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地方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研究

2015-03-17张红兵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特色社区资源

张红兵,张 伟

(1.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71;2.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各地通过对不同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融合,使社区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大大丰富了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发展。然而,随着社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和差异化明显增强,如何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差异化需求的课程,是目前社区教育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而开发特色课程的方法、路径、瓶颈等问题也是社区教育从业者急需研究的问题。

一、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当社区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社区教育课程进行深化,开发具有地方特色、能满足不同地区差异化学习需求的特色课程,这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经阶段,将会促进社区教育的科学化发展,发挥其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中的功能。

从课程属性看,社区教育课程是开展社区教育的载体,它在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实现社区教育目的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是开展社区教育的核心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

从实施社区教育的教育机构看,社区教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通过整合、新建等不同渠道,其资源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对新建社区教育课程,不应该再按照原有的求全求多的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路径,而是应该在对原有的纷繁芜杂的课程资源进行梳理、分类的基础上,统筹规划未来的资源建设。

从接受社区教育的社区居民看,在满足了一般的、大众化的教育需求后,不同的地区和人群还具有多样化和差异化的教育需求。这些新的学习需求在课程建设上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这就要求在课程开发上要进一步的精细化、品质化和特色化。

二、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的现状

1.课程建设重广度、轻深度

在社区教育发展的初期,各地为了促进社区教育网络和资源的完善,基本是以面的方式在各地快速铺开,大到区县,小到村镇、基层社区都快速建立起社区教育教学点。广度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区教育体系和网络的快速建立;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课程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高质量的、有深度的精品课程资源少,课程结构不均衡。

2.重复性、同质化现象突出,缺乏统一协调

重复性、同质化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区教育活动和监管机构没有统一的地区性组织,缺乏统筹的课程建设规划和科学的管理;课程资源缺乏系统的整合,各社区教育机构在开发课程资源时都是各自为政,没有考虑建课程建设规划是否与其他机构或部门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课程相冲突,这不仅形成了课程资源建设的重复,还造成社区教育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浪费。另一方面,课程筹建、开发、实施和后期评价及修订等整个课程开发过程缺乏系统的管理,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课程建设脱离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变成“有而无用”。

3.开发主体单一,建设动力不足

目前,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主体主要是开展社区教育的社区学院、成人院校等机构,虽然两者都重视社区教育资源数量的开发,但课程建设的内容则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对开展问卷调查、确定课程内容、编写教材、课程教学的实施和评价过程等关系到社区教育课程质量的关键环节缺乏系统、科学和全面的指导,这造成资源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较差。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课程开发主体单一,建设动力不足。一方面,从开发人员来说,社区学院和成人院校等机构中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教师是目前开发社区教育课程的主体,而这些人员不仅在开发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能力有限,而且人数也相对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性的开发主体;另一方面,从指导和统筹机构来说,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指导机构对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人员给予指导和协调。

4.缺乏共享机制和路径

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和路径,每一个开展社区教育的社区学院、成人院校等机构对于课程资源基本都是采取自主开发模式,共建共享的意识相对缺乏[1]。这不仅使每个建设主体往往无法了解和使用他人的优秀资源,自己开发的优秀资源也无法与他人共享。这种狭窄的思维模式忽视对优秀资源的宣传和推广,忽视共建共享的机制,对精品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开发满足地方需求特色课程的路径

1.课程建设模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所谓“集约化”建设模式即改变传统的片面追求量的增长,而是更注重质的提高[2]。课程建设不仅在广度上要进一步深化,更要注重深度的挖掘。要通过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提高居民的参与率,真正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内容,多出精品,促进社区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1)在发挥核心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基础功能的基础上,注重特色课程的开发,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应包括核心课、通识课、地方特色课等多方面的内容。核心课是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以促进社区内弱势人群的就业为目标设置的课程,它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一致,突出表现了社区教育课程接近地气、关注民生的特点;通识课是为了满足广大普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具有普适意义的课程,这些课程反映了社区教育课程具有的标准化、通用化和规范化的特点;地方特色课是根据当地特点和特殊需求,单独开发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课程,它反映的是社区教育课程与地方紧密联系的独特性和地域的多样性。社区教育需要通过搭建由核心课程、通识课程和特色课程组成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不断促进社区教育的专业化、特色化和规范化发展。

