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雨》周刊及其在抗战初期的民众动员

2015-03-17郭赛飞

关键词:抗战时期风雨河南

巴 杰,郭赛飞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郑州 450001)



《风雨》周刊及其在抗战初期的民众动员

巴 杰,郭赛飞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郑州 450001)

摘要:以救亡为宗旨的《风雨》周刊,是抗战初期颇具影响的文化刊物,在知识分子中有较大影响,在民众动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注重与读者互动,开启民智、促进民主,以及关注精神动员是其主要特色。《风雨》周刊是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关头自救活动的文化载体,也是河南省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风雨》周刊;抗战时期;河南;民众动员

《风雨》周刊是考察抗战时期河南救亡运动的原始资料,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目前学术界对《风雨》周刊的研究主要有:刘增杰《抗战风雨中的〈风雨〉周刊》(《中州学刊》1981年第2期)、段铁安《〈风雨〉周刊在抗战初期的作用》(《中原文物》2012年第6期)、韩爱平《姚雪垠与〈风雨〉周刊》(《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3期)、王敬《抗日救亡运动在河南大学》(《史学月刊》1985年第6期)。。目前,学界之于《风雨》周刊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其在抗战初期民众动员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一、基本情况

《风雨》创刊于1937年9月12日,一共发行27期。1938年5月开封形势紧张,根据中共中央长江局指示,中共河南省委迁往确山县竹沟镇,《风雨》周刊因此停办。现在看到的有24期(缺前3期),前15期是周刊,每周日发行,每期共16页,主编为嵇文甫、姚雪垠、王阑西。从第15期开始,《风雨》由统战性质的文化刊物转变为中共河南省委机关刊物,每期压缩为8页,改为五日刊,主编增加了范文澜和方天逸。

《风雨》周刊在抗日救亡浪潮下应运而生,其宗旨在于救亡:“多阅读一册《风雨》,多得一点救亡知识。多介绍一册《风雨》,多尽一份救亡力量。”“行动是救亡的实践,理论是行动的指标,而《风雨》是理论源泉。”*见《风雨》1937年第11期第12页。因是办刊宗旨、理念的阐释,无具体责任者,故作脚注。下同。因此,《风雨》周刊的所有工作都围绕着救亡展开。

为适应战时需要,《风雨》所载文章语言通俗,有较强的实用性、时效性、针对性。“在本刊创刊之前,我们就决定了两个原则,一个是尽量通俗,一个是尽量大胆”*见《风雨》1937年第5期《编后的话》。,“为发挥更大的救国力量,自第二期起便力求向通俗方面改进”*见《风雨》1937年第3期《编者的话》。。《风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国际时事、国共政策、文学、戏剧、教育等方面。文章篇幅短小精悍,紧密结合时政。每期栏目不固定,主要栏目有短评、社论、报告文学、战地速写、战地通讯、小说、诗歌、木刻、音乐作品等。转变为党刊后,其栏目设置集中于中共抗战策略的宣传及民众运动的指导。

短评、社论是其较为固定的栏目,文章简短笔锋锐利,目的在于营造乐观的抗战环境,坚定民众的抗战信心,比如“统观一周时局,我国在各方面都是处于有利的地位”,“中国抗战在国际抗战中不是孤立的”等。《风雨》周刊刊发的报告文学、战地速写、小说及文艺理论文章亦有明显的救亡痕迹,如描述北平流亡学生路途中情绪变化的《海上》、描述城池失守后人们失望和无助情形的《城陷之日》,以及《奋斗的日子开始了》《论大众文学的风格》等救亡文艺作品。

作为战时环境下的救亡刊物,《风雨》每期均刊发宣传指导抗日救亡运动的文章。如宣传民众运动的《全面抗战与民众运动》《如何实行全国民众总动员》和《河南民众动员诸问题》,指导青年还乡运动的《祝还乡运动成功》和《回乡工作的基本任务》等。每期末尾还刊发国共两党领导人重要讲话的内容,如《蒋委员长针对中共宣言发表的谈话》和《毛泽东与合众社记者的谈话》等;也有介绍第二战区先进的民众组织经验的内容,如《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工作纲领》和《第二战区人民自卫队组织条例》等。第15期以后,《风雨》周刊着重宣传中共政策,如《中国共产党对时局宣言》和《巩固国共合作争取抗战胜利》等。每遇重大节日,《风雨》还出版纪念专号,刊载专门文章以引起读者对重大事件的关注,以此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如第6期纪念鲁迅先生特辑、第19期国际反侵略专号和第20期地方救亡工作专号等。

