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熙凤与曾思懿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异同与启示

2015-03-16陈舟扬

文教资料 2015年33期
关键词:凤姐家族

陈舟扬

(常熟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王熙凤与曾思懿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异同与启示

陈舟扬

(常熟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常熟215500)

王熙凤与曾思懿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方面的相同点之处包括:在处世态度上都金钱至上,追逐富贵;在对待丈夫方面,都轻视猜忌,缺少尊敬。她们处理人际关系的不同之处是:对待长辈有阿谀奉承与不以为然之别;从对同辈人的态度看,一个保护成全,另一个打压排挤。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是:学会交际,注重沟通的处世之道;淡泊名利,遵从本心的人生启示。

王熙凤曾思懿人际关系比较研究

古典名著《红楼梦》与著名话剧《北京人》虽为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但都描写了家族题材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特定社会历史的状况,表现了曹雪芹和曹禺高超的人物刻画技巧。其中,同为当家少奶奶的王熙凤与曾思懿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破落封建士大夫家族中的女主人,这两个女性形象有不同的经历却有相似的命运,在了解她们鲜明的人物性格的同时,我们也惋惜那个时代女性的可悲命运。也许读者希望知道,对于早已注定的家族命运,她们是如何左右逢源的呢?在与不同人物的交往过程中,又是怎样处理人际关系的呢?下面展开相关分析。

一、王熙凤与曾思懿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相同之处

作为世家大族的女主人,王熙凤与曾思懿都具有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交际能力,这是她们在家族竞争中的主要手段,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二人有相似点。

(一)处世态度:金钱至上,追逐富贵。

王熙凤作为贾府的实际掌权人,总揽贾府的一切家务,她清楚这个大家族的种种矛盾与危机,但她文化不高,见识有限,只顾眼前,不虑长远,并不是贾政式的让宝玉继承祖业,绵延世泽;也不是秦可卿想到的及早回头,留有退路;更不是探春的兴利除弊,锐意革新。在她看来,哪怕这个大家族只能得到暂时的存在也可,以便于供其支配与剥削。在“王凤姐弄权铁槛寺”中,馒头庵贪心的老尼求凤姐假冒贾琏之名疏通长安节度使,逼迫长安守备公子家退亲,因为长安府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看上了他的未婚妻张金哥,最终害得一对有情人双双自尽,而她却心安理得地收了贿银。王熙凤说:“你是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私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两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第十五回,第185页)凤姐常叫心腹奴才在外面放高利贷,甚至把上上下下的月钱克扣挪用放利。贾琏要请鸳鸯偷取贾母的首饰去典押,必须先许下给她的好处,才能办通。(第七十二回,第859页)她使用自己管家的特权,剥削全家人的利益,直到最后贾府抄家,她箱子里放利钱的票据成了最主要的罪证之一。这些都是她看重金钱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反映。

历史的红尘滚滚向前,但也有相似的一幕,现代话剧《北京人》向我们展现的也是大家族没落的故事。作为最后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的当家人,曾思懿已彻底失去了自己的历史舞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颇具才能之人最大的悲哀。尽管她具有精明冷静的头脑、泼辣圆滑的手段、总揽全局的魄力,但是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四面楚歌的窘困处境和穷途末路的无力挣扎。她手里已经没有了可以裱糊曾家脸面的资本,对于曾府的欠账,无论是真没钱还是假没钱,她总是无赖般地一再拖欠,还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自己的公公。剧本写道:“张顺:他们说漆棺材的时候,老太爷挑那个,选这个,非漆上三五十道不可,现在福建漆也漆上了,寿材也进来了,(赔笑)跟大奶奶要钱,钱就……曾思懿:(狡黠地笑出声来)你叫他们跟老太爷要去呀,你告诉他们,棺材并不是大奶奶睡的。他们要等不及,请他们把棺材抬走,黑森森的棺材摆在家里,我还嫌晦气呢。”(第一幕,第10页)她还一心想要将祖上唯一值钱的房产卖掉:“曾思懿:不是这么说,姑老爷,我没有敢说不收拾,不过我听说爹要卖房子,做买卖,所以……曾皓:卖房子?曾思懿:卖给隔壁杜家。曾皓:(微怒)哪个说的?这是哪个人说的?曾思懿:谁知道谁说的?”(第一幕,第66页)可见,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凤姐与曾思懿都是以金钱为重,充满了俗气。

