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县郑营村 古风文韵 烟雨江南
2015-03-16何新元
何新元
在云南众多的古村镇里,郑营绝对算得上是个另类,这里既不是交通要道,也没有可以让人一夜暴富的矿藏,自然更谈不上什么伟烈丰功。但郑营却是云南最符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村落,有的是“耕读家风”的沉淀,“妫水长流”的底蕴。郑营人来自杏花烟雨的江南,把那里浓厚的文化气息播撒在滇南赤瑞湖畔,小桥流水人家,营造着对遥远故乡的记忆。祠堂、书肆、庭院、街巷,处处透着江南的婉约与细腻,而郑营人的精神世界里,也铭刻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烙印。
郑营村后的笔架山并不高,山坡上生长着茂密的柏树林,苍翠的柏林掩映着小村,空气中散发着柏叶的清香;郑营的水也不宽广,小小的赤瑞湖被分割成鱼塘,不时可见鱼儿在跃起。原产于江南的大闸蟹,来到这个宛若江南的边地,同样也异常适应,很快就生长起来,已是谷熟蟹黄的季节,沉甸甸的稻穗为郑营人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从他们洋溢的笑容就可以看出又是一个好年成。
村子中有三条街,九条巷,三街呈东西向横贯于村前、村中和村后;九巷呈南北向纵穿于村中,三街九巷如经纬交织,把一幢幢民居联系在一起,构成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群。村中的正街是一条长约700米,宽3-5米的由青石板铺成的道路,将村子划为上下两半。漫步其上,随处可见文人雅士的匾联和提字,保存完好的陈氏宗祠、郑氏宗祠、陈家大宅、司马第等分布其旁。斑驳的土墙,深深的车辙印,褪去了色彩的朱门,腐朽的花窗,给人以沧桑的感觉,需要用一种穿越了时空的眼光来透视,来联想曾经有过的辉煌。
郑营是一个仅有2000人的小村,以姓为村名,自然村中以郑氏居多,占了30%的人口。村里的老人对我们说,明朝洪武年间,明军平滇后,就地驻扎,巩固边防,军户纷纷落籍云南各地。在石屏宝秀镇赤瑞湖畔,设立了九冲十二营盘,郑营始祖郑太武,原籍浙江金华,随军入滇后,选择宝秀坝赤瑞湖南岸山麓定居,之后陆续有武姓、陈姓、李姓等27姓迁入聚居,各姓自立宗祠,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郑营。
陈家是郑营的第二大家族,占人口的25%。清朝末年,陈家出了五兄弟,其中最有成就的是老二陈钧。陈钧,字鹤亭,清光绪癸卯(1903年)年进士,历任湖北天门县令、个碧石(个旧—碧色寨—石屏)铁路总理、云南财政司司长、盐运司长、黎元洪总统府秘书长、个旧锡务公司经理、蒙自道尹等职。陈鹤亭先生在近代被称为理财能手,修铁路、护国战争,都靠他筹集资金;个旧锡矿,从亏损200万元到盈利500万元,在他的手上不过3年时间。至于为村里修桥铺路、疏通河道、兴建学校等等,体现的只是一片爱乡之情。从前清进士到民国著名的政治家,从八股文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我们无从查考陈先生的心路历程,郑营村里的青石板路,或者是牵动着滇南经济发展的个碧石铁路,也许能够说明些什么?
作为多年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陈鹤亭先生,功成名就以后,追求的却是“妫水长流,裘锦百世”。1925年他主持建造的陈氏宗祠,占地面积达1240平
方米,雄伟庄严,牌坊式祠门,沿中轴线而进,依次建有石桥、莲池、中殿、正殿。两侧还有对称式的偏殿、楼阁。门窗全部为木结构,雕刻着花鸟虫鱼,饰以色彩,十分美仑美奂。陈家世居的大宅,占地广阔,三进院落,每个院落自成体系,都是典型五天井的走马转角楼,但二楼又都有通道相连;堂屋的格扇门,刻有各种花卉,栩栩如生,极为传神。宅院内部空间的组合按男女长幼尊卑贵贱而决定,使人感受到儒家文化浓厚的熏陶氛围、道德礼仪规范的严格约束和宗法制度的等级森严。
雕梁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陈氏家族的后人也早已搬出了深宅大院。但郑营的石板路、陈氏宗祠,还有那条仍在营运的米轨铁路,让我们记住了陈鹤亭的大名。陈氏宗祠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让每一个游客在这里缅怀古今。更重要的是这个2000多人的小村里蕴含着从明初到现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水利农耕、民风民俗等很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推开那一扇扇积满尘灰、色彩斑驳的木门,都能发掘到历史的某一片段。
链接:
郑营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郑营历史文化名村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合理编制村庄规划,坚持建设标准、注重质量,将“美丽家园”建设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特色旅游村打造结合起来,着力将郑营村打造成具有借鉴意义的示范样板工程。内容包括特色民居保护、特色优势产业培植、村庄人居环境提升、民族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民族特色旅游人才培养、美丽家园新村建设和民族特色示范村户建设等七项,投资总额为275万元。具体对陈氏宗祠、郑氏宗祠、武氏宗祠三座大宗祠及部分民居建筑进行保护维修;新建民族文化活动场所,改造提升古榕潭(龙井)及周边环境,把郑营打造为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及供游客游览、休闲中心;全面整治村容村貌,新建入村道路、增设旅游厕所、停车场、垃圾池等旅游配套设施;水电通讯道路、给排水、消防系统等项目配套工程。 扶持大闸蟹养殖等产业;开展各类人才培训3期,培养农家乐经营、管理、服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