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现代转型探析
2015-03-17李倩岚王瀚东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李倩岚 ,王瀚东(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现代转型探析
□李倩岚 ,王瀚东
(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正处在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转型过程中,少数民族社会成员通过文化传播获取先进信息以适应社会转型尤为重要,因此,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代转型也已迫在眉睫。本文认为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代转型的前提;创新体制、转换机制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代转型的关键;改进手段、优化渠道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代转型的重点。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代转型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正处在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一方面,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秩序等面临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面,新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社会秩序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影响悄然形成。这样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成员来说,通过文化传播获取先进信息以适应社会转型尤其重要。在这种历史性的文化变迁大潮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现代转型也已迫在眉睫。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代转型的前提;创新体制、转换机制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代转型的关键;改进手段、优化渠道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代转型的重点。
1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代转型的前提
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都与文化的传播直接相关。长期以来我国民族地区文化传播与汉族地区相比明显落后,很重要的根源在于思想观念的落后。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以及文化传播的现代转型势在必行。这里的“现代”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种价值尺度;“现代转型”不仅指在形式上具备一种现代的形式,也包括具有现代的眼光和传播理念。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代转型,首要的是要解决思想和观念问题。
1.1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代转型,是少数民族文化自身发展与传播的需要
第一,从文化变迁过程来看。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规律,不管哪个民族、国家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这一过程。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一个不断更新、变迁、发展的动态过程,都必然会触碰到现代转型的问题。虽然文化具有民族性与稳定性,但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中,文化的稳定性也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在信息、交通、经济竞争、文化交流等领域全球化趋势下,那种完全与世隔绝和独立发展的文化是根本不存在的。这种演变过程,一方面是民族内部各种文化成分不断发生嬗变;另一方面是各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传播、影响,相互渗透和吸收。文化转型就是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突变,是传统文化量变积累的必然结果。[1]
第二,从文化内在本质来看。与时俱进是文化内在本质的体现。任何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都只能是相对的,都包含精华和糟粕并存的情况。由于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大多处在自然和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区域,交通很不方便,信息也不畅通,经济和文化生活相当封闭。这种“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使这些民族地区的人们形成了保守、封闭的生活方式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文化心态。[2]这些长期流传下来的陈旧落后的观念、心理、习惯等,严重地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少数民族文化只有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在传承中得到发展和保护。
第三,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它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正如毛泽东曾经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3]任何文化都必定会随着它所处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变革。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民族要不被时代发展的潮流所吞没,就必须进行文化的变革和发展。[4]
1.2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代转型,是改变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状的需要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多处祖国边陲,接受现代文明时间较晚,文化传播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较为常见的有口传身授以及宗教仪式传播等传统的传播渠道。这种传播由于活动规模、内容有限,授受形式单一,传播的范围、程度都很有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和大众传媒的介入,包括报纸、广播以及上世纪70年代崛起的电视等已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和有效形式。特别是近30多年来,电脑网络、移动通讯迅速发展,各种网站、微博、手机报等都纷纷设置,并推出当地少数民族文化风情栏目、视频,使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路径、传播方式、传播效果较过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从目前来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也面临很多问题:一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介质不断缩减。文化传播是需要一定的介质,如特定的民族服装是呈现一个民族服饰文化的介质,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也承载于特定的菜品当中。但现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承载民族文化的中心介质在不断缩减,甚至在逐步消失,减少了当地民众对于本民族文化的接触程度,造成对本民族文化的“陌生感”,给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带来影响。二是有些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越来越少。我国有的少数民族有语言而无文字,这些民族文化过去缺乏完整的记录体系,如居住在我国东北部的鄂温克族,其发展历史以及民族内部的文化内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依赖本民族老者进行逐代口述传播,这些老者似乎成为了该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能够充当“文化传承载体”的老者越来越少,导致部分民族在文化传播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三是现有传播方式不能满足年轻人需求。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播方式是在“群居社会”的特点下形成的,在现代社会里,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青年,多数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兴趣学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加上传统的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也不能适应年轻受众的兴趣特点,一旦这种文化认同感减弱或者消失的时候,这样的传播模式就难以继续下去。从而导致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人会越来越少,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将面临消失的危险。
1.3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代转型,是适应传播理念和传播技术发展的需要
