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自迩 积微成著
2015-03-16舒继青
舒继青
走远路必须要从最近的一步走起,微不足道的小事,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任务,从总体上看,是要帮助学生构建适应未来学习与生活所需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把符合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要求的智能结构构建起来,在系统规划的分步落实中,应该体现科学、高效的总原则,优化、明确实施的新策略与新方法,把一个一个的教学细节落实好,使其既符合理论要求又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具体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达成上述目标呢?本文选取了化学复习教学中的六个微小视点对这一命题作些粗浅评点。
一、关注内容的科学严谨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是复习教学的基本要求。不少化学知识具有复杂、隐蔽的特点,教学中要有特别的关注意识。
对“在新制亚硫酸稀溶液中加入BaCl 2稀溶液能否观察到白色沉淀,体系中若加入H2O2溶液现象有否变化”这一问题,有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具体实验方案设计时,对试剂的加入顺序是“先混合亚硫酸与BaCl2溶液,再加入H2O2溶液”或“先混合亚硫酸与H2O2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均评判为正确,这一教学环节,就没有注意因果关系的逻辑性。显然,前一操作是正确的,亚硫酸与BaCl2溶液先混合时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而加入H2O2溶液后产生了白色沉淀,该操作从逻辑上说明了两点,一是亚硫酸不能与BaCl2反应生成BaSO3沉淀,二是该沉淀为BaSO4,它的产生是由加入H2O2溶液后的氧化作用所生成的。而后一操作就不能体现该因果关系。
同理,在评判HCl气体喷泉实验的操作中,对“先打开止水夹后挤入胶头滴管中的水”与“先挤入胶头滴管中的水后打开止水夹”也不能均评判为意义相同,后一操作若不注意“挤入胶头滴管中的水后,打开止水夹前”胶管会出现由圆变瘪的细节,就不能排除“喷泉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挤入胶头滴管中的水前,烧瓶内本身气压较小”的嫌疑。前一操作“先打开止水夹的短时间内没有观察到喷泉,后挤入胶头滴管中的水后能迅速观察到喷泉”就明确说明了喷泉产生的“果”是由于HCl气体溶解于水后气压迅速减小的“因”造成的逻辑关系。所以,有效甄别复杂情境、隐蔽情境是提高复习教学科学性的重要途径。
二、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
不论是学生的自主复习还是教师的预设复习,对知识结构的构建,在顾及完整性的同时,还应该有所侧重,特别要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不宜泛泛而谈。
有教师在复习盐溶液中的质子守恒时,对质子守恒式的建立,在阐述了“第一可以从电离理论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来推导,第二可以从质子理论中的‘酸失去的质子数=碱得到的质子数来建立,第三可以画图示来建立,第四可以由溶液的酸碱性直接列式来建立”后,就直接转入了课堂练习阶段。我们觉得,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分析,可能会留下一些缺陷。
现就其中的图示法作如下评述。
其一,图示法是经验方法,它的原始依据与理论基点在哪里?这可能是学生的障碍之一。例如,对NaHC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用图示法建立时,教学中我们不能单单呈现图1,还需与学生一起讨论图2中的线①、线②与线③的意义,显然,线①表达的是HC■的电离因素,线②表达的是HC■的水解因素,线③表达的内容除包含上述因素外,还有水自身的电离。
其二,单一溶液使用图示法建立质子守恒比较方便,而图示法应用在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式建立时,当遇到“得、失质子产物与原始物质相同时,或同一种离子在溶液中部分参与质子转移、部分没有参与质子转移时”是需要对图示法加以修正的。例如,对“CH3COONa与CH3COOH混合溶液;NH4Cl与NH3·H2O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由图示法建立时要用“减去某相同物质在混合液中的原始浓度”的方法进行修正;对“CH3COONa与NaOH混合溶液、NH4Cl与HCl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由图示法建立时,其中的Na+或Cl-只能把参与质子转移的相应值列在物料守恒式中。
课后的访谈证实,学生对上述内容确实有真实需求。所以,复习中,我们不妨以换位的视角多加思考,这样,就能发现那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教学内容。
三、关注考试的“真实”情境
