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义体认视域下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范式创新论略

2015-03-17时统君

卫生软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范式医学生规律

时统君

(徐州医学院社会科学部,江苏 徐州 221004)

● 医学教育 ●

意义体认视域下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范式创新论略

时统君

(徐州医学院社会科学部,江苏 徐州 221004)

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范式是指人们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教育现象所持有的见解、思维方式以及思维框架的总称,是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进行哲学思考的理论反映。在教育目的、教育向度、教育层次等多方面的具体与历史的统一中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至少呈现出理想范式、问题范式与规律范式这样三种本质性范式。而实现理想范式、问题范式与规律范式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统一既是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理论体系走向成熟与完善的重要方法论前提,也是创新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范式并促进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现其自身历史使命的重要方法论保证。

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理想范式;问题范式;规律范式

高等医学人文教育承担着丰富医务人员的精神家园、增强医务人员对自身职业意义的重要认识。然而,我国当前的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尽管在理论教学与研究方面成效显著,但在如何提升医学生、医务人员对自身职业意义体察和认同度的教学与研究层面却尚显羸弱。这也是导致当下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为了全面提升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学实效性,在意义体认视域下创新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范式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必然是一项无法绕开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这是因为,在现代性语境中,伴随各种学科间的交叉通融,肇始于某一学科的特定理论突破自身学科的限制从而在其他学科领域获得普遍承认并为其它学科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新颖的方法论视角已然成为常态。自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命题以来,迄今不管是自然科学界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界对“范式”理论的关注和探讨仍在方兴未艾中。因此,在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引入范式理论,既是运用范式理论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进行哲学上反思的逻辑结果,也是现实中有效开展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论选择。

1 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范式厘定

“范式”(paradigm)一词源自语言学,指谓现代语法中词形的各种变化规则,诸如动词的人格化、名词的各种变格等,由此引申出范例、模型、模块、模式等义项。库恩将范式移植于科学哲学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范式’一词无论实际上还是逻辑上,都很接近于‘科学共同体’这个词。一种范式仅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东西。反过来说,也正由于他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科学共同体,尽管这些成员在其他方面并无任何共同之处”[1]。这里,我们可以把库恩的范式理解为“某一科学家集团围绕某一学科或专业所具有的理论上或方法上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他们有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了一种共同的科学传统,规定了共同的发展方向,限制了共同的研究范围”[2]。可见,正如库恩所言,范式问题就是一个学科何以可能的“学科基质”(disciplinary matrix)问题。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内涵丰富,通常是指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原则的对医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施加各种教育影响,使医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事医学职业所必需的思想意识、理论观点、医德规范以及人文理念等,从而培育和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并使其具备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此而言,高等医学人文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特殊的系统,必然有其自身所关注的基点性问题、元问题或曰核心问题,有其自身相对完善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的方法,同样也有高等医学人文教育主体所秉持的共有人文信念、人文价值以及实施技术等。可以说,以上诸多要素共同塑造与铸就了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自身所特有的基本范式。因此,所谓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范式,就是指人们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教育现象所持有的形而上的见解、思维方式以及思维框架的总称,是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进行哲学思考的理论反映。

基于范式是某一学科领域的理论家们所共同持有的形而上学信念以及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范式客观存在这一无可争议的事实。在教育目的、教育向度、教育层次等多方面的具体与历史的统一中,尽管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范式具有多种表现,但理想范式、问题范式与规律范式是其至少应该呈现出的三种根本性的范式。

2 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理想范式

古希腊以来“认识你自己”就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鹄的。“认识你自己”的要义就是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等根本性问题进行形而上的思考。这样,以反省、明确意义为价值依皈的理想范式就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性的重要研究范式。无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莫尔、黑格尔,或者人本主义、实用主义等近现代西方哲学,都将对人、对社会的理想设计作为重要理论旨趣。完全可以说,若抛弃了理想范式,人文社会科学的安身立命之本就将无以栖息。而这理所当然构成了理想范式之所以成为高等医学人文教育重要范式之一的合法性依据之所在。

