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美人”是屈原在另一王国制造的浪漫
2015-03-17李中华
李中华
“美政”是屈原社会理想的核心,是他用自己的生命去不懈追求的事业。所谓“美政”,即以天下为公、任用贤能,促成社会和谐有序、开明自由的政治局面。
实现美政理想要求政府遵循法度,反对君王随心所欲的“心治”。所谓“国富强而法立”,强调的就是“法度”的重要性。
关心黎民百姓、遵循法度、任用贤能、追求统一的愿望,构成屈原人文理性的核心,是其美政理想的具体表现。
追求“美政”理想
《楚辞》意蕴深远,情志的寄托丰富多彩。就作品的情调而言,它们或抒发离别的幽怨,或倾诉贬逐的悲愤,或求索人生,或质疑天命,或演绎现实生活中的困惑,或在鬼神的天地里舒展自由想象的翅膀。
作为一部文学典籍,《楚辞》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富有艺术个性的人物形象,是热情又潇洒、痛苦又浪漫、执着又超越的人生情感。
《楚辞》的思想汇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江海之中。其中包括爱国情怀、美政理想、历史文明、人格精神等。尤其是屈原的“美政”理想。
“美政”是屈原社会理想的核心,是他用自己的生命去不懈追求的事业。所谓“美政”,即以天下为公、任用贤能,促成社会和谐有序、开明自由的政治局面。屈原在《离骚》之末写道:“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荀子·儒效篇》中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这种“美政”的内涵大体上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关怀民众的疾苦;二是实行法度以管理国家;三是任用贤能之臣;四是追求国家的统一。
用“香草美人”寄托浪漫情怀
作为理想与情感表达的载体,“楚辞”还为中国古代诗赋创作确立了以“香草美人”为中心的意象体系法。《楚辞》中写草木的地方甚多,《离骚》中的“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是用香草(白芷、秋兰)作为妆饰的材料;“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是用香草(椒、桂、蕙、芷)隐喻贤臣;“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四句,是用种植香草(兰蕙、杜蘅等)象征培养人才……
自从《楚辞》歌颂香草嘉木、贬责臭草恶木以后,这些自然物也被人格化了,被赋予了善与恶、崇高与卑劣的不同品质。
所谓“美人”,则是以男女之爱来象征君臣、朋友之谊,这一手法也是由《楚辞》所开创的。《离骚》与《九章》中多次提到“美人”,有时是指君主,有时也可能指诗人自己。屈原作品中又多次说到“求女”之事,叹息没有好的媒人从中联络传情。《离骚》又写道:“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些都是用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来象征君臣际遇的状况。总之在封建时代,作臣下的得到君主的赏识,就像女子得到男人的喜爱一样,所以臣子思恋君主,又像是在思恋美人。
在今天看来,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与君臣、朋友的关系是本质不同的两个范畴。在古代的文学艺术中它们却被联系在一起了。表面上写的是男女恋爱,实际说的是君臣遇合,这就叫有寄托。又有人说这种美人之思中,婉转地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楚辞》影响后世诗风,表现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是执着地关怀着社会与民众,生死不渝地为之思虑、焦灼,直至生命之火熄灭,这是作品内在精神上的魅力;二是超越个人生存的境况,突破一切有形无形的障碍与束缚,飞动想象的翅膀在寥廓的精神王国中翱翔,这是文学形态上的生动表现。《楚辞》既蕴含着对于现实人生的执着关切与美好愿景,同时又贯穿了一种浪漫的精神,飞腾的想象,时间愈久,愈能从中汲取精神的智慧与文学的感悟,从而得到心灵的陶冶与美的享受。
(选自《徐州日报》2014年3月7日)
思考探究
1.屈原为什么要追求“美政”的理想?“美政”理想的精髓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为什么要用男女之爱来象征君臣朋友之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