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慕课对教授人格魅力的挑战
2015-03-17赵宗更高峻岭
赵宗更,高峻岭
(1.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00)
2013年,一股发端于美国、由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撞击而产生的飓风席卷而来,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界掀起一股热浪。这就是“慕课”( 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由其英文名称的首字母MOOC音译而来。这是一种可以通过教学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教授者和学习者瞬间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线上虚拟教室。
“慕课”,以其免费开放、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的价值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授者和学习者所追捧。这股热浪,在2014年的中国达到了顶峰。有人说,这是一场革命,将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启动键”;还有人说,这将使现有大学的围墙消失,彻底颠覆甚至取代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但是当热浪逐渐平复、喧嚣渐稀之后,我们终于可以清醒地以理性的视角来审视慕课,会发现,“慕课”,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
一、“慕课”对我国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挑战
(一)课程资源的权威性和开放性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大约有2000门这样的课程,来源于约 200所大学,这些大学都可谓世界顶尖。其中,我国的清华、北大等近十所大学贡献了约200门课程。学习者通过网络进行相关注册就可以参与世界最顶尖高校和专业的最前沿课程学习,领略名校和名师的风采,这些是我们传统的高等教育所无法达到的。
(二)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和自主性
“慕课”在带给学习者权威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便捷性。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学习者就可以随时随地安排学习,根据个人兴趣与需求进行课程选择,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和自主性。这当然也是我们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二、“慕课”弱化了教授人格魅力的影响力
不可否认,“慕课”的出现给我国高等教育界带来了一阵春风,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慕课”主要是基于美国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产生的,在中国这样独特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要全面、冷静地去看待“慕课”,不过分夸大它的的作用。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慕课”也存在“短板”。
(一)“慕课”代替不了“教学相长”,“教教相长”,“学学相长”
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一个老师面对许多学习者。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伴随着与学生的交流,包括知识的交流,眼神的交流以及情感的交流。这些交流,不仅是发现学生疑惑与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老师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过程。是一个共同发展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同时,授课之余,不同老师之间就各自授课情况进行交流,更容易促进老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正如那句话所说,“教师是教出来的教师”。此外,传统的课堂模式,众多学习者聚集在一起共同聆听、讨论,不仅可以产生相互感染的氛围,还可以激发出不同思想的火花。“慕课”虽然带来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却是以牺牲师生间面对面这种重要的交流为代价的。总而言之,“慕课”无法代替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教学相长”、“教教相长”和“学学相长”。
(二)“慕课”弱化了教授的人格魅力对学习者的影响力
传统的课堂模式,因为老师与学生面对面,更易于展现教师的个人风格和魅力。而相比之下,“慕课”的主要教学手段是“人机对话”,它缺少师生之间的人际交流、教学相长,特别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慕课”教学模式缺乏人文精神的贯彻,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习者的影响力,尤其是知识超群、德高望重的教授的人格魅力。
1.教授人格魅力的内涵
人格,由希腊语的“Persona”一词演绎而来,原意是“面具”的意思,现在则逐渐演化成“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特征的综合”之义。人格,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品质,并且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而不断地成长,决定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魅力是一个人的品格、兴趣、才能、感情等素养的综合,是一个人在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因此,可以把人格魅力定义为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所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1]教授,在我国来源于“传教授业”的字义,其最原始也最基本的内涵就是传播知识、解决疑惑。现在则多指在大学或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为大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因此,因此,教授的人格魅力就可以理解为教授通过传授知识等活动所散发出的影响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教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个合格的教授,是集渊博的知识、崇高的品格、深厚的文化底蕴等于一体,这些重要的特质则往往以教授的人格魅力为载体展现出来。