每一年的化学高考试题均是原创的,但它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原创,仔细分析历年的高考真题,是可以了解部分来年考试的“真实”情境的,不关注这些,复习教学就可能是低效的。
有教师在复习化学计算时,对“数据的迷惑性、暗示性、隐蔽性”用以下三例进行了复习。
题1:200℃时,11.60g CO2和H2O(g)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重了3.60 g,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5.8 B. 11.6 C. 23.2 D. 46.4
题2: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有X、Y两种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4%和25.9%,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XY2,则乙的分子式为( )
A. XY B. X2Y C. X2Y3 D. X2Y5
题3:有某溶液100.00 mL,其中含硫酸0.01mol,硝酸0.04mol。向该溶液中投入1.92g铜,充分反应后可生成的NO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上述三题确实是经典的好题,但它与浙江高考中化学数据处理的“真实”情境是有一定距离的。我们在复习中还应关注类似图3图示中所呈现的反映化学变化过程中Ea与ΔH变化关系的坐标图;关注类似图4图示中所呈现的尿素生产时的平衡产率与温度对应关系的坐标图,理解它们所呈现的化学意义与几何意义。在尿素生产中,总反应“2NH3(l)+CO2(g)?葑CO(NH2)2(l)+H2O(l)”是一个ΔH<0的放热反应,但该总反应是由两个分步反应构成的,其中反应①“2NH3(l)+CO2(g)?葑NH2COONH4(l)”为放热反应,反应②“NH2COONH4(l)?葑CO(NH2)2(l)+H2O(1)”为吸热反应,且反应①、反应②分别在两个装置中进行。所以,尿素生产的平衡产率当T<190℃时反应②是主要影响因素,当T>190℃时反应①为主要影响因素。这样的数据复习既反映了化学知识的本质,又符合了时代发展的特征,它会带给我们高效的教学效果。endprint
四、关注结论的整理提升
化学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呈现的化学变化、化学事实与化学方法也是五彩缤纷的。这其中,有些是比较独立的,有些是相互关联,可以归类提升的,对此,在复习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所区别,对能够归类提升的要及时加以归纳整理。
有教师在复习实验装置中的气密性检查时,依次对图5中的左、中、右装置逐一进行了讨论,指出,对左装置可以“将装置只留下一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停止微热后,观察导管中能否形成并保持一段水柱”。对中装置可以“先向试管中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并将右导管用弹簧夹夹住;继续加水至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液面,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观察水位是否下降”。对右装置可以“向乙管中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观察水位是否下降”。这样,就能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复习教学中的这些讨论,虽然具体,但缺乏应有的归类提升。我们不难发现,对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首先要形成一个封闭体系,然后只需观察“温度变化条件下的气体体积是否变化或压强一定条件下的液面位置是否一定”就能进行判断,它反映了气密性检查的本质内涵,可适用于多种具体装置。我们相信,只有多进行这样的归纳提升,才能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感受到“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带来的价值与作用。
五、关注思维的有效开放
高考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是灵活多样的。例如,收敛与发散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考查的两个不同方面。在复习中,归纳整理侧重于提升,发散开放侧重于创新,我们都应该合理运用。关注一个反应的多种化学意义,关注一个实验的多种影响因素,关注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关注一个结论的多种得出过程等等都是高考对学生进行开放思维考查的具体切入点。可见,在教学中,对“通常与特例、收敛与开放”等相互关系只有进行认真分析,才能使学生在规范中学会灵活,在严谨中学会开放。
有教师在讨论如图6所示的物质推断时,根据“无机矿物质X仅含四种元素、一定条件下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且另取10.80g X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6.40g固体1”三点信息。就唯一地分析并得出了气体甲为CO2,固体1为FeO与CaO的混合物,这就忽视了对过程分析的开放性。
