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点2015年无线热词:CA、VoLTE、5G、4.5G、小基站

2015-03-16黄海峰

通信世界 2015年34期
关键词:中国联通商用载波

本刊记者 | 黄海峰

盘点2015年无线热词:CA、VoLTE、5G、4.5G、小基站

本刊记者 | 黄海峰

2015年,无线通信领域继续吸引通信业最多的眼球:4G激战,载波聚合成先锋,VoLTE被中国移动引爆,5G标准制定加速……

与2014年不同,4G已经在全球实现规模商用,更快、更低时延、更多连接的4G演进技术成为2015年通信行业关注热点。总结而言,2015年无线通信领域关键词包括载波聚合(CA)、VoLTE、4.5G、5G、小基站以及LTE-U等,关于这些技术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各大业内媒体报道中。

载波聚合:成当之无愧的主角

运营商希望进一步提升无线网络速率,却面临无线频段缺乏的困境。到了2015年,这种情况尤为严重。载波聚合被认为是解决之道,3G时期中国联通曾借助该技术实现42Mbit/s下行速率。在4G时期,随着技术走向成熟,CA也就得到规模商用。

最先发力的是中国电信。2015年8月中国电信正式推出“天翼4G+”,将无线网络下行速率提升到理论最高300Mbit/s,支持该速率实现的“功臣”就是CA技术。此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相继推出4G+,利用各自网络和频段部署CA,掀起一场无线速率的竞争热潮。

目前,双载波CA应用较为普遍,国内三大运营商都进行较多部署,如中国电信2015年实现各省省会主要城市覆盖。但是三载波CA还处于试点阶段。今年7月上海MAE大会上,中国电信展示了其三载波CA技术,下行速率达到375Mbit/s。

中国移动则于2015年12月在其合作伙伴大会上演示了三载波CA,下行速率有330Mbit/s。截至2015年9月,中国移动已经在广东、上海、江苏、安徽和浙江五省市低调进行了CA试商用。

中国联通在迈向“4 G+”的路上起步稍晚,在2015年北京通信展上,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宣布全网加快部署“4G+”,将网络峰值速率提升至300Mbit/s。2015年12月8日中国联通发布“沃4G+”战略,并赋予其网络覆盖更加完善、网速加倍提升、通话体验更加出色三大特点。

目前HKT在载波聚合技术应用方面全球领先,其目前部署的四载波CA已经实现下行1Gbit/s的速率,堪称全球最快4G网络。预计2016年,双载波CA技术将在中国得到更多部署,三载波则可能得到局部商用,而四载波、多载波、4G与Wi-Fi的聚合都将被运营商提上商用日程。

VoLTE:中国移动走得最快

进入2015年,中国移动VoLTE之音一直不绝于耳。此前中国移动原计划在2014年商用VoLTE,但是却发现现网部署难度十分大。在2015年,中国移动携手产业链全力推动VoLTE 发展,终于在年底前实现大部分省份的商用。

相比而言,中国移动VoLTE进展最快,因为运营商要部署VoLTE,首先必须有一张实现广度、深度、厚度覆盖的4G精品网络。因为国家政策、投入等原因,中国移动4G网络目前发展最快,所以最早具备部署基础。而且,中国移动希望借助VoLTE为用户提供更高体验的服务。

看到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开始加大VoLTE发展力度,不过2015年两家主要聚焦在试商用,为下一步规模商用奠定基础。

5G:标准制定进程加速

整个2015年5G一直闪耀无线通信领域。从年初“巴塞展”开始,到7月举行的MWCS,再到北京通信展,5G之声不绝于耳。整体看来,5G技术标准进展、实验室测试机、与垂直领域合作等是关注点。

在5G领域,中国力量成为标准制定领头者。2015年,工信部全力支持IMT-2020(5G)推进组加大工作力度,构建产、学、研、用公共平台,全面布局5G研发,促进形成全球统一的5G标准。

中国移动在5G研发方面继续扮演领导者角色,在2015年北京通信展上展示了5G原型平台SDAI(软件定义空口)、面向5G的准商用平台Mini C-RAN。

在设备商方面,华为、爱立信、诺基亚、大唐等都从新业务、新架构、新空口等角度发力5G研究。如在7月的MWCS上,华为展示了世界第一个6GHz以下的5G测试样机,峰值速率突破10Gbit/s。

爱立信2015年对5G应用场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5G云机器人、5G智能巴士等概念。大唐电信同样提出5G操控无人机、虚拟现实和5G智能车联网等应用场景。

4.5G:进入全球商用“前夜”

2015年,4.5G也获得国际组织认可。3GPP正式将4.5G标准命名为LTE Advanced Pro。4.5G被认为是4G向5G的过渡技术,可以满足运营商流量增长和物联网等新业务发展。

从2015年发展看,4.5G并非处于概念探讨期,而是处于商用“前夜”。这一年,中国移动、中国香港HKT、挪威一家运营商等都对4.5G进行预商用。而土耳其政府直接向运营商颁发了4.5G牌照。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4.5G的NB-IOT能够提供百倍于4G的连接规模、百倍于2G的灵敏度(20dB的覆盖增益)和长达10年的终端电池寿命,令蜂窝网络极大地延伸了应用边界,让所有的一切变得可连接、可感知。

NB-IOT也呈现出商用契机。2015年5月,产业各方携手提交了NB-CIOT;2015年9月,3GPP通过了名为NB-IOT的Work Item(WI)立项决议。2015年7月,华为与上海联通开通了全球第一个基于4.5G的NB-IOT技术样板点,主要是汽车停车的场景。

小基站:市场规模再攀高峰

小基站(Small Cell)市场规模再攀高峰。众所周知,小基站在打破网络容量限制、释放压抑的消费需求、探索新盈利增长点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运营商深度覆盖精品网的首选。因此,2015年它也成为了MBB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

在国内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移动对小基站部署最为积极,部署数量也最大。因为2015年,中国移动计划加大4G网络“深度”和“厚度”的建设,侧重室内覆盖,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业务体验。中国联通也在2015年提出了LIGHT-Net计划,而小基站与宏基站协同部署4G网络是其中重要部分。

猜你喜欢

中国联通商用载波
中国联通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2022 年《商用汽车》回顾
2021年《商用汽车》回顾
应急广播系统中副载波的构建与应用
中国联通大数据应用之路
商用WiFi蓄势待发BAT360谨慎布局前景存疑
低压载波通讯测试仪的开发与应用
基于最优化搜索的迭代载波同步算法
一种双频载波相位周跳探测与修复的方法