通常我们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往往隐性课程的地位并不逊色于显性课程。教授的人格魅力就属于隐性课程,它是真实地存在着的,“隐性课程概念不是逻辑的产物,而是在教育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并被人意识到。”[2]隐性课程包括很多层次,其中文化—心理类便是它极其重要的一个层次。“文化—心理类主要包括师生交流、教育语言、教学理念、师生行为、教师的期望与态度等等。”[3]它是隐性课程结构的核心。因此,教授的人格魅力便位于隐性课程的核心部位。可见,教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中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指出:教师要严格律己,关爱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教育,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传递知识的过程,也是教授人格魅力得以延续的过程。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特征,并可以由此引导观察者在今后作用与之相似的行为。”[4]因此,教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中对学习者有着示范、激励、熏陶等作用。这作用不仅包括知识与道德方面,还包括人格方面,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无论我们的教育怎样发展,最终都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整体的、全面的人。因此,教授的人格魅力在一个学生成长为“完人”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3.教授的人格魅力得以最大化产生影响的条件
就如许多化学反应一样,往往物质间接触的越充分,反应就越彻底、越容易。教授的人格魅力得以最大化产生影响的条件便是教授与学习者直接接触,当面交流。教授的人格魅力只有在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中才能得到最大的展现,因为“亲临其境”往往比“身临其境”更能感受到一种事物或者一种情境的震慑力。我们的教育,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其中重要的一点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如何更好地调动主观能动性,毫无疑问,面对面是最好的捷径。
三、慕课挑战下, 教授的人格魅力将何去何从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尖锐地指出:“科技给人们送来神奇的创新,然而也带来了具有潜在毁灭性的后果。”慕课刚出现时,我们都在讨论:“我国的传统大学教育该何去何从。”随着慕课在我国的发展,问题似乎已经慢慢回归到了“慕课本身该何去何从。”不可否认,慕课带给大学教学更多的选择,带给学习者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多的便捷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思考。因此,在未来,如何既不弱化教授人格魅力的影响力,又充分地利用慕课的优点,使人文和科技更好地结合,更好地为高等教育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授要努力提升自身人格魅力
慕课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对教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授人格魅力的塑造不仅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授提升自己的重要路径。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不变的,教授要使自身的人格魅力保持不变或者提升,就应有挡不住的前进的脚步。
首先,教授要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衡量一个教授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有没有较高的学术水平。高层次的学术水平通常是教授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知识是水,魅力是舟,魅力之舟需要知识之水予以承载,才能体现出教授的风采。[5]
其次,教授要提升自身修养。不仅包括道德修养,还包括个性修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也是教授产生人格魅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授是社会文明的使者、道德典范的化身。教授的一言一行,或通过课堂教学,或通过校园文化,都在或明或暗地影响着学习者。同时,教授也要提升自己的个性修养。有些个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不断地学习、锻炼以及社会实践等后天活动获得的。加强个性修养,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品格,还可以产生出不同于他人的魅力,散发不同的光彩。
最后,教授要走出“象牙塔”。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科技、新事物时刻在冲击着我们的大学。未来的教授不应该再是单纯地躲在“象牙塔”、闷头做学问的教授。教授在做学问、搞科研、教书育人之余,更应该去接受外面的新鲜事物,利用新科技带来的便捷,了解社会的变化、学生的变化,提升自己,为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慕课应更好地补充我们传统的大学教育而非取代
悉尼大学校长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曾表示:“现实课堂教育将不会被取代,教师的作用、学生间的交流、课堂氛围将不会被取代。”教育是一个充满灵魂和感情的过程,是一个人格影响人格、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因此,想要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大学教育,我们要做的不是颠覆传统而是如何更好地回归甚至还原传统传统教育理念中最核心的、与人性发展更加符合的内容。[6]这就需要我们将“慕课”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将“慕课”作为传统教学的良好补充,因为传统的教育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即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因此,我们要借鉴“慕课”的优点,在中国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中,融入启发式、探究式和研究式的“自由”课堂教学模式,使知识传授的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和活泼;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将“慕课”作为学生课下巩固知识和发展个性的重要途径。使“慕课”更好地为大学教育服务。
[1][3]张文翼.高校教师人格魅力的潜在课程功能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张楚廷.大学与课程[J].高等教育研究,2003(2).
[4]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153.
[5]张意忠.教授人格魅力的生成与提升[J].现代教育管理,2011(8).
[6]却咏梅.未来大学教育:颠覆还是回归[N].中国教育报,201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