我们来想,对该题进行第一步定性分析,可知甲可能为CO2或SO2、固体1可能为“FeO与CaO”或“FeO与BaO”的混合物;进行第二步定量分析,可知甲与固体1所对应的物质中,“CO2,FeO与CaO”组合、“SO2,FeO与BaO”组合这两组是合理的,“CO2,FeO与BaO”组合、“SO2,FeO与CaO”组合这两组是不合理的;进行第三步定性分析,若甲与固体1所对应的物质为“SO2,FeO与BaO”组合,我们要注意三个信息,一是自然界中的矿物质若存在BaSO3,就往往会含有部分BaSO4;二是X中的BaSO4在加热分解的步骤中若发生分解,则“此气体甲的成分”与“X和盐酸溶液反应得到的气体甲成分”相矛盾,若没有分解或分解不完全,则溶液3中必含BaSO4,亦与题意矛盾;三是向溶液1通入气体甲并没有说明在无氧条件下操作,则溶液2中就可能含有BaSO4,这也与题意矛盾。所以,甲与固体1所对应的物质应该是“CO2,FeO与CaO”组合。这样的剖析,既体现了过程分析的开放性,又强调了结论归纳的收敛性,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深层次培养,需要我们的合理利用。
六、关注盲点的及时消除
考试说明对考查内容及考查能力的要求是明确的,但反思每年的复习过程,总会留下一定的复习盲点。这些盲点存在的原因,从笔者的课堂观察来归纳,认为主要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
一是复习教学存在“不注意”现象。例如,氟化氢是存在缔合现象的,缔合分子(HF)n不但存在于液相中、也存在于气相中,有教师在分析“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时认为该判断是合理的,这一粗心的忽略,就给学生留下了一个知识盲点。所以,复习教学需要教师的全神贯注。
二是复习教学存在“不深入”现象。有教师在讨论图7所示的“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物质进行有关实验”时,要探究“第三步实验中若加入了过量新制氯水,且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深红色会褪去”的原因,提出了三种假设,假设1为溶液中的SCN-被氧化,假设2为溶液中的Fe3+被氧化成更高价态,假设3为溶液中的Fe3+、SCN-均被氧化。而在讨论假设3是否成立时给出了如表1的实验方案。
表1
显然,上述方案对验证假设3不成立的设计是合理的。但验证假设3成立的方案其思维就不够缜密。这里,编号①中滴加几滴KSCN后,过量Cl2有否被完全反应是未知的。若过量Cl2未被完全反应,继续向①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试样仍不变红色,溶液中的Fe3+、SCN-可能均被氧化,也可能其中之一被氧化;若过量Cl2已被完全反应,继续向①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试样不变红色的原因在这一步骤只能证明SCN-已被氧化,不能对Fe3+有否被同时氧化作出明确判断。
同理,编号②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后,过量Cl2有否被完全反应也是未知的。若过量Cl2未被完全反应,继续向②中滴加几滴KSCN,试样仍不变红色,溶液中的Fe3+、SCN-可能均被氧化,也可能其中之一被氧化;若过量Cl2已被完全反应,继续向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试样的不变红色只能证明Fe3+已被氧化,不能对SCN-有否被同时氧化作出明确判断。
正确的设计应该是“向①中继续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不变红,再滴加几滴FeCl3。向②中继续滴加FeCl3至过量,不变红,再滴加几滴KSCN。最后①②试样均变红。则假设3成立。”这里,“向①中继续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不变红”,说明过量Cl2已被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虽然已经存在过量的SCN-,但溶液仍不呈红色,证明Fe3+已被氧化成更高价态。然后,再滴加几滴FeCl3溶液试样变红,证明前一“不变红”现象时KSCN确已过量。
同理,“向②中继续滴加FeCl3至过量,不变红”,也说明过量Cl2已被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虽然已经存在过量的Fe3+,但溶液仍不呈红色,证明SCN-已被氧化。然后,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试样变红,证明前一“不变红”现象是Fe3+确已过量。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深入思考、严密推理是消除思维盲点的良好途径,值得我们在复习中不断关注。
仔细观察课堂教学的各种现象,我们能感悟到,有些关注点虽然已经经过长期研究,但仍然存在较大的思考空间,值得我们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陈出新地进行一步一步的不断攀登,连日累月、持之以恒,定能由表及里、积小致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