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趣味”徜徉在童诗教学中

2015-03-16蒋天明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括号情趣童趣

蒋天明

【设计思路】

儿童诗歌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儿童化的语言营造出一个个生动的、具有儿童情趣的意境,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让儿童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感受诗情和诗美。所以,儿童诗的教学要体现一个“趣”字。

《风筝》是金波写的一篇儿童诗歌,全诗有四节。通过“闪光的尼龙丝”“倒挂的风筝”“不及格的试卷”等意象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贴近儿童生活、富有儿童情趣的境界,诗歌的意境也随风筝飘动。诗中带着孩子的童真和善良,透露出作者对孩子深切的关怀和爱护。读过之后能引起我们的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的表达形式也是比较新颖独特的,特别是括号里的内容,读起来让人浮想联翩,感觉特别亲切,好像朋友面对面交流,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情趣。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地方,也是体现儿童情趣的关键所在。反复的语言更增添了诗歌语言的魅力,它用儿童的话语,好像在窃窃私语,感觉特别亲切,富有儿童的情趣。

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是朗读,以读促学是我设计教学的主要思路。学生通过反复自读基本能理解诗歌大意,在读中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趣;读中悟情,领悟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并能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完成与文本的对话。同时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诵读、理解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节奏美。

2.学习通过想象画面感悟诗歌意境的方法。

3.抓住括号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现的童真童趣,学习并运用反复的语言表达形式。

4.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反复的语言补写诗歌。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所表现的童真童趣,学习诗歌表现童真童趣的方法和反复的表达形式。

【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反复的语言补写诗歌。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聊风筝

1.同学们,春天刚刚过去,我们来聊一聊,春天里大家在闲暇之余都做了些什么?

2.放风筝是春天大家都喜欢的一项活动。二年级时我们学习过一首关于风筝的诗《春居》,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到了现代,放风筝也是大家喜欢的一项活动,在山东潍坊还有一个风筝节呢,大家想不想去看一看?(课件出示图片)

4.风筝承载着我们的童年,承载着我们的欢乐!

一、诗题与诗人,了解诗人的情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童诗,希望大家能喜欢。(出示诗歌题目)

2.谁来读读课题?(注意“风筝”的“筝”读轻声)

3.这首诗歌是金波爷爷的作品,他是个大诗人,他专门给小朋友写诗。他用能唱会说还能舞动的文字表达着对孩子的爱。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欢他,喜欢他的诗歌。今天,我希望你们也能从金波爷爷的诗里读出特别的

东西。

二、初读诗歌,感受朗读的趣味

1.出示诗歌。(去掉括号里的内容)

学习诗歌最重要的就是朗读,大家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老师来看看大家朗读得

怎样?

(1)指名读第一节,师生共同评价正音。

(2)特别是“尼龙丝”,这个词可不好读,“尼”是鼻音,“龙”是边音,大家一起读读这个词。

(3)指名读第二节,生生互动点评。

(4)提醒:这节诗中有两个字的读音相同,是“层”和“曾”,平舌后鼻韵要读准确。

(5)大家一起读读这一节诗。(相机评价第三、四两节)

3.齐读诗歌。

三、再读诗歌,了解叙事诗的趣味

1.金波爷爷的诗可是会说话的,默读诗歌,想想金波爷爷在这首诗歌中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交流。

3.同学们说得很好,金波爷爷在诗中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这种诗歌叫叙事诗。

四、品读诗句,体会意境的趣味

1.好的诗歌就是一幅无声的画,让我们再次走进这首诗,你看到了些什么?

2.师生交流。

●聚焦“风筝”

(1)指名读第一、二节。

透过诗句,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一只风筝。)

(2)这是一只怎样的风筝?(美丽、孤独、寂寞……)

你是从哪个词感受到的?(断线、飘动、飘零……)

透过这只风筝,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我仿佛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挂在窗子上,风筝的尾巴在风中随风飘荡。风筝随风飘动的样子就像是一个人在

舞蹈。)

(3)是呀,就像一个人在舞蹈。多么丰富的想象啊!读诗、写诗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读一读这节诗,读出风筝的美丽。

(4)生读。

(5)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见这只风筝飘起来了,舞起来了!我也仿佛看见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正孤零零地在风中飘荡,是那么孤独,是那么寂寞!大家能读出风筝的寂寞和孤独吗?试

一试。

(6)短短的两小节,短短的几行诗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又孤寂的画面,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聚焦“试卷”

(1)指名读第三、四节。

再往下看看,你还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一张试卷。)

(2)这张试卷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是一张不及格的试卷。)

这张不及格的试卷让你想到了什么?(我从这张试卷想到这个小主人学习成绩很糟糕,他也很贪玩。你想,他用试卷来糊风筝,一定是一个不爱学习、贪玩的孩子。他不想让爸爸妈妈知道他考试不及格,想把试卷藏

起来。)

(3)作者看到这张试卷后又有怎样的心情呢?

3.作者看到这只断线的风筝,思绪也如这闪光的尼龙丝一样飘动,不禁浮想联翩,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进行猜想。透过诗中这些美好的词语,我们的思绪也随作者一起飘动,让我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美美地读一读。

五、对比朗读,学习语言的趣味

(出示完整的诗,配乐朗读,师读括号里的诗句。)

1.刚才的朗读,大家发现了什么?(和我们手中的不一样。)其实这才是金波爷爷写的原文,大家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同。(多了括号里的内容。)

2.大家看看,括号里写的是什么内容?(括号里写的是作者对风筝说的话、心里想的话。)

3.这首诗不但让我们看到了画面,还能让我们听到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呢?

