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职业道德建设与提升
——基于财经专业的分析

2015-03-17武汉大学艺术系

财政监督 2015年23期
关键词:财经职业道德专业

●武汉大学艺术系 黄 勤

浅议职业道德建设与提升
——基于财经专业的分析

●武汉大学艺术系 黄 勤

职业道德教育是财经专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当前,各类财经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是未来会计从业者的核心后备力量,在学校开展专门的财经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逐渐改变目前我国财经秩序混乱的不良局面,促进我国财经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财经专业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美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上的成熟经验,针对加强我国财经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财经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有益启示。

职业道德教育 财经专业 课程体系

一、加强财经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财经专业本身的需要。美国K.D.拉尔森教授曾经在其著作第十二版 《基本会计原理》中以“道德是最基本的会计学原理”为开场白,专门讨论了与会计有关的职业道德相关问题。美国会计学会(AAA)认为,会计教育一方面是要传授必需的会计专业知识与技巧,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灌输敬业精神与会计职业道德标准。这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会计职业道德往往比会计知识和技巧更为重要,特别是在相关当事人之间发生利益碰撞的情况下,只有依靠会计道德决策的能力才能发挥重要作用。在考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前总理朱镕基同样也指出,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是不做假账,所有的会计人员必须将诚实守信作为最基本的要求,以会计职业操守为重点,遵循会计准则,不做空账和假账,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由此可知,职业道德教育是财经专业教育的应有之义,财经专业教育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技术和能力,更是要将职业道德素质纳入到教育范畴之中,提高财经专业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财经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财经专业学生是将来从事财经实务的主要人员,即今天的大学生是未来从业者的后备力量。在学校给学生传达财经职业道德观念,开展专门的财经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使大学生认识到将来从事的财经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财经职业道德观念和财经职业行为,提高财经专业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够正确处理奉献和索取、公和私、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使其在巨额经济利益方面与职业道德方面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够自觉抵制金钱等物质利益方面的诱惑,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治理我国财经秩序的需要。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发生的银广夏、蓝田、郑百文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暴露出我国在财经秩序方面十分混乱的局面。导致会计信息频频发生失真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财经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据国家财政部统计,在我国现有的会计从业人员中,90%以上的工作人员都是毕业于财经类院校,或者是经过财经院校专门培训的,并且最近几年中,每年都有十多万大学生从各类财经院校会计专业毕业,他们不断充实着现有的会计人员队伍,并且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会计后备力量。因此,通过对学校财经专业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逐渐改变目前我国财经秩序混乱的不良局面,促进我国财经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二、我国财经专业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经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首先,院校不重视财经职业道德教育。根据国家会计学院的一项调查:56.75%的学校没有开设财经职业道德课程,而有内容却没有单独课程的学校占20.27%。陈琪等人(2005)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9%的本科院校学生接受过财经职业道德课程的学习,而96.1%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过财经职业道德。以上两项调查都充分说明了我国高校对财经专业学生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但是却忽视了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教育。其次,财经专业课的老师也没有深刻意识到财经职业道德教育对财经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目前我国学校财经专业教师主要从事的是理论方面的研究,缺少实践经验,难以深层次理解财经职业道德在实务操作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由于财经专业学生就业、读研方面的考试主要考查的是其专业知识,对职业道德较少涉及,因此教师的教学重点主要集中于财经专业知识,而轻视职业道德的教学。最后,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财经专业各年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财经专业学生认为自己以后找工作与自己的职业道德没有太大关系的占50%,同样,大约一半学生认为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会计信息不真实的现象与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关系。

(二)财经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尚未形成。首先,财经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要么集中于专业课的理论学习,要么穿插于就业指导课程中,另一方面,课程的课时比较少而且缺乏连贯性,如此的课程设置十分容易使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学习造成误解,即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门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课程,在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不关心职业道德的错误思想。其次,财经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中,没有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进行有机的融合。隐性课程对学生有持久性和普遍性的影响,财经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寓于财经专业课程之中,导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没有真正起到内化作用。最后,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性。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程式化和概念化,并且内容十分陈旧,教材更新周期缓慢,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财经职业道德教材无法反映社会焦点问题,陈旧的知识自然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财经职业道德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财经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式单一。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以灌输财经职业道德知识为主,虽然有穿插角色扮演,但是所占比重很小,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缺乏讨论等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学生参与程度不高,使得职业道德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甚至使学生倍感厌倦和抗拒,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不能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另一方面,职业道德的本质就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规范,重点在于实践,然而学校却较少安排与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财经专业学生缺少感受职业道德的平台,不利于他们内化与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内容。

三、美国财经职业道德教育经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财经职业道德教育的改革,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美国是当今世界会计教育最发达的国家,虽然近年来发生了一些会计丑闻,但是其会计教育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因此本文通过介绍美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概况,以期为我国财经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有益启示。

