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15-03-17方小年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北京0009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008
□张 安,方小年(.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北京 0009;.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008)
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张安1,方小年2
(1.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北京 100091;2.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和挑战,列宁主要从确立意识形态安全的领导核心、构建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屏障、巩固意识形态安全的学术阵地、夯实意识形态安全的群众基础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是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开端,对我国当前的意识形态安全实践工作具有若干重要的启示。
列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安全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的缔造者和捍卫者的列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苏俄的国情,深入思考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提出了很多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列宁的探索和实践是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开端,几乎蕴含了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全部要件、基本要素和主要经验。返本才能开新,正本才能清源,学习和研究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尤其是学习他在实践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们当前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作用。
1 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形成的背景
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并不是纯粹的概念推演,而是面向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主张,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国内外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修正主义思潮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泛滥,掀起了一股质疑和篡改马克思主义的狂潮,对无产阶级队伍的思想稳定造成极大冲击。十月革命胜利后,敌对势力在思想领域对苏维埃政权展开疯狂进攻,妄图动摇新生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正是在此种背景下,列宁开始思考如何避免思想领域的威胁,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1.1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主导力量,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的出现,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并没有如同人们所设想的那样危机四伏,而是呈现继续繁荣的态势。与此同时,资产阶级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调整了以往的激进政策,转而实行政治改良,收买工人阶级中的上层,对工人阶级实行分化策略。正是在此种背景下,各类思想人物,出于不同的目的开始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效性、逻辑性。在众多质疑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的声浪中,“伯恩施坦叫嚣的最厉害,最完整地表达了对马克思学说的修正”,“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危机”。[1](P84)伯恩施坦的系列著作美其名曰要根据实际来发展马克思主义,但实质上却是篡改这一理论的精神实质,将其降格为资产阶级的辩护工具。由于伯恩施坦是国际共运的著名理论家,他的思想影响甚广,各国机会主义者相继步伯恩施坦的后尘,宣扬修正主义,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质疑马克思主义的逆潮。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一向被认为是革命理论的牢固基础,但是,现在到处都有人说这些学说不完备和过时了”。[2](P273)然而,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严格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只有一个,这就是马克思主义”。[3](P271)质疑和攻击马克思主义,就是消解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威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安全。因此,修正主义所掀起的质疑声潮,使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列宁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就是在回击修正主义的进攻,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和科学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1.2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但是,“俄国的大地主和大资本家并没有绝迹……他们的残余分子则隐藏在苏维埃政权的国家工作人员中间。他们把阶级组织保存在国外。”[4](P538)这些敌对势力“开动了全套宣传鼓动机器不断地污蔑”俄国革命,煽动工人怠工、罢工,攻击无产阶级专政的合理性,大肆制造苏维埃政权必然失败的舆论。再加之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文化管理较为宽松,反动分子趁机活跃起来,鼓吹苏维埃俄国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后,会在政治上向资本主义作“让步”,妄图“把和平的经济建设变成对苏维埃政权的和平瓦解。”[5](P286)因此,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条件下,“阶级斗争还在继续,只是改变了形式”。[4](P290)“我们的任务是要战胜资本家的一切反抗,不仅是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反抗,而且是最深刻、最强烈的思想上的反抗”。[4](P307)列宁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也是在应对思想领域的阶级斗争,捍卫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 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和挑战,列宁主要从确立意识形态安全的领导核心、构建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屏障、巩固意识形态安全的学术阵地、夯实意识形态安全的群众基础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2.1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确立意识形态安全的领导核心