(2)通过定期开展课程的评选活动,以评促建,不断提高社区教育课程的质量。通过定期开展社区教育精品课程评选、特色课程评选和优秀教材评选等活动,推动一批优秀的课程脱颖而出,通过展示、宣传和推广,促进高质量社区教育课程的应用,并通过示范课程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完善课程建设模式和激励机制,不断促进社区教育课程质量的提高和优秀课程资源的推广。

(3)社区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社区教育的实施对象为成人,因此,其内容的设计和学习行为的开展要符合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要充分考虑成人学习者学习时间分散、学习过程松散、学习形式多样和学习自主性强等特点,在教材开发、在线课程、课程活动等设计上,鼓励开发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开放的、动态的、灵活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4)完善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社区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可以获得学习者的反馈信息,以帮助社区教育从业者不断提高社区教育课程的水平和质量。社区居民以及社区教育专家关于课程的评价对提高课程的质量、丰富社区教育的形式、完善社区教育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反馈,可以为授课教师提供课程的改进建议,或者使教师了解居民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从而有助于教师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2.将分散的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纳入统一规划

(1)以设区市为单位创建统一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负责对本区域社区教育课程的整体和长远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这有利于社区教育课程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在课程建设和管理方面,统一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能够统一规划本区域的社区教育课程建设,避免重复建设;能够统筹、整合本区域的社区教育建设资源和师资力量;能更好地建设精品课程,不断提高社区课程的质量。

在课程建设资金保障方面,本区域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应在社区教育经费投入中专设课程建设和管理专项经费,用于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师资培训等方面,并按照预算制度将此专项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专款专用。同时,为保证社区教育课程的建设及经费投入的持续性,要寻求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中。

(2)建立统一的课程申报、审批和管理制度。定期对本区域内已开设的课程进行登记和梳理,并根据社区居民的反馈意见,一方面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形成规范和统一的社区教育资源库;另一方面对新建资源实行申报和审批管理制度,不断充实社区教育资源库中的课程数量和质量。

3.整合各种社区教育资源,完善社区教育课程共享机制

(1)建立社区教育课程资源信息库、人力资源信息库和社会环境资源库,实现社区教育各种资源在本区域的高效整合。在对本区域社区教育课程进行普查和登记的基础上,建立社区教育课程资源信息数据库,对各种课程资源在数量、质量、结构和种类等方面进行分类管理;根据本区域社区教育课程的开设和拟开发情况,整合和挖掘本区域内的各种师资力量,建立社区教育人力资源信息库,统筹实现优质师资在社区教育交流和培训中的均衡、便捷流动;根据本区域可以为社区教育开放和共享的设施和场所,建立社区教育社会环境资源库,为依赖于这些设施和场所等物质环境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提供物质基础。

(2)建立社区教育课程共建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制作多途径、多层次的合作。定期组织开展精品课程的评比和观摩活动,对特别优秀的课程,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优质课程的示范作用,带动课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加速优质课程的共建和共享,促进各社区教育机构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借助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发展社区教育远程学习平台和在线课程建设,使社区居民可以方便地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开展学习,同时,要通过网络将优秀的社区课程实现共享。

4.建立社区教育师资培训和信息反馈制度

要聘请社区教育研究学者、高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社区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对社区教育课程制作进行指导,保证课程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培训方面,要通过定期的专家讲座、论坛交流、外出参观等一系列的活动和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逐步形成具备扎实的社区教育知识和丰富课程开发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

要实现立足地方的特色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必须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信息反馈制度。一方面能了解社区居民对现实社区教育课程开展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社区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能了解社区居民对新的社区教育内容的需求状况,建立新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计划。同时,对地域性特色课程及相应的呈现方式,也能得到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开发的课程能真正实现社区居民的原始意愿,体现课程的地方特色,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

[1]王润清,李珺.社区教育课程推广应用研究——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J].职教论坛,2014(30):59-63.

[2]丁红玲,张利纳.新型城镇化视阈下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7):57-62.

猜你喜欢

特色社区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特色种植促增收
社区大作战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3D打印社区
中医的特色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资源回收
完美的特色党建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