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关系”:用词不当
2015-03-16江迅
江迅
记得二十多年前从上海来香港,在罗湖入境,需要填一张入境表格,其中有一栏:来自哪里?我填:上海。当我走上入境柜台,关员眼睛扫了一下表格,用手指着那一栏说,“上海”要改成“中国”。我一时不理解:香港也属于中国,填“中国”意味着从“中国”到“中国”,就没有意义了。嚷嚷了五分钟,那关员就是要我改填“中国”才放我通行,无奈之中,我在“上海”前面加了“中国”两字,即来自“中国上海”,当时我心里想说的是:“我进入中国的香港了。”那关员看了看我,善意地笑了。
在香港二十年,我都在《亚洲周刊》供职。给这份周刊写稿,中文用词讲究而严谨,从总编辑到编辑,都不允许有“中港”这样的用法。这也就成了一种习惯。我多次撰文,反对“中港”这样的用法。最近的几次,如2013年3月,我就写过3000字的《“中港”矛盾,香港不属中国?》。2014年5月,写完20万字的传记《倪匡传:哈哈哈哈》,全书开头写“逃港者”,倪匡是“港漂”,描述内地与香港是分不开的,批评“中港”的用法。
那么多年过去,总算官方有了说法。春节前夕,香港媒体披露:政府行政署向各部门发出“用词正确”的内部通告,要求各部门使用涉及内地与香港关系的字句时,必须要跟从通告,并指明“中港关系”用词不合适,应该采用“内地与香港的关系”……
对政府这番举动,一帮泛民主派和多家媒体却发起攻击。政团“香港本土”发起人、公民党立法会议员毛孟静按捺不住,批评是梁振英下的指令,把政府用字“大陆化”,指现时政府官员已经过分仿效长官,不时把梁振英的惯用语挂在嘴边,如“重中之重”、“方方面面”等,指政府的通告是想压低香港的位置。她一再质疑当局的举措,是要控制意识形态,控制文化及思想。她说,如此“用词正确”,是“要清洗我们的一套语言,例如在用字上完全要跟大陆的话,那是可以控制文化和人民思维”。
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而中国人也向来讲究遣词造句的艺术,一字一词背后往往蕴含着深意,有时看到一个意思,其实表达了另一个意思。语言文字原本就是不时演变发展的,两地的文字融合是一个过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说毛孟静的每次讲话、每篇文章,遣词用字有多少是香港本土的?她强调的所谓“本土意识”,绝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本土特色”,却是极端化的“本土意识”。“本土意识”原本是香港精神的重要内涵,是对“殖民意识”的反弹,是港人主体意识觉醒的表现,“本土意识”正与国家民族意识逐渐融为一体。但毛孟静的所谓“本土意识”是“驱蝗行动”、“占中运动”、“雨伞革命”、“本土优先”,是极端化的“本土意识”,即“港独”。
特区政府一位官员对我说,政府急于修改用词,确实与最近“港独”叫嚣和“本土意识”抬头有关,随着近年来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港府在规范语言用字上开始下功夫,是值得鼓励的事。不能用“中港”一词,被一些人指责为矮化香港,其实,内地与香港从来就是不对等的。
也有香港文化人公开表示,“中港关系”一词在香港沿用几十年,沿用该说法“天经地义”,反问“香港尖沙咀有个中港城,要不要改成‘内地与香港城’呢?”这些文化人還说,在香港讲话应以香港为本位,正确说应该讲“港中关系”,“等于大陆讲中日关系,日本讲日中关系”,“香港有自己沿用的五十年不变的生活方式,这生活方式包括说‘大陆’、说‘中港’等,这些不用改变”。
这些所谓文化人的这种说法,显示他们根本就缺少“文化”。几十年如此,就一定正确?那还用拨乱反正干嘛?再说,美国与纽约的关系,能说是“美纽关系”吗?两岸关系,能说“中台关系”吗?“中日关系”也好,“日中关系”也好,都是两个国家的关系,莫非在这些文化人眼中,“港中关系”就是国与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