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春
2015-03-16段嘉婷
段嘉婷
编辑导语
记得我小时候唱过一首儿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随着岁月流逝,童年已远走,而那寻找春天的儿歌,却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如今我早已走过人生的早春季节,一路走过,看尽繁花一片,更觉得时光的可贵。
早春的清晨还带着丝丝冬天的气息,薄薄的雾气淡淡的笼罩着大地。一阵微风吹过,让人觉得一丝寒意,又让人有莫名的兴奋。迈着轻快的步伐,我在小区里寻找春的足迹。
仿佛一夜之间,干枯的树枝上就抽出了嫩芽。两侧浅绿的叶衬托着小巧精致的鹅黄色的芽,星星点点的分散在枝丫间,像乐谱上的音符。轻踮脚尖,用手抚过娇嫩的叶片,细数条条清晰的脉络。鼻尖亲吻枝头,一股淡淡的清香滑过,耳畔传来树干的低吟,又似一声古老而沉重的呢喃,沉睡的力量正在苏醒,心底油然而生一股对生命的肃穆的敬意。
沿着隐没在灌木丛间的石板路前行,脚旁是刚发芽的青草,这早春的草是要遥望的。抬眸远眺,好一片绿色,或深或浅,或高或低,像一块起了皱的毛毯,又似被调皮的猫打翻的画家的颜料盘,颜料散落,伴着一串可爱的梅花印。俯首,浅浅的一层绿草,毛茸茸的,有的伸出浅绿的半个身子,有的却只伸出个脑袋,难言冬日残草的萧瑟,不然怎道“草色遥看近却无”呢?
忽闻一阵暗香浮动,抬头,好一树银花璀璨,顿时,宁静抚去了心头的浮躁,黑褐色的枝头缀满了花,五朵花瓣托着粉红色的蕊,晶莹的露水滑落,打在下一朵花上,花瓣微颤。有的含苞待放,花瓣紧紧合拢,只在上面绽开一个口;有的俏然开放,花瓣缓缓开启,像睡醒的孩子,舒展着柔软的肢体。粉色的花儿隐匿在一片白色之间,好似茫茫雪原里的一枝红梅。这儿一丛,那儿一簇,挨挨挤挤的一树繁花似夜晚的闪闪星光。
一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宁静,一旁的枝头,两只雀儿歪着头打量着我,又挨在一起低声交谈。片刻,它们发出一串清脆的歌声,展翅高飞,空中留下美丽的一道弧。我还来不及问候它们,就被一阵新的鸟啼打断。原来是花园里晨练的人们惊醒了睡梦中的鸟儿,鸟叫声,晨练人们的喧哗声,音乐声瞬间响成一片。一轮红日从高低错落的楼房间冉冉升起,跳跃的红色敲响了新一天的钟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在这美丽的早晨,我寻到了春,寻到了新的希望。大地在苏醒,我也走进了人生的早春,打开被童年封住的心,我的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呐喊,那是一声即近且又遥远的呼唤,唤我早日走入春天,看世界繁花一片。
教师点评
春是万物萌发的季节,经过一个冬天的孕育,它悄然来到。虽春寒料峭,但还是吸引着作者早早地走进自然,去寻找春的影子。“寻”是文章的线索。一路走来,不仅线索清晰,而且在娓娓叙述中意韵隽永,让人在感受到作者内心春光和自然春光融为一体的过程中,也进入作者所营造出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全文巧妙化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绘景烘托,触景生情,感悟生命的真谛,给人以精神的力量。
(指导教师:惠军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