第一,在现代传播理念方面。现在使用的传播概念,译自英文“communications”,虽然它一开始就包含有“与别人建立一种关系”的含义,但长期以来,却更多地被人们理解为是从传播者的立场和意愿出发,从上到下或者是主动的传播者劝服被动的接受者的含义,自然维护的只能是传播者的利益。而对于接受者而言,则只有认同与否的选择。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步摆脱了古代社会的“人的依赖关系”,[5]也改变了社会交往形式,个人包括传播者与接受者越来越取得了独立,传播开始考虑了公共的利益、接受者的利益,传播的意义也逐步地真正转变为“交流与沟通”的含义。这种现代传播理念的诞生,使得整个传播活动包括传播手段、传播内容逐步地发生了质的变化。[6]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活动,也必须从维护公共利益即接受者的利益出发,创新传播手段,更新传播内容,以适应现代传播理念的要求。
第二,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理念方面。最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理念也进行了广泛探讨,其中有两种传播理念,一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大众化理念,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以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二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产品化理念,是指在传媒业转型的时期,将民族文化内容转化为媒介生产的产品,实现传媒产业化发展。这两种传播理念越来越受到传媒界重视,且在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果。[7]
第三,在信息网络的发展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在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形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播的有效接收率,使一些外界的受众能通过网络了解到最新的民族动态和风土人情,从而少数民族文化由过去的小众传播过渡为大众传播,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代转型。[8]
2 创新体制,转换机制: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代转型的关键
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前,我国主导性文化传播管得过宽、统得过死,没有形成竞争机制,使文化传播工作缺乏活力。改革开放后,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但目前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发展。
2.1转变政府职能,制定和完善文化传播政策法规
第一,在宏观管理方面。要努力从制度层面解决制约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建设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事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产业、激励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完善配套措施,使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体制机制改革与劳动、人事、分配、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各方面的改革相衔接,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9]
第二,在运行机制方面。文化管理部门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比如对公益性质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深化改革;而对经营性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推动转企改制,使经营性少数民族文化单位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10]
第三,在实践过程方面。要明确政府主导不是不改革,走向市场不是政府不管,公益性质不是社会不能参与,国家支持不是包揽,事业和产业不是相互对立等问题。通过改革,增强政府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使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深入人心,并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把“办”的权利交还市场主体,进一步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依法管理。
2.2改革财政投资体制,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第一,创新国家财政投入方式。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新闻信息资源不够丰富,大众传媒缺乏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民族文化传播处于弱势地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党和国家应在贷款、金融、政策方面给予特殊支持。同时可借鉴国际经验,设立国家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基金,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创新给予大力支持,由此带动具备条件的省、市、自治区设立区域性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基金,形成国家财政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资助的完整体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信息化事业的发展。
第二,培育和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鼓励部分有竞争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民营大企业进入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民营企业介入的形式可以采取对原国有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单位的整体购买、参股、控股等形式,也可以直接兴办各种类型的少数民族文化企业。培育和扶持民营少数民族文化企业的发展,以增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企业竞争实力。[11]
第三,加快发展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由于缺少资金,少数民族地区无法改进传播手段和提高传播水平,难以满足受众日益旺盛的需求。解决资金严重不足一要明晰传媒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打开资本进入传媒的通道;同时,从国内近年来传媒发展的动向看,利用业外资本加快传媒发展也是一个大趋势。[12]
2.3推动传媒重组和人事分配改革,建立良性竞争机制
第一,在传媒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在传媒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传媒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推动跨媒体跨区域重组,对传媒进行各层面的排列组合,或强强联合,或兼收并蓄,或优胜劣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媒建立良性竞争秩序,是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传媒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组建什么样的媒介集团,都要在自觉自愿,互惠互利原则下,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共同发展。[13]
第二,在传媒人事分配改革方面。对于少数民族地区传媒而言,能否抓住新媒体带来的新机遇,关键在于人才。而要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必须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进入和人才内部流动的机制。执行统一的分配制度,扩大绩效工资的比例,使那些工作出色、智慧出众的人大有所为,多有所得。[14]
第三,在社会保障方面。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单位历史包袱沉重,特别是外部社会保障措施不配套,社保和医保不能解决,该出去的人员出不去,该引进的人才进不来。要通过政府协调,有关部门支持,采取免、减、缓等方式,按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单位改革的进展情况,加快建立相关社保体系。
3 改进手段,优化渠道: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代转型的重点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手段。伴随着以数字化网络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和手机这两大主流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在促进整个社会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同时,加剧了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网络正在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15]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代转型,必须加快发展先进技术,构建和发展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形成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相得益彰的文化传播格局,提高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力。
3.1高度重视新媒体对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
第一,新媒体使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更具时代感和国际化。当今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力度在不断加大。目前我国少数民族类网站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少数民族文化打破了以往封闭的传统,提高了覆盖面和传播的有效接收率,逐渐为越来越多的民众了解接受,从而由过去的小众传播过渡为大众传播。有些少数民族类网站甚至建立了相应的外文网站,主动向国际社会传播各种少数民族文化,实现了从国内传播向国际传播的转变。