列宁认为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不可能产生普遍的社会主义意识。任凭“工人运动的自发的发展,恰恰导致运动受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支配”。[2](P326)只有将党确立为“思想领导者”,“才能抵制这些群众中不可避免的小资产阶级动摇性,抵制无产阶级中不可避免的种种行为狭隘性或行为偏见的传统和恶习”。[4](P474)同时,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和完善,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此种背景下,更需要将党确立为“思想的领导者”,凝聚战斗力,“坚决地同一切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作斗争”。[6](P251)
通过加强党对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确立意识形态安全领导核心。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正是报刊可使物质斗争变成思想斗争,使血肉斗争变成精神斗争,使需求、欲望和经验的斗争变成理论、理性和形式的斗争”。[7](P329)早在革命斗争中,列宁意识到舆论宣传工作在阶级斗争中的作用,要求报纸、出版社、发行所、书店等一切宣传鼓动机构都 “应该成为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在党的纲领的范围内进行宣传,这些机构的从业人员尤其是 “写作者一定要参加到各个党组织中去”,[2](P664)随时向党请示汇报。革命胜利后,列宁认识到资产阶级宣传势力的强大,始终强烈反对“出版自由”,建立无产阶级的宣传管理体制。1919年党的“八大”《关于党和苏维埃报刊》的专门决议中,对建立无产阶级的宣传领导体制,加强党对新闻出版事业的监督管理做出了详尽的规定,从组织上保证了党对新闻报刊的领导,确立了意识形态安全的领导核心。[8](P580-581)
通过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确立意识形态安全领导核心。教育的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以及教育等功能,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和影响。党的领导如果在这一领域缺位,必然会使各种歪理邪说遍布人们的头脑,必然扰乱人们的思想,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列宁认为所谓教育 “脱离政治”,“不问政治”都是资产阶级虚伪立场的表现,教育部门“必须成为共产主义的机构”,联系无产阶级政治。因此,列宁要求:“无产阶级,通过它的先锋队共产党和所有无产阶级组织,应当作为最积极最主要的力量参与整个国民教育事业”。[4](P299)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新生的政权旋在中央成立了教育人民委员会部,在地方成立了相应的公民教育机构,把全国所有的学校都集中在教育人民委员部的系统里。
通过加强党对社会文化团体的领导确立意识形态安全领导核心。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苏俄存在数量众多的文化团体。为了防止部分文化团体处于无监管的真空地带,让敌对势力有可乘之机,窃取这些团体的领导权,威胁到意识形态安全。当时,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宣称,协会是“完全自治的”,不应该受俄共(布)的领导。列宁明确抨击了这种错误观点,要求以无产阶级文化协会为代表的社会性的文化团体要 “在苏维埃政权(特别是教育人民委员部)和俄国共产党的总的领导下”。[2](P299)在列宁的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苏俄开始对新兴的文化团体进行领导和管理,查禁了一些非法的文化团体,强化了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消除了意识形态安全的隐患。
2.2建立无产阶级教育制度,构建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屏障
俄国原有的教育制度旨在传播和宣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扩大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力。因此,列宁要求彻底变更教育体制的阶级属性,使教育“必须贯彻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精神”。[4](P298)在列宁的正确指导下,国民教育事业与无产阶级政治紧密联系了起来,成为了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维护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通过建立无产阶级教师队伍构建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屏障。教师队伍对无产阶级事业的忠诚程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共产主义接班人培养,影响到意识形态安全。构建意识形态的安全的教育屏障,不能没有一支无产阶级教师队伍。只有建立无产阶级教师队伍,才会为无产阶级思想占据课堂创造前提,才会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凝聚人们的意志,培养人们的共产主义的信念,“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4](P307)然而,当时旧教师群体身上的“资产阶级偏见特别顽固”,对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和实践存在不同程度的敌视。因此,列宁指出,摆在政治教育总委员会面前的特别突出的任务,是改造和争取已经存在的教师队伍,通过让旧教师政治上得信任,经济上享照顾,精神上受重视,来把全体教师彻底争取过来,让他们为苏维埃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列宁除了要求将旧教师争取过来,组成无产阶级教师队伍以外,还强调新生的政权要着手组建一支“同党的思想保持紧密联系,贯彻党的精神”的新的教育大军。[4](P305)当时苏俄教育主管部门开设各级师范院校,选拔农工子弟作为培养对象,经过几年的培养和教育,到20世纪30年代末期,基本上形成了一支无产阶级教育新军,为无产阶级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有力地维护了苏俄社会的思想稳定。[8](P84)
