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暨奇人田渭法

2015-03-16钟逸祥

文化交流 2015年3期
关键词:浙江日报诸暨西施

钟逸祥

奋斗是人生最美丽的底色,只有奋斗才能展现人生的绚烂多彩。

—田渭法

诸暨,西施故里,人才辈出。一条流淌不息的美丽浣江,仿佛在诉说暨阳儿女奋发图强的故事……

人说诸暨田渭法是个奇人!他的奇,就奇在创新,奇在跨越,在文学上已取得丰硕成果时,又进军医药,发明了“三草感冒灵”、“金银花胶囊”、“维生胶囊”、“黄花妇炎灵”等产品。

跨上文学的骏马

田渭法的文学创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只是一个医科中专生,却以坚强的意志和刻苦的磨练,跨上了文学这匹骏马,由此一直驰骋不息,插翅飞翔。

1982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三年后进入北京西山文学讲习班,又是三年后进入茅盾文学院。1992年他捧获了浙江省青年文学创作新星奖,曾在杭州满觉陇从事专业创作8个月。此后,发表在《上海文学》的《错位》、《北京文学》的《冬天的火光》、《东海》月刊的《前夕》、《江南》杂志的《闲人》、《山东文学》的《死话客外传》等中短篇小说,深受编者和读者的喜爱。他创作的故事《瞎子王阿传奇》《绝育风波》《在海外一个悲惨故事》,情节环环紧扣,读者爱不释手。

那是1991年夏天,浙江省青年文联、诸暨市文联在杭州举办田渭法作品讨论会,《上海文学》主编周介人握着他的手说:“你不容易,你已具备了一个专业作家的文学功力和素养!”这一年冬,田渭法加入了浙江省作家协会。由于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和纪实文学创作的丰硕成果,他被吸纳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91年9月21日,《浙江日报》头版刊出了田渭法创作的《血洒西湖》,这是一篇反映原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张秋人被捕的纪实文学,荣获“全国城市报纸连载作品”一等奖。在此前后,他撰写的张秋人故事的多篇作品发表在《传记文学》《西湖》《浙江青年》上。

古都风情,绵延千年。田渭法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浣江血祭》和第二部长篇小说《西施后传》的素材,无不来源于诸暨这片历史悠久、人文丰饶的土地。西施是中华文化中美的象征。诸暨人说着西施、唱着西施、写着西施,西施的佳话千古流传。《浣江血祭》和《西施后传》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后,《浙江日报》连续三个多月把《浣江血祭》的长篇作了连载,而《西施后传》则在“北京写作艺术节”上荣获特等奖。著名作家刘绍棠、《人民文学》主编程树榛等为他颁奖,《北京文学》主编林斤澜称赞他能把历史事件用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文学语言表达出来,使读者犹如置身于历史的绚烂画面之中。

社会责任萦绕于心

报告文学是文学的轻骑兵。

田渭法创作报告文学,出于他的社会责任。在这个领域,他也是一员朝气蓬勃、声名远播的骁将。

1976年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的《赤脚医生徐锡根》、《浙江日报》刊发的《两匹军马的故事》,都反映了社会的热点问题。1988年始,《浙江日报》《钱江晚报》《家庭教育》《中国人口报》《中国体育报》等报刊常约他发表作品。如反映性病蔓延的《死灰复燃的幽灵》、揭露反医学的《假药骗子面面观》、反映血吸虫病的《瘟神缘何又重来?》等,这些作品刊发后,读者纷纷来信点赞。在纪念“全球50亿人口日”时,他在《浙江日报》发表《啊!妇产科医师》,揭示农村医院设备落后导致“流血事件”,得到浙江省省长批示,震动了全国卫生系统。

1991年,根据诸暨“耕读传承”的民风和人才济济的特色,田渭法创作出《西施故里人才多》报告文学集,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诸暨第一部公开出版的报告文学集。

在民政和卫生系统,诸暨的防盲、治盲,为老百姓免费做白内障手术成绩显著,他通宵达旦写就《西施故里光明曲》等三篇稿子。《浙江日报》发表他的《光明进行曲》一稿后。浙江省民政厅、省残联、诸暨市人民政府根据他的作品摄制的《西施故里光明曲》电视新闻片,深受好评,还被选送到全国和世界卫生组织播放。

他撰写烈士传记,并关心、帮助烈士家属解决困难,与他们融洽相处,成为他们的“忘年交”。在北京西山文学讲习班学习期间,他帮助毛泽民夫人钱希均妥善处理一些生活琐事;宣侠父的侄儿宣守存眼睛有疾,他想方设法为他请来最好的眼科大夫。1993年初冬,他受诸暨市史志办主任许林章和科委主任郭武泉的委托,不遗余力地联系医院救治俞秀松夫人。