在当下的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活动中,众多学者从不同维度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理想目标、理想手段进行相对集中的探索,也使理想范式成为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范式。有学者指出,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良好开展对医学教育、对医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医学人文教育是一种更倾向于人的本性的教育,是对作为受教育者的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进行人文熏陶和能力培养,以使其达到完善人格并实现人生价值的自我升华,因而在观念层面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在实践层面强化医学生的人文技能便内在的成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本质使命[3]。还有学者指出,医学人文教育是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医学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使医学生养成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以便能够在未来的医学职业生涯中实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4]。还有学者从医学目的、医学发展趋势以及反思医学引发的社会问题等层面论证了开展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5]。关于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举措,研究者大多从课程建构、教学内容、教育原则、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设计、探讨,诸如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与人生境界、引导医学生感受医生崇高的职业价值、把人文教育融合到医学实践教学中并拓展实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等[6]。

可以看到,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理想范式的核心侧重于对教育目的、教育手段的理想建构倾向。问题是,现实中的理想有抽象与具体之别,因而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理想范式也就有抽象的理想范式与具体的理想范式之分。其中,抽象的理想范式,指的是忽视现实中的各种客观要求,以抽象的、永恒存在的原则为依据去建构教育理想目标的范式。这种教育范式虽然对个体、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引领价值,但往往走向宗教叙说或话语强权,现实中如科尔伯格所言的“美德袋式”教育即是证明。具体的理想范式则是指能够与其他教育范式实现有机互动,以对现实性问题的分析与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为依据,在长期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中实现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目标、操作技术进行具体设定的范式。那么,怎样才能避免理想范式的乌托邦叙述或话语强权而不至于滑向抽象?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工作者来说,认识到理想范式的非独立存在性进而把握好适度性是极其必要的。

3 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范式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解决各种既存问题而新问题又不断产生的发展过程。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将“认识你自己”奉为自身圭臬,因此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就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在逻辑,而问题范式也必然成为其重要的基础性研究范式之一。从古希腊、中世纪到近现代,从皮浪、康德到后现代主义哲学,众多哲学家都曾以问题范式为基础对人类面临的多方面矛盾问题进行过历史与现实的展现和批判。

问题范式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性范式,对于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而言,问题范式的鲜明特点在于可以从不同维度审视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所呈现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并对其中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就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对于当代医学的重要性而言,现实中还存在着各种质疑,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当前医学发展出现的种种问题,难道不可以通过医学自身的发展得到解决吗?何需人文学的鼓噪?为医学技术的成果运用设置伦理道德界限,难道不会妨碍医学的发展吗?提倡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结合,难道不是在给医学设置禁区、违背了“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吗[7]?针对当前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困惑以及边缘化现状,众多研究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有学者总结当下我国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重视程度不够,医学人文课程被弱化;课程设置不合理,随意性大;医学人文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医学生未从根本上意识到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选课具有盲目性[8]。还有研究认为造成目前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认知错位的原因,也有环境困扰的原因,更有机制掣肘的深层原因[9]。当然,针对以上的各种质疑和问题,学者们或从观念层面予以批判论证,或提出一些颇具合理性的知识建议。

可以发现,对当下的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现状进行问题研究,使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范式相较于理想范式而言要充盈、丰满、具体一些。然而,当我们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范式本身进行理性的审视时,就会发觉现有的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研究本身大多是从纯粹的知识、理念、原则出发,坚持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问题进行理念化、原则化的知识反思、知识拯救。而事实上,倘若这种知识反思、知识拯救仅仅驻留于观念层面且抛离了对社会规律、社会存在的正确把握则流于抽象便是其不二归宿。显然,没有对规律的正确把握,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范式也是存有诸多缺陷的。这也表明,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实施、开展还需要规律范式这个基础性平台的强力支撑。

4 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规律范式

客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往往是一副纷繁复杂甚至是转瞬即逝的现实图景。对此,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就不断的反思这样的问题:自然界与社会的发展是源自偶然的冲动,还是遵循着其深层次的固有规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杂乱无章而孤立存在的,还是遵循着一定规律而普遍联系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认为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是依循着“逻各斯”而有一定的次序和周期并适应着不可避免的必然性的。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实际上就是指规律。因此,人类在对规律性问题的不懈探索以及在对规律性问题各个层面不同解答的历程中便产生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又一重要的基础性范式,即规律范式。可以说,没有对规律客观存在的哲学承诺及其自觉把握,人类是无法适应复杂的生活世界的,遑论对客观世界的有效改造。

