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

2015-03-17赵栋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成本计算分部成本法

赵栋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

赵栋

当期,随着企业发展中日益变化的商业外部环境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均开始尝试经营不同的业务,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中也成立了许多不同的业务单元,传统单一的成本核算法已无法满足企业追求低成本高利润、成本的精准核算等目标。本文将浅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首先讨论了分部报表的意义,而后在分析作业成本法在编制分部利润报表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作业成本法;分部报表;分部期间费用;措施

引言

财政部于2012年起草的关于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稿中提出: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引进计算机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现有的人力、设备、技术等资源优势成了企业未来成本核算工作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目前国内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为主,整体生产管理水平较低。因此,作业成本法在国内的实施存在一定困难,加强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分部期间费用核算工作中的应用成了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编制分部报表的意义

分部报表是指,将企业内部确定的组成部分所提供的各自有关收入、负债、资产等各种财务信息均整合收录至一份企业对外公开的财务会计报表中,以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可利用程度。分部报表能够最直接反映出各行各业各地区日常经济业务的成本及收入。至于资产负债总额、费用及营业利润,则是对企业利润以分部为基础而进行的更深一层次的说明与细分。报表使用者可从利润表中直接知道企业的总体赢利能力。但是当面临一个跨行业、地区经营销售多种类别业务的企业时,由于企业赢利能力同时受到外界如市场竞争、地区经济政治环境、机遇与风险等诸多因素的干扰,此时报表使用者不仅需要从分部报表中了解企业整体的赢利能力,还要在了解企业在某一行业、地区利润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该行业地区的机遇与风险,进一步研究企业在未来的赢利、偿债能力以及现金流量等情况。

在编制分部报表时,确认分部期间费用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分部期间费用即各分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可直接归入该分部的期间费用以及按程序能归入到该分部的费用,其中包含营业、管理、财务等费用。所得税费用以及其他任何与企业整体相关的费用不纳入分部期间费用。对分部期间费用的理解是否准确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分部报表的质量。

二、作业成本法在分部期间费用核算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即ABC法,是一种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法,指以成本动因为理论依据,以作业为对象,通过确认并计量资源的动因将资源费用归集到作业中,最终评价企业作业业绩以及资源消耗情况。作业成本法的核心要素是成本对象、资源、作业以及动因,该法围绕作业活动过程并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通过确认计量生产过程中所有作业成本从而最终得出真实客观的产品成本数。作业成本法突破了传统成本计算法的诸多不足,很好地改善了间接费用的分配状况,提升了成本计算法提供资料的科学准确性。作业成本法在计算过程中并非直接考虑产品的成本与耗费工时,而是先确定作业这个基础,再将找出的性质相同的成本动因组成若干成本库,每一成本库均可用其中具代表性的成本动因进行费用分配工作,有助于企业形成有效科学的成本管理体制机制。

(二)应用分析

当前,作业成本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并运用至实际工作中去。在工作过程中,作业成本法遵循成本动因的理论依据,以作业为对象,围绕作业活动过程并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通过确认计量生产过程中所有作业成本来最终确认产品的成本。在进行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时,首先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将企业的内部分为不同的业务单位并作为不同的产品,将各共享服务部门作为作业中心。而后通过一定的归纳分析得出作业中心中每一作业成本各自的资源动因。最后,需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共同成本按作业分摊到各个分部中去。

三、完善作业成本法在国内应用的措施

作业成本法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而国内引进作业成本法历时较短,实践尚不充分,该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再加上内外环境的制约、作业成本法自身的缺陷,致使国内企业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出现缺乏对作业成本法的深刻认识、企业人员作业成本法专业素质不高、企业管理技术水平落后、作业成本法与会计准则的不符等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作业成本法的运用,以下将提出一些具有实用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增强作业成本法意识

企业要想打破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制约引入先进的作业成本法,就必须扩大作业成本法的影响范围,只有使其得到财务人员或经营者的认可并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才能够促进该法得到快速发展。引入国外相关的先进经验与技术供国内企业借鉴,增强人们的信心;开展关于作业成本法的教育学习课,使员工与企业均更全面地对作业成本法所具有的优越性进行认识,为作业成本法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取得企业内部最高领导决策层的认可与支持,自上而下消除该法在实施过程中的阻碍,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

(二)改善作业成本法的内外环境

需要企业从内控与管理体制方面入手,通过内控体制与管理机制的更好建设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与制度基础;其次应建立良好的激励与考评体制,调动企业内部全员的积极性;最后,企业应发展内部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对外,相关政府及会计部门应从立法、宣传等方面大力支持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使作业成本法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作业成本法的贯彻落实涉及环节广,需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参与与配合。而作业成本法对员工素质要求高,企业应通过教育或培训等方式加强员工对作业成本法的认识与掌握,同时加强员工的管理与计算机信息知识,打造一支技术过硬、具备多方面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作业成本法的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四)结合实际,谨慎选择应用作业成本法

企业不能盲目地应用作业成本法,应在结合自身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等实际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应用作业成本法,以充分发挥起效果。首先可以结合企业经营特点与生产流程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与成本核算流程的设计。若此过程开展困难可以采取试点的方法,而后逐步推广。尚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选择同步实施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同时,企业的人员素质及技术环境会随着企业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的提升而得到改善。

四、结束语

作为一种先进科学的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法考虑了期间费用分配的合理性,用不同的比率对成本动因进行分配,从而使成本信息更为科学真实,提高了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提升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然而,由于作业成本法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因素的制约,再加上作业法本身的些许缺陷,要求企业必须能够清晰认识到作业成本法运用过程出现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念,完善该方法实施的内外环境,完善企业的管理结构并注重员工素质的提升,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1]苑帅.基于M公司ERP环境下标准作业成本控制与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2).

[2]钟骏华,杜蕾.论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5).

[3]高萍.论作业成本法在精细化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4(14).

[4]武婷.三种成本制度的比较与分析——标准成本、作用成本、目标成本[J].东方企业文化,2013;10.

(作者单位:亚萨合莱自动门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成本计算分部成本法
与有序分拆的分部量1 相关的恒等式及组合证明
基于能耗分析的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碳排放及成本计算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利润差异探究
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优越性分析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关于正整数不含分部量2的有序分拆的几个组合双射
关于分部积分的几点说明
基于直埋成本法的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定价机制
实例研究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内部控制
图解各个行业的成本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