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延伸服务初探
2015-03-17赵庭勇
赵庭勇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1)
数字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延伸服务初探
赵庭勇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1)
在数字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强化服务,提升内涵,走延伸服务模式道路,才能顺应发展趋势。延伸服务是时代的要求,读者的期盼,也是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数字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延伸服务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发明创新层出不穷,数字一词已经走进了各个领域,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正在迈进数字化时代,也就是一个由电子、网络为标志的信息化社会。在数字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内容得到了极大丰富。但同时互联网、手机在线阅读以及网络书店的低价销售都对传统图书馆造成冲击。以信息服务为己任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形式等都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拓展延伸服务模式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就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数字时代如何拓展延伸服务作一简要探讨。
1 高职院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内涵
所谓图书馆延伸服务就是指图书馆由一般性服务向广度和深度服务发展,在做好常规性服务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更为方便读者的服务措施[1]。其实也就是把“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图书馆各项工作中,推动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在做好常规的教职工与学生读者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和设施等条件优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抓图书馆内涵建设,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培训等多种服务方式,积极拓展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扩大服务覆盖面,丰富服务内容与方式,为公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广度与深度都得到延伸,为社会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2 高职院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意义
2.1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面临许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图书馆要进行服务方式的创新。可以说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灵魂和永恒的主题,正如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所说:“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图书馆离开了服务,就失去存在价值和意义。高校图书馆是政府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其文献信息资源属于社会财富,有义务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拓展图书馆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辐射力,更好地优化图书馆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投入的社会效益,是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有效方式之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
2.2 有利于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高职院校数量、在校生人数与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有机遇也有挑战,高职院校图书馆也面临着同样的机遇与挑战。在数字信息时代,由于各种电子媒体信息资源的丰富和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较之前发生了很大转变,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多样和广泛,加之职业院校学生缺乏对信息的渴求,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减少以至于出现门可罗雀现象。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面对现实,以服务为立足点,根据本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实际,想方设法拓展延伸服务模式,增强实力,聚集人气,让更多的学生能自觉到图书馆获取知识信息,真正做到从“阅读”到“悦读”的转变,从而使高职图书馆在教学、实训、科研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信息中枢作用,这也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 高职院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内容与途径
3.1 开办第二课堂
在高职院校,由于专业的不同,学生往往对其他学科知识了解不够,欠缺一些基本的科学文化常识,同时课外很多学生又常无所事事,上网聊天、玩游戏等,浪费了不少时间。为了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丰富课余生活,图书馆可以利用丰富而全面的图书信息资源和场地,由馆员或校内相关专业资深教师学者,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在每周特定时间开办不同学科、不同主题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常识,培养其主动追求知识的习惯。可以专题讲座或书法、绘画、外语、音乐等贴近生活的兴趣班形式开展,举办书展、美术书法展、报告会等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休闲功能,此外还可以在图书馆设立小电影厅、餐饮店、咖啡店、动漫吧等文化休闲场所,读者可以就近吃饭、泡吧、看电影,吸引更多读者走进去、坐下来。
3.2 推出“读者点购”服务
对于馆藏较少的图书,图书馆可以推出“读者点购”的人性化服务,比如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安排专门的联络员联系各系(部),征求师生最需要和贴近教学、科研、实训的图书,读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点”的方式,由图书馆出资采“购”,像点菜一样方便快捷,且不用自己买单就可以看到最想看的图书。这是图书馆一种比较创新、高效的个性化服务。
3.3 成立流动图书馆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开放程度不够,开放对象范围小,服务内容单一、层次低、门槛高。这让低收入者、外来人员和非科研人员等不能享受高校图书馆的优质服务[2]。要把图书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更多的藏书与读者“见面”,建立图书流动网点是一个新颖的模式。图书馆转变传统的坐等读者上门模式,主动走出去以便捷优质的服务切实提高图书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让书库的书有人看,让更多的人看到书。可以采取多项措施,利用多种载体,把学校图书馆服务的触角向政府、企业、社区和农村延伸,比如可以采用“图书大篷车”方式定期给社区、企业、机关、监狱等送书上门,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
3.4 联合当地政府办好农家书屋
2009年3月,《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基层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文化、教育、科技系统图书馆的积极性和各自优势,扩大文献资源的服务范围和受众面,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基层和广大社会公众[3]。“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对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虽然文献资源丰富,但很多资源却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很多文献处于闲置状态。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可采取就近原则,主动和学校所在地村镇、街道办等基层政府机构联系,结合自身特色,在坚持符合社会需要、贴近生活实际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科学性、实用性较强的图书,精选适合农民阅读、适用农业生产、适应农村发展的图书,把农村群众读得懂、用得上、留得住的图书配送到农家书屋,定期送图书下乡。此外,还可创办专刊专栏,编发实用的种植、养殖技术小丛书,把广大农民急需的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送到家门口,传播先进文化思想,普及科学知识,为新农村建设和培育新型农民服务。
4 结语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数字化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只有咬定“服务”这个核心不放松,不断延伸服务模式,深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才能在信息化浪潮之下立足并且破浪前进,才能成为当代读者心中的知识信息殿堂。而高职院校图书馆延伸服务,必须遵循图书馆发展规律,离不开科学管理理念和领导支持,延伸服务是时代的要求,读者的期盼,也是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凌秀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探讨[J].晋图学刊,2010(2):51.
[2]卢秀英.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3):27-29.
[3]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基层的意见的通知 [EB/OL].2011-09-20.http://www.jslib.org.cn/njlib_ntyxgsxx/200905/t20090506_88333.htm,2014-07-20.
G258.6
A
1671-1246(2015)09-0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