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行业特色型大学校园文化融合路径实践探究

2015-03-16张春平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

文教资料 2015年33期
关键词:河海大学大学校园校园文化

潘 静 张春平(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行业特色型大学校园文化融合路径实践探究

潘静张春平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210098)

意识形态教育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以外,更需要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立足行业特色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水利特色型高校河海大学为例,着重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高等教育中的相互关系,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行业特色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业特色型大学校园文化融合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层次规范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核心价值追求,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根本性和纲领性意义。大学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向特色化发展,成为体现大学发展理念、展现大学发展历程、引领大学发展方向的群体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只有紧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步伐,“不断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武装和丰富自己,才能真正体现大学勇于担当的责任和使命。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大学校园的多元化的文化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才能确保大学校园文化向着健康向上、和谐发展”[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基础

“繁荣大学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导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离不开大学文化的濡染和浸润。大学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两个相关相通的价值体系,两者之间的交融具有必然的历史性、社会性和现实性”[2]。从历史性看,大学文化是在大学演变和功能完善的历史中不断传承丰富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经过历史反复打磨验证而形成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从社会性看,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风向标,引领大学文化发展方向、建设内容和价值取向。从现实性看,大学文化的衍生土壤是大学师生开展的丰富的学术活动,因此在大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一定要考虑特定的文化视域。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引领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原则,要求我们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必须满足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发展的要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取向”[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题,它既引领大学文化建设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又决定了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运用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就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以“三个倡导”为目标,发展符合核心价值观体系建立要求的校园文化。

(二)大学校园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高校校园文化是得到广大师生广泛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只有落实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科研中才能具体体现,通过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服务社会中践行传播。这种传播分为显性和隐性,前者主要是实践引导、教育养成和媒体宣传,后者主要是环境感染和文化渗透。文化育人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对师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有深刻影响。

二、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构和内容

大学文化随大学而生,当今大学文化作为软实力已经成为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要真正地理解大学文化,必须对学校文化的结构和内容进行解读,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的研究者们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校园文化不单单指文化活动,而是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在内的大概念。“将大学文化这个生态系统分为三个生态子系统:主体系统、环境系统和资源系统”[4]。大学文化的组成要素就构成了这三个子系统的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在各个生态子系统中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处于一个有序的动态平衡循环中。我们将大学文化的生态化建设理论应用于河海大学的文化建设中,即“推行以‘精神文化熔铸工程'为核心,以‘制度文化实施工程'为保障,以‘行为文化提升工程'为基础,以‘环境文化建设工程'为载体,以‘水文化特色品牌构筑工程'为亮点,以‘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工程'为支撑的学校文化生态化建设工程体系”[5]。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融合路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引领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一步凝练,“三个倡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受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进一步具体化,无疑给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导向和新的要求[6]。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引领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就是要将高校校园精神文化进行具体化落实,结合大学文化特色予以提炼、升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办学思想,并体现在正式的学校精神文化表述之中,为其设定可量化操作性的工作标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的受国情操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并通过教学科研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园文化活动予以宣传,使之成为大学校园中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的正能量。

河海大学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精神传承,经过近百年的文化传承创新,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激励着一代代河海人奋发前进。学校实施精神文化熔铸工程,利用迎接百年校庆契机,注重挖掘校园文化承载,研究河海校史,建好校史馆,反映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元素,牢牢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学校开展“传承、创新、进取、和谐”为主题的文化建设年活动,面向百年校庆,以总结凝练和大力弘扬河海精神为核心,以建设优良校风、学风、教风和工作作风为重点,以深入挖掘和研究河海校史为抓手,在全校营造出协同创新、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传统方式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的主要方式有校园的布局、建筑物的装饰、校园绿化美化等文化景观的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主题,还有通过花草树木、名人塑像、橱窗、宣传栏等,让学生在环境优雅、功能齐备的硬件环境中得到思想认识和人生境界的升华。今年来,网络文化日益重视,媒体平台成为既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平台,更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除了要充分利用好传统媒体如校报、电视、广播、校园网、校内期刊等平台,还要特别重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作用,重视网络舆情的监督与管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规范网络载体,唱响主旋律,形成正确的社会导向。

