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入产出分析法:经济学说史上思想传承的典范

2015-03-17孙兴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

财政监督 2015年22期
关键词:里昂投入产出消耗

●孙兴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

学者点评:

投入产出分析法:经济学说史上思想传承的典范

●孙兴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

今天,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和分析都绕不开产业关联问题,即产业间的在经济技术上的数量关系。求解产业间数量关系的最有效方法是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和分析,并利用投入产出表进行产业分析、产业波及效果分析、产业政策模拟。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应用的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的主要完成者就是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华西里·里昂惕夫。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社会总劳动必须按照客观的比例要求分配到各行各业中,各产业所获得的劳动投入量(包括物化劳动量和活劳动量)如果恰好与这一客观比例要求相吻合,那么这样的投入量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果实际投入到某一产业的平均意义上劳动时间少于其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社会产品就会出现短缺,否则就会过剩。理解这一思想是容易的,但实际上各种产业间的复杂关系使得各产业最终产出应该是多少,各产业应分得多少劳动时间、什么性质的劳动时间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难题。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里昂惕夫等人致力研究的投入产出法,目的是要揭示各产业投入与产出间的相互关系。任何一个产业既要向社会提供最终产品,满足社会最终需求,又要为其他产业提供投入品,满足各产业对投入品的中间需求。如电力部门要给居民生活供电,还要向钢铁、汽车、食品、服装等无数产业部门供电。不仅如此,一个产业对电不仅有“直接消耗”,如可以计算钢厂生产一吨钢要直接消耗多少度电;这个产业对电还有“间接消耗”,如生产钢需要消耗铁矿石和焦炭,生产铁矿石和焦炭又要消耗电,这构成了钢铁部门对电的“间接消耗”,依此类推,这样的间接消耗是一个非常长的链条。理论上,只有真正弄清楚社会对一个产业的最终需求和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在内的中间需求,才能把握某一产业的合理规模以及应分配的劳动量。这是从产品用途上理解投入产出的平衡关系。

从一个产业对其他产业生产的产品的消耗上看,别的产业又成为这一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生产钢铁需要矿业部门提供矿石和焦炭等原材料,需要电力部门提供动力,需要机械部门提供设备……这又是从投入角度来反映投入产出平衡关系。

投入产出表就是在掌握大量的投入产出数据的基础上,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入来源和产出去向列成矩阵,揭示出各部门在数量上的经济技术联系、各部门给社会提供的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量以及各部门的净产出水平。

从投入产出表中,我们能发现产业间比例关系、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积累率和消费率等基本指标,还能进一步计算出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等,这些指标能让人们了解各产业间的关联关系和依存度,明确各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是产业政策的重要科学依据。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政策模拟、预测和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等。

投入产出分析作为经济学特别是产业经济学里程碑式的成就,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这一成果是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投入产出分析法非常明显地体现了经济学上思想传承的重要性。早在17世纪,魁奈发表的经济表就用图表来反映国民经济结构,实际上也是进入产业关联的分析,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表为投入产出分析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和前苏联学者所做的物质平衡系统更是对里昂惕夫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上世纪初瓦尔拉的一般均衡分析也对里昂惕夫的研究很有帮助。里昂惕夫之后,投入产出分析法也在不断发展,特别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原理上,现代投入产出法更多地用于动态分析并用于产业优化分析,方法上,投入产出模型、编制方法和手段也得到很多改进。

(本栏目责任编辑:阮静)

猜你喜欢

里昂投入产出消耗
玉钢烧结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实践
转炉炼钢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魔术师里昂
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我们消耗很多能源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上海市新闻出版产业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