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型过敏性紫癜40例临床观察

2015-03-17周芸丽董保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周芸丽 董保福 张 艳

云南省曲靖市妇幼保健院,云南 曲靖 655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型过敏性紫癜40例临床观察

周芸丽董保福张艳

云南省曲靖市妇幼保健院,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皮肤型过敏性紫癜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清风散;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治疗组紫斑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皮肤型过敏性紫癜;中西医结合;清风散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病变可累及皮肤、黏膜、关节、胃肠道、肾脏等,临床以皮肤瘀点、瘀斑为主要表现,多见于下肢臀部,呈对称分布,常伴关节疼痛,腹部症状、肾脏损害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1]。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型过敏性紫癜,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皮肤型过敏性紫癜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治疗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16岁,平均年龄(9.3±3.9)岁;病程最长为20d,最短3d,平均病程(8.6±4.4)d 。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8.7±4.1)岁;病程最长为18d,最短2d,平均病程(9.5±5.3)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实用儿科学》[1]中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及辨证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相关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针(日本米诺发源株式会社生产,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分包装,批号:国药准字J20080079)1~2ml/(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西咪替丁针(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44024199)20~4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口服氯雷他定颗粒(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60719)5~10mg/d)治疗,7~14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清风散治疗。组方:紫草15g,仙鹤草15g,防风15g,荆芥12g,黄芩15g,栀子10g,丹皮12g,丹参12g,赤芍10g,当归10g,茜草15g,白茅根15g,牛膝10g,墨旱莲15g。热盛加金银花、连翘;皮肤瘙痒明显加地肤子、白鲜皮、蝉蜕;伴关节痛加桑枝、独活;腹痛加白芍、木香、延胡索。待紫斑症状缓解后适当加用黄芪、茯苓、白术、山药等益气健脾药物。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1次50~100ml,治疗7~14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住院时间。

1.5疗效判定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治愈:用药7~14d,身体皮损全部消失或者仅存在些许色素沉着,没有新发皮损;显效:用药7~14d身体皮损恢复在70%以上,新发皮损少见;有效:用药7~14d,身体皮损恢复在30%以上,临床表现缓解,出现部分新发皮损;无效:用药后患者皮肤没有变化,甚至出现继发性紫癜。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紫斑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住院时间对比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过敏性紫癜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机体对某些过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脆性增高,导致皮下组织黏膜内脏器官出血及水肿。其发病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药物因素、其他诱发过敏因素等相关。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异常、凝血与纤溶机制紊乱、基因多态性改变等[3]。复方甘草酸苷针主要成分为甘草酸苷、半胱氨酸、甘氨酸。甘草酸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和类激素作用,可减轻小血管炎症、减少渗出;治疗过敏性紫癜可较快缓解症状及缩短病程[4]。西咪替丁为组胺H2受体拮抗剂,可调剂机体免疫,通过对组胺的抑制,减轻组胺引起的机体出血和水肿症状[5]。

中医学将过敏性紫癜归属于“紫斑”、“紫癜风”、“葡萄疫”等范畴,多因感受风热、湿热或时行疫毒,或饮食不节,久病热病等扰动血络,迫血妄行,外溢肌肤,形成紫斑。《外科正宗》记载:“葡萄疫,其患多生于小儿,感于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证治汇补》记载“热则伤血,血热不散,里实表虚,出于皮肤而为斑”。皮肤型过敏性紫癜多见于过敏性紫癜发病急性期,多属实证、热证,发病关键在于风热毒邪蕴结于内,灼伤脉络,热瘀互阻而发斑。清风散方中紫草、仙鹤草、黄芩、栀子清热凉血;荆芥、防风清热祛风透疹;丹皮、丹参、赤芍、当归凉血活血化瘀通络,茜草、白茅根、牛膝、墨旱莲活血化瘀通经,全方共奏清热凉血祛风通络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紫草有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对炎症急性渗出期的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水肿和增殖期均有拮抗作用[6];仙鹤草能缩短出血时间,增加血小板数,有明显的体外抗血栓作用[7];黄芩有抗炎、抗过敏、抗凝血、抗血栓形成作用[8];牡丹皮、赤芍有抗血小板聚集、防止微血栓形成的功效,赤芍还具有镇痛解痉作用[9-10];丹参具有活血、抗过敏作用,能改善微循环障碍,同时能抗炎、抗凝、提高免疫力[11]。牛膝、墨旱莲有抗凝血、免疫调节、抗炎镇痛作用[12-13]。治疗中运用清热化瘀凉血类药物,可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抑制皮肤局部炎症反应,从而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

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型过敏性紫癜,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可发挥中医药特长治其本,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同时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及抗炎功能,从而较快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2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8.

[3]杨俊.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3(35):10.

[4]岑远松.复方甘草酸苷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5):772-773.

[5]翁蔚琪,汪建伟,张凌姿. 复方甘草酸苷加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5):5456-5457.

[6]李亮,陈钰沁,张超,等.紫草素的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5):62-66.

[7]谷燕,谢江海.小蓟饮子加味治疗IgA肾病血尿3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35(2):40-42.

[8]马屏南,于永水.简述黄芩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中医中药,2013,8:282.

[9]王祝举,唐力英,赫炎.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6,21(4):155-158.

[10]李文艳,黄山君,王瑞.中药白芍的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2,12(2):118-122.

[11]董昆山,王秀琴,董一凡.现代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9.

[12]张宇明,邹丹.牛膝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09,6(6):112-114.

[13]施嫣嫣,张丽,丁安伟.墨旱莲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1):68-70.

(收稿日期:2015.09.07)

【中图分类号】R55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4-0064-02

作者简介:周芸丽(1983-),女,硕士研究生,中医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皮肤科、中医妇科类疾病的诊治。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冠心病效果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