通过改革教育目的构建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屏障。早在革命斗争时期,列宁就已经意识到,“整个斗争的结局都将取决于青年,取决于青年大学生,尤其是青年工人。”[9](P230)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的结局依旧取决于青年一代,取决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能否培养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只有把培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人作为教育的目标,教育才会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才会保证教育的无产阶级性质,成为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然而,资本主义教育灌输的是资产阶级的思想,竭力将年轻一代 “训练成迎合资本家口味来写作和说话的人”。[4](P286)因此,列宁强调:“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4](P306)整个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学校应当“传播无产阶级在思想、组织、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以培养能够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人。”[10](P725)为改变教育的目的,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列宁要求彻底更换教材的内容,向学生灌输无产阶级意识形态。1920年11月,列宁在审查人民委员会《关于国立莫斯科高等美术工艺学校》决议草案时提出要注意将“(1)政治常识应列入课程中。(2)以及共产主义宣传,怎样监督。”[4](P181)人民教育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指示修改决议,规定在所有年级必须讲授政治常识和共产主义世界观原理。课程内容的调整,为共产主义一代人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保证了教育的无产阶级性质。
2.3重视学术领域的思想斗争,巩固意识形态安全的学术阵地
意识形态的渗透往往具有隐密性,大多是以思想论争、学术研究为幌子,在不问政治的虚假口号下进行的。列宁在《论战斗的唯物主义》一文在论述学术研究的思想状况之时,就明确指出“当今的伪科学实际上是最鄙陋最卑劣的反动观点的传播者”,学术研究者应该“做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自觉拥护者”,才能“对资产阶级思想侵袭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复辟作斗争”。[4](P652-653)
在增强阵地意识过程中巩固意识形态安全的学术阵地。列宁坚持了阶级分析方法,意识到学术领域的某些观点存在党性问题,其观点和思想受到创立者的阶级立场的影响。列宁着重批判了所谓“超阶级”、“超党派”、“中立性”、“纯客观”的观点,认为这是现代资产阶级的“诡计”,是资产阶级在哲学领域打压无产阶级的一种策略。列宁在与马赫主义者进行论证的时候,指出:“在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烦琐语句后面,不能不看到哲学上的党派斗争”。[4](P181)列宁对哲学研究中的客观主义和超党派观点的驳斥,说明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仍然存在阶级斗争,应该时刻警惕资产阶级思潮的渗透,提高学术领域的阵地意识。
在建立无产阶级的学术机构过程中巩固意识形态安全的学术阵地。在学术阵地的争夺中,无产阶级自己没有学术研究机构,就好比在战场上没有自己的战线,很容易让其他思想渗透进来。苏维埃政权稳定后,列宁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问题先后起草了两份文件,决定成立社会主义社会科学院,提出要将“研究和教授从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观点出发的社会知识以及同上述知识有关的科学”作为该院的一项任务”。[11](P74)列宁还亲自筹划和组建了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开始系统收集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手稿和书信。这两所学院后来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研网络的形成。[12](P287)为提升理论研究的水平,增强捍卫学术阵地的实力,列宁要求建立无产阶级学术队伍的培养机构。列宁在签署的《关于筹建红色教授学院机构》的法令中规定:“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培养大批红色教授,为共和国的高等学校讲授理论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模式、现代史和苏维埃建设课程。”[13]红色教授学院即在这样的倡议下建立起来。红色教授学院在培养新型知识分子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红色基地作用,它的建立为苏维埃社会科学院人才梯队建设奠定了基础,成为了批判反苏意识形态,捍卫学术阵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直接承担者。
2.4增强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心理认同,夯实意识形态安全的群众基础
列宁最反感空洞的理论说教,重视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心理认同,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的实际效果,要求“少来一些政治空谈”,使主流意识形态能够掌握群众,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真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在满足人们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夯实意识形态安全的群众基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4](P286)利益是人的需求的表达,对实现自身利益的追求,成为推动人们活动的动因。列宁深知,“政治教育的成果只能用经济状况的改善来衡量”,[4](P591)要使群众自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任无产阶级专政,离不开群众利益实现。我们看到,新经济政策以前,苏俄强调崇高的原则和无产阶级整体事业,强行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损害了人民尤其是农民的利益,引起了人民的不满,削弱了意识形态安全的群众基础,造成了思想的撕裂。因此,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总结道:“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4](P570)否则就会失败。列宁还要求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必须“紧紧地同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反对直接“把纯粹的和狭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带到农村去”。[4](P765)