二、刊物影响力

《风雨》周刊存在时间虽短,但影响很大。第4期时发行量已跃居河南各报刊之首,销数近4 000份。据河南的《民国日报》反映,它“超过了开封过去及现在一切刊物的最高点”,“后来增加到一万余份” 。编辑事务的繁忙也从侧面反映出《风雨》的发行情况:“本刊自第二期起,因销数激增,社务日繁,内部人员略加调整……”*见《风雨》1937年第3期《本社启事》。

发行范围是衡量杂志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到一九三七年底,《风雨》周刊不仅在河南主要城市畅销,甚至在江苏的徐州,陕西的西安,山西的临汾、运城,以及湖北的武汉,安徽的蚌埠、阜阳也都有代销处和订户,一些地方的发行量逐期增加。”姚雪垠回忆道:“最初几期,出版后一销而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省立淮阳师范学校的师生们在一封信中预订了88份。当济南和太原沦陷之前,《风雨》在这两个地方也有销路。”中共组织在河南普遍设立后,立即致力于全省救亡运动的参与、指导,“共产党员应实际上成为各地救亡运动与救亡组织之发起人、宣传者、组织者”,颇具影响的《风雨》周刊自然成了中共的争取对象。其第15期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对时局宣言》即是中共争取《风雨》杂志的外在标志。中共的介入扩大了《风雨》的影响力。“这时的《风雨》发行的数量已超出一万五千份,超过了国民党两大报纸相加一起的发行数量,成了河南抗日救亡的舆论中心和指导群众运动的刊物了。”

从作者构成也可看出中共对于杂志的影响。《风雨》主要作者的基本情况如下:林渊(朱理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王阑西,中共河南省委文委书记;刘滋九(刘子久),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林淑英(危拱之),中共河南省委秘书长;吴祖贻,中共河南省工委学运书记;李迅(方天逸),河南新闻检查所副主任;姚雪垠,作家;徐述之,教师;范文澜,教师;张邵良,教师;郑若谷,教师;冯新宇,河南民国日报副总编辑;张了且,大公报记者。

三、民众动员

《风雨》周刊是在日寇即将向河南进犯以及开封救亡气氛空前高涨的情况下创办的,“宣传抗日救国、动员民众、组织进步人士抗日”的编辑方针彰显了其救亡的重要使命。“要保证对日抗战的最后胜利,必须能做持久战,要能做持久战,必须发动广大的民众力量,使这次战争真正成为全民的战争。以四万万五千万人这样一个庞大民族,其力量之大足以克服任何敌人,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是在怎样把这个力量发动起来,使潜伏的力量变成现实的力量。”

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亦是《风雨》救亡动员的首要目标群体。吴祖贻认为河南是否能保卫得住,首先就要看河南最优越最有力而最富战斗性的抗战队伍——青年是否已经真正动员起来了。鉴于“一方面把知识青年关在学校里是浪费民族精力,另一方面,组织、训练和教育民众工作却正需要大批知识青年去担负”[10]的情况,《风雨》周刊建议高中以上学生回乡,协助地方政府承担社会训练的工作。在《风雨》周刊的呼吁下,河南省政府招收了1 200多名学生去乡下训练壮丁组织民众,提出下乡以后的初步工作是了解地方情形,深入农村生活中去帮助农民,通过日常交流潜移默化地向农民灌输抗日救国的思想。还乡运动得到了广大青年的积极响应:“同学们对这件事都非常热心,报名应召踊跃得很。”[11]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小农社会,动员农民是抗战时期社会动员的重要议题。“以往四个月抗战的教训,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单凭政府与军队的抗战,绝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要战胜日寇,必须把全国民众,首先是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群众动员起来,参加抗战。现在政府有鉴于此,已经决定征训河南的学生回乡服务。”[11]“据作者的估计,现在在河南有组织的做农民运功的爱国青年,至少在三万以上。他们深入到农村,和农民打成了一片。他们正艰苦地在农村中宣传农民、组织农民与武装农民,并且已经获得了一些成绩。”[13]不过,实际情况是“直到今天农民救亡运动,尚没有充分开展,真正自愿的参加救亡运动的农民,尚多是一小部分”*见《风雨》1938年第21期《陇海铁路工人开始活跃起来了》。。