田渭法以自己的诚挚为病人奔走操劳。台湾著名作家萧白回到故乡诸暨,生活上有诸多不便,田渭法一家奔忙不停。萧白在台临终前者念念不忘故乡人的情谊,他说:“诸暨田渭法一家对我的帮助,无法用金钱来回报。”著名作家刘绍棠中风,田渭法为他送医送药。1996年田渭法又为他诊疗“肝腹水”疾病。刘绍棠去世10年后,田渭法去探望刘师母,当得悉刘绍棠在大众文艺出版社搁置几年的书稿尚未出版,他不厌其烦地去疏通,促进尽快出版。刘师母后来深情地说:“这本集子的出版,田渭法出了大力。”

在医学和文学路上策马驰骋

在文学创作如日中天的时候,田渭法还是难忘从医的老本行。他对老本行情有独钟,在医药的创新中,可以说他是一个“苦行僧”。田渭法放弃了城市舒适生活,投身设在农村的药厂,夜以继日地钻研和探索,因而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黄花妇炎灵”,是诸暨第一个把草药作为制剂的先例。1994年10月,《中国卫生界》杂志社浙江办事处在杭成立,田渭法担任主任,联合浙江中医研究院向有关部门提交了“黄花妇炎灵”、“三草感冒灵”两个科研项目,同时与诸暨市人民医院毛乾妙院长商量医院制剂事宜并获通过。1996年,他向绍兴有关部门申报这两项专利。

田渭法开发、研究的由国家食品药品局批准的“原礼牌维生胶囊”、“原礼牌金银花胶囊”两个保健品,2012年被诸暨市科技局立为重点支持项目,现已投放市场。田渭法搞医药科研项目的思路是独特的,而他扎实的文字功底又把他研究与创新的思路表述得清晰且准确。

田渭法对明代御医戴原礼学术著作、家谱等考证研究了20余年,并获得了成果。1986年,田渭法任《诸暨县志·卫生篇》的主撰和《诸暨卫生志》主编。他和毛培锆、徐荣华编撰人员,把戴氏第37世孙戴关荣请来作了深入的采访,在戴氏老家查阅了1947年编修的《戴氏宗谱》。田渭法撰写的《戴氏世医考》发表于《中华医史杂志》1991年第2期,论文不仅论述了戴氏家族第十四世至二十九世行医的名录和医术、地位,而且对戴原礼的医学崛起的原因作了4个方面的概括与评论。随后,田渭法的传记作品《御医戴思恭》在上海《康复》杂志连载出版。

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说:“我们原想把田渭法派上更大用场,就是说要组建全国卫生作协,叫他任职,同时协助做好《中国卫生界》杂志社工作,但因种种原因卫生作协筹备未成。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出光亮。抗‘非典文集不正是他编的吗?”

春到浣江畔,繁花却迷离。2003年3月初,田渭法去北京汇报工作,正是“非典”横行时期,《中国卫生界》杂志社与中国疾控中心在同一幢大楼,那时,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正在“中国疾控”召开防治会议。敏感的田渭法马上想到:防控“非典”不但是民生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一个政治问题。作为一名作家,必须记录这一历史进程。他马上拟出一个文稿,要求以征文形式向全国征稿,编撰文集。半个月后,《中国卫生界》杂志社报请卫生部,领导同意了这一计划。那年6月,杂志刊出征文启事。8月底,经他修编的1000多篇全国稿件储存在U盘里,9月底,出版了150万字的全国第一本《众志成城抗非典》专集。卫生部机关党委书记周凤鸣说:“卫生系统就需要像田渭法这样嗅觉灵敏的能干人。”

奋斗是人生最美丽的底色。1973年田渭法离开家乡诸暨凰桐村,2013年底退休。他在村里创办了浙江诸暨黄花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他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研究了茶多酚、甲鱼蛋白、鱼蛋白、玛卡、铁皮石斛等药材,他的企业先后为浙江亚东制药、浙江省医科院科技开发公司申报生产了“参蝠胶囊”、“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2014年他的企业申报了浙江省科技型企业、绍兴高新企业和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夕阳下,古老的西施殿,搏动着依然年轻沉稳的心跳。田渭法始终围绕着他的“读点书,写点文章,搞点研究”的崇文宗旨,倾情奉献。2014年夏天,100万字的《田渭法作品选集》基本编就。

田渭法常说:“没有奋斗的人生是苍白的,只有奋斗才能展现人生的绚烂多彩。”在他的传奇人生中,他还是马不停蹄、殚精竭虑,继续在文学和医药两个领域,无怨无悔地奉献他的人生。

猜你喜欢

浙江日报诸暨西施
猪肉西施
凝聚七十载风云 镌刻永不磨灭的追求——浙江日报报史馆侧记
“内容+”,为主流媒体赋能——浙江日报改版的实践与思考
打造舆论监督“升级版”——从浙江日报《一线调查》说起
主流媒体轻娱乐型产品的创新设计与传播手法——诸暨日报“今日签”为何能火爆刷屏
重大主题报道的可视化探索——以浙江日报的实践为例
古代美女西施身上的真真假假
朋友眼里出西施
2011浙江(诸暨)犬种展赛各项目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