在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中夯实意识形态安全的群众基础。虽然日常生活具有琐碎性和片段性的特点,但它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最直接的生存领域,它是人类一切活动共同的纽带和根基。任何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的巩固都不是通过“法律约束”或强迫的“义务”来实现,而是通过贴近日常生活的细致入微的劝导和教育方式来实现。[15](P198)因此,任何意识形态要获得牢固的群众基础,就必须在日常生活的层面寻求民众的心理认同,使其真正入脑入心,内化为思维方式,外化为行为规范,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列宁要求必须将意识形态的原则“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16](P100)他认为:“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和成为习惯的东西,才能算作已达到的成就。”[4](P785)正是如此,列宁对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 “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推崇备至,大力号召在全社会开展“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活动,希望人们群众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的共产主义道德意识,从而清除思想深处的落后心理和习惯。
3 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的当代启示
列宁不再只是从“假象与偏见”的层面谈论意识形态,而是对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独创性地阐发和发展,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并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确保这一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面对当今全球化、信息化所带来的日益复杂的意识形态安全局面,我们更需要认真从列宁的思想和探索中汲取营养和启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3.1警惕“去意识形态化”思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重视是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形成的前提。列宁十分注意思想领域的“党派”斗争,指出:“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2](P327)建国之后,我们曾长期过分估计意识形态斗争的形势,将人民内部不同的意见作为敌对思想处理,竟然要求“灵魂深处闹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最终导致思想领域噤若寒蝉,一片肃杀。意识形态成为人们心中不愿触及的梦魇。再加之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沉浸在商业利益的追求中,对主义、信念、反和平演变等意识形态问题极为冷淡甚至厌恶。抚今追昔,我们决不能让这种松懈状态持续,放松对各种意识形态威胁因素的警惕。我们也必须牢记苏联意识形态的崩溃,就在于当局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不敏感、不研究,未能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当年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所谓民主化、公开性、多元论的方针,是自毁阵地,“其本质内容是逐步抛弃原有的意识形态”,让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全面发展,最终占据了主导地位,最终挤占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存空间。[17](P187)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思想渗透正向感性化、学术化、生活化转变,意识形态的争夺变得更加隐匿和激烈。因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也是严峻的、紧迫的,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尤其是要警惕“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倾向,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抵御各种不良思潮的渗透和侵蚀,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3.2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加强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
列宁认为 “宣传鼓动是党手中非常有力武器”,要求宣传出版部门必须贯彻党的领导原则,警惕敌对势力窃取舆论引导的控制权。针对某些人要批评党的作风而提出“绝对言论自由”的主张,列宁认为这“是一剂致人死命的药”。因为在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发达成熟的背景下,绝对的出版自由是帮助敌人“买通、收买和炮制舆论”,危害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安全。虽然,当今时代的社会主义国家舆论掌控力度与列宁所处的时代有了很大的增强,但是总体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舆论传播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当前世界信息宣传的主导权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持着,80%-90%的新闻资讯是由西方国家的通讯社所报道的。有人曾形象地指出,CNN的镜头报道哪里,联合国安理会的议题就关注哪里。加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舆论宣传的生态,各类思想都有了“出场”的机会,在对现实问题的讨论中极易产生蝴蝶效应,酿成群体性的舆论“风暴”,近年来中亚的颜色革命和中东阿拉伯之春的发生都有新媒体的直接推动。在西方舆论优势的背景下,新媒体时代到来无疑会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环境更加复杂。当前新媒体的运用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例如在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一批公众账号以“揭秘”、“真相”为噱头,打着“你不知道的历史”、“这才是历史”等幌子,捏造事实,歪曲历史,抹黑党的历史实践,扭曲党的理论政策。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苏联解体之前的那段 “历史热”,这股对苏联以往历史问题的否定性的讨论在短短的时间内,几乎将全部苏维埃历史涂成黑色,“使整个苏联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受到了被破坏的威胁”。[18]因此,我们须要重视新媒体舆论传播中此类现象和问题,加强对新媒体传播平台的监管力度,抢占新兴媒体的宣传高地,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导权,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