铁路工人是河南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持抗战到底,建立强大的国防工业,争取最后胜利,有着最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抗战过程中,工人阶级尤其是铁路工人发挥了二七前后的斗争精神,起了模范作用。”[12]《风雨》鼓励工人英勇地走向前线,为保卫河南、保卫祖国而战;《风雨》号召铁路工人努力提高生产率,增加车运的效能,团结起来抓紧训练,希望上层能够领导工人组建游击队。

在武装保卫河南的运动中,妇女发挥了同样重要的作用。“一千五百万的女同胞,每个人都不应落在武装保卫河南的工作后面。”[13]《风雨》号召妇女把全部生产服从于抗战,集中一切力量,为保卫家乡—河南,战斗到底!抗战时期河南各地开展的妇女运动以及成立的妇女组织,如妇女会、开封孩子剧团、家庭妇女工作团、偃师老婆婆救国会、女工组织的训练班等,《风雨》周刊都有翔实的报道。

对于知识分子,《风雨》认为其主要任务是唤醒民众,训练民众,“(新闻记者)在全面抗战中,有其天赋的职责,有其特殊的任务”[14]。“全国的总动员要集合民族的精神力。唤起民族的意识达到救亡之目的,需赖全国教育家的努力。”[15]对于知识分子的“临阵脱逃”,《风雨》塑造了教育界人士(包括初中以上学生及各级教职员)“咨尔多事,为民先锋”[16]的媒体形象,要求学生限期回校,保持镇静态度照常上课,实施战时的教育,发挥教育救国的力量,以求民族本质的改造。对于救亡剧团在基层的演出,《风雨》的报道及时且乐观。《声的跳动》宣传了演剧团在汜水农村的演剧活动,《北平学生移动剧团在济南》宣传了北平学生逃亡到济南的三次演出,《戏剧的列车》详细报道了战时移动演剧第二队在徐州的演出。

四、办刊特色

注重与读者互动是《风雨》周刊民众动员的重要特色。其《风雨信箱》栏目,专门刊载读者的来信与编辑的回信,内容有《关于学生的救亡问题》《苦闷的呼声》和《回到家乡去》等。《风雨》周刊鼓励读者多给编辑部来信:“对于《风雨》要经常提出意见,不吝批评。要根据你们所处的环境,向《风雨》提出改进内容的具体问题和办法,更替《风雨》组织更多的读者,要给《风雨》更多的论文和通信,更希望给《风雨》以经济的援助!”*见《风雨》1938年第20期《坦率的告白、诚恳的要求》。对于“要求介绍游击战的知识和经验”的读者来信,《风雨》刊发了许多关于战术的经验与知识,如《展开北方的游击战》《对于持久抗战的几个肤浅意见》和《关于游击战术》等,在第8—14期的救亡文件栏目中还刊发了许多关于第二战区民众动员的文件。

开启民智、促进民主是《风雨》周刊民众动员的另一特色。它认为在现阶段非常需要文化上新的启蒙运动,“要做到民众的总动员……只有在当局坚决的实行民主的大前提下,以改革政治机构与给予民众以参战自由为基础才有可能”[17]。它号召基层实行民众选举,使下层民众与政府打成一片,民众自行建立组织进行动员训练,一切抗战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要有充分的自由。

注重精神动员也是《风雨》的一个特色。抗战初期,面对华北地区日益严重的危机,不少民众产生了一些不利于团结抗战的心理,如“恐日病”“败北主义”等。对此,《风雨》反对对日妥协以及唯武器论,批评了抗战以来产生的一些病态心理,如“听天由命的麻木心理、丧失自信的依赖心理、滑头主义的玩世心理、借挥□发的自私心理”[18]等,帮助民众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抗战。