河海大学做好景观校园、绿色校园的建设,注重校园老建筑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保护,全面推行河海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规范三个校区的各类视觉表达体系,加强三个校区传承和弘扬河海文化的整合力度。建立了校史馆,包含张闻天陈列馆、严恺工作成就室、徐芝纶院士展览室、刘光文生平事迹及水文学科建设成就展示室等教育场馆。西康路校区道路按照学校历史发展脉络命名主干道 “河海路”和“华水路”名称。江宁校区道路结合学校特色,参考“七大流域、四大领海、五大淡水湖”的地理方位,全部考虑水文化特色以江湖河海命名。校本部主干道放置以校史为主题的灯箱,校园内电子显示屏以宣传口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轮回滚动播放。学校大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开设辅导员、班导师、思政课教师微博微信,建设网评员队伍,获江苏教育系统新媒体宣传综合力十强。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纳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高校制度文化具有规范高校成员行为模式的重要作用,一经确立具有法定的规范效力,并且便于建立长期的规范机制”[7]。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制定切合实际、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合法权利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强化制度管理,淡化人为管理,维护正义、树立其权威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纳入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成为广大师生受岗敬业、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基本规范,成为高校师生的共同行为准则和评判标准,促进师生合理工作方式、健康交往方式的形成。

河海大学围绕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社会实践养成作用、校园文化熏陶作用、先进典型示范作用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学校积极探索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尊重教育规律和办学实际,按照合法性、完备性、广泛性的要求,对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进行健全完善,比如教学制度、科研制度、学术制度、教育制度、管理制度等,有序推进了《河海大学章程》制定与实施。学校坚持把法制教育工作与德育工作、制度建设、法制实践相结合,领导带头学法示范、职工从严依法执教、学生自觉学法用法,学校依法治校的水平和能力显著增强。

(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促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建设优秀的校园行为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行为文化的认知上达成共识。校园行为文化才有了思想基础,才会有行为上的自觉。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要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养成师生员工的良好行为,使各项学生活动保持正确方向。促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必须造就一支过硬的、高素质的教育和管理队伍,发挥教育管理者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带头作用。比如开展机关评议活动,努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塑造一流管理文化,在管理人员中形成昂扬向上、追求卓越、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良好氛围。

河海大学打造了一批思想性强、影响力大、辐射面广,涵盖学术讲座、科研竞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娱体育等各个方面的校园文化品牌,这些平台多渠道多形式涌现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优秀工作案例。比如学校每年举办校园科技节,河海大学“金水节”成功入选全国100个德育工作案例,热受科技、敢于创新、善于探索成为河海学子精神气质的特征之一。早在建校之初,体育文化教育就是河海大学的三大教育方针之一。除了每年10月的体育文化节外,在日常工作中也坚持体育文化建设,将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足球踢出国门,健美操享誉世界,大型团体操磨砺心灵,其中团体操表演是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和受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获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河海大学在军旅校园文化中高扬受国旗帜,持续推行五十余年进军旅校园文化建设,以培养海军国防生为标志,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成为百年河海精神文化家园中一道引人瞩目的绿色风景,又获全国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

四、结语

涵育核心价值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工程、灵魂工程,建设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二者密切关联、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核心价值观和校园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今后发展的工作中,要在贯穿结合融入、传承发展创新、宣传引导研究上下足功夫,扎扎实实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有利于师生将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

[1]张斌,孟婷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实现机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8):71-72.

[2]李艳春.大学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6(2):174-177.

[3]闻靖灏.基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VOL13(2):48-49.

[4]何频.论大学文化的生态化建设方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5-98.

[5]潘静,万国彤,汤鸣鸿.论大学文化的生态化建设——以河海大学为例[J].教育,2013.4.

[6]孙叶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88-89.

[7]石秀杰,吴楠,宋慧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1(24):41-43.

2014年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重点发展领域科研专项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以河海大学为例”(编号2014B23414)。

猜你喜欢

河海大学大学校园校园文化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