第二,新媒体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互动。由于网络传播的双向特点,也使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更加生动,受众可以积极参与信息的传播与反馈。通过网络,一方面更加方便快捷地将那些民众感兴趣的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传播出去,更好宣扬了少数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从而在内容上扩充自己,在形式上进行创新,改变了过去信息封闭的经济环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观念、方式和生存环境都逐渐发生了变化。如渝东南民族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观等信息的传播,不但使各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多层次、多角度的开发和传承,也给该地区带来了大量游客,带动该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当地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第三,新媒体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的平等价值观。在以往传统的交往方式中,文化交流只能立足于物理空间的范围,受到人们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社会身份等因素的限制而无法真正的达到“平等”。而在网络中每个网民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发言权,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畴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平等、和谐、民主、自由的网络交往能使个人在宽松的网络化环境中选择、确立、内化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使个人获得更多尊重和尊严,平等、民主精神得到提升。[16]
3.2推进新媒体建设,优化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渠道
第一,国家要加大投入改善民族地区信息传播基础设施。近些年来,国家制订了多项行动计划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硬件设施建设,使民族地区新媒体传播环境已具备了一定基础,但从整体来看民族地区信息化水平还比较落后。因此,仍然需要国家的全面介入,加强少数民族信息传播发展经费保障,加大对少数民族信息传播的投入,鼓励和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信息传播发展。
第二,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与项目要落实到位。从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包括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等区县实地走访调研的情况来看,都在有意识地利用新媒体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新媒体载体虽全面使用,但内容严重缺乏,传播效果微弱。在武陵山民族地区,有着十分丰富和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这一地区的新媒体传播主要以网络传播为主,而其他新媒体形态则很少利用。[17]优化民族地区新媒体传播环境,政府部门要把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纳人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预算,加强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接收台及光缆的建设,网络宽带的铺延和各级网站的建立等。同时,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资金项目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使用效率。
第三,经济上较发达的城市要扩大对民族地区帮扶的力度。通过经济上的援助、捐赠设备、知识下乡等,帮助经济上比较落后民族地区信息化的发展;同时鼓励经济条件较好、文化素质较高又占有新媒体资源的人,通过人际递进传播模式传播给那些无法接触新媒体资源的人,扩大民族文化传播的覆盖面。
3.3促进民族地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第一,继续发挥传统媒介作用。无论传播手段如何进化,万变不离其宗,内容仍为王。互联网上并不缺信息,甚至信息泛滥,但有价值、有深度、有助于受众形成正确判断的信息仍然稀缺。而传统媒体在传播内容的权威性、在信息采集、整理、编辑、加工等方面,仍然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第二,网站建设突出民族特色。通过建设民族文化元素的专题网,提高信息整合的能力,不断发掘民族文化的精髓,进行创意传播。如湖北恩施在特色旅游资源方面,土司城、利川腾龙洞、巴东神农溪等,在特色经济资源方面,富硒茶叶、魔芋、银杏等,在特色文化资源方面,一年一度的“七一二土家女儿会”等,都是通过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战略提高了知名度,[18]网络媒介是传播这些民族文化品牌的重要平台。此外,还应积极运用其它媒体,如通过短信、彩信、彩铃等业务扩大民族文化传播途径。
第三,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上下工夫。缺少优势内容的支撑,媒体无根;不建设新媒体渠道,媒体将失去未来。既要继续发挥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优势,又要顺应时代、市场的变化,大力发展新媒体。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方向,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19]民族地区在积极探索运用新兴媒体传播少数民族文化过程中,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与其它主流媒体的合作,加强同各民族文化网站之间的交流,加强与民间传播力量的合作。[20]由于网络上的内容种类繁多,数量冗杂,其中不乏对少数民族文化歪曲诋毁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及被接受者产生错误影响。政府以及相关组织要有效控制网络上不良言论的传播,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网络行为监控机制,依法管理,积极引导新媒体发展。
[1]唐志君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困境及走向[J].前沿,2008,(6).
[2]张伟云等.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基层文化工作调研[J].贵州文史丛刊,2003,(4).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63—664.
[4]李资源等.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108.
[6]郭璞等.传播理念的现代转型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7]赵婷婷.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出路研究——谈“两个阶段,两步走”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理念[J].新闻世界,2011,(10).
[8]陈峻俊.浅析网络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特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2).
[9]李资源等.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80-481.
[10]谢康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N].光明日报,2006-08-14.
[11]彭岚嘉.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9,(2).
[12][14]李世举.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媒发展问题论析[J].新闻界,2010,(4).
[13]李世举.跨区域合作与西部民族地区传媒的发展对策[J].当代传播,2011,(4).
[15]孙兰英.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软实力建设[J].红旗文稿,2015,(7).
[16]罗兰.现代影像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J].中国传媒科技,2013,(8).
[17]杨光宗等.建构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新媒体平台的思考——以武陵民族地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4).
[18]陈峻俊等.论网络媒介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2,(8)(下半月).
[19]慎海雄.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抢占媒体融合制高点——新华社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4,(11).
[20]徐俊六.新媒体环境下民族节日的文化传承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5,(1).
责任编辑段君峰
编号]10.14180/j.cnki.1004-0544.2015.10.013
G127
A
1004-0544(2015)10-0072-05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MZ005);国家留学基金委2014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生项目(留金发[20149]3026)。
李倩岚(1988-),女,土家族,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王瀚东(1954-),男,安徽芜湖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