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孟子》看先秦孝文化
2015-03-17赵君
赵君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71)
从《论语》《孟子》看先秦孝文化
赵君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石家庄050071)
摘要:“孝”的构形寓含着敬老的文化理念,语义经历了从对虚无祖先神灵的敬畏到善事父母。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应该“孝”,孟子回答了“如何孝”。先秦时期孝从无功利到有功利,内容越来越具体可操作,孝成为各种德行的基础。
关键词:孝;先秦;《论语》;《孟子》
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道德观念,两千多年来对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孝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对社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本文拟从“孝”的字形构成出发,分析“孝”字在造字之初的语义,通过“孝”字在《论语》和《孟子》中语义的变化,梳理孝文化在先秦的发展过程。
一、先秦“孝”字解析
甲骨文中“孝”字已经出现,字形表现为老人在上,身体弯曲,孩子在下,表示孩子搀扶老人走路。在汉字产生的最初,从孝字的构形上,看不出“老”就一定是父母,这时的“孝”还只能是一种朴实的、自发的观念,作为道德规范还缺少应该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具体的要求,殷商时代也没有文献资料证明“孝”字来概括“孝道”的实例。但是从甲骨卜辞中,也可以看到殷商时代人们尊祖、敬宗的活动记录。《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思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古人相信人死后以鬼神的形式存在,而鬼神又能够祸福现世,更多地是对祖先神灵的敬畏。
孝作为伦理道德观念是在西周时期形成的,用它来概括“孝道”的语义内容,这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密不可分,“孝”成为一种正式的人伦规范和礼仪制度,孝道成为人的基本品德。例如:
(1)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1](P166)(《尚书·康诰》)
(2)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2](P172)《周礼·地官·师氏》
随着生产力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孝”观念经历了从广义的“事鬼神”到“事人”的过程。《尔雅·释训》中说“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例如:
(1)孝,礼之始也。[3](P173)(《左传·文公二年》)
(2)永言孝思,孝思维则。[4](P518)(《诗经· 下武》)
(3)孝子不匮,永锡尔类。[4](P532)(《诗经· 既醉》)
“孝”字的语义主体完成了从虚幻的神灵到实际的父母的转变,父慈子孝成为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二、《论语》中的孝
孔子在《论语》中主要阐述的是他“仁”的理想,而“孝”成为“仁”的主要内容,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成为实行仁德的根本。孔子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论语》中对孝的阐述共有14处,还有多处涉及“孝”的观念。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使“孝”的内涵更加丰富立体,形成了一种“孝”的道德规范和思想体系。
1.孝是“敬”
从人性本能出发,孔子突破了从物质上对父母的满足,将孝提升到精神层面,孝成为一种内心的本能,“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事奉父母,要做到尽心尽力。例如:
(1)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5](P21)(《论语·为政》)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5](P22)(《论语·为政》)
孔子在这里把“孝”和“养”变成对待父母的两个层次,提出了“孝敬”的概念。这是孔子论孝的核心,也是不同于前人的新内容。孔子认为孝不仅是“能养”,而且要对父母充满敬意,才是真正地做到了“孝”。“孝”成为内在的主观要求。
2.孝是“无违”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5](P15)(《论语·为政》)
孔子回答孟懿子的“无违”是有针对性的,孟懿子的父亲孟僖子亲贤而好礼,在他临终前,他嘱咐孟懿子一定要追随孔子学礼。作为孟懿子来说,遵循父亲的教导,就是对父亲的孝。在回答樊迟的时候,孔子解释了“孝”与“礼”的关系,“孝”是在“礼”统帅下的“孝”。在礼的规定下,子女要为父母尽孝道,并且要把礼贯彻至父母生、死、葬、祭的始终。
(2)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不敬不违,劳而不怨。”[5](P60)(《论语·里仁》)
“几谏”思想是孔子对“孝”思想的一大贡献,孔子并不认为父母一贯正确,而儿女亦不应简单地消极顺从。孔子认为要在不违背礼节的前提下,并不主张子女对父母毫无原则和毫无鉴别地绝对服从,要有选择的服从。
3.孝是善解父母
(1)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5](P20)(《论语·为政》)
问孝的孟武伯是鲁国大夫孟懿子的儿子,出身贵族,骄奢淫逸,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唯其疾之忧”是指子事父母,不能使父母为子忧愁。朱熹注:“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不孝乎?”