3.3重视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袭
青年是意识形态争夺的主要对象。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一旦在青年一代中失去吸引力和影响力,就失去未来,走向衰落。列宁始终都非常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培养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一代人作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在意识形态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我们更加需要重视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握意识形态斗争的战略主动权。青年学生正处于思想急剧变化,认知逐渐成熟的时期,很容易受到各种思想观念侵袭。近年来,敌对势力利用学术、宗教、娱乐等外衣在高校中“抢滩夺地”,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同时,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滞后性,不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地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讲解,使学生越来越疏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因此,今后既要加强监管,警惕各类思想在高校的渗透;又要改进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青年学生的思想信念之中。
3.4不断解决民生问题,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的提升,吸引力的增强离不开个人的物质利益的实现,必须“少来一些政治空谈,少发一些书生的议论”。“人类思维中意识形态成分总是与思考者的现存生活状态密切相连的。根据这一观点,人类思维不是在社会真空中,而是在确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并活动的。”[19](P82)因此,意识形态能否凝聚人心,统合思想,不仅只是取决于理论的科学性,还要取决于意识形态与群众生活的联系程度,取决于对群众生活的实际利益的应答程度,如果没有应答,理论就难以深入人心,获得认同,也就难以避免形成“意识形态飘浮”的问题。[20](P1182)但是,我们很容易忽视群众利益的满足与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紧密联系,将意识形态建设仅仅看成思想领域的问题,纯粹从思想的角度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难以取得实效性。现实中,我们总能看到大张旗鼓的火热宣传与人们的情感上的冷淡两者的反差,这种状况的持续存在并且固化,必然会动摇意识形态安全的群众基础。阿尔弗雷德·B·埃文斯曾撰文指出苏联意识形态消亡的原因在于苏共“很难把当时的现实趋势与对共产主义未来的期望很好地协调一致”,没有在现实中很好地满足群众的利益期待,致使“人们越来越相信,现行制度有着自身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对苏联意识形态的质疑。我们要汲取苏联意识形态脱离群众实际利益教训,贯彻好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满足人民期待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我国社会各个层面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医疗问题、教育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影响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民生问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有多大,关键就看我们破解这些民生问题的程度。我们要不断推进民生建设,着力解决好制约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基本问题,增强广大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不断夯实意识形态安全的群众基础。
[1]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9]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苏共领导下的苏联文化革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10]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Gail Warshofsky Lapidus:“Educational Strategies and Cultural Revolution:The Politics of Soviet Development”,CulturalRevolutioninRussia,1928-1931[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8.
[12][俄]M·P·泽齐娜.俄罗斯文化史[M].刘文飞,苏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3]张建华.苏联红色教授学院的建立及其历史影响[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1).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6]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7]Walter A.Kemp:Nationalism and Communism i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Soviet Union:A Basic Contradiction?[M].New York:?St.Martin's Press.Inc.1999.
[18]周尚文.史学的困顿—论“历史热”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3).
[19][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0]何怀远.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2).
[21]陈喜贵.苏联意识形态的消亡—评《苏联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的衰落》[J].国外理论动态,2002,(3).
责任编辑刘宏兰
编号]10.14180/j.cnki.1004-0544.2015.10.005
A821
A
1004-0544(2015)10-0028-06
中共中央党校重点课题(DXZD201301)。
张安(1987-),男,湖南常德人,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博士生;方小年(1949-),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