在物质上的需求仅仅位于金字塔的最低两层,而从第三层及以上都是心理需求,也可以称为欲求。欲求包括想得到认可、确认归属感以及对自我实现的渴望。这些是在满足了物质层面最低标准的基础上自然而发的社会与认知的心理需求。由于这些需求大大超过了物质上的要求,所以在宅形的选择与决定过程中,物质上的“可为”会受到心理上、也就是文化上“不可为”的反制,体现为习俗上以及宗教上的要求。因此宅舍的形式中蕴藏的文化性因素远远高于物质性的因素。
这些心理上的欲求会通过人类主观行为对环境的改造、使用而得到体现。由于欲求与文化息息相关,则欲求体现出的环境意义,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拉普卜特认为在设计行为以及活动中,设计师应当着重注意未来潜在使用者所处的文化范畴,才能设计出真正满足使用者需求的物质环境。
为了阐述他的这一想法,拉普卜特在书中提到一个非本地的建筑师在拉丁美洲实施的廉价住宅区的项目,这个项目的使用反馈得到的评价非常低。经过调查得知,当地传统民居中,厨房的面积是与客厅相当的,其中不仅仅是囊括了烹饪空间,更重要的是给家中来访的宾客提供了观赏女主人精美厨艺的空间。而一个女主人的厨艺精湛与否和是否为人所知是在当地评价一户人家地位的重要因素。但这样的一种欲求却与该小区户型中狭小的厨房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因此在住户中的评价也不高。另外,在我们周围的房地产开发商所做的广告中也能看到类似现象。尤其是住宅开发商,除了采用良好的建筑平面以外,更是在建筑的外形、景观的设计、小区的名字上多采用与“园林”、“皇家”、“府邸”等象征高端、上档次的词语,为的就是迎合顾客对彰显自己身份地位的欲求;或是与自然相亲的词语,目的则是迎合希望与自然亲近的顾客的心理欲求。
而从个人角度出发,在搬入新房子、宿舍甚至是出租的房屋的时候,一般人们会运用各种非固定元素对房屋内部进行装饰,使其带有一定的个人风格;一些顾客在入手二手房的时候也会重新进行装修,也有些是为了标示自己的所有权,增强归属感。
由上可知,环境不仅仅是物质环境,而是在不断生长着的有机体,人们根据他们获得的环境的意义来对环境作出反应。人们对环境,首先是整体的与感情的反应,然后才是以特定的词语对它们进行分析评估,而这种总体的感情上的反映是基于环境及其特定的方面所给予人们的意义而产生的,因此,意义是理解环境如何起作用的中心,意义不是脱离功能的东西,而其本身是功能的最重要的方面。
三、总结与启示
1.拉普卜特建筑人类学思想的总结
第一,拉普卜特的建筑人类学观点认为,建筑的问题应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因为建筑表现出所处文化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成为文化有形和具体的表现。无论是从建筑单体的空间序列的排列,还是一个城市的生长脉络,都遵循了建筑所处文化的观念和规律。
第二,另外,建筑的建造和使用离不开人类和人类的活动。因此,应当从人的角度,从文化进化的高度,来审视建筑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建筑人类学注重研究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研究人类的习俗活动、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美学观念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建筑的社会文化背景,促使人们选择某种特定的建筑形式,并可最终通过物质方式表现出来。
2.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拉普卜特关于环境意义的理论,是对现代主义极理性倾向反思的进一步的发展。他一再提及传统城市中环境线索之清晰、场合之确定和人们行为之一致有消失的趋势,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民间艺术的缺失,并逐渐失去了作为符号象征的作用”①引自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24,12-13;。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建筑类型的大量涌现,新型建筑的复杂性和对功能的要求使得某些传统不再适用;其二是缺乏共有的价值体系和世界观。我们将不符合原生文化的观念强加在了传统的文化上,直接导致了现代城市空间组织在表达效果上和真实上较差的现状。
尤其是当前中国处在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外来信息繁多,当前规划师建筑师由于经济大潮的现状,使规划与设计最主要的使用者失去了主导性,造成了大量建筑的商业化,失去了文化意味。城市面貌雷同,建筑风格千篇一律,其中所蕴含的城市文化与社会脉络也几乎消失。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进一步恶化,从拉普卜特的理论出发,一是不应再将不符合原生文化的观念强加于该文化上,而应尽可能地保护原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脉络;二是从环境意义的传达入手进行建筑和空间设计;三则是满足所处特定文化的各方面要求。
拉普卜特认为,人工景观与文化景观的最主要一点是文化传承性的灌输,因此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中,从着重环境意义的传达入手,才能建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城市与建筑景观,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继续发展下去。
[1](美)阿摩斯·拉普卜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常 青,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6-51;78-83.
[2](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M].常 青,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7-80;134-139;29-32.
[3](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式[M].常 青,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21;44-61.
[4]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82-84.
[5](美)马斯洛,A.H.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程 朝,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7-30.
[6]常 青.人类选择了宅形[J].重庆建筑,2010,(6):59.
[7]侯东亮.建筑的人类学思考——论建筑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0):167-168.
[8]张晓春.建筑人类学框架初探[J].新建筑,1999.6: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