(一)财经专业教育目标。美国会计教育改进委员会(AECC)指出,会计教育的重要性是使学生具有成为一名合格会计人员的才能,而不在于要求学生在刚刚从事会计职业时就能够成为专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即,会计教育应当教会的是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终生从事学习的理念。这种终生从事学习的基本才能包括技能、知识和专业认同三个方面。其中专业认同是指:首先,会计专业应该得到会计毕业生的认同;其次,会计毕业生要乐于建立会计专业人员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及价值观;最后,会计毕业生要熟悉会计的职业道德,同时能够从事职业道德的价值判断,并且随时探讨财经专业客观性和诚实性等职业道德相关问题。由此可见,美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技术能力教育和知识教育具有同等的地位。

(二)财经专业课程内容。美国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显性课程是指:在美国,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被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并且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与专业课一同作为财经专业的核心课程。1977-1978年的德育研究表明,623所美国大学,开设的伦理课有1757种,其中伦理道德、会计道德占50%。显性课的课程内容是按照一定的知识体系编写,并且很多现实的道德困境案例被编写在教材中。显性课程的目标是瞄准学生会计道德推理技能和调节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具体指示的灌输。隐性课程则是指学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结合社会和自身实际,增加一些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将其作为教材理论知识的补充,将“授业、解惑”同道德教育相结合,进而引导学生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强化会计职业道德观念。隐性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正确地评价自己的态度及其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并承担起更多的个人责任。

(三)财经专业教学模式。首先,采用讨论、阅读、录像、表演、辩论等多种课堂教学方式。学生与教师就某些典型性的财经职业道德问题进行共同讨论,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水平,而不直接提供答案。通过讨论的方法,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到在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一些职业道德困境,在“假设‘你是当事人,你会怎么做’”的方式下,财经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推理能力将会得到提高。其次注重校企合作。美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强调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企业为学生提供财经岗位的实习机会,并且派驻职业导师用实际行动教会学生该如何去面对工作,职业导师的传授既包括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方面的,同时职业道德也被包括在内。企业实习,既是财经专业实习训练的需要,也是财经职业道德养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四、加强我国财经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一)深刻认识财经专业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首先,学校各级领导要充分意识到财经专业职业道德建设在提高财经专业教学质量和培育高素质财经人才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对财经专业职业道德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将其作为重要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利用校报、广播等多种方式强化对财经专业职业道德建设的宣传,进而为财经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创造一个较为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财经专业教师应加强财经职业道德教育的观念。教师的主观意愿和素质直接影响财经专业学生对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通过实践和培训提高财经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加强其师德教育,使其在道德修养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感染学生。最后,财经专业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财经专业学生是践行财经职业道德的主体,要深刻认识到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对以后职业发展至关重要,是自我保护的需要。

(二)完善财经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将职业道德教育引入财经课堂已成为一种共识。早在1995年,国际教育委员会就提出,充分的道德鉴别能力是作为会计师在其决策中必须具备的素质,即道德是一名合格的会计师必不可少的职业素质。Christine E.Earleygn和Patrick T.Kelly(2004)对财经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证研究表明,在一个学期的课堂职业道德教育后,财经专业学生对特殊问题的道德推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因此,为提高财经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建设,首先,开设独立的职业道德课程,并将其作为财经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或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结合财经专业特色,加入会计法规、财经纪律、典型案例等内容,考虑到财经职业道德课程要依赖于众多的案例分析,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因此课程的开设在学生修完专业主干课程后更为有效。其次,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还应该将财经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财经专业知识讲授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全过程中。比如在《会计学原理》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会计工作人员应该承担的岗位责任,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会计原则;而在讲授《财务会计》时,应该同时教育学生遵守客观公正的财经工作职业道德,正确使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财经工作的核算。在《税法》教学中,则应该教育学生严格遵守税法的相关规定,如:按时足额缴纳税款,不偷税漏税,做到学税法、知税法、用税法、守税法。通过在会计教学中渗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财经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培养职业道德习惯。

(三)创新财经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式。Glenn(1992)等众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财经专业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推理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然而关键问题是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创新教学方式。因此,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大量的案例,案例素材最好是新闻、报纸、杂志等媒体报道的各种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模拟案例中的角色,使其在角色扮演中提升对职业道德的理解高度;在教师给定的财经职业道德相关论题范围内,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习动力,在相互辩论中加深对财经职业道德的理解。其次,聘请专家学者、行业名家进行专题讲座。财经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财经专业教师的实践知识比较欠缺,而相应的专家学者、行业名家对业界的动态有清楚的了解,学校经常聘请其来校授课,或举办专题讲座,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工作实践和经验教训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财经职业道德的现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使其牢固地树立财经职业道德观念和财经职业道德风险防线,使学生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能够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在金钱等物质利益诱惑面前能够守住财经底线,进而正确地把握自己。最后,增强实践教学环节。财经职业道德教育需要财经部门、企业和学校共同搭建平台,学生通过从事岗位工作体会财经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通过适应真实的职业环境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习惯。此外,学校组织财经专业学生到法庭上听证财经犯罪的法庭审判,使财经职业道德意识能够在听证活动中无形得到强化,在警示中深刻感受到法律的威严,进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1.王雅松、耿秀芹、张世体.2011.高等院校财经专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初探.中国商贸,28。

2.李礼、王宇、曾翔宇.2014.地方高校财经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教育探索,1。

猜你喜欢

财经职业道德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财经日历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财经阅读时代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