(二)对待丈夫:轻视猜忌,缺少尊敬。

“夫为妻纲”是封建社会对女性在道德上的行为规范,也是男性评价女性价值的主要标准之一。如此说来,王熙凤绝不算是一个“讨喜”的媳妇。她并不相信丈夫,时时提防,她使贾琏为了所藏女人的一绺青丝吓得战战兢兢,并“杀鸡抹脖子使眼色”求平儿替他遮盖;(第十四回,第175页)贾芸求贾琏为他在贾府谋份差事,王熙凤没有答应,并嘲笑贾芸“你们要拣远路儿走”。(第十六回,第165页)这在封建家庭中是少见的现象,凤姐没有贤良淑德的性情,喜欢揽权弄权,对丈夫缺少应有的尊重,当然,贾链时常寻花问绿也令人生厌。在凤姐生日之际,出轨的贾琏“倚酒三分醉”,逞起威风,对鲍二家的说了胡话,凤姐借机撒泼,向贾母告状,夸大其词,引贾母同情,贾琏只能前来领罪:“凤姐站在那边,也不盛妆,哭得眼睛肿着,也不施脂粉,黄黄的脸儿,比往常更觉可怜可受。”(第四十四回,第522页)由于对丈夫的轻视,其表演使得夫妻情感日渐疏离,她的遭遇也令人同情,但一次次威逼利用甚至伤害贾琏,就失去了女性应有的温柔恭顺的性情,尤其是设计害死了尤二姐和她腹中的男胎,让贾琏更加痛恨不已,恶化了夫妻感情。

曾思懿与她的丈夫曾文清是二十多年的夫妻,但这两个人之间无受情,懦弱无能的曾文清成了她手中的木偶,丈夫对表妹愫方的受,使得这个掌权的女人整日沉浸在猜忌和报复的情绪中,性情变得更加乖戾阴毒。她对与丈夫青梅竹马的这个表妹恨之入骨,处心积虑地想把愫方嫁出曾家了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又盘算着把愫方娶过来给文清作妾,企图永远把她当做任意驱使和凌辱的奴隶。剧本写道:“曾思懿:(笑着瞟了文清一眼)我说把愫小姐娶过来的事!曾思懿:妹妹,您可别把我这个做嫂子的心看得(举起小手指一比)这么‘不丁点儿'大,我可不是那种成天守着男人,才能过日子的人。‘贤惠'这两个字今生我也做不到,这一点点度量我还有。(又谦虚地)按说呢,这并谈不上什么度量不度量,表妹嫁表哥,亲上加亲,这也是天公地道,到处都有的事。”(第三幕,第160页)这番假假真真的语言,使我们更同情曾文清和愫芳,看到了曾思懿在人际交往中自私虚伪的一面。

由此可见,王熙凤与曾思懿都是在失败的婚姻中被扭曲了的女性,她们得不到真正的受情,就需要用权利与金钱弥补,在这场婚姻中,他们只是需要琏二奶奶和大少奶奶的身份,而并不是要做好贾琏与曾文清的太太,这也是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

二、王熙凤与曾思懿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不同之处

两部小说的时代背景与家族状况有所不同,使得王曽二人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的态度也有区别,这对于家族命运与个人遭遇又产生了不同影响。