(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5](P60)(《论语·里仁》)
孔子所着重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不远游的前提是“父母在”。要常在父母的身边尽孝道,这就是当今我们倡导的对父母的陪伴。如果必须出远门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其重点是对父母尽责。
4.“孝”是仁之本
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最高的道德是“仁”,《论语·学而》,把孝放在开篇的位置进行详细的解释。例如: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5](P2)(《论语·学而》)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5](P6)(《论语·学而》)
“仁”是治国之本,而“孝”“悌”又是“仁”的基础,连自己的父母都难尽孝道,更谈不上这人能忠君爱国,尽职尽责了。孔子将孝心到孝行,进而推广及仁,而且将“孝悌”合并。
孔子的理想社会模式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而“孝悌”是实现这个理想的途径,在家爱自己的父母,出去尽忠自己的君王,进而扩大到去“爱人爱众”。
三、《孟子》中的孝
《论语》传达了孝的必要性,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孝的观念,完成了“如何孝”。《孟子》一书“孝”字共出现19次,涉及孝的观念有五十多处。
1.“亲亲”的孝道原则
孟子提出“亲亲”的原则并且把这个原则绝对化,孟子提到的“事亲”“尊亲”“得亲”“顺亲“都是从这个原则出发,这些概念体现了孝道观的可操作性。在孝与忠之间,孝大于忠;在国家与宗族之间,宗族重于国家。
(1)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6](P324)(《孟子·尽心上》)
(2)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6](P237)(《孟子·万章上》)
在儒家的规范里,“尊亲”还是要符合礼。例如:
(3)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6](P157)(《孟子·滕文公上》)
2.孝成为评价是非的标准
孟子认为孝是其他德性的基础,把孝从敬养之德的层面推而广之了。例如: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6](P246)(《孟子·万章上》)
(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6](P215)(《孟子·离娄上》)
因此要使百姓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伦理道德,孟子强调用“孝悌”来教化百姓。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P64)(《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强调教育的作用,力图使“孝悌”的伦理观念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这是实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理想社会的途径。
3.极力反对“不孝”
《孟子》对孝道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对孝亲的具体事宜讲得十分周密,把孝道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例如:
(1)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财货,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6](P234)(《孟子·离娄下》)
(2)不孝有三,无后为大。[6](P214)(《孟子·离娄上》)
总之,孟子在论述孝的基本思想时,对父母的尊敬和奉养仍然是孝的基本内容。同时孟子在孝的基础上,提出五种人伦,即: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使“孝”和“悌”一起构成“仁义”,他根据人伦价值的要求来界定孝的普遍人道性。孟子的孝道是有功利性的,他希望达到“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继而实现他的理想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四、结论
先秦时期,从“孝”的本义出发,语义经历了从对虚无神灵敬畏到敬养父母。“孝”的构形所寓含的敬老尊老的文化理念,在《论语》《孟子》中不断发展。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强调以“敬亲”“养亲”为标准的孝道观,渗透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强调孝是德行的基础,百善孝为先,继而将对家人的“孝”和对国家的“忠”联系在一起了,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曾运乾.尚书正读[M].北京:中华书局,1964.
[2]吕友仁.周礼译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
[3]李索.左传正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4]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马恒君.论语正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6]任俊华,赵清文.大学·中庸·孟子正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From theAnalectsofConfuciusandMenciusto See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 in the Pre-Qin Period
ZHAO Jun
(Hebei Radio & TV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71, China)
Abstract:“Filial piety” configuration implies the cultural concept of respect for the aged. The meaning of filial piety has experienced from the fear of the gods and the false ancestor gods to support parents. Confucius put forward “filial piety”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Mencius echoed how to practice filial piety. The content of filial piety in the pre-Qin period was from without utilitarian to utilitarian, which became more and more practical. Filial piety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kinds of virtues.
Key words:filial piety; pre-Qin period; Analects of Confucius; Mencius
收稿日期:2015-07-24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9X(2015)05-0047-03
作者简介:赵君(1977-),女,河北沧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史和汉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推广和普及》(201403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