4.老师读了这些话后,感觉作者不只是在对风筝说话,他还在对谁说呢?(我觉得他还在对小主人说。)

他在对小主人说什么呢?(他在说:“风筝在我这里,你别着急。”(他在说:“我会把风筝还给你的。”)(他还在说:“我不会把你不及格的事说出去的。”)(他教育他要好好学习,不要只顾着玩。)

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同学们真会读书,读着诗歌,不但看到了画面,还听到了画外之音!

5.这首诗歌的形式和我们以往读的诗歌有些不一样,它把作者心里的想法,作者想说的话写在括号里。那括号里的内容可不可以去掉呢?

(1)(出示对比的诗歌)一首有括号里的内容,一首没有括号里的内容,读一读。

(2)你们觉得括号里的内容能去掉吗?(不能。)

为什么不能去掉?(因为这是作者说的话。)

关键是看去掉和不去掉有没有区别。(我觉得不能去掉,因为这样我们才更清楚地知道作者内心想的是什么。)(我也觉得不能去掉,因为这样读起来好像是在和风筝对话。)(这样让我们感觉作者是把风筝当作了朋友,面对面地对话交流。)

6.看来括号里的话真的不能去掉。那我们再来读读括号里的话,仔细观察作者的语言,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括号里的第一个词都是重复的。)

(1)这是词语的反复。作者这样写是不是太啰唆了?我们来读一读。

(2)对比朗读。

(3)你觉得怎样写好些?为什么?(反复的语言好些,因为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反复好些,作者把风筝当作了朋友,好像在与朋友对话。)(反复的语言好些,这样更亲切,好像面对面说话,更有趣。)

(4)大人说话一般会把一个名字反复叫两遍吗?(不会,因为这样显得孩子气。)

只有小孩子才会这样叫,这就是儿童的语言,这就是童趣。

7.括号里的内容最能体现这首诗歌的趣味,特别是反复词语的使用,让我们感到亲切,感觉作者就是我们的贴心人,感到好像和朋友面对面说话,更有趣味。如果去掉了,这首诗歌将失去它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将失去它最精华的东西——童真、童趣、童心。

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读出诗歌的趣味。看来反复的语言更能增添诗歌的趣味性,你们读前面部分,老师读括号里的。

(配乐朗读,读后师生再交换读。)

六、升华拓展,感受运用的趣味

1.从这首诗歌中我们学到了一种诗歌的表达形式,用括号把自己心里所想的、想说的话写下来。大家想不想来尝试一下写一写呢?

2.那好,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首诗歌括号里的内容补充完整。

(出示诗歌,自由读。)

你觉得作者可以和谁对话?(白色鸟。)

作者会想些什么?会对白色鸟说些什么呢?注意说的话要与诗歌联系起来,请你把它写下来,也让你的文字会说话,会舞动,注意用上反复的语言。

(生写话)

3.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大作?

4.师生交流。

【教后所思】

这篇儿童诗歌的教学,我一直想呈现一个具有儿童诗歌文体特点的课堂。所以,从选文到解读,到设计,再到教学,我也一直把“紧扣儿童诗歌的特点进行教学”当作指导思想。

儿童诗最大的特点是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丰富的想象力是读诗、写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通过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趣。教学中,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本堂课上,学生在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情趣,训练了想象力。我让学生默读诗歌后说说眼前浮现出什么,看见一幅怎样的画面,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走进诗歌营造出的贴近儿童生活、富有儿童情趣的境界,去感受诗歌的美好,感悟诗歌蕴含的情趣,体会诗歌的趣味。最后,让学生运用学得的表达方法,发挥丰富的想象,为诗歌补充括号里的内容。学生再次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畅游在想象的世界里,想象力再次得到有效的训练。

鲜活生动的儿童语言,新颖灵动的表现形式,再现了儿童生活的童真童趣,这是儿童诗歌的又一特点。教学中,学生在对比朗读中,既通过儿童化的语言感受到了这种童真童趣,又学习了作者表现这种童真童趣的方法和语言形式,并加以运用。这首诗歌最特别的语言形式和表达就是括号里的内容,读起来让人浮想联翩,感觉特别亲切,好像朋友面对面交流。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诗歌儿童情趣的关键所在。反复的词语更贴近儿童的语言,更增添了诗歌语言的魅力,它用儿童的话语,好像在窃窃私语,感觉特别亲切。我在教学中,不是把这些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去体会。学生通过朗读发现了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后,我再让学生对比朗读,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用与不用的区别,从而体会这种语言形式表情达意的好处,并习得语言。在学习反复的表达方法时,我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来体会。在朗读中学生很快就感受到了这种表达所体现出来的儿童情趣。最后,让学生用习得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来为诗歌补充括号里的内容。让学生刚刚学到的方法得以运用,这是学表达、用表达的体现,也是本体性内容教学的体现,更是有效的学习!

让浓浓的诗意洋溢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让生活的情趣在孩子们的心间流淌,让儿童诗的教学洋溢着特有的情趣!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红岩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括号情趣童趣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括号填数
童趣
我曾丢失过半个括号
“入”与“人”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漏写括号闹出的笑话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