(一)对待长辈:阿谀奉承与不以为然。

精明过人的王熙凤对待如贾母、王夫人这样的长辈是毕恭毕敬的,贾母虽然已经老迈,但在贾家的地位无比尊贵,在这样一个钩心斗角的家族中,凤姐当然知道这位老祖宗的重要,因此,她不遗余力地讨好老太太。如在第三回林妹妹进贾府时,出场后的王凤姐,一看黛玉立刻夸赞道:“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第41页)短短几句,虽表面上称赞了黛玉的美貌,但重点落在了逢迎贾母的根本上,凤姐这玲珑剔透的用心,恐怕每一个读者都能体悟到。而提到黛玉母亲的去世,她立即掩帕拭泪。但一听贾母的责备,又立即收住泪水,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第41页)接着,这琏二嫂子又拉着黛玉的手嘘寒问暖,询问具体的安置情况,通过热情待客,表达着她对黛玉周全的关照,以取悦于贾母。

曾思懿却不是如此,曾老太爷名义上是曾家的掌权人,但实际上已经没有了掌权的能力与资本,她只是表面上对他作出一些尊重的样子,她知道曾家往日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她也不再拥有王熙凤那样施展才干的机会,因此,她的充沛精力和谋略权变只能是给一潭死水、奄奄一息的曾府制造些事端。曾思懿很清楚,这个连房子都已抵押出去的家庭不会再有起死回生的奇迹发生,所能做的就是按照她的意志控制曾家。把丈夫和儿子媳妇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迫使公公交出最后的财产——存折,逼他卖掉了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寿材,这段台词是这样写的:“曾思懿:(不好开口,却终于说出)可杜家人说今天就要。曾皓:好,好,随他们,让它给有福气的人睡去吧。(思就想出去说,不料皓回首对江)江泰,你叫他们赶快抬,现在就抬!(无限的哀痛)我,我不想明天再看见这晦气的东西!”(第三幕,第141页)在这位管家奶奶只看得到金钱的眼中,这个迟暮的老人,成了她牟利剥削的可怜虫。曾皓在谈到买房子一事时说:“(自己愈说愈凄惨)将来房子卖了以后,你们尽管把我当作死了一样,这家里没有我这个人,我,我(泫然欲位)”,(第三幕,第139页)这些文字写出了在与长辈相处时,曾思懿的不以为然与草率轻侮,写出了其冷酷无情的一面。

可见,在对待长辈的态度中,二人都是出于自私利己的动机来行事,缺乏真正的以诚相待之道,在她们或热情或冷漠的背后,读者看到的是世俗与算计的面目。

(二)对待同辈:保护成全与打压排挤。

有人做过统计,王熙凤是书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女性,甚至超过了林黛玉,在戏份上直追男主角贾宝玉。看了《红楼梦》会发现,贾宝玉关受女孩,同情她们的遭遇苦痛,其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十分鲜明,作为嫂子,王熙凤对这个同辈十分关心,尽力保护,尤其是面对赵姨娘的居心叵测时更是如此。宝玉自小在贾母身边长大,和母亲王夫人难免稍显生疏,老祖母待他如珠似宝,但毕竟年事已高,不能凡事都亲力亲为。倒是凤姐,体贴热情,懂得照顾,像是宝玉实际上的监护人。特别是在未进大观园前,我们总会看到他们时常见面。宴宁府时凤姐要去看秦可卿,宝玉也会前去;(第五回,第66页)秦可卿去世后,二人又是同去宁府;秦氏出殡的路上,她还特意叫他坐到自己车中;“凤姐笑道:‘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同女孩儿一样人品,别学他们猴骑在马上。下来咱们姐俩同车,岂不更好。”(第十五回,第181页)或许有人会说,凤姐这样做是为了讨好贾母,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并不全是如此,更重要的是贾宝玉家族继承人的重要地位,使得她必须努力照顾来护他,否则就是失职。对待黛玉、宝钗、李纨等同辈人,琏二嫂子也不与她们冲突,而是相处较好。