规律的存在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10]。当这种规律性的知识客体主体化、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时,就外在地表现为人们在行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实践方案、操作规则。在规律与实践方案、操作规则的关系上,规律是实践方案、操作规则的基础,实践方案、操作规则是规律的主体反映。当人们抛开客观规律去建构实践方案、操作规则时,这种建构是抽象的;而当人们以客观规律为基础去建构实践方案、操作规则时,这种建构则是具体的。因此,是否以客观规律为基础,是判断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方案、操作规则建构具体性与抽象性的重要分水岭。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而言,规律范式就是以揭示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的本质性存在以及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必须遵循的具体规律为基础、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从具体层面进行本质把握的基础性范式。

库恩曾指出,范式更新带来知识更新,知识更新以范式转换为前提。因此,在明确规律范式科学内涵的前提下,将规律范式基础性地引入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将为高等医学人文教育本质的明确、为高等医学人文教育效益最大化的实现提供重要的方法论前提。特别是在实施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应当遵循的各种教育规律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必将获得充分的重视。当然,规律绝不是纯粹的一般性公式,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性、历史性决定了规律是具体的规律、历史的规律。因此,以社会存在为基础,去揭示具体社会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具体规律,是保证规律范式科学性、具体性的根本前提,也是具体的规律范式的必然要求。惟其如此,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在本质才能得到全面揭示,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科学设定的多层次性目标才能得以全面实现。

5 结语

当前,由于存在着针对医疗实践中的诸多困惑而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却时常呈现理论乏力的窘境,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在研究范式方面必须寻求突破。笔者认为,在意义体认视域下实现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理想范式、问题范式与规律范式三者间有机的内在统一应当是有力的突破口。这是因为,如上所述,理想范式的主旨是要通过“理想叙事”去指明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及其价值之依皈;问题范式的主旨是要通过“问题叙事”去揭示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本原因之所在;规律范式的主旨则是要通过“规律叙事”去昭明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方案及其操作规程必须遵循的客观准则。倘若离开理想范式、问题范式与规律范式间的辩证统一,则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要么见物不见人,要么趋向自说自话之空泛,要么落于形而上之抽象。因此,实现理想范式、问题范式、规律范式三者间具体的、历史的协调统一既是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理论体系走向成熟与完善的重要方法论前提,也是创新意义体认视域下的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范式并促进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现其自身历史使命的重要方法论保证。

[1] 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2]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 曹云飞,陈金梅.医学人文教育的使命及其改革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21-23.

[4] 叶德明.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58-60.

[5] 张亚斌,石 凯.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及对策探讨[J].社科纵横,2010,25(2):277-278.

[6] 罗 飞,张泽华,侯天勇.医学实践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的意义和方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107-108.

[7] 杜治政.守住医学的疆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8] 刘东梅,雷红艳.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795-796.

[9] 张 俊.当下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8):64-66.

[10] 列 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本文编辑:邹 钰)

Thoughts on high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paradigm innovation under the view of recognizing meanings

SHI Tong-jun
( Xuzhou Medical College , Xuzhou, Jiangsu 221004, China)

High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paradigm is not only a kind of summary, including people’s ideas, thinking ways and frameworks on various educational phenomenons in the practice of high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but also refers to a kind of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 to high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Depending on the concrete and historical unity of such as purpose, target and level about education and so on, high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at least has three essential paradigms which include ideal, problem and law paradigm. Now realizing the concrete and historical unity of ideal, problem and law paradigm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methodological premise for the theory of high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trending toward maturity and perfection, but also the important methodological assurance for the paradigm of high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innovating and promoting high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to achieve its own historical mission.

high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ideal paradigm, problem paradigm, law paradigm

R192

A

1003-2800(2015)03-0159-03

2014-09-23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B-a/2013/01/023);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重点项目

(2013JSJG06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2013SJD720007)

时统君(1971-),男,江苏东海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范式医学生规律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巧解规律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