《风雨》周刊在知识群体中有较大影响。“自在开封出版后,像一颗灿烂的明星,照亮了中原文化界,使中州大地的人民在沉闷中听到了春雷的轰响。由于印数不多,每期一出版,便被抢购一空,在教师学生中争相传阅,视若珍宝。”[19]青年学生很愿意与《风雨信箱》互动。一位学生给《风雨》信箱寄信时说道:“先生编的《风雨》便是我很好的朋友,他告诉我们许多正确的知识,他指示我许多前进的光明大道。”*见《风雨》1937年第8期《苦闷的呼声》。杞县大同书店公开出售《风雨》周刊,读者认为“这在杞县真是破天荒的大事,它为大同中学的师生们也为杞县广大民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激励一大批有志青年走上革命道路”[20]。

《风雨》与当时河南境内出版的《经世》《大时代》等刊物一起构成了河南省抗日救亡的精神支柱。比较而言,《风雨》是一般性的救亡读物,面向广大群众,是普通民众的救亡刊物,反映了抗战初期民众运动的复杂与艰难,也是知识分子在民族的危难关头开展救亡运动的实践表现。

参考文献:

[1]新宇.一周来时局瞭望.风雨,1937,(3):1-2.

[2]孟平.抗战中的国际情势.风雨,1937,(3):3-4.

[3]王全营:范文澜与河南救亡运动.中州学刊,2003,(6):129-132.

[4]王阑西.忆《风雨》的创办和河南的统战工作//中共河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纂委员会.抗战时期的河南省委.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338.

[5]王阑西.急风暴雨的时刻——关于抗战初期《风雨》周刊的回忆//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抗战初期河南救亡运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218.

[6]姚雪垠.在沸腾的日子里——抗战初期河南救亡运动//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抗战初期河南救亡运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229.

[7]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89.

[8]何定华.忆抗战初期的《风雨》周刊//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抗战初期河南救亡运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236-237.

[9]嵇文甫.赠给当政治教官的诸同学.风雨,1937,(11):2-3.

[10]王实味.抗战时期的教育问题.风雨,1937,(7):3-5.

[11]范文澜.赠乡村训练员序.风雨,1937,(9):4-5.

[12]李迅.还乡工作的基本任务.风雨,1937,(12):8-11.

[13]李迅.普遍组织全河南的农会.风雨,1938,(25):2-3.

[14]林淑英.动员河南的妇女保卫家乡.风雨,1938,(20):3-4.

[15]新宇.全面抗战与新闻记者.风雨,1937,(5):4-5.

[16]范文澜.反对教育界的神行太保.风雨,1937,(8):4-5.

[17]林渊.河南民众动员诸问题.风雨,1937,(13):2-4.

[18]张绍良.几种病态心理.风雨,1937,(6):10-11.

[19]王华农.范文澜与风雨周刊//开封市文史资料委员会.开封文史资料:第1辑.1985:95.

[20]段佩文.杞县大同书店//杞县文史资料委员会.杞县文史资料:第6辑.1991:99.

【河洛文化】

Weekly “Fengyu” and Mobilization of People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BA Jie, GUO Sai-fei

(SchoolofHistory,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China)

Abstract:“Fengyu” weekly was published for the purpose of salvation, and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obilizing people as an influential cultural journal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Main features of the periodical were reflected by attention given to interaction with the readers, attention given to spiritual mobilization, enlightens of the people, and promotion of democracy. “Fengyu”, as the cultural carrier of intellectual self-rescue activiti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Henan anti-Japanese movement.

Key words:“Fengyu” weekly;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Henan Province; mass mobilization

作者简介:巴杰(1982— ) ,男,河南郸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郭赛飞(1993— ),女,河南汝州人,硕士生。

收稿日期:2015-06-27

文章编号:1672-3910(2015)06-0018-04

中图分类号:K265;G239.29

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26/j.cnki.hkdsk.2015.06.003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风雨河南
风雨不动安如山
风雨面前我们一起扛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出滇抗战时期龙云对滇军的治理研究
出彩河南
四十载风雨人大路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going Coastal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