曾思懿与江泰明显不同于王熙凤与贾宝玉的关系,他们没有任何感情可言,这固然是落寞家庭的环境使然,但更重要的是与扭曲的人物性格有关。江泰是曾思懿丈夫的姐夫,因为贪污而下马,落魄地寄住在老丈人家,这本就是一件尴尬之事,然而作为一个老留学生,他也有读书人的尊严与认识。敏感于家庭内部成员对他的看法与做法,江泰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借题发挥,他看得清家庭内的欺压不公,却只能无谓地呼喊而无力改变,在这个家族中,他没有任何的地位可言。曾思懿对于无用之人,经常无视不理甚至排挤于他,江泰屋里的墙要塌了,居住条件不好,他反复对曾思懿言说,可她却总是置之不理:“曾思懿:(讥诮地)对了,是我逼他老人家,吃他老人家,(说说立起来)喝他老人家,成天在他老人家家里吃闲饭,一住就是四年,还带着自己的姑爷——。江泰:(也突然冒了火)你放屁!我给了钱!”(第三幕,第140页)这充分反映了在这个家族走向破灭的边缘时,家庭成员之间的冷漠与自私,反映了曾思懿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实用主义态度,连温情脉脉的那层面纱也要撕开,露出了赤裸裸的人性丑恶的一面,使我们看到亲情不在,如同路人。

在对待同辈人方面,王熙凤的做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她尽力与同辈的公子小姐们相处融洽,也给其生活带来了不少笑声,而曾思懿却是打压排挤亲人,显得无情无义。

三、研究二人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意义

上面分析了二人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相同和不同方面,今天仍然关注这些经典之作,其研究的意义是什么呢?

(一)学会交际,注重沟通的处世之道。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互相交际的工具,通过这种交流和交际,人们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它不仅要求人们懂得听说技巧,而且要求人们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王熙凤与曾思懿通过灵活的交际能力,风光一时,虽然结局并不完美,但这也是人物性格、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所造就的。在当今社会中,善于交际,学会与人交流是在社会立足与发展的重要工具,这一点,必须向这两位“当家人”学习。我们阅读《红楼梦》与《北京人》这样的经典,也是为了提高文学素养,并进一步了解社会人心与人情世故,对将来走入社会、与人沟通有所增益。

(二)淡泊名利,遵从本心的人生启示。

在王熙凤与曾思懿身上似乎有一个相同的影子——贪婪,贪婪是欲望不得控制的外在表现,二人对于金钱权势的强烈欲望,使她们在为人处世方面上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但有时这些身外之物抓得越紧,失去得就越多,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到头来,也许除了一些铜臭外,她们无法得到任何属于人性温暖的东西,而在那样一个时代,她们的金钱能在手中握多久呢?现实社会人心浮躁,二人作为反面教材警示当代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能尊崇拜金主义而应该重视心与心的交流,善意平等地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做金钱富贵的奴隶,克制自己的欲望,否则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是得不偿失的。

总而言之,无论是曾家还是贾家,他们的覆灭都是必然的,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如王熙凤和曾思懿这样的人从中瓦解和腐蚀了家族,也是一个原因。我们认为,王熙凤与曾思懿初入婚姻时也许只是希望相夫教子,过平凡的日子,但没有抵挡住现实红尘的诱惑,成了悲剧人物。曹雪芹与曹禺将她们推到了家族命运的风口浪尖,在历史的洪流中,最终被拍打得支离破碎,如大浪淘沙一般,消失不见。阅读经典作品,保存本真人格,这是我们写作此文的一个重要目的。

[1]曹禺.曹禺论创作[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2]曹禺.北京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中华书局,2012.

[4]李希凡.都知爱慕此生才——王熙凤论[J].红楼梦学刊,2011,4.

[5]王俊虎.曹禺《北京人》中曾思懿人物形象新论[J].现当代文学,2013,3.

[6]徐子余.论王熙凤的悲剧[J].红楼梦学刊,1994,2.

指导教师:王菊艳

猜你喜欢

凤姐家族
攀禽家族
势均力敌,也有友谊
凤姐的妙计
HK家族崛起
精密家族AW
《小偷家族》
向“凤姐”学习批评艺术
皿字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WHAT A TANGLED WEB WE W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